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于2014年在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典型草原上进行实地调查和收集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三个年代的气温变化、降水变化和植被特征变化数据,分析各年代气温、降水和植被特征的变化规律和植被特征变化对气温与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温逐渐上升,20世纪60年代、80年代、21世纪初和2014年的年均气温分别为4.52℃、4.75℃、5.94℃和6.14℃,54年间上升1.62℃,平均每年上升0.03℃。随着气温的增加植被特征逐渐下降,各年代植被高度、盖度、产草量和植物种类与气温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P〈0.05);平均降水逐年下降,20世纪60年代、80年代、21世纪初和2014年的年均降水分别为177.08mm、176.93mm、169.27mm和167.8mm,其下降率分别为0.85%、4.4%和5.2%。54年间下降9.28mm,平均每年下降0.17mm。随着降水的下降植被特征也下降,各年代植被高度、盖度、产草量和植物种类与降水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差异不显著(P〉0.05)。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植被特征 影响
  • 简介:利用查干哈达苏木1960-2016年气温、降水以及天然草地产草量的资料来分析气温与降水变化对天然草地产草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查干哈达苏木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气温增高了1.5℃,每10年递增0.25℃左右。1964-2016年降水下降了159.6mm,每10年下降30.7mm。气温、降水与天然草地产草量的关系为:随着气温的增加,产草量逐渐减少,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降水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但其相关性不显著(P〉0.05)。气温的R~2=0.9357较降水的R~2=0.4334更接近于1,即天然草地产草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更为密切。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草地 产草量
  • 简介:研究了毛竹年龄、竹秆部位、竹林所在坡向和坡位、以及全年不同月份对竹材含水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毛竹竹材含水量随竹龄增加而逐渐降低;竹秆基部含水量明显高于中部,竹材梢部含水量最低;竹林所在坡向和坡形影响着竹材含水量,竹材含水量表现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凹形坡〉直线坡〉凸凹坡〉凸形坡的变化规律;全年中8月份竹材含水量最高,2月份最低。

  • 标签: 毛竹 竹材含水量 影响因子
  • 简介:纸片扩散法(K—B法)是一种十分切合生产实际的药敏试验方法,但试验结果易受纸片含药量、菌液浓度、培养基厚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纸片含药量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虽然有市售的药敏纸片,但都是人医用的,而且其种类与动物临床用药相差甚远,很不切合生产实际。很多生产单位采用自制药敏纸片开展药敏试验,

  • 标签: 药敏纸片 吸水量 滤纸片 测定 饱和 生产单位
  • 简介:该文分析了山西西南部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水分供耗关系.应用水量平衡法和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研究得出刺槐和油松林地土壤蒸发、蒸腾、林冠截留蒸发的季节变化规律,耗水各分量的比较关系.耗水各分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林木蒸腾量为552%~637%,林地土壤蒸发量为123%~246%,林冠截留量为148%~291%.林分耗水量夏季大于春季和秋季,4~6月耗水量大于供水量.生长季蒸腾、土壤蒸发、林冠截留、径流量的总量占降雨量的比例分别为:刺槐548%~108%,146%~216%,19%~25%;油松454%~1137%,224%~265%,15%~23%;草地50%~682%,40%~60%,21%~35%

  • 标签: 林分耗水 蒸散 水量平衡 防护林
  • 简介:盐渍土表层盐分累积与土壤含水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建立干旱区盐渍土含水量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本文以艾比湖流域不同含水量的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光谱反射率变换和多元统计分析(MSAM)方法,对土壤含水量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和建模。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反射率呈下降趋势;在一定范围内,波长越长,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含水量的相关性越高,其中1937nm处的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含水量具有最高的相关性(r=-0.636)。对土壤光谱反射率进行8种光谱反射率变换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盐渍土的不同含水量与光谱之间的相关性,筛选敏感波段,建立关系模型。得出对数一阶微分(LogarithmFirstOrderDifferential)在波长2024和2357nm建立的模型以及均方根一阶微分(RootMeanSquareFirstOrderDifferential)在波长1972和2357nm建立的模型最优,相关系数r分别为0.894和0.865。基于上述模型作者构建了一种耦合模型,其相关性r=0.926比对数一阶微分模型提高了0.032,比均方根一阶模型提高了0.061;因此,所构建的盐渍土含水量估算模型是可行的,可以为遥感反演提供理论参考,对高光谱遥感反演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光谱特征 含水量 模型 艾比湖流域
  • 简介:南非林业高官爱德华兹和林业水顾问罗伯茨两位联袂于2006年3月发表文章,介绍南非林业利用水的经验。

