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文章通过对城市边缘区绿地的生态特性、功能定位、景观类型以及建设方式的研究,总结了城市边缘区绿地在多个层面的特征,探讨了城市边缘区雨型绿地营建的原则,并结合规划设计实践及国内外案例提出了雨型绿地营建的策略,以期为同类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集雨型绿地 工程措施 策略 土地适宜性 城市边缘区
  • 简介:机载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新型数据获取手段,目前在林业资源管理、森林防火、林木砍伐等方面已广泛应用,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实用的林业LiDAR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通过分析已有LiDAR数据应用于林业资源管理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以目前开源LiDAR点云数据处理技术、海量点云数据可视化技术,以及GIS相关分析技术为基础,结合林业资源管理需求,设计并研发了基于LiDAR数据的林业资源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系统实现了Li-DAR点云数据的管理与可视化、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数字地表模型生成、冠高模型生成、平均树高估计等功能,为基于LiDAR数据的林业资源管理提供统一的平台。

  • 标签: LIDAR 点云 林业资源管理 系统设计 CHM 平均树高
  • 简介:本文论述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在西藏第二次草原资源普查中草原类型数据形成的技术方法。构建基于遥感技术的野外样点数据采集、综合多源数据建立草原分类系统、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生成图形与属性数据等技术集成体系。野外采集样点2432个,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测定草原类型及其生境与植物生物学特征。基本信息源为TM数据,参考信息源为SPOT数据;基于上世纪80年代西藏草原类(亚类)分类系统框架,依据样点资料建立草原类型分类系统;在eCognition软件支持下,通过影像多尺度分割、最邻近和隶属度函数法信息提取与人机交互式修正,快速精准完成了西藏草原类型数据的集成。

  • 标签: 草原类型 3S技术 图形数据 属性数据 集成技术
  • 简介: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存在异于其它专业课,而基础教学是必不可少,高职院校在高等数学课程上存在生源差异、资源缺失,课程标准不规范,考核形式陈旧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文章提出充实教学资源,革新考核方式,以及创新教学方式等策略.

  • 标签: 大数据 教学改革 Matlab实验 高等数学 高职院校
  • 简介:简述了“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现状,探索了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教改结果表明,将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与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 仪器分析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 简介:新零售的到来为高职院校的零售管理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和创新。大数据作为新零售的新生产力,数据思维的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的突破点。文章结合零售管理人才的大数据思维培养困境,从学科设置、师资配套和云教学平台的搭建方面提出调整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的建议。

  • 标签: 新零售 大数据思维 管理人才培养
  • 简介:准确估算烟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对于评估区域烟叶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研究烟叶产量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采用遥感数据和地面通量观测数据,对MODIS生产力模型在攀西烟区典型烟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评估中的适用性进行初步验证和本地参数化,以提高MODIS数据产品在攀西烟田生产力水平评价中的可信度。结果表明:采用默认参数的GPP模拟值低于观测值,1:1直线回归斜率为0.769,决定系数(R^2)为0.776,效率系数(NS)为0.253,均方根误差(RMSE)为0.268gC·m^-2·8day^-1,模型模拟效果相对较差。基于通量观测数据,对默认参数的MODIS生产力模型进行本地参数化后,GPP模拟效果明显改善,1:1直线斜率、R2及NS分别为1.001、0.984和0.919,RMSE下降至0.0978gC·m^-2·8day^-1,时间动态曲线基本一致,表明参数校正后的MODIS生产力模型在研究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进一步利用该模型在攀西及西南烟区进行烟田生产力评估及水、碳循环过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 标签: MODIS生产力模型 总初级生产力 通量观测 攀西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