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正>很久以前,我们祖先生活的环境,森林遮天蔽日,草场连绵宽阔,疏落的村寨居于其中。绿,无处不在。不是有这样的诗句么:“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近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范围和能力的大扩张,城市急剧膨胀,无处不在的绿被人们急功近利地占用,能够容纳绿的空间越来越少,在城市的高楼之间还是矗立的高楼。都市里的人对生活感到茫然和困惑。都市里的人感到透不过气的压抑和窒息。都市里的人身体老出问题,都市里的人脾气不好,都市里的人老爱失眠……猛然有一天,都市里的人终于注意到了一个原因:都市里缺绿。人们拆除建筑,开出空地,并在空地上植树种草……一大片一大片的绿地,芳草萋萋,嘉木繁盛,再假以喷泉音乐,亭台楼榭,多美啊!每到周末,绿地中的露天舞台有歌舞剧团、管弦乐团免费上演各种精彩节目,多美

  • 标签: 人类活动 露天舞台 植树种草 近代以来 广场 管弦乐团
  • 简介:从野菜走俏都市想到的彭勇最近读到这样两条消息,一条是山东省平渡市云山镇菜市场上野菜行销,颇为抢手,成为当地农民的一个新行当和致富的好路子;一条是河北省易县易源食品有限公司发动农民捕捉蚂蚱,生产系列产品出口日本,占领日本60%的市场,创汇146万美元,...

  • 标签: 农村市场经济 农副产品 无公害农业 经济型发展 农业商品经济 植物资源
  • 简介:简述了植物园的发展历程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植物园在城市绿色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开发环境植物资源并应用于城市绿化;普及科学知识,发挥娱乐功能,提高市民科学素质.以南京中山植物园与'绿色南京'建设的关系为例,介绍了植物园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方面所做的贡献,并对营建'绿色南京'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植物园 城市发展 “绿色南京”
  • 简介: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情况下,蚕茧生产增本降利.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受挫,蚕桑基地建设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怎样在“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方针指导下,采取坚决措施,从总体上稳定蚕桑基础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此针对成都市蚕桑基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商讨.

  • 标签: 蚕桑基地 蚕桑生产 成都市 基地建设 今后发展方向 蚕茧质量
  • 简介:都市是省政府确定的农机化综合示范县之一。1996年以来,该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农机化发展的运行机制,切实抓好农机化综合示范工作,农机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是农机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1997年底,全市农机总值2.35亿元,比1995年净增0.7亿元,增长42%;农机总动力40万千瓦,比1995年净增8万千瓦,增长25%;百亩粮田拥有农机动力53千瓦,比1995年净增

  • 标签: 农机化 示范工作 江都市 机械化程度 农业机械化 农机装备水平
  • 简介:北京从燕国建都至今已有3000年历史。从元、明、清到新中国的首都,城市建设已经发展到历史上空前的规模和水平。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都,担负着繁重的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交流的任务,必然要求它建设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面向21世纪,如何使北京更健康、更繁荣地向国

  • 标签: 城市可持续发展 园林绿化 国际大都市 城市化 城市绿化 城市建设
  • 简介:2006年5月中旬,我在成都市,林业园林局副局长叶浪推荐后。参观了宝山村,这是一个大山里的现代化生态山村,宝山村有三个特点,资源(如竹)向规模集中,加工向片区集中,高寒山区村林农向中心村集中。

  • 标签: 成都市 山村 社会主义 新农村 高寒山区 现代化
  • 简介:湖北省宜都市位于长江、清江交汇处,人口38万,其中农业人口29万,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市。宜都境内盛产柑桔、茶叶、红苕等农副产品。近几年来,宜都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任务,引导农民发展水果、茶叶、畜牧、蔬菜、水产和黄姜六大产业的规模,逐步形成宜都的主导产业。宜都市农副产品机械加工发展缓慢,相对滞后。沿江乡镇的柑桔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柑桔属鲜果类,保鲜期短,易腐烂,农民一般从树上采摘后就直接销售。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销售价格逐年降低,部

  • 标签: 湖北省宜都市 农副产品加工业 主导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 柑桔属 保鲜期
  • 简介: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街道绿化必须立足长远,加强对植物材料的规划,行道树宜做到一街一树,花灌木也要选择有特色的品种,为突出地方特色,要优先发展市树、市花,在养护管理上,也要有一套相应的管理体制及办法。

  • 标签: 城市绿化 道路绿化 规划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