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替吉奥联合奈达铂同步放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吉西他滨+奈达铂+放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替吉奥+奈达铂+放射治疗。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更低(p值<0.05)。结论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替吉奥与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同步放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的疗效相似,但替吉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易于患者耐受。

  • 标签: 替吉奥 奈达铂 三维适形放疗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放疗、容积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预后效果,为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择我院放疗科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总计80例。结合放疗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试验1组4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放疗+近距离治疗,试验2组放疗+容积调强放疗。对比对照组与试验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靶区剂量覆盖指数及危及器官OAR受量。结果2组患者EBRT平均剂量膀胱、直肠癌、小肠以及靶区剂量覆盖相关指数比较,P<0.05。2组患者膀胱、结直肠、小肠平均剂量、累积等效剂量比较,P<0.05。另外,2组患者靶区均不匀性指数HIHR-CTV累积等效剂量比较,P>0.05。结论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试验2种方法治疗靶区覆盖效果良好,有效的控制了患者的局部肿瘤,放疗与容积调强放疗治疗OAR受量更低,需结合宫颈癌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放疗治疗方案。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容积调强放疗 局部晚期宫颈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试析在临床治疗老年胃癌患者中施以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的临床成效。方法 随机筛选于 2016年 1月 -2018年 1月期间入院接受诊治的 80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单一组与同步组,各为 40例。单一组为单纯给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同步组给予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治疗。将 2组的缓解率、生存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同步组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单一组( P<0.05);相比于单一组,同步组的 1年生存率、 2年生存率、 3年生存率均得到明显提升( 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老年胃癌患者中施以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成效可观,有利于改善预后,医疗价值高。

  • 标签: 老年胃癌 三维适形放疗 卡培他滨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试析在临床治疗老年胃癌患者中施以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的临床成效。方法随机筛选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诊治的80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单一组与同步组,各为40例。单一组为单纯给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同步组给予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治疗。将2组的缓解率、生存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同步组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相比于单一组,同步组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得到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老年胃癌患者中施以放疗同步卡培他滨化疗,成效可观,有利于改善预后,医疗价值高。

  • 标签: 老年胃癌 三维适形放疗 卡培他滨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方法取本院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宫颈癌治性放疗患者54例,按照随机划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均27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放疗技术,试验组施行调强放疗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发现,对照组总有效率77.7%,较低于试验组96.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五年随访观察发现,试验组20例患者生存,生存率74.0%,对照组12例患者生存,生存率44.4%,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8例,较高于试验组2例,组间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性放疗过程,对于调强放疗技术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保证其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宫颈癌 根治性放疗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近期效果方法:采集我院 60例 2013年 -2015年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放疗组采纳放疗治疗,放化疗同步组则采纳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比较放疗组、放化疗同步组疗效;中位生存期;治疗前后患者 KPS测评值、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 QOL评分;不良反应。 结果:放化疗同步组疗效高于放疗组,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同步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局部复发 近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内接收的114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分别接受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仅化疗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以及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年内生存率、2年内生存率较对照组来说均显著更高,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来说更低,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可应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几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可推广。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局部复发 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近期效果方法采集我院60例2013年-2015年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放疗组采纳放疗治疗,放化疗同步组则采纳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比较放疗组、放化疗同步组疗效;中位生存期;治疗前后患者KPS测评值、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QOL评分;不良反应。结果放化疗同步组疗效高于放疗组,P<0.05。放化疗同步组中位生存期、KPS测评值、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QOL评分和放疗组相似,P>0.05。放化疗同步组不良反应相比较放疗组更多,P<0.05。结论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效果理想,但不良反应也更多。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同步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局部复发 近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采用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内接收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患者,将其进行奇偶排序,39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39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仅接受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存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肿瘤标注物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1年、2年内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CA125、CEA、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采用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的效果确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几率,改善了患者肿瘤局部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食管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方法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本院2017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182例患者进行对比对照分组分析,将实验组91例进行食管癌性,调强放疗治疗。对对照组91例进行常规放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放疗效果和临床不良反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针对本院182例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实验组的就诊质量由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不良反低于对照组,表示食管癌、调强放疗有效。结论综上所述,采用食管癌、调强放疗方式有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恢复质量,提升患者就诊满意度,指的临床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放疗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05月-2019年0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化疗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调强放疗联合化学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64%,临床总有效率为84.9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51%,临床总有效率为64.15%。结论通过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病情缓解率,且研究结果也表明此种治疗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 标签: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 化疗治疗 结直肠癌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 简介:SATURN公司的顾客属于流程利益和关系利益取向高于功能利益的消费者类型,独创性的市场营销者已经开始同时为顾客提供一系列的流程利益和关系利益,这些顾客群体则有着他们各自不同的功能利益、流程利益和关系利益方面的需求

  • 标签: 三维市场营销
  • 作者: 吕超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技术科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建筑知识仓库》 2019年第01期
  • 机构:近年来工程信息化不断发展,3D建筑建模技术越来越成熟。尤其是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提出,3D建筑模型中又能够被赋予诸如进度、投资等信息,形成4D乃至5D的BIM模型。换言之,BIM技术的推广,使得建筑图纸更加直观,具有了生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使用放疗联合雷替曲塞或卡培他滨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33例局部晚期直肠癌和30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造形放疗并在此基础上联合雷替曲塞或卡培他滨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与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放射性膀胱炎占总人数的53.97%,放射性直肠炎占总人数的68.25%,肛周皮肤反应占总人数的93.65%,项不良反应中Ⅰ级、Ⅱ级发生率最高。治疗后肛门坠胀、骶尾肛周痛、排便困难等症状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占比相对较高。随访率为100.00%,1年内生存率为80.95%,2年内生存率为53.97%。结论在老年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放疗联合雷替曲塞或卡培他滨治疗效果极佳,安全性强,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性直肠癌 三维适形放疗 雷替曲塞 卡培他滨 安全性
  • 简介:目的研究放疗(3D-CRT)与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外周血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放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44)与B组(n=44)。A组患者行3D-CRT(3~5野),总照射剂量为66Gy;B组患者行静态调强放疗(5野),总照射剂量为60Gy。两组患者均于放疗前行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亚型水平及外周血免疫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客观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80天,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A、VEGFB、VEGFC水平和外周血CD3^+CD8^+T细胞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外周血CD3^+CD4^+T细胞、CD4^+/CD8^+T细胞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180天,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亚型(VEGFA、VEGFB、VEGFC)水平和外周血免疫因子(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4^+/CD8^+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A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3D-CRT(66Gy)与调强放疗(60Gy)均可有效改善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VEGF水平,且疗效显著,但调强放疗放射总剂量少,不良反应小,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