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是传统蚕业的延伸与拓展,是当前促进蚕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广西在桑、蚕、丝综合利用方面也取得重大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期对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提供借鉴。

  • 标签: 广西 蚕桑资源 综合利用 SWOT分析
  • 简介:谷子是我国传统、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在我国有8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不仅养育了华夏子孙,而且对中华文明的孕育、形成、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谷子是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小杂粮,不仅营养丰富、容易消化,还可以进一步加工生产黄色素、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在食品、医药和化工行业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 标签: 综合利用 谷子 高附加值产品 栽培作物 栽培历史 中华文明
  • 简介:我国畜禽养殖业生产能力已居世界第一,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据测算,目前我国每年产生各类畜禽粪便约18亿吨,还不包括养殖所产生的污水以及畜禽尸体及其它废弃物。畜禽粪便等废弃物是良好的生物质资源,可以用于制造沼气、生产有机肥,适量适时的还田利用对于保障土壤有机质含量、保障农田生产力的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机制保障,大量畜禽粪便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水体和土壤环境污染。

  • 标签: 综合利用 畜禽养殖业 土壤有机质含量 畜禽粪便 破解 土壤环境污染
  • 简介:同志们:“三全”会刚刚结束就接着召开秸秆项目工作会,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大家深化认识,强化措施,以更高的标准做好全市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刚才,市发改委、财政局、农机局分别介绍了项目情况,市政府与县市区政府代表签订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责任状。2013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比较显著,特别是钟祥市、掇刀区都花了大力气抓这项工作,拿出了专项资金、办了秸秆综合利用试点,但是,还有个别地方存在办点力度不够、专项资金挪作它用的现象。2014年的工作如何抓,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 标签: 秸秆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工作 专项资金 农机局 责任状 区政府
  • 简介:以黑龙江省自主创新沙棘种质资源和国外新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沙棘生态及经济性状、建立决策指数评价法,对经济型和生态经济型沙棘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利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的指标性状存在明显差异。经济性状综合评价排序是:绥棘2号、楚伊、绥棘3号、首都、芬兰、绥棘4号、MEZ14、绥棘1号、新俄3号、EZZ-4、小辣椒。绥棘2号以长果柄和无棘刺而排序第一,是典型的经济型沙棘品种。生态经济性状综合评价排序为:芬兰、EZZ-4、首都、绥棘2号、绥棘3号、MEZ-14、新俄3号、小辣椒、绥棘4号、楚伊、绥棘1号,其中芬兰、EZZ-4和首都排列前三,是典型的生态经济型沙棘品种。本研究为实际生产筛选出了适宜的栽培品种,绥棘2号、楚伊、绥棘3号等适宜作为经济型沙棘建园材料,芬兰、EZZ-4、首都等则作为生态经济型沙棘建园材料,同时又为新品种选育提供资源保障。

  • 标签: 沙棘 经济型 生态经济型 综合评价 筛选利用
  • 简介:我国农产品供给量已达到一个历史新高。但因产后贮藏、保鲜和制干等初加工环节方法原始、设施简陋、32艺落后,导致农产品产后品质下降、损失严重,折算经济损失每年达3000亿元以上。同时,粮食过度加工每年损失75亿kg以上。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增产,而且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隐患。从2012年起,农业部和财政部启动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近日,农业部对粮食加工减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加快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水平、防止过度加工浪费、提高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重要任务。

  • 标签: 农产品产地 综合利用 初加工 农业专家 减损 农产品加工业
  • 简介:桑蚕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随着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新形式下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现代化的桑蚕产业早已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栽桑养蚕,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蚕丝这一特定经济产物而存在。在桑蚕产业生产中,伴随产生着多种附属物,如桑枝、桑叶、桑葚、蚕蛹、蚕蛾、蚕茧、蚕沙等等,他们都有着自身的经济利用价值。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蚕产业综合利用已成为一门学科,其附属产物的价值不断被人们开发并加以利用。本人结合工作实际与产业发展现状对桑蚕产业中资源的多功能利用情况进行系统的介绍与总结。

