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11期《生草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及活性变化特征》(作者徐田伟等)报道,以5年生“寒富”苹果园行间生草区不同草种为试材,采用田问取样、实验室内测定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行间种植6种草后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土壤活性的影响,以期明确苹果园生草后土壤微生物及活性的变化特征,从而为生草制苹果园的土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土壤酶活性 果园生草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种群 苹果园 活性变化
  • 简介:田间试验研究了植烟土壤不同土层养分含量及土壤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氮水平条件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土壤脲酶,蛋白,转化活性均呈降低趋势,通过方差分析可知,各处理间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0~40cm土层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也增加,土壤脲酶活性增加,而蛋白活性呈降低趋势,转化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该土层范围内,土壤养分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60~80cm土层范围内,氮对土壤养分及土壤的影响能力相对降低。以上说明在植烟土壤-土壤养分-土壤相互作用的系统中,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活性明显受氮营养水平和土层深度的共同影响。

  • 标签: 氮营养水平 土层深度 土壤养分 土壤酶
  • 简介:试验采集不同种植年限(0年、5年、10年、15年、20年、25年、30年)的大棚菜田土壤,研究种植地肤对其土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肤对土壤多酚氧化、过氧化物酶活性修复效率较高,其中多酚氧化的修复效率依次为28.58%、52.19%、72.69%、63.55%、65.16%、66.36%、90.88%;过氧化物酶的修复效率依次为14.66%、22.95%、59.34%、47.08%、48.74%、61.35%、91.92%,土壤过氧化氢活性修复后有所增加。

  • 标签: 地肤 种植年限 大棚菜田 还原酶活性
  • 简介:在福建省东山县滨海沙地,对连栽条件下木麻黄林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和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代木麻黄林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值均小于一代林,表明木麻黄连栽引起根际土壤酸化;根际土壤有机质、CEC值、水解性总酸度、全氮、水解氮、速效钾、交换性Mg^2+和ca^2+含量随着木麻黄连栽而降低,且心土层(20-40cm)差异更大,但土壤全磷、全钾变化不大;与一代林相比,二代木麻黄根际土壤磷酸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弱,多酚氧化活性增大,脲酶无明显变化。第二代木麻黄林地根际土壤养分的消耗、生物活性的降低和有毒物质的累积等,可能造成土壤肥力衰退,林木生长受阻。

  • 标签: 木麻黄 连栽 根际 土壤化学性质 酶活性
  • 简介:为研究腐熟秸秆肥施用后对烤烟根系土壤中各种微生物数量及土壤活性的影响,设置化肥和腐熟秸秆肥两个处理,并在烟草生长的不同时期取土样,检测土壤中5种微生物数量和4种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腐熟秸秆肥增加了土壤磷酸和脲酶的活性,促进了土壤中磷和氮的转化和吸收。腐熟秸秆肥增加了土壤细菌、放线菌、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的数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种群的数量,明显改善了土壤生物特性。腐熟秸秆肥对土壤真菌数量、过氧化氢和转化活性影响较小。表明腐熟秸秆肥可提高烤烟土壤活性和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 标签: 烤烟 腐熟秸秆肥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 简介:生长初期,土壤pH值与膜透性和POD活性基本呈负相关.pH值从4.5到8.5,细胞膜透性随之减小,POD活性下降;而SOD、CAT活性和MDA含量则是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加.成熟期,随土壤pH值的升高,CAT、POD活性和细胞膜透性下降,SOD活性增加;MDA含量表现为,pH4.5~6.5处理的呈增加趋势,pH7.5~8.5处理的呈下降趋势,pH8.5处理的MDA含量最低.从整个生育期看,随着烟叶进入成熟期,烟叶内保护活性表现为:SOD、CAT下降,POD增加,膜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细胞膜透性加大.

