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2000年,崔正森先生积20年心血撰成的煌煌70余万字的《五山佛教史》出版,引起国内外学界一片热议,好评如潮,把五山佛教文化热烧到了白热化,为推动五山佛教文化研究与旅游热起到了积极作用。当时,我在一篇书评中就欣喜地说到:“五山学已经呼之欲出了。”2009年,五山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再次掀起五山热,构建“五山学”已成学界共识。

  • 标签: 五台山学 《五台山佛教史》 世界文化遗产 2009年 佛教文化 文化研究
  • 简介:北京西山八大处有"画像千佛塔遗址",赵朴初和陈垣考证,这是《辽史》记载的咸雍七年(1071)辽道宗置佛骨之"招仙浮图"。半个多世纪以来,此观点为史学界奉为圭臬。以画像千佛塔遗址及其发现的"露盘"、"牙匣"等文物为研究对象,探讨辽金时代舍利崇拜、供养和瘗藏方式,对"招仙"其地和"善慧"其人作深入剖析。研究发现:"画像千佛塔"并非"招仙浮图","招仙"不在燕京;"露盘"不是塔刹上的相轮;藏置"牙匣"者,乃金朝初年来自五山的善慧大师。

  • 标签: 画像千佛塔 招仙 善慧 佛牙 辽金佛教
  • 简介:元代诸帝对五山佛教实行扶持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五山地区的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元朝诸帝尊崇五山主要体现如下:在五山屡作佛事、在五山新建寺院、多次临幸五山、颁布了诸多扶持五山佛教的政策、敕令禁止砍伐树木,保护五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为佛教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等。元朝诸帝尊崇五山,并非单纯地因为五山是佛教圣地,还与五山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关,与藏传佛教在五山地区的传播和五山特殊的气候条件相关。

  • 标签: 元代诸帝 尊崇 五台山 佛教
  • 简介:蒙古人与五山文殊菩萨信仰,依据文献来分析,从元朝忽必烈与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开始,之后明清至今,兴建有蒙古僧众为主的寺院,如菩萨顶、罗喉寺、镇海寺、瑞应寺等。着重对忽必烈和八思巴与五山的关系;三世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与五山的关系;宗喀巴大师与文殊菩萨、大威德金刚的关系;五山瑞应寺与察汗殿齐呼图克图的殊胜关系,以及五山其他蒙古僧众为主寺院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 标签: 蒙古人与五台山 蒙古人与文殊信仰 宗喀巴大师 文殊菩萨 大威德金刚
  • 简介:山文殊信仰的形成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北魏、隋唐、明清三个重要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出于政治的需要不断对之以充实、丰富。目前,保存下来40余座文殊寺庙,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区域。透过对五山文殊信仰的时空分析,可以深刻理解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信仰形态、文化内核以及历史积淀。

  • 标签: 五台山 文殊寺庙 时空分析
  • 简介:山是文殊菩萨说法显灵的道场。早在北魏时就成为闻名天下的文殊菩萨圣地,随之文殊造像也相继流行。特别是在唐时,作为文殊菩萨道场的五山,以文殊菩萨为主的殿堂塑像更是满目皆是。五山文殊菩萨彩塑是五山佛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有从唐代至今各个朝代的30余尊千姿百态的文殊菩萨彩塑,充分体现出各个时代的社会变革以及不同时代的艺术特征与发展演变过程,从而折射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不仅是宗教艺术,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

  • 标签: 五台山 文殊菩萨彩塑 佛教艺术 历史演变 时代特征
  • 简介:10月8日,临济宗白云法系祖庭河南桐柏山太白顶云禅寺举行华光端德祖师铜像开光庆典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黄梅五祖寺方丈正慈法师,河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开封大相国寺方丈心广法师。

  • 标签: 开光法会 河南省 桐柏山 祖师 云台 中国佛教协会
  • 简介:2016年11月5日,五山研究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召开。大会修改并通过了《五山研究会章程》,制定了《五山研究学术规划大纲》、《五山研究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选举产生了五山研究会第四届理事、常务理事会及领导成员,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杨安和当选为新一届五山研究会会长。

  • 标签: 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 五台山学 优秀文化 常务理事会 中华 煤炭交易中心
  • 简介:2016年11月5日,五山研究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隆重召开。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杨安和,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玉明、杜五安,山西省社科联副巡视员王崇德,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原厅长张怀文,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韩和平,山西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郭新民,山西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晋生、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秦新年,

  • 标签: 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 五台山学 优秀文化 省人大常委会 原副主任 中华
  • 简介:把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是唯一的科学选择。从“数字五山”的内涵、技术系统蓝图、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等,指出建设“数字五山”必将对五山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有着指导、引领和借鉴作用,带动五山、忻州市乃至山西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从而产生良好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亦将会对山西的文化强省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赢得新的绩效。

  • 标签: 五台山世界遗产 保护与开发 数字五台山 信息技术应用
  • 简介:阿王老藏是清代五山第一任钦命总理番汉僧众大喇嘛,其法嗣老藏丹贝、老藏丹巴、顶增坚错、阿旺丹增、罗藏陈片相继主持法席,在五山僧界占统治地位达70余年。在师承上,阿王老藏并非学界所认为的达赖派,而是大慈法王释迦也失第十四代法孙,与达赖系也有着特殊的关系。第一代大喇嘛的产生,采取的是"公举——皇帝钦命"的方式,其后五代均系父死子继、甲乙授受。阿王老藏及其法嗣建精蓝,兴道场,补经藏,修山志,设清规,供僧济贫,与清廷保持着良好的政教互动关系,对清代五山佛教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阿王老藏所开创的番汉兼弘、兼收并蓄,不分畛域、重视实修、不尚浮华的思想和学风,影响深远。

  • 标签: 五台山 阿王老藏 总理番汉大喇嘛 语录
  • 简介:2016年8月28日,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主办,山西省佛教协会、汉传佛教讲经交流基地协办,五山佛教协会承办,以“文殊信仰的中国化表达”为主题的2016中国佛教讲经交流研讨会在五山万豪酒店召开.此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探研佛教中国化的路径和方向.与会教界法师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总结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智慧经验,就文殊菩萨信仰对中国佛教的深远影响分析、研讨文殊信仰的中国化过程、形式、内容与借鉴意义.

  • 标签: 中国佛教 五台山召开 交流研讨会
  • 简介:敦煌石窟中留存下来的文殊信仰资料极其丰富,这些资料包括文殊类经典、文学作品及绘画、彩塑等多种类型,时间多集中于晚唐五代宋初,即曹氏归义军时期。通过对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地区五山文殊信仰盛行的原因及其特点进行分析,认为镇国与消复是这一时期该地区文殊信仰的基本内容。

  • 标签: 曹氏归义军 敦煌 五台山 文殊信仰
  • 简介:尊敬的王德林书记:山西人民感谢您!您调任山西一年来,带领新的省委一班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反腐倡廉、从严治党,提出“六权治本”,推进“六大发展”,弘扬“三个文化”,使得山西的政治生态得到净化,形成了反腐败的高压态势,

  • 标签: 省委书记 人大常委会主任 省委副书记 山西 省委常委 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