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是在正镶白旗草原采用样线,样方进行了年限对克氏针茅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试验选取未五年、十年的样地,通过分析不同年限克氏针茅群落主要物种组成,密度、高度、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探讨对克氏针茅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年限克氏针茅群落物种重要值表现为:克氏针茅和冷蒿在十年区达最大值;糙隐子草在五年区达最大值;阿氏旋花在未封地区达最大值。(2)群落多样性指数中: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表现为五年区最高,同时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十年区最高。(3)年限对克氏针茅数量特征的影响:随着年限的延长,克氏针茅种群中个体的数量特征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 标签: 围封年限 克氏针茅 物种多样性
  • 简介:母猪利用年限并不是个简单的题目。遗传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个别基因对此有所影响,生产者们为了提高其母猪群的生产年限而不得不检查母猪为什么被淘汰的原因。

  • 标签: 利用年限 母猪群 美国 遗传学家 生产者
  • 简介:以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亚带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草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年限群落的组成、群落特征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区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和碱韭为优势种,其累计优势度分剐为0.21、0.20和0.24。7a多年生禾草累计优势度高于1a和2a,其累计优势度为0.39。区之间地上现存量2a〉7a〉1a,但是无显著差异(p〉0.05)。Margarlef丰富度指数1a〉2a〉7a〉放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年限和放牧区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围封 短花针茅草原 群落结构 多样性
  • 简介:研究弃耕地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对于指导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关于高寒农区退耕还草地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的报道还很少,为此,我们研究了青海省大通县高寒农区弃耕地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结果发现:在退耕年限为3a、5a、10a、30a的四组弃耕地和两组原生植被之间,物种数和生物量都有极显著变化。在退耕初期,植被稀疏,生物量极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物种数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退耕开始到撂荒后的30a,群落组分由一年生逐渐向多年生发展,到第30a时开始出现高寒草甸特有植物,但物种数和植被生物量与原生植物群落相比,还有明显差距,说明高寒农区弃耕地植被恢复时间很长。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对高寒农区弃耕地植被合理迅速恢复的人为干预策略作了适当探讨。

  • 标签: 生态恢复 物种数 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高寒草甸
  • 简介:见血喉(Amtiaristaxicarialeschen)为桑科见血喉属,是濒危珍稀树种,世界上仅有4种,分布于热带非洲、印度、马来半岛及我国。我国只有一种,生长于桂南、粤西南、滇南和海南省。粤西地区仅存200余棵,大多呈单枝分布,罕见小群体存在,且树龄在百年以上。见血喉属常绿乔木,树体高大,板根状明显,生于海拔1000m以上山地或石灰岩谷地,喜欢热量丰富,常夏无冬,寒潮影响微弱,

  • 标签: 见血封喉 育苗技术 树体 常绿乔木 体高 树龄
  • 简介:亲爱的:我知道你在单位很忙,时间紧.任务重,稍稍放松就会延误工作连度.因此.加班加点.夜以继日成为平常之事.你尽职地工作也是我做妻子的光荣.每次接到事故电话.不论白天.黑夜你就急匆匆地出门了.只有维修好了线路.你才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家里.一根高高的电杆.你一站上去就是几个小时.有时还有摔下来的危险.

  • 标签: 安全家书
  • 简介:爸爸、妈妈:好多年没有给您二老写信了,似乎显得有些意外。我在这里以孝南区第十八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开展的“孝廉家书”活动为契机,同您二老用书信形式说说话,表表心。一晃32年过去了,我已经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奶娃娃长成了一名工作勤恳的国家公职人员。

  • 标签: 国家公职人员 在路上 十年 老来 农机户 这个世界
  • 简介:对1-6年吉林省长白县栽培人参。采用微波消解法测定了不同年龄人参植株不同部位4种微量元素(Cu、Fe、Zn、Mn)的含量。结果显示随着栽参年限的增加,这4种微量元素均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 标签: 人参 不同年限 土壤因子 微量元素
  • 简介:研究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弃渣场土壤侵蚀物理性质特征,可为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及植被恢复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重庆市典型弃渣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及室内综合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恢复年限弃渣场的边坡不同部位土壤物理性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恢复年限弃渣的细小颗粒(〈0.25mm)含量差异较大,其随着时间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随着恢复年限增加,弃渣容重呈减小的趋势,2月弃渣容重在1.48~1.64g/cm3,4年弃渣容重可达1.20~1.40g/cm3,而弃渣场不同坡位的总孔隙度均与土壤容重呈反比;土壤水分含量明显增大,4年弃渣边坡的自然含水率为2月和2年弃渣的2倍左右,田间持水量也以4年弃渣最大,其平台及边坡的平均持水量为22.26%;在植物根系及其枯落物作用下,弃渣边坡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其增强了边坡稳定性。

  • 标签: 植被恢复 边坡 稳定性 弃渣场
  • 简介:本实验以北五味子植株叶片为对象,对不同生长年限的不同感病级别的叶片进行石蜡切片观察,同时对未感病叶片的显微结构数据进行测量,以探讨三种不同年限的血味子植侏叶片在显微结构上的差别,分析其易感染黑斑病的机理,为五味子栽培的田间管理及抗逆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北五味子 黑斑病 组织切片 抗病性
  • 简介:您好!想必您在外工作一定春风得意,宏图大展。当年指点江山的芳华少年,已成为这个时代的骨干和脊梁。你们为国家的畜牧水产业的发展和民镤的振兴挥洒汗水,谱写出人生壮丽的诗篇。你们为动物科技学院赢得了荣誉,为继续发扬动物科技学院人艰苦创业,奋进拼搏的精神增添了光彩。动物科技学院为你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在此我们深深地祝福您,祝您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取得更为卓越的成就。

