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只要能给予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行为有偏差的学生真诚无私的爱,就能完美诠释教育的本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 标签: 关爱 责任 鼓励 努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间失格》作为无赖派小说作家太宰治的名作,出版至今仍在海内外深受读者欢迎,颇具人气。作者通过大量细致的心理描写,将主人公大庭叶藏敏感脆弱,压抑痛苦的内心活动淋漓尽致展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深受触动。作为半自传小说,主人公和作者同样选择以自杀结束生命。造成其自杀的原因虽有很多,但是从人物经历与内心想法分析,原生家庭是叶藏痛苦压抑乃至选择自杀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家庭 人间失格 教育 现世思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迟子建的最近的长篇作品《烟火漫卷》围绕着冰城哈尔滨,以城与人的爱恨悲喜为故事内核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三代人的城市画卷,在这篇小说中迟子建书写了冰城哈尔滨的独特景观,从他们的精神空间、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对城市文明的反思中体现着她对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眷恋与情怀,既有无限的温情,又有对现代性城市的反思。

  • 标签: 迟子建 《烟火漫卷》 哈尔滨书写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青海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趋势,为科学防治布病提供依据。方法2019、2020年,在青海省的国家级和省级布病监测点,共18个县(市、区,简称县),每年每个县抽检常住职业人群血清样本不少于400份,进行布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按《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标准进行检测和判定。结果2019年国家级布病监测点共监测1 612人,检出RBPT阳性93人、SAT阳性54人,确诊患病人数54人,患病率为3.35%(54/1 612);2020年国家级布病监测点共监测1 677人,检出RBPT阳性151人、SAT阳性80人,确诊患病人数80人,患病率为4.77%(80/1 677)。不同年份间国家级布病监测点RBPT阳性率、SAT阳性率及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2.52、4.24、4.24,P均< 0.05)。2019年省级布病监测点共监测6 043人,检出RBPT阳性128人、SAT阳性91人,确诊患病人数87人,患病率为1.44%(87/6 043);2020年省级布病监测点共监测5 664人,检出RBPT阳性108人、SAT阳性59人,确诊患病人数52人,患病率为0.92%(52/5 664)。不同年份间省级布病监测点RBPT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66,P = 0.416),而SAT阳性率及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8、14.57,P均< 0.05)。结论2019和2020年青海省国家级与省级布病监测点均有人间布病病情。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监测 数据收集
  • 简介:摘要:本文从身体写作的角度解析余秀华的诗歌,本文身体写作主要指诗歌创作中的身体参与和文本中的身体呈现,具体地说,它既包含诗歌在内容和情感层面对身体的呈现,也包括诗人自身的感性经验在作品中的表达,还包括在文体层面如语言、节奏上具有身体感的表达方式等[1]。

  • 标签: 身体写作 个人体验 身体与语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陕西省咸阳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态势,为进一步进行人间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传染病监测系统》中2011 - 2020年陕西省咸阳市人间布病发病数据及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 - 2020年,咸阳市累计报告人间布病病例86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发病率自2014年开始迅速上升,2019年最高,为5.79/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00.40,P < 0.001);咸阳市人间布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奶山羊养殖县,累计报告病例571例,占66.09%;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 - 8月份,占64.35%(556/864);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40 ~ 69岁,占68.29%(590/864);男女性别比为2.40 ∶ 1.00(610 ∶ 254);职业主要是农民,占83.45%(721/864),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等非职业人群的比例有所上升。咸阳市人群血清学总阳性率为3.14%(283/9 009),病原学培养出现变异型菌株。布病发病时间与诊断时间的间隔中位数为8 d。结论陕西省咸阳市人间布病呈现总体上升的流行趋势,需要引起重视,加大防控力度。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人间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1年民和县中川乡一起人间布病疫情发生原因并总结防控经验。方法:通过分析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情况,明确该疫情波及范围和发生原因,开展病例主动搜索,有效防控,控制疫情。结果:6例感染者均为中川乡村民, 2例来自向阳村,属于同一家庭,呈现一定的家庭聚集性。本次疫情是由于本土疫情及购入外地隐性感染布病羊引起。结论:布病防控是一个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性项目,建立卫生、畜牧、工商等多部门协作与配合的联防联控防控机制,才能有效控制布病疫情发生,保障我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快速发展。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调查处理 控制措施
  • 简介:摘 要:中职语文教学中,适当的引入一些课文美文,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能力。林徽因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就像一颗皇冠上的明珠,在文学的殿堂里熠熠生辉。但将其引入中职语文的美文欣赏课中,却实在是一个难题。一个是主题的多义性,一个是意象的晦涩难明。如何向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推介这些难以把握的精灵般的文字,本文尝试结合朗读法、社会历史批评法、意象分析法三个步骤来对此诗歌进行探讨分析。

