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容灾数据复制产品对于信息系统容灾的最终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业界尚无量化的评估模型可供参考。在建设异地容灾系统的过程中,上海容灾中心探索性地建立了容灾数据复制产品评估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主流容灾数据复制产品进行了测试和评估。容灾系统的成功运行,验证了该评估模型的适用性。

  • 标签: 数据容灾 评估模型 灾难恢复 数据复制
  • 简介:采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小班数据编制了硬阔叶林分的地位级指数表,并建立了硬阔叶林分的生长模型。检验表明,所建模型达到了一定的精度,基本能满足森林经营的要求。

  • 标签: 规划设计调查 硬阔叶林 生长模型
  • 简介:通过蕉城区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表面分析、水文分析,结合蕉城区森林资源小班区划数据对分析结果进行空间统计,重新计算小班坡度、坡向、海拔.按照防护林的区划原则对蕉城区的防护林进行规划、优化调整.

  • 标签: 数据高程模型 空间分析 防护林布局
  • 简介:作为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州古代寺庙园林在其造园思想、设计特点等方面均有独特的韵味。作者在对福州佛教发展历史的总结和对现存的寺庙走访调查以及查阅相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福州古代寺庙园林的分布位置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并初步总结福州古代寺庙园林在时间上的发展历程与空间上的分布特点。

  • 标签: 寺庙园林 闽越文化 福州
  • 简介:在我国林业外资利用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外资利用效率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涌现,但传统面板模型分析往往忽略区域之间存在的空间联系。首先从利用方式、地域流向与产业流向3个方面对我国林业外资利用的结构性现状进行分析,随后以各省2005-2015年林业产业与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构建面板模型,并分别设定标准邻接矩阵和经济加权矩阵对外资利用效率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林业外资利用对省级林业产业区位熵指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内资本对区域林业产业专业化程度有着正向的直接影响,且存在负向的间接影响,这在传统面板模型中无法反映出来,传统模型过高估计了内资的利用效率;区域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强不利于林业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提升,而国内需求因素对于林业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 标签: 世外资 利用效率 空间分析
  • 简介:通过野外考察和查阅文献,对河北南部(邢台和邯郸)古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详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分布的古槐有10936株,分属豆科刺槐属刺槐10389株,槐属槐547株。按照时间分布分析,树龄小于400年的古槐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按照空间分布分析,冀南地区古槐以村中街道和庭院环境分布为主,占古槐总数的94.8%。同时探讨冀南地区古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历史文化的相关性,分析古槐分布特点与该地区古园林造景与人口迁移文化的关系。

  • 标签: 古槐 时空分布 文化价值 冀南地区
  • 简介: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模拟精度受空间参数精度的影响。提升空间参数精度能较为精准描述流域空间特征,也会使空间数据量冗增,甚至影响模型运行效率。以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为例,分析DEM、子流域划分、土地利用、土壤、降水站点等空间数据精度对模型模拟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不同对象(流量、泥沙、营养元素等)进行模拟时,大多数空间数据分辨率阈值不同,分辨率超出阈值可能降低模型模拟的精度;2)DEM分辨率降低,泥沙和总磷(TP)模拟结果的相对误差明显增加,而流量和硝态氮(NO3-N)模拟结果变化极小;3)DEM分辨率达到一定精度后,进一步提高并不会使地表径流模拟精度得到改善,低分辨率DEM获得的坡度较小,这会降低模型对流量的模拟,模拟的洪峰径流产生滞后现象;4)子流域划分对流域产流模拟影响较小,而对产沙模拟影响较大。子流域和水文响应单元的划分数量对流域上游产沙量影响较大,而对流域出口处泥沙荷载影响较小;5)土地利用和土壤图精度主要通过影响模型中HRU生成的数量而影响模拟结果;6)地表径流模拟上,能够体现对地表径流贡献较大的局地降水事件的分布式的降水数据要比利用气象站点获得的降水数据模拟结果的精度要高。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模型开发、利用、改进提供参考,提高模型模拟的精度。

  • 标签: 分布式水文模型 SWAT 数据质量 分辨率 水文模拟 空间数据
  • 简介:中国古人认为,时空是一个生气贯通、循环往复、化育万物的有机整体,这种时空观对我国的古典园林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式格局及各种置景元素的配置皆源于此。

  • 标签: 古典园林 时空观
  • 简介:以云南省烤烟主产烟区2003~2007年烤烟C3F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统计学与GIS技术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云南省烤烟主产烟区钾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年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云南省各年度烤烟钾含量偏低,其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明显;2003年至2005年烤烟钾含量明显升高,2005年至2007年有缓慢下降的趋势;思茅地区烤烟钾含量较高,年度间保持较稳定,其它地区烤烟钾含量较低,年度间变幅较大。