  • 标签: 河流水量 工业人工林 林业 南非
  • 简介:通过对重庆缙云山一浅层滑坡区杉木和马尾松林地上土壤剖面原状土、过2mm筛后土壤的剪切试验,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浅层滑坡区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状土土壤断面抗剪强度随土壤天然含水量增大而减小,随土层加深而增大。土层越深,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越小。同一土壤在不同的含水量的条件下,随着含水量的增大,粘聚力C值和内摩擦角φ值均减小,并且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粘聚力C值的影响程度大于对土壤内摩擦角φ值的影响程度。

  • 标签: 含水量 抗剪强度 滑坡
  • 简介:本文利用1971~2016年清水河降水月值资料,对清水河降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清水河近46年来降水主要呈增加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是7.126mm/10a,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检验。降水存在极大的周期动荡性分布特征,降水为正距平的年份为21年,占45.7%;降水为负距平的有25年,占54.3%。影响清水河降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涉及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以及气候因素等方面。

  • 标签: 清水河 降水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充分认识黄土高原不同气候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对于揭示该区域水土保持及自然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至关重要。以黄土高原73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的降水日值数据为基础,通过变差系数、集中度与集中期、Mann-Kendall检验和Kriging空间插值等研究方法,探讨黄土高原全区和4个气候分区的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近50年间,黄土高原及各个气候区的年际降水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内降水均集中于夏秋季节,且存在集中度逐渐升高和集中期逐渐推后的现象。空间上降水由东南半湿润区向西北干旱区呈阶梯状递减,变差系数恰与之相反;集中度表现为由南向北递增,集中期则受地形影响显著,体现为平原和谷地地区早于高原和山地地区。因地理位置和季风强度的差异,各气候区年降水及其波动幅度和集中性差异较大。该研究旨在揭示黄土高原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合理利用配置水资源、规划部署水土保持工作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降水 时空变化 集中度与集中期 Kriging空间插值 黄土高原
  • 简介:利用青海省海晏地区近40a的降水分析表明:该地区降水在时间分布上极为不均,呈现出冬春季降水少,夏秋季降水多的特点,其中每年5—9月的降水占全年总降水的85.9%,通过利用Mann-Kendall检验,该地区降水在1994~1995年前后发生一次突变,突变后降水有了显著上升。且年降水变化趋势与夏秋季降水变化趋势一致。

  • 标签: 海晏地区 降水 变化分析
  • 简介:选用铁卜加牧业气象试验站天然牧草历史观测资料,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探索天然牧草发育期、生长高度、覆盖度和产量等生长发育指标与前期不同时段降水的相关显著性,模拟降水对天然牧草生长发育的长期效应。研究表明:无论是天然牧草的返青、开花、黄枯等发育期,还是5~7月牧草生长高度及月增加值和6~8月植被覆盖度,均与前期相关时段的降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从而对6~7月干草产量及其月增加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充分说明降水对青海环湖天然牧草生长具有长期效应。

  • 标签: 天然牧草 降水量 相关性 长期效应 环湖地区
  • 简介:CLIGEN是目前较全面产生降水要素(降水、历时、达到最大降水强度的时间与降水总历时的比率、最大降水强度与平均降水强度的比率)的天气发生器,其生成降水要素的质量直接影响水文和农业响应模型的输出结果。利用黄土高原长武1957—2001年的日气象观测数据、王东沟流域1988--2001年的降水要素数据和CLIGEN生成的100年日气象数据,对CLIGEN模型产生日、月、年降水的均值和方差、概率分布、降水极端值和降水历时、强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CLIGEN对日、月和年降水均值的模拟效果较好,相对误差都不大于1.O%;对标准差的模拟结果偏低,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小于6.6%;没有模拟出日降水的概率分布,但是较好地模拟出了月和年降水的概率分布;对日、月和年最大降水的模拟误差较大,表明CLIGEN对极值的模拟精度有待提高。CLIGEN很好地模拟出连续降水的频率,但是连续干旱天数在20d以内的累积频率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9%;CLIGEN产生的最大降水强度与平均降水强度的比率高于实测数据;相对于实测数据,CLIGEN模拟的降水历时和降水具有相同的趋势,对小降水或短历时的模拟结果偏高,对大降水或长历时的模拟结果偏低。

