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作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手术护理风险管理能防范隐患,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人员在骨科手术中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从而降低手术并发症和差错事故的发生。面对骨科手术的逐渐增多,骨科手术的安全隐患问题越来越突出,展开对骨科手术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骨科手术 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比例分别为31.82%、36.36%、11.36%,观察组分别为63.64%、27.2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减少护理风险、提升治疗效果、避免医疗事故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因素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护理风险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对血液透析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除3例高龄患者通过4次透析后死亡外,其余55例患者顺利完成透析治疗,血液透析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9.09%(5/55),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0.90%(50/55)。结论血液透析并发症多,危险性大,且患者的耐受性较一般较差,严密观察透析中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针对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可潜在的相关风险事件制定对应的护理对策,可以提高患者的透析效果及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风险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及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42%)明显低于观察组(9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5.58%)明显高于观察组(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行护理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可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事件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我国护理管理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由于每个患者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并且病情较为复杂,同时,护理管理有很强的专科性,医院的管理体制也不完善,仍然有很大的缺陷和漏洞。因此,在护理管理中必须加大对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的研究,以减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究护理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即护理风险识别、衡量和评价、处理和效果评价。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往往存在很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并且风险事件在临床护理当中很容易发生。现如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因而如何避免医患纠纷,如何通过服务质量的提高来使患者满意,以及如何使风险概率减少是现在所有医务工作人员的努力方向。风险管理就是要求先识别工作人员、家属对患者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评估后采取正确的方法。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分析小儿骨科护理危险因素,实施应对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及患儿家长的风险意识及防范能力。结论通过对小儿骨科护理风险分析,改进管理措施,保证患儿就医安全,减少了护患纠纷。

  • 标签: 骨科 小儿 安全隐患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消化内科常见护理风险护理对策。方法在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2月间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如上病患实施分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积极查找常见护理风险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各44例。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几率较之对照组有明显降低,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注意查找并采取相应对策规避消化内科护理风险,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消化内科 常见护理风险 护理对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如何规避,已达到提高护理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选取我院外科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80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有意识的风险护理管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管理一段时间后的实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发生护患纠纷的概率分别为5%以及20%,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分别为2.5%以及15%,观察组患者发生护患纠纷以及风险事件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5%和8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研究可知对外科患者在实际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护理,不仅能够使得护理风险显著降低,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外科护理 护理风险 规避
  • 简介:摘要由于外科临床护理工作的复杂性,使得外科护理工作潜在着较多的风险因素。加强对于各种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判断,并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以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是非常必要的。因而本文对目前医院中在外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各种护理风险和可以采取的防范对策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以方便今后外科护理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 标签: 外科护理 潜在风险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国程中的护理风险管理,从而得出探讨如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才能和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康复率,减少医患纠纷。方法主要从三方面着手1、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2、提高护理安全意识,一切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3、注意护理职业形象美。结果优质量的护理工作是病人康复的关键。结论要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一定要有责任心和爱心,还要有扎实的理论经验及知识。

  • 标签: 医患沟通 护理安全 护理职业形象 护理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外科护理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分析合理的护理对策 。方法 归纳分析外科临床护理存在的风险,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结果:外科护理中存在不少潜在的风险,实际护理工作中有可能会被忽略,并造成恶略的影响。 结论:加强外科风险管理,增强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可有效降低风险系数,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理投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提高外科护理质量。

  • 标签: 外科护理 潜在风险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如何降低风险的措施。方法对93例烧伤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6例患者效果良好,满意度为92.5%,7例患者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未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结论烧伤科烧伤患者的护理中固然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风险因素,但只要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针对患者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护理护理风险可以降至最低。

  • 标签: 烧伤科 护理风险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6月急诊科收治的1104名患者做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7月—12月急诊科收治的1275名患者做为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7个步骤,对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风险管理。结果实验组在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职工风险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适用于急诊患者的护理管理,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全面风险管理 急诊 护理风险
  • 简介:目的观察与探究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未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护理标识之前于该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护理标识之后于该院就诊及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00%)与对照组患者(14.00%)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与对照组患者(9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4.34±1.42)分,与对照组患者的(85.23±1.20)分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护理标识的效果比较好。

  • 标签: 护理标识 护理风险管理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科病房护理风险分析以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患者,分为X组(n=40)和Y组(n=40)。Y组进行常规护理,X组在Y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X、Y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对于Y组的护理效果,X组的较好,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相对于Y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X组的5%较低,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病房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产科病房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共8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基础上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以及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对患儿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儿科护理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