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引言在现代心理学界中,由于长期以来受"非道德化"思潮的影响,与道德心理学相关的诸种研究成果一直被担心与种种"洗脑"行为相关联而不很受重视。这种情况在近60年中随着科尔伯与吉利根(KohlbergGilligan)道德水平理论(及其与之相关的其他进展)~(1)等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的普及和推广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改善。

  • 标签: Kohlberg-Gilligan 吉利根 南传上座部 科尔伯格 道德水平
  • 简介:[受访者简介]哈尔特·胡布曼博士(Dr.GeraldHubmann),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秘书长、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MEG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工作站总负责人,主持MEGA2出版项目的组织、统筹与编辑工作,主编多部MEGA2卷次。乌尔里希·帕尔博士(Dr.UlrichPagel).

  • 标签: MEGA^2 《德意志意识形态》编辑 陶伯特版 季刊 著作
  • 简介:过去的研究表明感恩能减弱时间贴现,但是并不清楚这种现象是受未来结果的考虑影响还是受与自我控制关系更密切的即时结果的考虑影响。本文通过两个研究从特质和状态两个层面考察了感恩与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研究一发现,感恩特质与自我控制特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这种相关在控制了一般积极情感特质之后仍然显著。研究二发现,状态性感恩情绪启动补偿了自我损耗,并提升了状态性自我控制。本文该发现进行了讨论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感恩 自我控制 自我损耗 积极情感
  • 简介:王杰教授主编的《美学》教材是一部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的美学教材,是体现了中国学者本土美学建构诉求的大胆尝试。它从人的属性即人类学视野出发,在动态的视野中审视审美经验与艺术经验,突破了康德以非功利和静观为核心的美学信条。这部教材既具有鲜明的当代性和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又紧密结合中国与东方美学的问题语境,有自觉的本土意识。

  • 标签: 《美学》教材 编写范式 突破
  • 简介:笔者在现场聆听了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此后又认真学习和研读这个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纲领性文献。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邓小平 历史 《讲话》 纲领性文献 习近平
  • 简介:本文主要以佛教心理学人生的启迪进行分析。佛教心理学是心灵的科学;佛教人生乃至一切有情的"喜怒哀乐"的根源在哪里?这个问题早在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已经给出了答案。佛教心理学,就是洞察人的"喜怒哀乐"的根源,切入点就是必须了解因果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地找到幸福源泉。佛教用"要知过去因,现在受着是;要知未来果,现在造着是"的三世因果关系、四谛、四摄等来解释人生的"喜怒哀乐"。

  • 标签: 佛教 无明 因果 心理
  • 简介:自杀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受人瞩目的社会问题,2007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主要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其中超过1/4为中国人。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是中国总人口的第5位死因。即使在教会中自杀事件也时有耳闻,几年前在参加一个会议期间,一个牧者沉痛地告诉我们:她刚接到一个电话,她教过的一位年轻神学生辍学后自杀去世了;几天后,另外一个牧者也难过地告诉我们:他所在教会诗班负责人将要读大学的儿子自杀了。短短十几天时间,就听到两位信徒自杀的事件,震惊和痛心之余也让人深思。

  • 标签: 基督徒自杀 现象省思 自杀现象
  • 简介:佛教与《文心雕龙》的关系是《文心雕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文中佛教术语很少,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缺少正面的推进,否定二者关系者往往佛教经论了解不多,对于当时的佛教思潮及其社会的影响认识不足。本文从观察视角和分析方法两个层面来具体讨论佛教的影响。《文心雕龙》中对于般若思想的高度肯定、对于"圆鉴""圆通"等分析立场的强调,体现了般若思想对于《文心雕龙》观察视角的影响。《文心雕龙》的分析方法,主要受到毗昙学的影响,刘勰通过僧祐受到了僧柔借鉴毗昙学的方法讲解经论方式的影响,并把它运用到《文心雕龙》的创作中。毗昙学关于自相、共相、摄、不摄等分析方法在《文心雕龙》中也有相当具体的运用。

  • 标签: 般若 圆鉴 阿毗昙 文心雕龙
  • 简介:孟子的仁义观源自孔子,受曾子和子思学派的启发,因而对孔子之道做出了相应的发展和推进.孟子之仁义观把仁、义组合为仁义,实现仁礼、仁智到仁义的转变.仁、义到仁义的组合弥补仁义分割而各自膨胀的流弊;仁礼到仁义和仁智到仁义的转变,为解决礼制丧乱殆尽而权谋术智大兴时代问题指明了方向.另外,孟子把孔子畏天知命的天命观发展为以仁义立命的天命观,主张人们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能够主宰的领域即属于人性的东西(比如仁义),而不是去追求那些不属于人性的东西(比如富贵名利),从而化解人们在现实中不得志时的烦恼.

