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化脓腹膜炎经过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方法:选取64例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急性化脓腹膜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西药治疗32例的对照组和手术治疗32例的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毒素和白细胞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1%,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有效提高急性化脓腹膜炎患者的治愈率和术后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治疗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临床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350例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64例)给予综合疗法,观察组(186例)给予功能鼻内窥镜手术联合综合疗法.通过观察并记录疗效,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患者体内IL-1,IL-8水平,SF-36量表评分,评价功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的疗效.结果:经手术和药物治疗,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1和IL-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IL-1和IL-8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IL-1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F-36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3个月,两组SF-36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在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2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6项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功能鼻内窥镜手术对鼻窦炎与鼻息肉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 鼻窦炎 鼻息肉 炎症反应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评价鼻窦功能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5例,行FESS治疗。根据是否合并患有支气管哮喘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和对照组(慢性鼻窦炎),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测定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IgE低亲和力受体(sCD23)的水平,并术后随访2年观察对比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哮喘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IL-4、sIL-2R及sCD23水平降低,IFN-γ水平升高,且与手术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的慢性鼻窦炎治愈率均高于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和术后2年的哮喘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2年哮喘完全控制率显著高于术后1年之间(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2年哮喘平均发作率显著低于术前,且术后2年的哮喘平均发作率明显低于术后1年(P〈0.05)。结论:FESS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IL-4、IFN-γ、sIL-2R及sCD23水平,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远期疗效较满意。

  • 标签: 鼻窦功能性内镜术 慢性鼻窦炎 支气管哮喘 远期疗效
  • 简介:灌溉和排涝对于战胜旱、涝灾害,促进农、林、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加强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许多地方都利用排灌机械进行灌溉和排水。掌握中耕排灌机械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益。

  • 标签: 排灌机械 应用
  • 简介:目的构建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前列腺炎(chronicprostatitis/chronicpelvicpainsyndrome,CP/CPPS)C57BL/6小鼠模型,探索其机械痛阈和自噬相关微管轻链蛋白LC3和底物蛋白p62表达水平随造模时间的变化规律,为CP/CPPS疼痛及自噬水平研究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将36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皮下多点注射大鼠前列腺蛋白提取液和完全弗式佐剂的混悬液,建立CP/CPPS小鼠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前列腺病理变化,运用VonFrey纤维丝测定骨盆区域机械痛阈,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LC3和p62表达水平,运用ImageProPlus6.0软件计算平均光密度.结果HE染色可见模型组小鼠出现慢性前列腺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皮增生和淋巴细胞侵润,且实验后第6个月前列腺出现上皮内瘤(prostaticintraepithelialneoplasia,PIN),表现为基底膜消失和细胞核异形明显等,空白组和对照组则表现为正常组织学形态.与空白组及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机械痛阈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初始痛阈值为(0.35±0.154)g,第22周为(0.008±0.000)g],差异有显著(P〈0.05).其LC3和p62表达水平逐渐增高[LC3,p62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第1个月:(2.767±0.464)%,(2.872±1.642)%;第6个月:(13.501±1.900)%,(9.070±0.490)%],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CP/CPPS模型,且造模后第6个月出现PIN.模型组小鼠机械痛阈随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LC3和p62表达逐渐增高,表明CP/CPPS炎症微环境促进疼痛产生及加剧,并提高小鼠前列腺自噬水平,与PI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C57BL/6小鼠 机械痛阈 自噬
  • 简介:在针刺与手术结缘半个世纪的今天,本文指出针刺在整个手术中的主要作用并不在于麻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针刺不仅会在手术室里有更大的作为,而且会超越麻醉与手术,对整个针灸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产生难以估量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标签: 针刺麻醉 穴位注射 穴位免疫 针灸预处理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开胸手术单肺通气的患者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25)和实验组(n=25),对照组采取常规麻醉,实验组在常规麻醉中增加Dex的静脉注射。记录2组平均动脉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率,对比进入手术时刻(T1),注射右美托咪定15分钟时刻(T2)、气管插管后时刻(T3)、切皮时刻(T4)、单肺通气时刻(T5)和术毕时刻(T6)的生命体征,对比T1、T5、T6、T7的外周血TNF-α、IL-6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T1和T6时刻与实验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T3、T4、T5四个时刻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NF-α水平在T1时刻为(33.6±0.7),而实验组为(33.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1,P=0.352);实验组在T5、T6和T7时刻的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IL-6水平在T1时刻为(8.7±0.6),而实验组为(8.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9,P=0.558);实验组的IL-6水在T5时刻、T6时刻、T7时刻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不仅可以改善术中和术后的血流状况,同时还可以抑制炎症因子,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开胸手术 单肺通气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9月至到2016年8月在医院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含62例,对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辅助手术,对照组则给予开腹手术,对比两组围术期疗效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4+、CD8+及CD4+/CD8+),以及两组术后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切口长度、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D4+、CD4+/CD8+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而CD8+水平明显上升,且术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是4.8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较小,安全较高,值得给予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胃癌 进展期 疗效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究儿童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7例儿童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治疗后本组患儿平均住院46天,最短22天,最长71天.住院期间无1例出现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结论:做好基本护理基础上给与心理及康复指导,有利于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康复及预后.