  • 标签: 桑蚕产业 资源 多功能利用
  • 简介: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在保障“菜篮子”有效供应、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畜禽养殖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据统计,2012年,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排放量为1099万吨和63万吨,占当年全国,总排放量的45%和25%,占农业源排污总量的95%和78%,与第一次全国淆婆源普杏结果相比,畜禽养殖COD排放总量虽有所下降,但其在全国排放总量的占比反而上升。

  • 标签: 环保型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牧业发展 综合利用 畜禽养殖业 规模化畜禽养殖
  • 简介:简要分析了黑龙江省迎春林业局的森林资源现状,并对其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 标签: 森林资源 可利用性 分析
  • 简介:目前,我国草原生态建设已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时期,探索草原生态治理与地方特色产业的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是生态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阿拉善盟人民通过对干旱荒漠地区梭梭的保护、治理与利用,大力发展沙产业,带动了梭梭、苁蓉的蓬勃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个阿拉善地区区域性生态建设的发展,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为促进生态自然恢复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阿拉善盟 生态环境 梭梭林 肉苁蓉
  • 简介:通过调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武鸣基地桑树资源利用情况,了解到武鸣基地桑树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改进这一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这些意见能拓展我站蚕桑业的发展思路,全方面的发展蚕桑业,提高蚕桑业经济效益,抬高蚕桑业的社会地位。

  • 标签: 桑树资源 利用现状 建议
  • 简介:在北京市的发展过程中,高速增长的人口总量使北京市正遭遇着“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的发展困境.通过分析2004-2011年北京市人口以及水环境相关数据,研究人口变动及产业结构调整对北京市水资源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北京市人口从2004到2011年增长了115万人,外地入京人口增长了484.3万人,年均用水量增加了近1.41亿m^3,高速的人口发展是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总量连年增长的根本原因;2)2011年末,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仅为59.1万人,不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10,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总数尚不足第三产业的1/3,第三产业取代了第一、二产业成为城市的经济支柱;3)8年间,人均年生活用水量减少了8.4m^3,人均年农业用水量减少了37.7m^3,人均年工业用水量减少了27.1m^3,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北京市人均年用水量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控制人口合理增长,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人口总量 流动人口 水资源利用 产业结构
  • 简介:以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广东省第七次复查工作使用平板电脑进行调查数据处理为例,论述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泄密问题,阐述了加强保密管理的具体措施.

  • 标签: 森林资源 连续清查 平板电脑 保密
  • 简介: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减少土壤侵蚀面积、降低土壤侵蚀强度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主要效益,小流域综合治理前后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变化分析是评价工程实施效益的重要方面。以云贵鄂渝水土保持世行贷彬欧盟赠款项目重点监测小流域-盆古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理前后的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eCognition、Arcgis软件,对盆古小流域治理前后的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1年盆古小流域旱地、水田等面积减少,有林地和梯田等面积增加;小流域轻度侵蚀在有林地中分布最多,而轻度以上侵蚀主要分布在旱地中;另外,小流域土壤侵蚀这一期间整体呈现由强转弱的趋势,表明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 标签: 小流域综合治理 土壤侵蚀强度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 简介:根据黑龙江省森工林区40个林业局的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其森林经营情况及存在问题,对今后该林区的科学经营和发展提出建议。

  • 标签: 资源现状 经营建议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
  • 简介:1前言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在茶的栽培、加工、利用,以及茶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上,为人类文明和进步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中国园林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茶树和茶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茶虽然主要作为药用和饮料植物,但也是观赏植物。如东晋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中记载,周武王(公元前1066年)时已有茶叶作为贡品,并有”园有芳翦、香茗”的记载,可见三千多年前已有人在“园”中人工种植茶树,将其作为观赏植物了。

  • 标签: 茶树 利用 观赏性 《华阳国志》 观赏植物 茶文化
  • 简介:由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王力荣、朱更瑞、方伟超等编著的科技基础性研究专著《中国桃遗传资源》首次全面、系统、规范、定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我国桃及其野生近缘种的分布和遗传多样性,提出了桃种质类型的演化与进化路线,基本厘清了我国桃遗传多样性本底。

  • 标签: 中国农业出版社 遗传资源 遗传多样性 出版发行 野生近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