  • 标签: 孟子 仁义观 孔子之道 发展
  • 简介:朱熹道统论汉唐儒学和儒士进行了大胆的切割,学界多从儒学内部分析此举,佛教的影响未被充分提及。事实上,佛教特别是宗密汉唐儒学的批判,朱熹此举影响很大。这主要表现在宗密汉唐“道”非本原的批判,使朱熹转向了道统之“道”的本体化建构;“六经”的批判,使朱熹将道统经典由“六经”转向“四书”,并以“道”为核心重新诠释“四书”;汉唐儒士的批判,使朱熹以“道”为标准彻底割断了汉唐。这三方面暗含了两大主线,一朱熹切割汉唐以“回应”宗密的批判;一朱熹道统论、的建立吸收了宗密的相关思想。此外,朱熹道统切割汉唐虽造成了诸多流弊,但对抗击佛教的强势冲击仍发挥了重大作用,对此应给予客观评价。

  • 标签: 宗密 朱熹 割断汉唐 道统论
  • 简介:吴强在《学术探索》2018年第5期撰文认为,作为一代历史伟人,虽未曾负笈留洋,但毛泽东早期就已对人类、国家、宇宙等世界史上的诸多根本性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并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主动发表自身见解,而就当时的世界形势、国际时局、中外关系以及中国应如何自处等有关议题亦有极富创见性的思考。(一)人类之目的:旨在于实现自我。

  • 标签: 世界史 毛泽东 早期 观照 学术探索 积极主动
  • 简介:改革开放新时期,在重新审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三农”问题重新做了思考与探索,找到了破解问题的新出路,形成了改革开放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经验。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二是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群众路线,一手抓党的政策;三是指出农业的真正出路是走集体化集约化道路;四是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和基层组织建设。这些新思路、新经验为我们党后来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的历史借鉴。

  • 标签: 改革开放 邓小平 “三农”问题
  • 简介:苏伟在《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撰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运用辩证矛盾理论看待与处理新的实践中的重大矛盾问题,成为自觉继承、全面运用这一理论的典范。习近平提出的“问题是事物矛盾表现形式”的观点,毛泽东矛盾概念有重要厘清作用。

  • 标签: 矛盾理论 习近平 毛泽东 创新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 简介:在整合先秦法思想的基础上,韩非尝试探寻并重建"法"的道德基础。在他看来,虽然治术层面的法令或律令是去道德化的,但"法"的道德性却根植于作为整体的人类生活的道德目标。因此,法治绝不单是一套技术化的操作方案,更蕴含了法家树立自身学说之正统性与合理性的价值诉求。

  • 标签: 韩非 道德 德性 心志
  • 简介:传统观点认为,作为道家代表人物的庄子技术是持否定态度的,实则不然,庄子多次肯定了技术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只不过,庄子技术的局限性也有着深刻的认知,因而容易给我们造成其忽视技术的印象。

  • 标签: 技术观 庄子 当代 传统观点 否定态度 代表人物
  • 简介:《老子》中有很多思想观念都传承了前人的思想经验,老子这些“古之道术”进行了关键性的理论提升,使之凝聚为富有哲理的命题,由经验形态的思想观念上升为系统的学说理论,成为了道家学说的重要理论内容。本文考察了老子“贵柔尚弱”、“谦下不争”、“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功遂身退”思想的理论来源,分析了老子如何这些古老的生活经验进行了何种理论提升,使之由应用之“术”的层面提升为哲理之“道”,发展为博大精深的哲学理论。本文力图还原老子思想的本义,强调避免用“以柔克刚”、“以不争为争”、“欲取姑与”、“激流勇退”等后起的应用义、引申义来理解老子本人的思想。

  • 标签: 老子 本义 应用义
  • 简介:采用元分析方法探讨情绪信任的影响。通过中英文献检索,共有2I篇文章70个独立样本符合元分析标准(N=4745)。其中积极情绪信任的影响有47个独立样本,消极情绪信任的影响有23个独立样本。元分析的结果表明,相对于中性情绪,积极情绪信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呈中等效应量(d=0.49);消极情绪信任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呈较小效应量(d=一0.23)。调节效应检验发现,情绪的诱发方式、信任对象熟悉性以及信任测量方式的调节作用与不显著。

  • 标签: 情绪 信任 元分析 调节效应
  • 简介:毛泽东思想所内蕴的问题性思维,其实质内容是矛盾运动规律的把握,关键是对事物发展主要矛盾的认知,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化和发展。其在方法上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贯彻,开创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逐步构建,毛泽东更是从三个实现维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构建做出了重大贡献。

  • 标签: 毛泽东 问题性 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矛盾
  • 简介:杨卓华在《观察与思考》2018年第8期撰文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治理是·项全新的、开创性的事业,没有先例可循。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未来社会的看法很多是预测性的;列宁治理国家的实践十分短暂,没来得及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苏联进行了探索,积累一些经验,也犯了严重错误,未能解决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问题。

  • 标签: 社会主义社会 国家治理 毛泽东 《观察与思考》 社会主义国家 开创性
  • 简介:“临床宗教师”的说法在日本是一个新词,源自日本东北大学自2011年开始的“临床宗教教养讲座·临床宗教实践讲座”。这一活动开展以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报纸、电台、杂志、网络的宣传报道,“临床宗教师”一词逐渐被人们所熟知。2016年版的日本语《现代用语基础知识》也收录了“临床宗教师”一语,这说明这一用语已经被日本社会所普遍接受,成为日常用语之一。

  • 标签: 日本东北大学 临床 教师 佛教教育 当代 宗教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