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探讨脲类细胞分裂素PBU和嘌呤类细胞分裂素6-BA对尾叶桉分化、组织POD基因表达及酶活性的影响,将尾叶桉幼苗下胚轴切段接种在添加PBU+IAA、6-BA+IAA和PBU+6-BA+IAA三种激素组合的SPCa培养基中,通过统计组织分化情况、检测POD基因表达差异和酶活性变化来开展研究。6-BA+IAA的组合条件下,组织褐化率高达84.71%;PBU+IAA组合下,组织褐化率为30.56%;PBU+6-BA+IAA组合时,褐化率最低,为24.09%,组织时的比例最高,达47.73%。与6-BA相比,PBU诱导出的POD酶活性显著升高。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PCR,qPCR)检测6个POD基因的表达变化,设6-BA+IAA诱导所得的相对表达量为1,PBU+IAA诱导所得中BP1,BP4,BP5表达上调,分别为1.88、1.63、2.01;PBU+6-BA+IAA诱导所得中BP3、BP4、BP6表达上调,分别为1.88、1.96、1.93。从实验结果分析,PBU和6-BA有协同效应,通过增强POD酶活性,减轻褐化、促进分化。PBU和6-BA对不同POD同工酶表达的影响不同。本研究可为深入研究PBU和6-BA协同作用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尾叶桉 PBU 6-BA POD 基因表达差异
  • 简介:为了解决‘丹霞’铁皮石斛的市场供需矛盾,本研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采用10种不同培养基培养‘丹霞’铁皮石斛种子,比较分析其种子萌发、原球茎形成和组培苗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丹霞’铁皮石斛种子活力为89.54%,原球茎在1/2MS+20%马铃薯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良好,种子培养49d后形成原球茎。其株高、分蘖数、根长和根数等指标分别可达6.68cm、1.96株、5.16cm和5.88条,均高于其他培养基。在栽后115d的统计成活率可达99.45%。说明培养基1/2MS+20%马铃薯适合于‘丹霞’铁皮石斛的组培苗培养和快速繁殖。本研究为‘丹霞’铁皮石斛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

  • 标签: '丹霞’铁皮石斛 培养基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 简介:政府应对非洲猪瘟需要从各方面来准备:首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需要有实验室,有能力去检测到这一疾病,发病后应在最短时间内上报。同时,政府必须与养殖户保持良好的关系,还应当保证省级权力机关做好准备(除了兽医局,还包括警察与军方能够管控交通),要针对上报疫情或蒙受损失的农户出台适当补偿政策。之后,发现过疫情的养殖场或合作社应当将动物以人道的方式杀死并处理掉,可以填埋或是焚烧,以此来消灭病毒。

  • 标签: 联合国粮农组织 兽医局 非洲猪瘟 最短时间 补偿政策 实验室
  • 简介:为探讨庙台槭不同组织DNA的高效提取方法,分别以叶片和果实为材料,以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不同浓度的β-巯基乙醇和不同浓度的PVP作为预处理,采用试剂盒法提取基因组DNA,提取后对基因组DNA进行浓度、分光光度值的测定以及PCR扩增,综合各项指标选择出效果最好的预处理方法,并进一步以CTAB法进行验证,之后应用于不同个体庙台槭的DNA提取中。结果发现:以庙台槭果实为材料,不需要预处理,提取的DNA即可满足下游实验需要;以叶片为材料,用0.5%β-巯基乙醇和1%PVP预处理能有效提高提取的DNA浓度和质量,经验证发现该预处理方法适用于CTAB法,且能够极显著地提高DNA提取的浓度和质量;进一步应用于所有132个庙台槭个体的总DNA提取,获得的DNA均能满足后续实验要求。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庙台槭遗传多样等工作提供帮助,同时也能够为槭属其他植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庙台槭 多酚 组织 DNA提取
  • 简介:猪细菌肠炎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常见消化道疾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原,对仔猪危害最大;本病可造成感染猪腹泻,严重的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导致病猪的死亡;临床需要通过加强猪场管理,改善养殖环境和平衡肠道微生态3种途径来预防,抗生素是治疗本病有效的方式之一。

  • 标签: 细菌 肠炎 防治
  • 简介: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理念不断深入,工程建设相关的环保、林业、国土、安全生产、消防等法律法规也越来越细致,政府监管标准也越来越高,工程建设领域巡视、审计、依法治企综合检查中发现未批先建、违规建设、“先上车再补票”等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在消防手续办理、土地证办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集中反映了部分建设管理人员法制意识淡薄,为电网发展带来较大风险隐患。规范电力工程建设管理要突出加强初步设计评审、工程开工、工程投产三个关键点管控,切实加强输变电工程全过程依法建设管理要求。

  • 标签: 电网工程建设 合规性 工程建设管理 管理人员 输变电工程 治国理念
  • 简介:山羊传染脓疱又称羊口疮,具有流行、传染,会导致羊采食困难,身体状况日益低下,严重的则直接威胁生命。本文针对于山羊传染脓疱病的临床症状、诊断防治进行系统阐述,并提出了对养殖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保证羊舍卫生和定期消毒等预防措施。

