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多频投影条纹是一种光学形貌测量技术。利用多频条纹投影技术,针对实物建立了被测物体模型,实验表明:该测量技术具备实时快速、全场测量以及无损测试等众多优点,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精度,能对不连续物体进行形貌测量,高精度还原被测物体的真实形貌。

  • 标签: 多频投影 正弦条纹 四步相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新的耳赝复体制作方法.方法:将耳廓数据库中的模型,在surfacer10.0软件平台上数据处理为CAD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预修改内容设计标准,局部修改调整耳廓数据库中模型形态,建立预修改模型库和一种模拟的CAD功能.在MagicsRP5.41软件平台上完成耳廓模型按一定比例放大、缩小及镜像处理.运用快速成型技术完成最终模型向实体模型的转化过程,制作耳赝复体模型.结果:建立了一个耳廓数据库应用系统.结论:探索了一种新的,更加方便的制作耳赝复体的方法.

  • 标签: 耳腰复体 图像数据库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造 三维图像数据库
  • 简介:摘要:针对船舶设计结构影响二氧化碳流通性能的问题,以增加船舶二氧化碳流通量为目的,提出技术在船舶结构设计的应用。通过计算船舶支柱的灵敏度,寻找到船舶支柱布局优化的最优解,优化船体支柱布局,完成船舶结构布局优化的数学模型建立;采用两栖体的船结构,设计错杂的剖面车架构件,实现船舶结构设计。实验结果证明,基于技术的船舶结构设计方法与基于知识工程的船舶结构设计方法相比,船舶二氧化碳的流通量大大提升。

  • 标签: 三维图像技术 船舶结构 船体支柱 布局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适用于我国中年人的身体意象,并验证图像的效度和信度。方法运用文献资料及专家咨询法,参考我国及WHO成年人体重指数(BMI)分级标准等,采用3D Studio Max和Adobe Photoshop CC软件绘制我国男性、女性不同体型中年人的身体意象。招募河南郑州市42名45~59岁的中年人进行身体意象的验证。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检验调查对象选择体型和实际体型的符合度;采用双能骨密度仪(DXA)测定身体成分,检验图像的结构效度;使用图像和效标问卷调查身体满意度,检验图像的实证效度;初次调查14 d后进行重复调查,并请3名专家对调查对象目前体型进行评分,检验图像的重测信度和评定者间信度。采用Pearson、Spearman、Kendall相关分析和Kappa一致性分析等方法评价图像的效度和信度。结果42名研究对象年龄为52.7岁,其中男性13名,女性29名。研制中年男、女性身体意象各1组,每组各包括8幅图像。有73.8%的研究对象选择体型与实际体型相符,加权Kappa系数为0.755(P<0.01)。结构效度检验显示研究对象选择体型与体重及体成分指标如脂肪含量等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623~0.717(P<0.05)。重测信度检验显示两次调查结果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84~0.821(P<0.05)。评定者间信度检验显示3名专家对研究对象目前体型的评分呈正相关,Kendall秩相关系数为0.818~0.878(P<0.05)。结论中年人身体意象研制原则及参考依据可靠,图像的效度、信度较好。

  • 标签: 中年人 成像, 三维 身体意象
  • 简介:随着3D电影在全球票房获得巨大成功.人们将目光热切地投向了带来精美立体画面和巨大感官享受的3D技术。最近,由中科院研制的一种单源光路的多方位悬浮显示装置显示出新一代3D显示技术未来发展的端倪。该装置不需借助任何助视仪器.即可使多人同时围绕显示区域多角度地观看

  • 标签: 显示装置 三维图像 悬浮 3D显示技术 3D技术 显示区域
  • 简介:目的探讨锥形束CT中标志点定位的可靠性,以期为建立基于锥形束CT的头影测量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二头影测量中常用的39个标志点,4名正畸学专业研究生分别对18例正畸患者的锥形束CT资料进行标志点定位,使用SimPlant软件输出每个标志点的坐标,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correlationcoefficients,ICC)计算每个标志点在每个维度的可靠性.结果32个标志点方向的ICC>0.9,7个标志点有一个维度0.8<ICC<0.9,其他两个维度的ICC>0.9.结论本项研究测量的39个标志点中,32个标志点方向可靠性高,可以根据这些标志点来进行头影测量.