  • 标签: 天气发生器 CLIGEN 降水要素 模型评估 黄土塬区
  • 简介:基于浙江省84个气象站1980~2009年的降水资料,选择标准化降水指数作为旱涝评价指标,分析了全省旱涝发生频率、旱涝站次比和旱涝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省旱涝灾害频率高,年际上呈现旱涝急转特征。全省旱涝灾害影响范围广,多年平均旱站比28.6%,涝站比25.8%,平均干旱强度和洪涝强度分别为中旱和中涝。在空间分布上,旱涝灾害频率呈斑块状的区域性特征分布,表现为多个高频区;干旱高频区主要分布中旱站和重旱站,而洪涝高频区分布中涝站,这些区域可能是潜在的自然灾害区,应加强抗旱防洪措施建设。

  • 标签: 旱涝特征 标准化降水指数 时空变化 浙江省
  • 简介:利用长武县气象局1957—2006年的日降水资料,分析该地区降水的年内、年际变化、概率分布特征等。结果表明:该区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降水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多年变化呈明显的丰水、平水、枯水年交替发生现象;降水的年际变化大于年降水时间的年际变化。对侵蚀性降雨研究发现,其主要发生在7、8月,以降雨量小于30mm的降雨次数较多;降雨强度随降雨量增加而减小;同时,以短历时降雨为主,历时在30min以内的降雨次数较多,其他时段相对较少。

  • 标签: 降水量 侵蚀性降雨 黄土高塬沟壑区
  • 简介:基于1960—2011年福建省17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资料,运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R/S方法分析福建省不同等级降水降水时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1年期间福建省年均降水增加,年均降水时间明显减少;各季节小雨、中雨降水降水时间呈现减少趋势,大雨、暴雨降水降水时间有增加趋势;各季节不同等级降水降水降水时间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中部屏南—九仙山一线为小雨降水降水时间的高值区,东南沿海为暴雨的高值区。春夏冬3季的大雨、暴雨降水降水时间将持续增加,极端降水概率增大,小雨和中雨的降水降水时间将持续减少,发生阶段性干旱的可能性增大。

  • 标签: 降水等级 降水量 降水时间 趋势分析 福建省
  • 简介:摘要 : 含水量是表征水稻生理和健康状况的关键参数,精确预测水稻含水量对于水稻育种和大田精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无人机搭载光谱图像传感器监测作物生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植被指数评估作物在单一或者几个生育期的生长参数,针对作物含水量监测的研究非常有限。本研究主要利用多旋翼无人机低空遥感平台获取不同生育期水稻冠层的 RGB图像和多光谱图像,通过提取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分析水稻的动态生长变化,并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方法的含水量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1)从无人机图像提取的植被指数、纹理特征以及地面测量的含水量都能用于监测水稻生长,并且这些参数随水稻生长呈现出了相似的动态变化趋势;( 2)与 RGB图像相比,多光谱图像评估水稻含水量具有更高的潜力,其中归一化光谱指数 NDSI771,611实现了更好的预测精度( R2=0.68, RMSEP=0.039, rRMSE =5.24%);( 3)融合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能够进一步改善含水量的预测结果( R2=0.86, RMSEP=0.026, rRMSE=3.51%),预测误差 RMSEP分别减小了 16.13%和 18.75%。上述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监测水稻含水量是可行的,可为农田精准灌溉和田间管理决策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无人机低空遥感 水稻含水量 RGB图像 多光谱图像 植被指数 纹理特征 特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