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是蚕丝业的发祥地,五千年的养蚕历史,从自然采集、家养驯化到养蚕成为农业生产重要组成部分并延续发展数千年的过程中,对家蚕的生理、遗传育种有了极其深刻的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古至今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品种研究 夏秋蚕 我国夏秋
  • 简介:1303×1302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于“十·五”期间在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经费的资助下选育出的优质强健双限性蚕品种。这一对蚕品种具有健康好养、产茧量高、茧丝质优等特点,且该品种为限性品种,具有常规品种所不具备的特殊的经济价值,能早期识别雌雄蚕,完全符合现代养蚕技术体系的要求。该品种于2002年秋季、2003年秋季分别以781×7532、洞庭×碧波作对照在室内进行杂交种饲育鉴定和茧丝质鉴定(成绩见表1、表2);于2004年、2005年芳×白为对照参加了由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统一安排的四川省级共同鉴定(成绩见表3、表4)。2005年月12月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 标签: 蚕品种 夏秋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品种审定委员会 丝质鉴定 蚕业研究所
  • 简介:蚕品种“两广二号”自1992年省级鉴定至今,一直是两广当家品种。具有强健、稳产、优质、易繁等优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重点抓经济效益。特别在产量方面,要求能否再增大全茧量,提高其产量。同时在繁育方面近几年“两广二号”的反交不受精卵较多,影响...

  • 标签: 夏季 秋季 品种 “9·10×7·11” 试养
  • 简介:<正>一、桃树的特性及当前整形修剪中存在的问题。桃树属亚乔木,树体高大,顶端优势很强。桃树顶端冒大条(发育枝),常把中下部枝拉垮。对其主枝冬季短截越早,其顶端生长势就越强,年生长量可超过2米,枝基粗度3厘米,中下部死枝现象严重。

  • 标签: 有机营养 整形修剪法 生长势 顶端优势 营养生长 夏秋季
  • 简介:秋气温高、雨水多,天气多变,加之前几批养蚕后的病源积累,对养蚕造成不利的影响.许多蚕农都说蚕特别难养,蚕病多,养蚕很难成功.其实只要技术掌握好,防病措施落实,照样可以控制蚕病,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饲养蚕关键要做好以下6点:

  • 标签: 夏季 秋季 养殖技术 环境条件 消毒工作
  • 简介:新蚕品种“芙·蓉×羽·岭”,从现行技术的整体效率化的观点出发,由大日本蚕丝会蚕品种研究所选育的普通品种1、新品种育成经过迄今的蚕品种一般以选择劳力多投型的多丝量为重点,主要目的是提高收茧量及生丝

  • 标签: 蚕品种 茧质 夏秋蚕 晚秋蚕期 解舒率 现行技术
  • 简介:我省蚕发种量约占全年发种的25%,蚕发种量约占全年发种的35%,二者合计约占全年发种量的60%,其产茧量占全年产茧量的50%左右,蚕生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年蚕桑生产状况。蚕生产特别是蚕生产由于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与春蚕相比,长期存在单产低、质量低、效益低的“三

  • 标签: 夏秋蚕 生产技术要点 发种量 蚕桑生产 桑树病虫害 养蚕生产
  • 简介:有不少果农在培育葡萄苗时育不出壮苗,究其原因,主要要夏秋季苗期管理不到位,这会直接影响到苗木质量的好坏,因此,加强夏秋季葡萄苗期的管理非常重要。具体要抓好以下几点:

  • 标签: 夏秋管理 葡萄苗 壮苗 培育 苗期管理 苗木质量
  • 简介:1园内种植绿肥绿肥能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创造果树生长的良好土壤环境,提早结果,提高品质和产量。绿肥分冬季和夏季绿肥两种。冬季绿肥可种植蚕豆、红花苕子等。夏季绿肥可种植黄豆、绿豆、商陆、青香草等。特别是商陆,又叫土人参.是多年生宿根植物,种植1次多年利用,而且含钾量高.达7%。属富钾绿肥;冬季绿肥春季翻入果园,夏季绿肥秋季翻入果园。

  • 标签: 多年生宿根植物 管理 秋栽 夏橙 土壤肥力 土壤结构
  • 简介:柑桔潜叶蛾以幼虫在柑桔嫩叶茎、嫩叶表皮下钻蛀为害,成银白色的蜿蜒隧道。受害叶片卷缩或变硬,易于脱落。春梢受害较轻,梢、梢发生期为害特别严重。据调查,在德兴市该虫一年可发生9—10代,尤以夏秋季发生最盛,以8月下旬、9月下旬的虫口密度最大,10月份...

  • 标签: 柑桔潜叶蛾 防治效果 发生量 调查分析 防治适期 综合防治
  • 简介:乳腺炎是母猪乳腺受到物理、化学、病原微生物等致病因子作用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常发生于产后5~30d内,尤其夏季母猪最易发生。其危害不仅是患病母猪本身,还易引起仔猪发病。临床表现乳房潮红、肿胀、发热、变硬、有疼痛感,拒绝仔猪吃乳。

  • 标签: 乳腺炎 母猪 夏秋 病原微生物 致病因子 临床表现
  • 简介:问:提高桑蚕蚕产量的饲育要点是什么?答:蚕壮蚕期,容易遇上高温多湿气候,这种不良环境会有利蚕座内的病原苗滋生洞时,蚕对病原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软化病和脓病。因此,要想产量稳定,重要的是改善饲育的环境,使之接近标准的饲育温湿度。特别是刚分蚕不久的3~4龄蚕的饲

  • 标签: 桑蚕 夏秋蚕 产量 饲育技术 抵抗力
  • 简介:今年蝗总体为中等发生,发生程度略轻于去年,其中,环渤海湾蝗区中等发生,河北海兴、南大港、黄骅、天津北辰等地局部偏重发生;江苏、安徽、陕西和辽宁等省偏轻发生。全国发生面积为1145万亩。主要发生特点:一是发生面积和虫口密度总体稳定。全国蝗发生面积比2012年和近5年平均值分别减少1.9%和10.7%;11个蝗区省份平均密度为每平方米0.53头,与前两年持平;二是蝗蝻高密度面积和点片减少。

  • 标签: 发生趋势预报 发生概况 夏蝗 发生面积 发生程度 总体稳定
  • 简介:蚕靠风”,夏秋季气温超过30℃,1994年宜宾县极端最高温在45℃上下,对蚕儿的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要创造蚕儿适宜生长温度(1~2龄26~28℃,3龄25~26℃,4龄24~25℃,5龄23~24℃),必须做好人工调节工作,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结合农村的现实情况,概括提出二十四字措施.1一选:选用宽敞,清洁卫生,无污染,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南向偏西5~15度的蚕房,忌

  • 标签: 夏秋蚕 防高温 生长发育 适宜生长温度 宜宾县 吸热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