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德一致"的信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伦理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以一种新的伦理学方法——伦理人类学来看,幸福的中国化话语是以"幸"与""之意义合成,它分别从消极与积极的层面与道德关联,表现为伦理终极实体"天"、"命"等的必要、伦理共体中的道德生活以及以家庭为主的三大特色。随着伦理道德的"祛魅化"和家庭生活退居次要地位,中国式的"德一致"信念逐渐瓦解,当下中国社会重塑"德一致"信念的两大关键是:重新找到伦理终极实体与实现社会公义。

  • 标签: 幸福 道德 伦理实体 社会公义
  • 简介:棠以文人身份注解《孙子》,专注于旧注是否契合孙子"经旨"的评判标准,基本上秉持前代"我注六经"的孙子研究理路,使《孙子集解》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前代《孙子》研究传统。顾棠也频繁征引近代西方军事理论与战例,以此论证孙子思想的正确性,并以近代学者的眼光重新审视孙子的战争观及战略战术思想。《孙子集解》是顾氏摆脱传统集解类兵书撰著套路、融合东西方军事思想的一次粗浅尝试,彰显了作者与清代中期学者完全不同的诠释旨趣。

  • 标签: 《孙子集解》 顾福棠 清末 孙子兵学
  • 简介:国家宗教局确定延安清真寺为全国宗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因为“清真寺”三个大字是毛泽东同志亲自书写,也不仅因为清真寺是由爱国宗教团体提出申请经政府批准并划地拨款建造,更因为时任清真寺教长的马生阿訇爱国爱教,参政议政,在保卫边区,建设边区的艰苦斗争中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马生阿訇虽然离开我们半个多世纪了,但他的光荣事迹却铭刻在革命的史册上,风范长存.英名千古,成为教育、鼓舞广大穆斯林群众的精神力量。

  • 标签: 清真寺 阿訇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延安 国家宗教 毛泽东同志
  • 简介:优素·西巴伊(1917—1978年)是埃及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生于一个文学世家,父亲穆罕默德·西巴伊被认为是埃及新文学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他自1955年还在学校读书时就已经开始发表文章。1957年于军事学院毕业后,曾任军事院校教官、军事博物馆馆长。1952年获埃及开罗大学新闻系毕业证书,“七·二三”革命时是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成员之一。

  • 标签: 埃及 作家 毕业证书 军事博物馆 浪漫主义 文学世家
  • 简介:道教文化是巴渝古老的文化资源,巴渝道教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生活、地方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随着中国道教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巴渝道教也成为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巴渝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正因如此,中国道教协会主办的第七届玄门讲经活动便选定在重庆举行。

  • 标签: 玄门 讲经 道教文化 中国道教协会 巴渝 万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