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0 个结果
  • 简介: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andMetabolis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每日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或能有效帮助曾经流产过的女性成功怀孕妊娠。

  • 标签: 阿司匹林 怀孕 女性 流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几率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肾虚自然流产模型,研究模型蜕膜细胞因子、协同刺激因子表达。方法雌性大鼠20只,雄性大鼠10只。将雌鼠与雄鼠按2∶1合笼,以阴道涂片出现大量精子为妊娠第1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天灌服羟基脲450mg/kg,第8天灌服米非司酮3.75mg/kg,建立肾虚模型;统计饮食量、饮水量、肾、卵巢、胚胎直径指数;RT-PCR检查Th1型/Th2型细胞因子mRNA表达;流式细胞检测协同刺激因子CD80、CD86、CD28、CTLA-4表达。结果模型组动物饮食量、饮水量、体重增加量与对照组比较,第8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胚胎直径指数显著减少(P〈0.01);平均流产率显著升高(P〈0.01);TNF-α、IFN-γ表达显著升高(P〈0.05),IL-4I、L-10表达显著升高(P〈0.05);CD80、CD86、CD28、CTLA-4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灌服羟基脲与米非司酮可成功建立肾虚自然流产制模型。Th1型(TNF-αI、FN-γ)可能对妊娠有害,高表达有可能造成流产;Th2型(IL-4I、L-10)可能有利于妊娠,高表达维持妊娠。协同刺激因子CD80、CD86、CD28、CTLA-4表达与自然流产有关。

  • 标签: 大鼠 肾虚自然流产模型 蜕膜 细胞因子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B超联合FISH实验室诊断技术分析胎儿稽留流产与染色体非整倍体关系并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采用FISH技术对广西267例B超诊断为稽留流产孕妇的胎儿绒毛组织行13,16,18,21,22,X,Y染色体数目检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采用SPSS13.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7例稽留流产胎儿绒毛组织中,染色体数目异常95例,异常率35.6%,数目异常以三体最常见,其次为四体,少见部分单体;异常病例样本中存在多种染色体混合嵌合体现象,如混合嵌合三体(2n+1/2n),混合嵌合四体(2n+2/2n),混合嵌合单倍体、三体、四体(2n-1/2n+l/2n+2/2n)等;稽留流产与患者年龄、流产史、孕周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染色体数目异常与染色体混合嵌合均是稽留流产的重要原因,同时稽留流产发生与患者高龄、多次流产史、早期妊娠密切关系。

  • 标签: 稽留流产 FISH技术 染色体非整倍体 高龄孕妇 流产史 早期流产
  • 简介:孢子丝菌(sporotrichosis)是由孢子丝菌感染所致,主要引起皮肤感染,也可引起黏膜、骨骼甚或系统性病变。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流行病学 病理
  • 简介:甲真菌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其他丝状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它的流行因不同地区而存在差异。为了解太原地区甲真菌的临床分类、菌种构成等情况,我们对近1a来我院皮肤科的甲真菌门诊患者及合并甲真菌的住院患者(共235例)从临床及病原学方面进行流行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甲真菌病 真菌 流行病学
  • 简介:植入性真菌或称皮下组织真菌,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此类感染有许多共同特征,包括相似的流行学和感染方式等,有些还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临床表现形态各异,治疗困难,如不及时治疗常会导致畸形甚至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对临床上重要的植入性真菌,如孢子丝菌、足菌肿、着色芽生菌、暗色丝孢霉病和接合菌的流行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展做一复习。

  • 标签: 植入性 真菌感染 泊沙康唑 伊曲康唑
  • 简介:目的:调查牛气肿疽的流行学发病状况。方法: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对位于本地区不同县区的存栏200头以上的9个规模养牛场进行调查,主要调查了牛气肿疽的发病状况。结果:我们在9个规模养牛场对2600头肉牛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牛气肿疽59头,发病率为2.27%,其中死亡33头,存活26头。结论:本地区肉牛气肿疽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比较高,要积极根据发病因素加强预防与干预。

  • 标签: 肉牛 气肿疽病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分析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夫妇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MTHFRC677T)位点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URSA组和对照组各50对夫妇的外周血进行MTHFRC677T的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URSA组MTHFR基因677位点的T/T、C/T+T/T基因型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MTHFR基因677位点的C/C基因型发生频率显著高于URSA组(P〈0.05),两组MTHFR基因677位点的C/T基因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URSA组等位基因T明显高于C的频率,且URSA组等位基因T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等位基因C发生频率显著高于USR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C677T位点的多态性与URSA的发生密切相关,是该病的重要遗传风险因素。