  • 标签: 锥形束CT 三维头影测量 标志点 可靠性
  • 简介:目的探讨配准标记点外形差异对配准精度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4种不同外形的配准标记点,配准试样锥形束CT(CBCT)与其原始设计,而后通过测量配准后试样的2种间的距离差,来分析不同外形配准标记点对配准精度的影响。结果配准偏差分别为立方形(0.0938±0.0062)mm、球形(0.0854±0.0056)mm、圆柱形(0.1032±0.0061)mm、圆台形(0.0972±0.0062)mm,仅球形配准标记点组与其他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中所选的几种配准标记点均可较好地实现配准,相比较而言,球形配准标记点具有更高的配准精度。

  • 标签: 配准 标记点 三维图像 口腔医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形可以利用多种软件实现。对于带有一定数据结构的形,可以利用Mathematica软件,借助其强大的绘图函数库和图形软件包编程,来完成形的制作和处理

  • 标签: 三维图形 绘图命令 绘图函数
  • 简介:摘要AutoCAD软件是现在最流行的一款绘图软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用户量,广泛的应在CADCAECAM等工业领域。AutoCAD软件拥有强大的二绘图功能,可以进行绘图、编辑处理,同时具有绘制形的能力。本文从实际出发,通过实例演示得出利用拉伸、旋转等命令的择优选用,可提高绘图效率。

  • 标签: AutoCAD,绘图 三维图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快速、精确获取小鼠角膜神经(3D)图像及其参数的技术方案。方法选取SPF级雌性C57BL/6小鼠4只,吸入过量乙醚麻醉后使小鼠安乐死,立即在解剖显微镜下获取具有完整角膜缘的角膜4个,经过常规固定、透膜和抗β-Ⅲ微管蛋白荧光抗体标记后整铺片处理。在高分辨率去卷积显微镜下采用科学互补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探测器捕获图像,通过显微镜系统自携带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3D去卷积运算,Z轴数据平面投影以及自动拼接处理得到完整的角膜神经纤维3D图像。采用交互式显微图像分析软件Imaris的丝状追踪模块中的自动检测模式获得不同区域的角膜神经密度,采用自动路径模式手动指定计算起始点到终止点的神经纤维长度。结果在去卷积显微镜60倍油镜下,可以观察到角膜缘处呈密集网络状的基质层神经纤维在角膜缘附近进入前弹力层,并发出密集的分枝,形成基底下神经丛。这些神经丛向角膜中心伸展形成密集的神经网络样结构,在角膜顶点汇聚成漩涡状结构。少部分神经纤维丛垂直进入上皮层,并发出许多微小的神经末梢分枝。采用Imaris软件丝状物追踪模块中的自动检测模式自动统计,发现角膜神经末梢密度从角膜缘的(2 488.88±282.84)μm/μm2逐渐增多至角膜中央的(5 766.66±298.55)μm/μm2;角膜基质神经纤维密度从角膜缘的(40.99±0.99)μm/μm2递减至角膜中央的(34.57±1.28)μm/μm2。通过自动路径模式手动测量发现,角膜缘处基质层神经纤维进入前弹力层约151 μm处开始分枝形成基底下神经丛。结论去卷积显微镜系统可以获得整个角膜神经纤维的3D分布,Imaris图像分析软件可以自动、快速统计待测区域角膜神经纤维的不同参数。

  • 标签: 角膜 神经纤维 三维图像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去卷积
  • 简介:摘要:针对激光扫描图像中噪声干扰大,光条中心提取耗时等问题,根据激光的特征,提出了激光扫描图像处理改进算法。图像处理过程中,结合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滤波方法,消除噪声干扰、增强图像特征。考虑到激光扫描的实时性,为了提高激光光条中心提取的效率,文中在steger光条中心提取算法的基础上,简化二高斯卷积核,采用方向模板对图像进行卷积,计算图像中的各像素的各阶偏导数,进而构建hessian矩阵求得最小特征值和对应的方向向量,从而确定光条中心点,提高了光条中心提取的效率并保证了算法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有效去除激光扫描图像中的噪声,对不同类型的噪声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而且处理后的激光扫描图像质量较高,细节丰富、信息完整。此外,激光扫描图像处理的速度得到了优化提升。