  • 标签: 烤烟 时空变异 地统计学
  • 简介:为掌握山东省日照市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提髙日照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决策的科学性,利用日照市水利局雨量遥测系统61个雨量站点2005—2014年日降雨资料计算降雨侵蚀力,并运用Excel2013、ArcGIS10等工具分析日照市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从年度变化来看,日照市站均年度降雨侵蚀力最大值(2008年)是最小值(2014年)的2.90倍,站均汛期降雨侵蚀力最大值(2007年)是最小值(2014年)的3.74倍。从月度变化来看,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在5—9月,尤其集中在7—8月。2)从空间分布来看,各站点年均降雨侵蚀力、汛期降雨侵蚀力呈现东南沿海地区较髙、内陆地区较低、中部地区最低的特征,变化范围分别在2942.07~4921.45、2694.36~3921.78MJ.mm/(hm2.h.a)之间,分区县看,岚山区最髙,东港区次之,莒县和五莲县较低;各月的降雨侵蚀力重点也不尽相同。3)从时间变异来看,站均年度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在1831.55~5306.12MJ‘mm/(hm2‘h.a)之间,均值、中值分别为3826.01、4053.62MJ.mm/(hm2.h.a),标准差1089.46MJ.mm/(hm2.h.a),变异系数28.48%c;站均月度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在1.23~1171.93MJ.mm/(hm2.h.a)之间,均值、中值分别为318.83、61.51MJ.mm/(hm2.h.a),标准差397.99MJ.mm/(hm2.h.a),变异系数124.83%c。4)从空间变异来看,各站年均降雨侵蚀力变化范围在2755.23~5061.15MJ.mm/(hm2.h.a)之间,均值、中值分别为3826.01、3730.97MJ.mm/(hm2.h.a),标准差512.81MJ.mm/(hm2.h.a),变异系数13.40%c。本研究结果可为日照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决策、土壤侵蚀预报等提供参考。

  • 标签: 降雨侵蚀力 时空分布 日照市 山东省
  • 简介:准确估算烟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对于评估区域烟叶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研究烟叶产量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采用遥感数据和地面通量观测数据,对MODIS生产力模型在攀西烟区典型烟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评估中的适用性进行初步验证和本地参数化,以提高MODIS数据产品在攀西烟田生产力水平评价中的可信度。结果表明:采用默认参数的GPP模拟值低于观测值,1:1直线回归斜率为0.769,决定系数(R^2)为0.776,效率系数(NS)为0.253,均方根误差(RMSE)为0.268gC·m^-2·8day^-1,模型模拟效果相对较差。基于通量观测数据,对默认参数的MODIS生产力模型进行本地参数化后,GPP模拟效果明显改善,1:1直线斜率、R2及NS分别为1.001、0.984和0.919,RMSE下降至0.0978gC·m^-2·8day^-1,时间动态曲线基本一致,表明参数校正后的MODIS生产力模型在研究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进一步利用该模型在攀西及西南烟区进行烟田生产力评估及水、碳循环过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 标签: MODIS生产力模型 总初级生产力 通量观测 攀西烟区
  • 简介:经济时间和经济空间是研究产业变迁的两个重要维度,就林业产业时空特性而言,中国林业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时空分离和时空压缩的困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林业产业要适应现代科技变革和产业变迁,必须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实现林业产业的时空转换,拓宽林业产业的市场时空:提高林业产业技术,促进林业产业的时空延伸;优化林业产业布局,提高林业产业的时空效益。

  • 标签: 林业产业 经济时空 时空困境 产业集聚
  • 简介:采用传统统计学、GIS和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河南省1982和2009年土壤全磷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2个时期土壤全磷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均为球状模型,均存在中等空间相关性;2)土壤全磷平均质量分数由1982年的0.56g/kg增加为2009年的0.66g/kg,增幅为17.86%,平均年增长水平为0.66%,其中豫东地区由0.65g/kg变为0.83g/kg,增幅27.69%位居全省第1位,豫南地区以6.12%增幅最低;3)主要土类中,全磷质量分数以主要分布在平原区的砂姜黑土、水稻土和潮土的增幅最大,增幅分别为29.55%、29.27%和18.46%,主要受秸秆还田以及施用有机肥等人为活动的影响,此外,黄棕壤中全磷平均质量分数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为6.45%。