  • 标签: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 简介:银屑是一种长期困扰人类的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的特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银屑动物模型的建立对揭示该病遗传背景、发病机制及开发新药等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银屑动物模型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 标签: 银屑病 动物模型
  • 简介:报道1例肺隐球菌。患者男性,35岁,体检发现右肺下叶阴影1个月余。胸腔镜下行右肺下叶切除术,组织病理可见多量大小不一的酵母细胞,PAS、黏蛋白卡红、阿申兰、免疫组化染色均阳性,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阳性(++)。术后给予口服氟康唑400mg/a治疗3个月,停药2个月后化验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阴性。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血清学试验 手术 氟康唑
  • 简介:甲营养不良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指甲形态及结构异常[1]。临床上部分甲营养不良是由于甲真菌感染所致,但大部分导致甲营养不良损害的病因复杂,可以为先天性,也可能为获得性,多与系统性疾病、其他皮肤或某些药物摄入有关。与此同时,很多甲营养不良损害的患者无自觉症状,仅因为美学问题而就诊。甲营养不良病因复杂,表现多样,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常常不佳。

  • 标签: 甲营养不良 真菌 非真菌性
  • 简介:目的:评估2001-2010年全区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以来的效果,指导和促进我区今后的防治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方法:2013年,对我旗振华社区人群开展结核流行学抽样调查,并对其流行学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共计调查了1291人,其中X线胸片检查1288人,以痰代检3人,X线胸片异常12人,痰涂片检查及痰培养15人。确诊活动性肺结核9例,其中:痰涂片阴性15例;痰培养阳性4例;新发现患者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697.13/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309.84/10万。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有效提高群众防病意识是防控结核的关键,加强自身免疫力、及时发现治疗患者是控制结核流行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结核病 流行病学
  • 简介:黏膜念珠菌主要包括口咽念珠菌、外阴阴道念珠菌和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上述3种病症各自有不同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预防特点。

  • 标签: 念珠菌病 黏膜 治疗
  • 简介:毛霉菌是由毛霉目真菌引起的一类条件致病性真菌,可引起易感人群鼻、脑、胃肠道、皮肤等多部位的感染。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渐有上升趋势。国内外对该病的研究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对毛霉菌的流行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毛霉菌病 接合菌病 真菌感染
  • 简介: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是由稻黄单胞细菌(Xanthomonasoryzae)不同致病变种引起的两种最重要的水稻细菌性病害。发掘和利用抗性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这两种病害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分别综述了这两种高度相关的病害的抗性遗传研究进展,包括已发掘和利用的主效抗性基因特点及目前国内外对这两种病害的抗性QTL定位研究进展,为水稻抗白叶枯和细菌性条斑育种研究提供有用信息。

  • 标签: 水稻 白叶枯病 细菌性条斑病 抗性遗传
  • 简介:甲真菌是皮肤真菌的常见.外伤、足癣和糖尿等是其常见的诱发因素.为研究糖尿合并甲真菌病患者发病特点,本文对临床单纯甲真菌病患者及糖尿合并甲真菌病患者甲真菌的临床类型、严重程度和菌种分布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甲真菌病 糖尿病 差异 糖尿病合并甲真菌病
  • 简介:利用抗、感青枯的花生品种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中花5号×远杂9102,构建重组近交系,以其F6为研究材料,分析青枯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花生青枯抗性是由两对主效基因控制的遗传,并且主效基因的遗传力较高,为84%;同时采用AFLP技术和BSA分析方法,获得两个与花生青枯抗性连锁的分子标记,标记与抗性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8.12cM和11.46cM。利用获得的分子标记对抗、感青枯的花生种质进行了分子鉴定,证实了标记P3M59与青枯抗性的符合率为70%,标记P1M58的符合率为50%,从而为花生青枯抗性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花生 青枯病 AFLP 重组近交系
  • 简介:念珠菌性甲真菌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一类特殊类型甲真菌,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在有些国家或地区其发病率甚至占主要地位。念珠菌性甲真菌在发病机理、流行学、诊断、临床形态及治疗等方面与皮肤癣菌性甲真菌有诸多差异。

  • 标签: 念珠菌 甲真菌病
  • 简介:肺曲霉球易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近年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合并咯血等,常易与肺癌、结核及支气管扩张症等难以鉴别,术前诊断符合率低。其肺曲霉球菌腔一旦形成,单纯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手术切除为治疗、控制本继续发展以及因本引起大咯血等症状的首选治疗方式[1-2]。现将我科2002年5月-2012年12月经外科手术治疗切除病例证实的肺曲霉球26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肺曲霉球病 曲霉菌属 外科治疗
  • 简介:孢子丝菌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附近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性皮肤。现对我院2002~2009年35例临床资料完整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临床分析 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