  • 标签: 激光三维扫描 图像预处理 噪声去除 光条中心提取
  • 简介:摘要:针对激光扫描图像中噪声干扰大,光条中心提取耗时等问题,根据激光的特征,提出了激光扫描图像处理改进算法。图像处理过程中,结合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滤波方法,消除噪声干扰、增强图像特征。考虑到激光扫描的实时性,为了提高激光光条中心提取的效率,文中在steger光条中心提取算法的基础上,简化二高斯卷积核,采用方向模板对图像进行卷积,计算图像中的各像素的各阶偏导数,进而构建hessian矩阵求得最小特征值和对应的方向向量,从而确定光条中心点,提高了光条中心提取的效率并保证了算法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有效去除激光扫描图像中的噪声,对不同类型的噪声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而且处理后的激光扫描图像质量较高,细节丰富、信息完整。此外,激光扫描图像处理的速度得到了优化提升。

  • 标签: 激光三维扫描 图像预处理 噪声去除 光条中心提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互信息与图像金字塔相结合的二-配准方法的价值。方法将3次B样条曲线的连续图像表示与Parzen直方图估计融合到该算法中,以胸腔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重建放射影像生成的正交位的模拟X线图和与其本身进行一定变换后的图像进行配准实验,观察配准精度和时间。结果经过50组对照试验得出本方法相较于传统配准方法在x、y轴向上的位移精度分别提高了53.39%、21.33%,配准时间缩短了91.93%。相较于近几年的改进算法在x、y轴向上的位移精度分别提高了17.65%、13.79%,并将配准时间进一步提高了19.64%。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二-的配准精度和效率,且均符合手术过程中图像配准2 mm以内的要求。该方法的高效、准确为临床诊断和放疗自动化提供了有利的信息,同时也为肿瘤位置误差校正和医用机械臂自动摆位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二维-三维图像配准 互信息 数字重建放射影像 图像金字塔
  • 简介:摘要:近年来,机载激光雷达在地质、地形勘探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高空勘探上,一般主要集中在条纹管探测体制方面,其使用对象为激光雷达,以此就能得到条纹图像。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图像处理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并从条纹序列间相关性分析、平原目标的相关性分析、建筑物目标的相关性分析、飞机目标的相关性分析、强反射平面的相关性分析五方面,论述了激光测绘条纹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 标签: 三维测绘 条纹图像 建筑物目标
  • 简介:在对人脸图像的研究中,可以弥补二图像不能解决的多姿态多角度等问题,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高效地大规模采集高清人脸图像仍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包括设备选用、质量控制以及获取图像后的处理方法等。本文介绍了1100多份高清人像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的方法、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设备的选择。在对扫描设备做了大量的资料查阅和性能比较后,选用了ArtecSpider手持式3D扫描仪,它不仅使用方便且可以较好地获取被扫描物体的深度信息和彩色纹理,测量精度可达微米级别,适合用于获取高分辨的人脸图像。其次是在获取大量的脸像样本中如何做好图像质量的控制。由于手持式扫描仪在采集过程中易受到人为操作的不稳定因素影响,本研究摸索出适用的操作流程以提高采集质量和效率。是采集后的数据处理。获取的原始数据是经过计算机实时配准的几百至上千个曲面的集合,采用了人工干预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曲面配准的精度。在大规模样本采集效率的分析方面,通过对预处理前后的图像质量、平均处理时间和单个样本的曲面采集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采集的曲面数在500~700帧之间的样本质量为最佳。

  • 标签: 三维人脸图像 3D扫描仪 模型预处理 人工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显示技术在小儿脊柱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X线平片显示或疑诊的不同类型的脊柱发育异常患儿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重建,并将检查结果与X线平片进行比较。结果11例中,X线平片确诊7例,疑诊2例;CT平扫确诊9例,通过MPR和SSD,11例均得到确诊;重建技术显示了病变部位精确的解剖学改变和空间结构。结论螺旋CT显示技术在病变的确诊、对病变部位解剖学细节的精确显示以及对病变的空间结构的显示优于普通X线平片,在小儿脊柱发育异常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脊柱发育异常 小儿 螺旋CT 三维图像显示技术 诊断
  • 简介: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月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过程,通过计算机重建系统清晰地再现了巨噬细胞吞噬异物时的立体结构,探讨了老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特点。

  • 标签: 巨噬细胞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吞噬功能
  • 简介:医学图像的发展已有20多年历史了,从数据的重建、显示到分析方面的方法研究,人们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系统。近年来,人们将研究重点放在医学临床和研究方面的应用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新研究课题。最典型的应...

  • 标签: 三维医学图像 应用 CAS 三维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