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比较了不同偶合方法及裂解条件对ω-芋螺毒素及其衍生物线性肽合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oc/Bzl策略、Fmoc/But策略、手工及仪器对总偶合率影响较小,但裂解条件及保护策略对肽-树脂裂解影响很大,氟化氢体系裂解Boc/Bzl法合成树脂副产物较多,且主链易发生断裂,以低高法裂解效率最高。三氟乙酸体系裂解Fmoc法合成树脂效率高,主要副产物是含Trt基的线性肽,增加1,2-二巯基乙醇可提高肽纯度。

  • 标签: ω-芋螺毒素 线性肽 合成
  • 简介:【目的】稻水象甲是水稻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检疫性对象之一。该虫自2010年传入新疆后,其发生面积和危害呈不断加重趋势,已对新疆水稻尤其是绿色有机水稻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稻水象甲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及防治阈值的确定对其准确预测预报及化学防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目前尚未见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的相关报道。【方法】通过田间罩笼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水稻有效穗数、单穗粒数、结实粒及产量等指标,计算得出稻水象甲在新疆的产量允许损失率及防治阈值。【结果】田间稻水象甲成虫数量与水稻有效穗、单穗粒数、结实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但与千粒重关系不显著;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虫口密度、每公顷穗数、单穗粒数和结实率相关性显著,它们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此外,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稻水象甲的产量允许损失率为1.1756%,其防治阈值为5.82头·m^-2。【结论】新疆荒漠绿洲稻区允许的稻水象甲越冬代虫口密度最大临界值为5.82头·m^-2,高于此值应及时进行防治。

  • 标签: 新疆荒漠绿洲 稻水象甲 产量损失 防治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