  • 标签: 儿童股骨干骨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本文简要叙述了食品机械专用润滑剂的性能特点、原料组成、应用场合、安全要求等方面内容,针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技术标准,分析了食品机械专用润滑剂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食品级润滑剂可以有效控制食品加工过程存在隐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食品级润滑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食品机械 专用润滑剂 应用
  • 简介: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交通工具更是多种多样,交通治安导致的车祸屡见不鲜,而车祸中最常见的损伤就是胸腰椎骨折,也是对人类致残率最高的一种疾病,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本文主要针对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的相关护理展开叙述.

  • 标签: 手术 护理 常规
  • 简介:目的:研究外界环境应力刺激对木本植物幼苗根系发育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通过模拟机械振荡刺激中华猕猴桃的试管苗。结果:适度的机械振荡(频率2~3Hz)可促进猕猴桃试管苗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质膜的通透降低,根尖活力以及根系总长、分根数等指标明显增加;但当振动强度超过一定值(4Hz)后,根系活力的增强效应就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植物根系发育对外界应力刺激有较显著的双向效应;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了环境应力影响试管苗根系发育可能的内在机制。

  • 标签: 机械振荡 中华猕猴桃 试管苗 根系活力
  • 简介:机械制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利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使制造品质明显提高,机械制造效率显著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初步探讨了自动化及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展望了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标签: 自动化技术 机械制造 发展趋势
  • 简介:肺部真菌病是临床上少见的肺部感染,但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对该疾病认识的增加,临床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该病缺乏特征症状,痰真菌检出率较低,易误诊和漏诊。我科对2005年7月~2010年7月外科手术治疗的15例肺真菌病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肺真菌病 胸腔镜 手术
  • 简介: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对患者应用常规的开颅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的治疗方式,治疗人员对两组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创伤指标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较之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各项指标以及残留的血肿量方面恢复均要更加明显(P〈0.05),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两种治疗方式结果相似(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的治疗方式虽然在治疗效果上同常规开颅手术不存在较大的优势,但其手术之间较短,且具有微创,美观程度较为理想,患者的满意程度也相对更高,因此,值得对其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反复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8名胃溃疡反复发作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且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54例.常规组采用抑酸、促进胃动力以及保护胃黏膜等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胃溃疡的不同类型进行针对的外科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进行外科手术的观察组患者有52例康复,有效率为96.30%;常规组采用保守治疗,有41人康复,总有效率为75.93%.两组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4例(7.41%)发生了并发症,常规组有13例(24.07%)发生了并发症,观察组明显由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有2例(3.70%)在一年内复发,常规组有11例(20.37%)在一年内复发,观察组明显由于常规组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反复发作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且效果明显比保守治疗要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外科手术 胃溃疡 反复发作 疗效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植物细胞响应机械应力的形态学变化;初步探讨壁膜连接对于植物细胞响应机械应力的意义,及其是否参与机械应力响应过程。方法:将植物单细胞包埋后进行精确机械力加载并培养数日,每天抽样进行显微观测和图像分析监测其形态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质壁分离,并采用RGD多肽处理中断细胞壁膜连接后进行应力加载,监测其形态变化。结果:植物细胞经机械应力加载后,其分裂方向趋于垂直应力加载方向。经壁膜连接中断处理后进行加载的植物细胞失去沿主应力线垂直方向分裂的能力,细胞分裂方向呈无序状态。结论:壁膜连接特别是以RGD序列识别为基础的细胞连接参与了植物细胞对机械应力的响应过程。

  • 标签: 植物细胞 机械应力 细胞连接 细胞黏附 RGD
  • 简介:目的探讨变应真菌鼻窦炎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皮肤激发试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鼻腔真菌涂片、鼻窦CT、鼻内窥镜等专科检查,明确21例变应真菌鼻窦炎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喷鼻、151服氯雷他定片10mg(1次/d)、生理海水鼻腔冲洗1~2次/d,治疗1周后,入院行鼻内窥镜鼻息肉切除鼻窦Fess手术,术中彻底清除病变鼻窦内真菌团块或褐色泥砂样真菌泥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窦腔,术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清洁术腔,每周1~2次,连续1个月,鼻腔局部继用糖皮质激素3—6个月,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果21例变应真菌鼻窦炎患者中,单侧鼻窦发病16例,占76.2%,双侧鼻窦发病5例,占23.8%,上颌窦发病16例,占76.2%,上颌窦合并筛窦发病4例,占19.0%,蝶窦发病1例,占4.8%,伴鼻息肉15例,占71.4%,伴有哮喘史8例,占38.1%,术后2例复发,占9.5%。结论变应真菌鼻窦炎临床诊断并不困难,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术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手术时机选择,术后对鼻腔与鼻窦变应反应的处理,将直接影响预后。

  • 标签: 变应性 真菌 鼻窦炎
  • 简介:目的探究本课题组研发的亲和吸附材料特异清除肠源内毒素的有效及安全。方法运用阑尾结扎穿孔的方法建立犬肠源内毒素血症模型,进行灌流治疗。实验过程中选取多个时间点,监测生命体征,采血检测内毒素含量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灌流吸附1、2h后内毒素含量为(0.49±0.22)、(0.034±0.00)Eu/mL,与灌流开始(7.25±1.18)Eu/mL相比,差异有显著(P〈0.05)。灌流2h后平均清除率R=99.52%。灌注治疗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肌酐指标均有所下降,与灌流开始相比差异有显著(P〈0.05),各值均在正常值范围。灌流过程中犬的生命体征平稳。结论本课题研发的亲和吸附材料能高效清除实验犬血液中内毒素并有良好的血液相容

  • 标签: 内毒素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血液灌流 亲和吸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