  • 标签: 烤烟 叶片 土壤PH值 膜脂过氧化 保护酶
  • 简介:通过对滇西北地区旱冬瓜林、人工生态林、桉树林、果园、耕地和云南松林土壤活性、微生物及理化性质进行实验分析,探索不同利用类型土壤活性及其与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脲酶、蛋白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旱冬瓜林最高,云南松林最低,且均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氨态氮、含水量与活性的相关性较好。细菌和微生物量与活性之间相关性较好,可将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作为衡量当地土壤肥力状况的综合指标。

  • 标签: 滇西北 不同利用类型 酶活性 理化性质 微生物
  • 简介:矿产资源开采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为选择合理植被恢复模式以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以淄博市四宝山破坏山体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为对象,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pH值等主要化学性质,土壤多酚氧化、过氧化氢、过氧化物酶、脲酶活性和Cu、Zn、Cd等7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分析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及土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实验区土壤中重金属Zn轻度污染,Cu和Cd重度污染,其他重金属均不构成污染;2)各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均低于灌草丛的,其中黑松林对土壤Cu、Cd的修复效果最好,侧柏林对土壤Zn的修复效果最好;3)土壤重金属全量在垂直分布上规律复杂,有效量均表现为下层高于上层,土壤有效Cu、有效Zn、有效Cd下层比上层依次高9.24%~18.94%、0.97%~20.09%和5.48%~35.51%;4)在影响土壤活性的各种因素中,破坏山体土壤重金属有效量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最为明显,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发现,Cu、Zn、Cd均对4种土壤活性表现出了抑制作用,建议用土壤多酚氧化、过氧化氢、脲酶活性作为破坏山体土壤重金属Cu污染的评价指标。

  • 标签: 土壤重金属 土壤酶活性 土壤性质 破坏山体
  • 简介:为改善稻烟轮作地区的土壤生态环境,将复合菌剂加入受二氯喹啉酸污染的土壤中,研究其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及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复合菌剂后,烟草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量C和微生物量N较健康土和受害土均明显增多,土壤的蔗糖酶及脲酶活性明显高于受害土而低于健康土。表明复合菌剂对受二氯喹啉酸污染过的土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 标签: 复合菌剂 二氯喹啉酸 烟草 根际土壤
  • 简介:研究不同类型马铃薯淀粉积累及相关活性的变化动态,探讨各种活性与淀粉含量的关系。以"陇薯3号"、"宁薯15号"、"农家1号"(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和"陇薯6号"、"青薯168号"、"宁薯14号"(低淀粉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取不同发育时期的块茎,分别测定淀粉含量、ADP焦磷酸化(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SSS)和淀粉分支(DBE)活性。6个马铃薯品种的AGPase、SSS、DBE活性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6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表现为"升高-降低",薯块重量为120-200g时,马铃薯淀粉总量达到最大值。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是各种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标签: 马铃薯 淀粉合成 淀粉合成关键酶
  • 简介:现代化农业土壤活性效应——万物生土重庆黄伦先广大农民大力推行科学种田技术,采用大棚、地膜覆盖的种植措施,反季蔬菜、无菌果苗的栽培技术,以及肥团肥块育苗育秧,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菌肥、生物活性肥等的普遍采用,原农业土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呈现出营...

  • 标签: 农业土壤 活性效应 现代化农业 生物聚合 水稳性 活性团
  • 简介:1在水温6℃、14℃、22℃下和180×60×50cm控温水族箱中,饲养初始鱼体质量11.3±0.94g的细鳞鱼Brachymystaxlenok幼鱼21d,测定了幼鱼消化器官(胃、幽门盲囊、肝脏和肠)中的蛋白、淀粉和脂肪的活力。结果表明:水温14℃下胃蛋白活性最高,其次为水温6℃时,22℃时消化活性最低,显著低于前2个处理组(P〈0.05)。肠中脂肪活性最高,显著高于胃和肝中(P〈0.05),其次为幽门盲囊。各消化器官脂肪活力均在14℃时最高,其中肠和幽门盲囊中脂肪活力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组。各水温条件下,幽门盲囊中淀粉活性最高,其次为肠。6℃时,幽门盲囊中淀粉活性显著高于胃和肝脏中(P〈0.05);14℃和22℃时,幽门盲囊和肠中淀粉活性显著高于胃和肝脏中(P〈0.05),胃和肝脏中差异不显著(P〉0.05)。14℃时各消化器官淀粉活力最高,6℃时肝脏和肠中淀粉活性显著低于14℃时,其它组织中各处理组间淀粉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