  • 标签: 中职语文新课标 思维能力 欣赏美的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为内蒙古自治区制定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8 -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资料,自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上报的年度汇总资料中收集布鲁氏菌病监测数据及确诊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概况、三间分布(时间、地区、人群分布)情况及人群主动监测的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8 -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累计报告布鲁氏菌病病例40 665例,年均发病率为53.47/10万。年发病数从2018年的10 111例增加至2020年的16 406例,年发病率从2018年的39.99/10万增加到2020年的64.60/10万。春夏季为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 - 8月,占64.90%(26 390/40 665)。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均有布病病例报告,其中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地区依次为通辽市(9 896例)、兴安盟(6 136例)、赤峰市(4 934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 ~ < 65岁(33 539例),男女性别比为2.18 ∶ 1.00(27 890 ∶ 12 775);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9.23%(32 221/40 665);2018 - 2020年全区主动监测704 085人,其中血清学检测391 941人,感染率为4.57%(17 920/391 941);主动监测人群新发病例9 539例。3年间共分离出布鲁氏菌羊3型19株、羊1型11株。结论2018 -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动监测人群新发病例较多,有较高的病例漏报情况。建议扩大监测范围,加强人畜间病原监测,各部门联合防控,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岛市城阳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变化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防控布病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现住址为青岛市城阳区的布病确诊病例及临床诊断病例资料,对人间布病疫情变化趋势、三间分布、临床特征、病例就诊及疾病转归情况、流行病学史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6 - 2020年青岛市城阳区人间布病发病23例,年均发病率为0.52/10万,发病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χ2趋势 = 7.83,P = 0.005)。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其中春季(3 - 5月分别1、5、5例)占47.83%(11/23),夏季(6 - 8月分别1、4、1例)占26.09%(6/23)。男性13例、女性10例,男女性别比为1.30 ∶ 1.00;发病年龄为(52.52 ± 14.67)岁,以40 ~ 65岁为主,占65.22%(15/23);发病职业以农民最多,占69.57%(16/23)。报告发病例数最多的是城阳街道(6例),其次为夏庄街道(4例)和流亭街道(4例),共占60.87%(14/23)。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21例,91.30%),其次为肌肉关节酸痛(18例,78.26%),乏力(18例,78.26%),多汗(15例,65.22%)。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27 d,82.61%(19/23)的病例处于急性期即被诊断为布病。经随访,21例(91.30%)病例达到痊愈标准,2例(8.70%)病例病情出现好转。经流调核实,23例人间布病病例有多重感染途径,主要感染方式为直接接触,包括饲养可疑病畜(8例,34.78%),接触可疑病畜的尿、粪等排泄物(8例,34.78%),为可疑病畜接产/处理流产物(5例,21.74%),屠宰/接触生羊肉(4例,17.39%)。结论2016 - 2020年青岛市城阳区人间布病发病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春夏季多发,以中老年男性农民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有多重感染途径。建议多措并举,加强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以及定期监测。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疫情分析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变化,为布病防治策略制定和重点区域识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2004 - 2019年宁夏布病报告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三间分布情况(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结果2004 - 2019年宁夏共报告人间布病病例15 337例,死亡病例1例;年均发病率为15.21/10万,范围为0.02/10万~44.83/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 731.60,P < 0.001)。其中,2004 - 2010年处于低发态势,年均发病率为1.32/10万;2011 - 2019年进入高发阶段,年均发病率为24.83/10万。布病在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 - 9月,占71.60%(10 981/15 337);4 - 8月季节指数均> 100%,存在明显季节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 70岁,占89.60%(13 742/15 337);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性别比为2.66 ∶ 1.00(11 141 ∶ 4 196);职业以农牧民为主,占86.03%(13 194/15 337)。自2014年开始全区22个县(区、市)均有布病病例报告,且均为重度流行区;发病率在前3位的县(区)分别为盐池县(103.73/10万)、红寺堡区(56.01/10万)、同心县(29.18/10万),不同地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80,P < 0.001)。结论宁夏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疫情形势严峻。建议在布病高发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遏制布病进一步传播蔓延。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特征 疫情分析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徐艳林 郑峰 唐彬彬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包头 014030,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布病防治科,鄂尔多斯 017000,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检验科,包头 01403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鄂尔多斯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规律与特征,为制定完善的布病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6 - 2020年鄂尔多斯市人间布病报告病例的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时间、地区、人群分布规律。结果2016 - 2020年鄂尔多斯市共报告人间布病2 861例,年均发病率为27.68/10万,无死亡病例。2016 - 2018年人间布病发病率(24.11/10万、20.82/10万、20.11/10万)逐年下降,2019年开始回升(24.59/10万),2020年升至48.53/10万。3 - 8月份(1 882例)为布病发病高峰。全市9个旗区均有人间布病病例报告,累计报告病例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杭锦旗、达拉特旗、鄂托克前旗、准格尔旗、鄂托克旗、东胜区、乌审旗、伊金霍洛旗、康巴什新区。病例以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为2.23∶ 1.00(1 974∶887)。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30~69岁(2 541例)。职业以农民为主,占65.26%(1 867例);其次为牧民,占18.98%(543例)。结论鄂尔多斯市人间布病疫情呈上升态势,以青壮年男性农民发病为主。应加强重点人群人间布病卫生宣教,以及高危作业时的个人防护。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 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