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文章对煤矿企业中应用离心的现状进行介绍,分析离心安装高度确定和计算方法,而且通过两个工程实例来对离心安装高度确定方法进行介绍,分析离心运行中比较容易出现的气蚀问题的表现、原因以及危害,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对离心设计、制造和应用中的气蚀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离心泵 安装高度 气蚀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10 kg以下婴儿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时,使用滚筒离心病死率有无差异。设计回顾性倾向性匹配队列研究。场所所有向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Organization,ELSO)报告的ECMO中心。对象2011至2016年期间,ELSO注册中心记录的所有行ECMO支持且<10 kg患儿。干预根据人口统计学变量,ECMO适应症,中心或外周血管插管以及ECMO前患者诊治情况预测接受离心的可能性,并据此倾向性匹配离心和滚筒接受者(1∶1)。测量和主要结果2011至2016年间ELSO注册中心共记录12′890名行ECMO治疗的10′kg以下患儿。所有患儿倾向性匹配成一组包含8′366样本的队列.分别倾向性匹配静脉-动脉和静脉-静脉ECMO患儿。除滚筒组中较早年的ECMO外(标准化平均差异=0.49),倾向性匹配队列相似。其中离心组的出院存活率较低(57%vs59%,OR 0.91,95%CI 0.83~0.99,P=0.04)。溶血、感染、肢体损伤、机械、代谢、神经、肺部和肾脏并发症在离心组中更为常见。组间出血并发症相似。溶血介导了离心与病死率的关系(间接效应=0.023,P<0.001)。结论该倾向性评分匹配队列研究纳入8 366名体重<10 kg的ECMO支持患儿,其中离心支持者病死率和ECMO并发症率较高。溶血被认为是离心和患儿死亡间关系的潜在介导因素,并且满足完全介导标准。

  • 标签: 体外膜氧合 溶血 并发症 存活 儿童
  • 简介:研究一种新型可植入式磁悬浮离心的温度场情况。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设计一种磁悬浮离心,对血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后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温度场分析。结果表明:在标准负荷下电机约在开始运转后250s达到热平衡。血温升最高处为电机绕组,最高温度38.4℃,其次为铁心部分温度为38.3℃。血整体温升均不超过2℃。在设定的最大运转负荷状态下电机也在250s达到热平衡。温升最高处仍为电机绕组,局部最高温度为39.963℃。与血液相接触的壳最高温度为39.3℃。血在标准负荷下温升符合要求。在最大负荷状态下电机绕组与铁芯温升超过要求,但可以通过减少电机产热,改良为上下双电机及增加上壳下血流量来减少局部过热问题。

  • 标签: 心室辅助装置 磁悬浮 温度场分析 心力衰竭 离心泵
  • 简介:通过体外模拟循环实验台对一种植入式磁悬浮离心进行体外流体力学实验。以新鲜羊血为循环介质,通过体外循环台测定在后负荷为100mmHg,血在不同转速下的输出量;通过控制血的转速,测定在固定速下不同后负荷下的输出量。血测试工作电压为24V,电流波动于0.3~0.75A。血功率为7.2~18W。在后负荷为100mmHg下,速在2900~3900rpm,输出流量为3~7.1L/min。速为2500~3500rpm,血在后负荷69~163mmHg下输出流量为1.02~5.87L/min。在固定的转速下血的压力-流量呈负相关关系。体外实验血工作性能稳定,可以满足成人心室辅助的需求。血功率偏高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 标签: 心室辅助装置 磁悬浮 体外实验 体外流体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不同离心转速和不同离心时间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分析,选择合适的制备血小板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制备的血小板各50份;利用血球计数仪检测血小板含量。结果:四种制备方法结果比较,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含量均在合格和不合格范围内,其平均含量有明显差异。第3组制备的血小板平均含量最高。结论:第3组离心转速2100rpm,离心时间6’,制备的血小板平均含量最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离心转速 时间 浓缩血小板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袋离心时破损原因及对策。方法将离心温度设定为4℃,转数3800r/min﹙或3200r/min﹚,时间为10min,将离心血袋配平后安设计方式直接放入金属桶内离心。结果血袋在离心杯为方杯离心破损较高,且血袋放置不同破损率也有较大差别,结论离心时,尽量使用离心杯为方杯,且血袋体面向旋转中心轴均可降低离心破损率。

  • 标签: 血液制备 离心血袋 破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输液和注射的检测技术,为高危设备输液和注射的使用精准而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控制方案。方法:利用Lagu1液流分析仪对输液、注射的流量准确度、阻塞压力的检测方法及结果处理进行讨论,用于建立健全该设备质量控制方案,达到临床安全准确有效的使用。结果:通过对输液、注射进行质量控制年检,对存在问题的设备进行送修,保证临床的正常使用。结论: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可以作为设备验收、质控过程及维修后的参考数据。

  • 标签: 输液泵 注射泵 检测
  • 简介:与一般的看法不同,想要成为体格健硕的男人更需要一些智慧和技巧。好吧,也许你并不是博士,但是它能帮助你懂得什么是肱二头肌和股二头肌。是的,你可能每天在健身房中举起几吨的重量,然而如果你不能有效地获得进步,并一直被伤病缠身,那么你很可能就会丧失信心而将自己的哑铃封存起来,从此不再健身。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谁还在一直关注着我们的《健美先生》杂志,并从中获得了益处。下面的20道问题非常具有挑战性,但是如果你都答对了,那么对你来说就是一个确定的积极信号,它说明你已经做了非常有效的负重训练。

  • 标签: 股二头肌 负重训练 三头肌 内侧头 背阔肌 给你
  • 简介:摘要通过对微量工作原理、常用药物泵入方法的介绍使临床医护人员对微量的正确使用有一定认识。

  • 标签: 微量泵 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注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护理对策。方法设计使用注巡视卡。结果应用微量注射常见的问题有静脉回血、药液外渗、静脉炎、堵管、渗漏、速率不准确、护士责任心不强等。结论针对存在问题,使用注巡视卡,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

  • 标签: 泵注巡视卡 微量注射泵 观察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对血液标本进行不同时间离心处理在检验结果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健康体检人群,每位研究对象采集三份血液标本,分别离心处理5分钟、10分钟以及15分钟,对比在不同离心处理时间下PT、APTT、FG、TT差异性。结果数据对比下不同离心处理时间并不会对血液检测项目数据结果产生明显影响,离心5分钟、10分钟、15分钟时PT、APTT、FG、TT无明显改变。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的离心处理时间并不会对标本检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因此临床上可选择离心五分钟,提升检验效率。

  • 标签: 生化检验 离心时间 检验结果
  • 简介:心肌梗死已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目前,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有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近10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而且发病趋向年轻化。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日常保健 心血管疾病 发病率 死亡率
  • 简介:目的:分析输液和注射质量控制安全体系对于提高设备使用价值,保障临床安全使用的意义。方法:归纳输液和注射质量控制计划及检测方法,统计2013-2016年输液和注射日常报修数量走势,将近2年注射维修按送修原因进行分类,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输液和注射质量控制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降低设备日常故障率,尤其是由于设备自身老化所致的故障,但对医护人员误操作和人为损坏所致的日常报修无明显改善效果。结论:医院应着重从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方面进行管理,全力保障临床医疗安全,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输液泵 注射泵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