  • 标签: 土壤 全磷 时空变异 土类 河南省
  • 简介:文章从空间与时间两个尺度对园林树木及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解析,并以上海地区最为普遍的树种香樟为例,探讨了时空尺度变化规律在树种选择及配置中的体现与应用。该研究以期为植物种植设计与管理过程中规格选择、数量配置、动态调控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风景园林植物 时空尺度 变化规律 树种选择 植物种植设计
  • 简介:植被覆盖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子,本文在对湖北省近16年来植被覆盖在不同类型区变化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植被覆盖在不同坡度、土壤、高程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规律,探讨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自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平均海拔高、坡度大的武陵山和秦巴山山地丘陵区年际变化NDVI相对值比平均海拔低、坡度小的江南和长江中游丘陵平原区要高,NDVl年际变化趋势增幅也较大,春、夏、秋三季的NDVI值变化幅度也相对较大。年均NDVI退化和改善的区域主要出现在坡度〈5°、高程〈500m的区域,退化的区域最主要是城镇及周边地区,改善的区域最主要是江汉平原等农作物主产区。

  • 标签: 植被覆盖 NDVI 区域变化 驱动因子
  • 简介:充分认识黄土高原不同气候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对于揭示该区域水土保持及自然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至关重要。以黄土高原73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的降水日值数据为基础,通过变差系数、集中度与集中期、Mann-Kendall检验和Kriging空间插值等研究方法,探讨黄土高原全区和4个气候分区的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近50年间,黄土高原及各个气候区的年际降水量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内降水均集中于夏秋季节,且存在集中度逐渐升高和集中期逐渐推后的现象。空间上降水由东南半湿润区向西北干旱区呈阶梯状递减,变差系数恰与之相反;集中度表现为由南向北递增,集中期则受地形影响显著,体现为平原和谷地地区早于高原和山地地区。因地理位置和季风强度的差异,各气候区年降水量及其波动幅度和集中性差异较大。该研究旨在揭示黄土高原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合理利用配置水资源、规划部署水土保持工作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降水 时空变化 集中度与集中期 Kriging空间插值 黄土高原
  • 简介:分析官厅水库上游妫水河流域20多年水源涵养林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妫水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一直呈上升状态,从1975年的10.96%,已上升到46.61%;经济林面积增长迅速,每年约增长150hm^2;树种组成正在向多样性转化,从1975年以4个主要树种为主,到1995年已形成8个树种的格局。因此认为妫水河流域水源涵养林总体状况正在好转,但还存在经济林面积增加过快,可能引起环境污染和森林植被类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 标签: 妫水河 水源涵养林 动态格局 植被类型 树种组成
  • 简介:利用浙江省84个气象站1980—2009年降雨量资料,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突变点检测和径向基函数插值等方法,分析了全省降雨量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浙江省降雨量长期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存在3次明显的突变;在年内,春冬两季降雨量变化趋势显著的气象站比例高,其中春季下降趋势显著,3月为主要贡献月份,冬季上升趋势显著,主要贡献月份为1月和12月;全省多年平均降雨量由北往南递增,典型月份的降雨量变化趋势与对应季节的降雨量变化趋势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可为完善区域水资源调度机制、加强区域防洪抗旱工程体系建设等提供参考。

  • 标签: 降雨量 时空分布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 浙江省
  • 简介:本文采用AODC法研究了碧流河水库2008年4。11月水体中细菌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密度变化在6.09×10^7-13.9×10^7cell·mL^-1之间,平均值为10.4×10^7±6.30×10^7cell·mL^-1,其中5月份最高,6月份最低;最高值出现在5月份下游右侧中层(5.32×10^8cell·mL^-1),是其它采样位点测定值的3~10倍,细菌数量水平、垂直分布无规律,细菌总数与高猛酸钾指数呈正相关;细菌生物量为4.94±2.37mg·L^-1。杆菌长与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杆菌宽与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细菌体积与细菌数量、温度分别呈显著的正、负相关性。

  • 标签: 碧流河水库 细菌密度 细菌生物量 细菌大小 分布
  • 简介:选择苏州渔阳山保存较为良好典型的太湖湖滨带作为试验地,并根据距离水体的远近,将湖滨带从近水体到高岗地分别设置三个实验区,探讨了湖滨带土壤全氮、有效氮、微生物生物量氮的时间和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太湖湖滨带土壤有效氮含量近水区〉中水区〉远水区,土壤湿度和水淹作用对土壤氮素含量具有影响作用;土壤有效氮呈明显季节波动秋季〉春季〉夏季,在植物生长旺盛季节维持较低水平;土壤有效氮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土壤有效氮与土壤全氮、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沿水分梯度土壤有效氮受土壤全氮、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湿度、植被类型以及人类活动影响。

  • 标签: 水分梯度 湖滨带 土壤氮 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