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上海城绿化和水利问题的现状分析出发,运用城市生态发展理论,提出构建上海城水绿生态体系,建议优化上海城水网、林网结构,保护城市现有湿地资源和构建人工森林湿地.

  • 标签: 上海 生态体系 城市绿化 水利建设 水网结构 林网结构
  • 简介:以生态为主要功能的上海城森林,需要营造“近自然”森林体系,使其健康生长并达到自身的平衡,实现生态功能的最大化。笔者介绍了近自然林业的概念及特点,上海的立地条件特点,可借鉴的近自然森林群落以及近自然林营造的实例,探讨了近自然林经营模式,最后提出上海营建近自然林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上海 近自然林业 经营 城市森林体系 生态城市
  • 简介:文章基于森林生态系统连续观测与清查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结合2015年上海市森林资源监测成果数据,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上海城森林生态系统净化大气环境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5年上海城森林生态系统提供负离子4.14×10-(24)个;吸收SO2931.25万kg,吸收氟化物85.69万kg,吸收氮氧化物64.78万kg;滞纳TSP6600.39t,PM(10)1016.7t,PM(2.5)252.13t。全市净化大气环境功能价值为26.2亿元,贡献最多的3种优势树种(组)为樟木林、硬阔类和灌木林,分别占25.95%,14.7%,13.34%,相对应的森林面积占全市森林资源总面积的24.94%,16.04%,11.76%。

  • 标签: 城市森林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净化大气环境 上海
  • 简介:通过对海南三亚城市防台风试验示范林的10个参试热带树种从地径、树高和冠幅三个生长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各个树种的生长状况,综合比较其生长速度后,列出这10个树种的生长排序,并对各树种的早期生长特性及适宜种植模式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格木、非洲楝、孔雀豆等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可以作为城市防台风林群落构建的中上层乔木或者早期先锋树种,而生长慢的长叶马府油、小叶杜英等则可以作为中下层和后期演替树种或防风林带前沿树种,研究结果可为三亚市防台风防护林建设和城市景观森林群落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防台风防护林 热带树种 早期生长 滨海城市 三亚
  • 简介:上海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2500年前,文物古迹资源较为丰富。最早的私家园林与寺庙园林始于南北朝(551—581年)。上海保存了一定数量的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古建筑、古园林和文物古迹,如龙华塔、松江方塔、豫园、秋霞圃、唐经幢等。最早营造具有防护作用的绿化工程在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在今浦东海堤上栽种芦苇,并严禁樵采。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崇明县海塘修筑后,有“植桑其上,有桑千顷”的记载。

  • 标签: 城市绿化 上海特色 义务植树运动 生态园林城市
  • 简介:通过对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的研究分析,探讨了红树林独特的生态功能、环境效益、景观价值,以期得到科学的保护和发展。

  • 标签: 红树林 生态修复 景观营造 护岸 发展 措施
  • 简介:沙棘作为观赏性植物已经在圣约翰斯纽芬兰纪念大学生长了30多年,因此,人们断言沙棘果可以在加拿大纽芬兰东部,凉爽、湿润的北方生态带环境下大量生产。该岛的气候条件深受北部海岸拉布拉多猎狗寒流的影响。7~8月的平均气温为15℃,冬季的平均气温为-4℃。无霜期植物的生长期只有130d。年降水量超过1500mm,其中75%为降雨。2001年,一家加拿大公司从俄罗斯引进了10种"少棘刺"的沙棘品种,并将它们栽到了北纬47°47′,西经53°12′,比海平面高17m,面积为0.2hm2的无其他树木的试验土地上。该地pH为4.5的灰化土,由于有浅硬的土层,所以有上层滞水面,因此将此层打碎,添加石灰中和土壤,并建立排水系统。"Aley"(雄株)和雌株"Rodnitchok"、"Chuiyskaya"、"Karima"、"Vitaminnaya"、"Obilnaya"、"Samarodok"、"Zolotistaya"、"HR-1414"和"HR-66",种植的雄雌比为1∶11,种植密度为1850株/hm2,株行距为1.5m×3.6m。2002年的第一个冬季有16棵(325棵雌株中的11棵,22棵雄株中的5棵)沙棘受霜冻的影响,根部患病死掉。其他所有的植株生长良好,并在第2个生长季生长的很茂盛。2003~2006年冬季的存活率为98%。雌性品种的生长态势很强,但"Aley"没有开始几年的生长旺势。树木高度每年生长40cm,盖度增加30cm。一旦被栽种,所有的沙棘品种在凉爽、湿润的环境下生长旺盛。2007年,沙棘产量为9.4t/hm2,这就表明大规模种植沙棘是可行的。

