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十几年前,正在恋爱的时候,我和刚恋爱不久的女友穿着情侣装去坐长途车,大概那时还不太兴情侣装,司机见了说:“你们是兄妹吗?”我们没回应。他继续说:“你们长得很像!”我回应说:“很像吗?”心里暗喜!结婚后,在好多场合,我们被赞为有“夫妻”。我相信,这种夫妻以及接下来的夫妻像,会越来越进深。夫妻,我想不一定每对夫妻都有,也不能强求,更不能迷信,但夫妻像却是一个事实,且是可以在每对已婚的夫妻中间发生的,更是越久越像。当然,我所指的像,不仅仅是外貌相像,而是就各个层面而言的。

  • 标签: 夫妻 情侣装 恋爱 女友 兄妹 结婚
  • 简介:通过'体''''用'三大,华严宗对其核心范畴——'法界'('一心')作了独到地理论探讨。'体'即缘起性空基础上的物我万法的实际本质与究竟体性,依'体'之'用'即众生转净还灭和诸佛功德教化及其宇宙万法与究竟体性的二而不二,''是'自体'即宇宙物我万法所构成与展示出的无尽缘起样态的旨趣追求。'法界'('一心')之'体''''用'的'三维一体'构成了华严宗思想的基本体系。

  • 标签: 《大乘起信论》 三大 华严宗 法界 体相用
  • 简介:目前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经文业已经过大幅度的改动,并非王弼所依据的文本。通过考察王弼注直接引用以及间接表述的经文,可以发现其中与王弼今本经文相异的句例基本可以在简帛文本以及其他传世本中找到依据。王弼注所引述的经文,与楚筒本、汉简本、帛书本以及傅奕本最为契合,而与河上公本距离最远。王弼今本的经文与河上公本最为接近,当受到以河上公本为代表的通行本的大面积同化。

  • 标签: 王弼 《老子》 经注 简帛
  • 简介:道教贵身重生,作为生命象征符号的""自始至终得到道教的尊崇。从饮水成仙到符水治病,再到各种仪式中的运用,道教以洁净身心、超度亡魂、表征神圣空间,的多种功能充分体现了生命道教热爱生命、济世度人的特点。本文从作为生命符号的意义和在道教仪式中的象征性两方面展开,揭示道教传统中""的独特价值。

  • 标签: 生命符号 仪式象征 道教传统 水元素
  • 简介:《溪山琴况》是我国古代琴学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明末琴家徐上瀛以前人“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原则为基础,结合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各个范畴的核心精神,从而提出了古琴艺术的二十四个审美范畴,即“二十四况”.徐上瀛将“和”况列为二十四况之首,深入阐明了古代圣贤对纯粹中正之气的不懈追求.以琴观人,由人观道,从根本上解释了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中所囊括的宇宙大和之气.

  • 标签: 《溪山琴况》 弦与指合 指与音合 音与意合 琴心之妙
  • 简介:明代岭南思想家湛若1537年途经滕县写下的《吊文公词》,既是一篇被作者的各种文集失收的佚文,有其自不待言的文献学价值;又是一篇罕见地高度评价滕文公的孟子学文献,在人们几乎不把评价滕文公当作问题意识的孟子解释史中,饱含耐人寻味的思想史价值。

  • 标签: 湛若水 滕文公 《吊文公词》 孟子学文献 孟子解释史
  • 简介:在大同构想中,康有为尤为注重对于智和仁的奖励与申彰,奖智和奖仁在康有为的大同构想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智仁彰”既是大同世政治运转之依凭,同时亦是在竞争消弭之境况下,防止大同世退化变质之重保障。然而,深入检视可以发现,康有为之“智仁彰”本质上是一种“智一元论”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与其意欲达成的大同世之间存在一种自反性的矛盾。“智仁彰”的施行非但不能达成康有为“人皆平等”的大同愿景,适导致“阶层分立”之严重后果。康有为思想中强烈的“智识主义”倾向,既与有清以来儒家智识主义不断孳衍的思想进路顺承,又是康有为现实关切的思想表征。

  • 标签: 康有为 大同 智仁双彰 伦理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