  • 标签: 细鳞鱼 水温 消化酶活性
  • 简介:通过对番茄感染南方根结线虫后其叶片中几种保护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番茄叶片中的苯丙氨酸解氨(PAL)活性即开始低于对照,随后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15d之后,活性又开始显著低于对照水平,一直持续到第30d,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多酚氧化(PPO)活性变化受线虫侵染的影响较小,在试验期间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超氧化物歧化(SOD)的活性在接种后第1d即显著低于对照水平,至第7d的时候恢复至对照水平并持续至第30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1~20d均显著高于对照水平。因此,POD活性可以作为早期判断番茄是否感染根结线虫的一项指标。

  • 标签: 番茄 根结线虫 叶片 保护酶活性
  • 简介: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和K326的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烘烤条件对烤烟淀粉和淀粉磷酸化活性及淀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2种活性均出现2次高峰,分别处于烘烤的变黄中期和定色前期.淀粉的降解是淀粉和淀粉磷酸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淀粉的降解集中在烘烤的变黄期,进入定色前期淀粉降解缓慢,定色后期至烘烤结束时,淀粉降解甚微.不同烘烤条件相比较,采用低温低湿变黄,慢速升温定色的烘烤条件,烟叶中淀粉降解量、降解速率,淀粉和淀粉磷酸化活性较高,烤后烟叶淀粉含量较低,水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高,总体化学成分较为协调.

  • 标签: 烤烟 烘烤条件 淀粉降解
  • 简介:以阿魏菇(NB-1)为液体发酵菌种,25℃培养4d,5、10、15、20、25℃(对照)处理1.5d,再于25℃培养2d,测定茵丝体中超氧化物歧化(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CAT)的活性。结果表明:在低温诱导下,阿魏菇存在着应答反应,随着诱导温度的降低,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并最终接近于对照水平,CAT活性虽然变化不稳定,但是一直高于对照,阿魏菇凭借较高的SOD和CAT活性使活性氧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来抵御低温伤害.可以较好地保护机体少受过氧化氢和活性氧所造成的伤害.

  • 标签: 温度因子 阿魏菇菌丝 抗氧化酶
  • 简介:木薯是世界第三大薯类作物,所产淀粉广泛用作食品和工业原料,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木薯蔗糖合是将光合同化物蔗糖向淀粉转化的第一个关键,前期本课题组通过酵母单杂交分析发现αNAC可能是木薯蔗糖合Ⅰ基因的调控因子,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αNAC基因转录序列并克隆其编码序列,发现编码蛋白具有典型的NAC和UBA保守结构域。αNAC基因在木薯地上部叶和地下部块根肉中转录活性较高,为β-actin基因的5%~25%,在施用外源激素条件下转录活性显著上调,其中茉莉酸达到峰值时间最短,水杨酸次之,乙烯、脱落酸、赤霉素和生长素较长。此外,在MeSuSy1Promoter::GUS的转化株中二次过表达αNAC基因,发现二次转化株中GUS活显著低于单价转化株,表明过表达αNAC基因可以显著抑制木薯蔗糖合Ⅰ基因的转录活性

  • 标签: 木薯 蔗糖合酶 α-新生多肽复合体 激素 转录活性
  • 简介:毛毕属吸虫为鸟类血吸虫,家鸭是毛毕属吸虫主要的终宿主之一。为了解阿魏香豆素类对家鸭毛毕吸虫影响机理,本试验采用测定毛毕吸虫同工的技术方法,以了解阿魏香豆素类对毛毕吸虫生化系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药对苹果酸脱氢、6-磷酸甘露糖酶I、酸性磷酸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磷酸葡萄糖异构活性影响不明显。

  • 标签: 阿魏香豆素 毛毕吸虫 同工酶
  • 简介:本文利用体内法测定了喜树幼苗不同器官以及不同叶位叶片的硝酸还原活性(NRA),同时观察了喜树幼苗不同叶位叶片的NRA的日变化规律,并考查了NRA与叶面积及比叶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根、茎及茎尖中的NRA相比,叶片中的NRA最高。不同叶位叶片的NRA有明显的差异,在所测定的10个不同叶位的叶片中,上数第4~6片叶片的NRA较高。叶片NRA有明显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中午1230前后。同时,结果表明NRA与叶面积以及比叶重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喜树的氮代谢提供基础资料。图5参18。

  • 标签: 喜树 硝酸还原酶活性 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