  • 标签: 沙棘 俄罗斯品种 大西洋海洋气候 北方生态带
  • 简介:由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汕头市林业局等单位承担的《汕头沿海引种红树植物海桑的试验研究》科研项目,于2003年10月29日通过汕头市科技局组织并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技术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并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

  • 标签: 红树植物 海桑 汕头市 沿海滩涂 引种 育苗
  • 简介:三、虾渔业的现状及对策对虾体大肉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历来成为人们的珍贵佳肴。对虾经济价值高,是沿海渔民增收、企业盈利、国家出口换汇的高档水产品,因此,水产界人士常把虾渔业称为“钱柜渔业”。

  • 标签: 沿海经济 渔业 企业盈利 广西 增收 沿海渔民
  • 简介:沿海防护林工程是能缓解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弥补海岸生态脆弱性,提高抗御风暴、大潮、风沙、盐蚀等自然灾害能力,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保障农业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泥质海岸沿海基干林带是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的高低对于整个海防林体系效用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总结多年的研究经验和技术成果,用以指导生产,对于提高泥质海岸沿海基干林带的建设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建设技术泥质海岸大多都是盐碱地区,

  • 标签: 沿海地区 泥质海岸 基干林带 技术成果 防护林体系建设 生态环境恶化
  • 简介:应汕头市林业局的邀请,2000年3月上旬,我们对汕头市沿海的三屿围、牛田洋、苏埃湾、澄海市的六合围等地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地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地点位于东经116度15分至117度20分和

  • 标签: 鸟类资源 汕头市 澄海市 基本情况 资源调查 红树林
  • 简介:大海的滩涂看起来没有什么用处,但事实上有很重要的功能,它就好像人的"肾脏"一样,具有排毒、解毒功能,它是海水自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治理"大米草"的目的,就是设法保护海涂湿地,恢复海涂湿地生态功能。1大米草在国内生长及危害状况据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专家的研究表明,大米草是外来生物,繁殖能力强、根系发达,可通过不断蚕食空间,导致贝类、蟹类、鱼类、藻类等多种生物窒息死亡。可见大米草的危害之大,

  • 标签: 大米草 窒息死亡 湿地生态功能 危害状况 外来生物 沿海滩涂
  • 简介:如何使汕头市红树林资源快速得到恢复和保护其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及长达455km的江海堤,进一步改善汕头市的生态环境,是汕头市林业工作的重要任务。但是,汕头沿海的乡土树种秋茄、桐花、木榄等的生长速度较慢,年均树高生长不足0.5m。造林密度为1500-2000株/hm^2的秋茄等乡土树种,

  • 标签: 汕头市 沿海滩涂 红树植物 海桑 引种 育苗技术
  • 简介: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实施方案》和《广东省非沿海海洋经济调查初筛方案》,于7月13~21日,省海洋经济调查办(以下简称"省调查办")组成工作组,先后赴肇庆、云浮、韶关、清远、河源、

  • 标签: 海洋经济 沿海城市 广东省 部署 办公室 工作组
  • 简介:汕头沿海引种海桑(SonncratiacarseolarisEngl.)试验4年的结果表明:该引种区分别比原产地及已引种成功的湛江、深圳更北4°04′,2°22′和1°07′,同时建立了适用于引种区的造林、管护等一套成功的技术规程,共造林面积203hm^2,成为目前我国引种该树种最北的林分。经观测,该林分生长发育正常,在适宜生境下,造林后1年平均树高生长可达1.80m~2.70m,比本地树种提前6~7年实现防护作用;造林后二年开花结实,每年2次,能人工育苗。而且,其抗逆性、经济品质等生物、经济学特性与原产地基本相同。

  • 标签: 汕头沿海 引种 红树植物 海桑 抗逆性 生长发育
  • 简介:滩涂围垦对沿海人地矛盾起了很大的缓解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侵占海洋生物天然栖息地、破坏海洋生物生态系统、影响海湾航运能力和建港能力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福建省的滩涂资源状况、滩涂围垦的驱动因子和围垦引起的一些不良环境影响,并提出了滩涂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若干对策建议。

  • 标签: 滩涂围垦 对策 福建沿海
  • 简介:广西沿海西部有丰富的文蛤资源。近年来人工养殖迅猛发展,到1995年止,养殖面积已达15.57万.亩,产量6.08万t,产值6.2亿元。但随着文蛤增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1992~1994年均出现病害,特别严重的是1992~1993年,有9.5万亩文蛤出现大面积传染病、暴发性流行病发生。造成死亡的达6.1万亩,其中绝产的31200亩,损失文蛤18400t,直接。

  • 标签: 文蛤 暴发性流行病 增养殖 沿海 人工养殖 养殖面积
  • 简介: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非常向往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地方,渴望回归自然、享受自然.

  • 标签: 中国 发展 海南 生活水平 策略 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