  • 标签: 动物科技学院 水产业
  • 简介:1接穗的选取若当地有优良品种的母株,在采取接穗时,应掌握“宜晚不宜早”的原则,即在枣树不发芽前提下,接穗采取的越晚越好。离嫁接适期越近越好(河北省中南部在4月20日前后为嫁接适期)。最好随采随接,如果需要量大,可适当早采,但也要等到上大冻后进行。

  • 标签: 接穗选取 贮藏技术 枣树 蜡封 嫁接适期 优良品种
  • 简介:通过对河南县高寒草句退化草地育3年试验表明:轻度退化草地育3年后的总盖度从78%提高到98%,增加了20个百分点,优良牧草产量增加52.8%,毒杂草产量减少33.1%;中度退化草地育3年后总盖度从55%提高到79%,增加了24个百分点,优良牧草产量增加96.1%,毒杂草产量减少29.4%;重度退化草地育3年后总盖度提高了35%,可食杂类草和不可食杂类草的盖度分别提高了25%和7.3%,优良牧草产量增加35.0%,毒杂草产量同时也增加25.5%。

  • 标签: 封育 退化草地 恢复
  • 简介:为了解干旱半干旱区草原植物生态位格局,运用Levins生态宽度指数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宁夏盐池人工育草原2002年及2003年植物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进行计量。结果表明:茵陈蒿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决定了它在该区的优势地位,2002年、2003年其生态位宽度远远高于其他物种(0.758和0.868),并且继续保持上升趋势;2002年及2003的生态位重叠结果均表明,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不一定和其他物种有大的重叠值,较高的生态位宽度和较高的生态位重叠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线性关系;2002年、2003年较高的Pianka生态位重叠值都出现在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之间。这一现象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植被恢复过程中环境资源存在着高度的空间异质性。

  • 标签: 封育 草原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盐池
  • 简介:本研究选择荒漠草原区退化草地类型不同年限育的样地共18个,分别在育围栏内、外设置样方,于2011年、2012年对其育效果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荒漠草原退化、沙化草地经过1—7年后的效果调查显示:育草地草群平均高度、总盖度、单位面积鲜草、干草产量相比未草地(对照)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草群中优良牧草种类也有增加的趋势。

  • 标签: 荒漠草原 封育措施 恢复效果
  • 简介:<正>据了解,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采用的枣树嫁接技术还是随剪随接法。通常嫁接成活率为30%左右,且每年的嫁接有效期只有半个月,因而大大限制了枣树的规模发展。山西省临猗县科委枣树研究所所长毕群经过反复实验,发明了一种新的枣树嫁接技术——蜡接穗推迟嫁接法。这种嫁接技术,一是提前采集处理接穗。一般在

  • 标签: 蜡封接穗 枣树 新技术 嫁接技术 嫁接成活率 嫁接法
  • 简介:文章分析了连续围栏育对高寒草甸类草地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围栏育后高寒草甸草地植物鲜重、可食牧草和禾本科牧草鲜重都较放牧样地显著增加(p≤0.05),而放牧地的莎草科牧草鲜重和不可食牧草鲜重较围栏育样地显著增加(P≤0.05).其中,2014年度,围栏育样地的植被盖度、株高较放牧样地分别显著增加了16.67%和147.92%(P≤0.05).育5a的草地产草量较放牧样地显著增加了10.86%,围栏育后,莎草科牧草鲜重、禾本科牧草鲜重都要显著高于放牧样地.可见,育措施利于高寒草甸植被的恢复,应积极推广育措施.

  • 标签: 地上生物量 围栏封育 高寒草甸
  • 简介: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盐池县1991年以来不同时期的老育区、新育区和对照区进行半干旱沙地草场的植被特征及其生物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沙化草地实施育,群落组成发生了规律性变化,随着年限的增加,群落的多样性逐渐增加;老育区、新育区和对照区在植物种盖度、高度和生物量上差异并不显著,老育区植被则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从3种措施植被的饲用价值来看,新育区植被的饲用价值高于老育区,表明长期育不利于提高草场的放牧利用价值。

  • 标签: 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 沙地草场 封育 半干旱区
  • 简介:本文报道了陆型大西洋鲑全人工繁殖的实验结果.2000年1月从美国缅因州格兰特湖增殖站引进的陆型大西鲑发眼卵,在北京房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鲟鱼繁育技术工程中心进行了发眼卵孵化、苗种培育,亲鱼养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发眼卵经930d(11783度日)培育成产卵亲鱼,雌、雄亲鱼成熟系数分别为42.7%、4.23%;怀卵量为1098~3621粒/尾(叉长36~55cm),平均卵径5.4mm(吸水膨胀前)、6.2mm(吸水后);平均卵重8.5粒/g(吸水后)、7.5粒/g(吸水前);精液浓度200亿个/ml,精子寿命70~90s,精子快速运动时间为20~40s;个体繁殖率E(粒)与叉长(L)的相关公式为E=132.5L-3671.8,相关系数r=0.89.受精卵在水温6~11℃进行孵化,达到发眼所需积温为264.5℃*d;达到破膜所需483℃*d;仔鱼上浮所需880℃*d.试验亲鱼雌、雄按2比1配组,1075尾雌鱼共采卵90.47万粒,受精率为89.88%、发眼率为77.83%.产卵后(3个月后)存活率分别为雌鱼30%,雄鱼10%.

  • 标签: 陆封型 大西洋鲑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