  • 标签: 山羊 传染性脓疱 临床症状 诊治
  • 简介:江西省寻乌县是赣南脐橙、柑橘主产区之一,近年受病虫害影响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为改变“一果独大”的现状,寻乌县又发展了猕猴桃、百香果、甜柿等水果。截至2017年,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计划以后每个乡(镇)建设3~5个优质、标准化猕猴桃示范基地,重点发展高中端鲜食猕猴桃品种,选择中华系黄肉猕猴桃“金艳”“金桃”为主栽品种,慎重发展“东红”、“红阳”等中华系红肉猕猴桃品种。

  • 标签: 红肉猕猴桃 种植面积 气候适应性 主栽品种 赣南脐橙 江西省
  • 简介:本研究对贵州喀斯特地方4个叶用芥菜品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研究其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抗旱。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三大渗透调节物质Pro、SS、SP含量逐渐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干旱胁迫加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二醛(MDA)也呈逐渐增大趋势。贵州地方4个叶用芥菜品种综合抗旱评定结果为:2号≧1号>3号>4号。因此本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叶用芥菜生理方面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喀斯特地区种植的高抗旱品种,提高芥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贵州筛选高抗旱芥菜品种提供一定基础数据。

  • 标签: 叶用芥菜 干旱胁迫 渗透调节 抗氧化物酶 抗旱性评价
  • 简介:对桂林地区沙糖橘种植者的创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桂林地区种植沙糖橘,运用树冠盖膜保鲜、科学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控制种植成本,提高沙糖橘品质,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桂林地区 沙糖橘 成本 可行性分析
  • 简介:明确稻瘟病抗性与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对于抗源改良及新抗源的创制具有指导意义。以重组自交系C55为材料,连续2年在水尾病圃通过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考察C55各家系的颈瘟病情指数,在泸县考察C55各家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颈瘟病指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选取田间最高颈瘟病指<23.0%的15个家系组成抗病组,选取单株粒重>34.0g的15个家系组成感病组,通过t检验比较2组间主要性状的差异显著。结果表明:播始天数、单株穗数及株高与颈瘟病指的简单相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穗实粒数、穗着粒数、千粒重及单穗重与颈瘟病指的简单相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播始天数、株高及结实率与颈瘟病指的偏相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单穗重与颈瘟病指的偏相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抗、感2组间颈瘟病指、穗实粒数、穗着粒数、单穗重及单株粒重的差异达5%或1%显著水平。单株产量高的家系其抗瘟性相对弱,15个抗病组家系可作为抗源利用,并对抗源改良方式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籼稻 重组自交系 颈瘟病情指数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性
  • 简介: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兴安岭不同类型云杉遗传多样和亲缘关系,本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了云杉SRAP反应体系,筛选出14条多态引物,分析了不同类型云杉物种水平和群体水平上的遗传多样。结果表明:云杉12.5μL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正反向引物0.3μmol/L、2×TaqMasterMix5.0μL、DNA模板量20ng;14对引物总扩增条带为149,多态条带为69,多态性比率为46.30%,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条带为4.93。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8;有效等位基因数(Ne)、香浓信息指数(I)和Nei’s遗传相似系数(H)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1.4970、0.5142和0.3513;在群体水平上分别为1.3803、0.2732和0.4200;各群体遗传多样指数依次排序为泥炭藓红皮云杉>杜香越桔红皮云杉>越桔偃松鱼鳞云杉>塔藓越桔鱼鳞云杉>塔藓鱼鳞云杉;塔藓越桔鱼鳞云杉与越桔偃松鱼鳞云杉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杜香越桔红皮云杉与塔藓鱼鳞云杉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远。研究表明,大兴安岭5种类型的云杉林的种间遗传变异大于生境对相同云杉种产生的遗传变异。本研究为大兴安岭不同类型云杉的开发利用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云杉 遗传多样性 正交设计 SRAP
  • 简介:利用10对SSR引物对南宁地区5个金花茶种群进行遗传多样分析,探讨金花茶边缘种群及变种小果金花茶的遗传多样,为金花茶的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小果金花茶平均等位基因数(A)、有效等位基因数(Ae)、期望杂合度(He)和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4.40、2.433、0.533和0.429,表明小果金花茶具有较低水平的遗传多样。STRUCTURE聚类分析显示,5个金花茶种群按照两变种分为2个组。AMOVA结果和遗传分化系数(FST)均表明两变种间存在很大的遗传分化。位于平果县坡造乡的金花茶边缘种群具有最低水平的遗传多样(PPB=50%,A=1.70,Ho=0.100),与主分布区种群间存在很大的遗传分化。基于以上结果表明,小果金花茶和平果县坡造乡边缘种群应当作为独立保护单元保护起来。

  • 标签: 小果金花茶 金花茶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边缘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