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光明网消息近日,青海省医改办负责人表示,青海省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从完善药物采购和配送、加强基本药物使用和监管、深化夯实基层综合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医药卫生监管机制五个方面进行改革。

  • 标签: 医改政策 青海省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减负 基本药物制度 监管机制
  • 简介:青海省近日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将利用商业保险机构的专业优势承办大病医疗保险业务,以减轻群众大病医疗费用。据了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包括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参保参合人员,按人均每年50元的标准统筹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资金,资金从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中按统筹标准划转。参保参合城乡居民住院医疗费用按现行医保政策常规报销后,对个人负担的超过大病医疗保险起付标准的部分给予再次报销。

  • 标签: 城乡居民 医保基金 青海省 大病医疗保险 住院医疗费用 起付标准
  • 简介:戴昭铭指出:“要理解和解释语言就必须深入到人的精神活动中去”。自然语言的语音、语用反映出该语言使用者的人格特征,并且,在使用自然语言的交际过程中,也会对使用者的人格特征产生影响。有学者总结了语言影响人格的3类解释理论:语言关联性假设、文化适应l生假设和文化框架转换效应。说明了语言对人格结构、认知方式的影响。

  • 标签: 东北 自然语言 方言 人格特征 文化适应 精神活动
  • 简介:目的探讨通过碘盐销售点开展预防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每县随机抽取1个干预村和1个对照村组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碘盐销售点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他们向社区居民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干预期6个月。开展基线和干预后社区居民碘缺乏病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听说过碘缺乏病的比例提高了35.2%(P〈0.01)。知道缺碘会造成智力损害的比例提高了33.3%(P〈0.01),认为碘缺乏病可以预防的比例提高了35.0%(P〈0.01),知道经常吃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的比例提高了38.0%(P〈0.01);行为方面,主动购买碘盐的比例提高了5.9%(P〈0.05),正确使用碘盐的比例提高了16.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是否接受干预是影响KAP水平的主要因素:干预后知识得分和行为得分的OR值分别为11.51(P〈0.01)和1.87(P〈0.01)。结论该模式可显著提高居民碘缺乏病KAP水平,适合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开展。

  • 标签: 碘缺乏病 健康教育 模式 社区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青海省人群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要求进行,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人体肠道土源性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结果5县(市)检查10688人,查见土源性线虫3种,其中蛔虫感染者950人,感染率为8.89%;鞭虫感染者6人,感染率为0.06%;检查12岁以下儿童1834人,蛲虫感染者122人,感染率为6.65%。城市人群蛔虫感染率为7.79%,农业区为10.67%,牧业区为3.16%。城市儿童蛲虫感染率为5.49%,农区为7.78%,牧业区为11.59%。学龄前儿童和学生蛔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4.69%和14.13%。5~岁组儿童蛔虫感染率最高,为18.73%,其次为10~岁组,为14.42%。结论青海省人群中土源性线虫的感染以蛔虫为主,低年龄组的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感染最严重,感染率以农区较高,以上人群是今后防治的重点地区和人群。

  • 标签: 土源性线虫 蛔虫 蛲虫 感染率 调查
  • 简介:目的调查青海省蜱的种类与地理分布。方法采用布旗法和动物体表采集法采获蜱标本。结果青海省有27种蜱,北部山地有9种蜱,柴达木盆地有8种蜱,青南高原有19种蜱。结论草原革蜱、波斯锐缘蜱、翘缘锐缘蜱在3个地理区划中均有分布,其他蜱的分布有明显的地理特征,发现蜱类新记录15种。

  • 标签: 青海省 地理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民族、性别、年龄、患近视时长、坐姿、文理科以及专业(医学和非医学)与近视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836名青海本地生源大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调查。结果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性别、患近视时长、坐姿、文理科以及专业(医学和非医学)与近视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青海本地生源大学生的民族、年龄与近视程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对青海省西宁市本地生源大学生近视程度的调查显示患近视时长、性别、坐姿、文理科以及专业对于青海本地生源大学生的近视者近视程度有明显影响,而民族与年龄因素与近视程度没有明显的影响关系。

  • 标签: 青海本地生源大学生 近视程度 影响因素
  • 简介:《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12月27日讯:2018年12月10日,青海省委书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王建军主持召开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精神,审议了《青海省扶持和促进中藏医药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有关文件,研究推动青海省藏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工作。青海省省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宁出席会议。

  • 标签: 青海省 藏医药 质量 委员会 医药发展 会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护理服务中应用方言交流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2018年开展方言交流前后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展方言交流后,患者的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开展方言交流前,不良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用方言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够显著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综合提高临床服务质量,适宜推广。

  • 标签: 方言交流 护理 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青海省内流通的砖茶品种、产地、氟含量,以及人群砖茶饮用情况,为实施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4 - 11月,根据历史资料,对青海省39个县(市、区,简称县)有饮用砖茶习惯的3 066个行政村,每个村抽取10户家庭,调查每户家庭人口学资料及砖茶饮用情况,采集砖茶样本测定氟含量,计算> 16岁人口日人均茶氟摄入量。结果共采集砖茶样本31 067份,以茯砖为主,占全部砖茶的89.97%(27 952/31 067),康砖占5.12%(1 592/31 067),青砖占2.29%(710/31 067),黑砖占1.85%(574/31 067),金尖、花砖、黑毛等其他砖茶占0.77%(239/31 067)。全省居民饮用的砖茶来自523种品牌,其中产地为湖南省的品牌有410种,产地为四川省的品牌有26种,产地为湖北省的品牌有11种,产地为河南等其他省份的品牌共有76种。砖茶氟含量均值为646.1 mg/kg,范围为40.0 ~ 2 295.0 mg/kg,氟含量≤300 mg/kg的砖茶占全部样本的7.80%(2 422/31 067);全省> 16岁人口年人均砖茶消耗量为1.09(0.35 ~ 7.40)kg,日人均茶氟摄入量为1.93(0.39 ~ 18.64)mg;日人均茶氟摄入量超过国家标准(3.5 mg)的有15个县、486个行政村。结论青海省流通的砖茶以茯砖为主,氟含量较高,对人群危害严重,应尽快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 标签: 砖茶 流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青海地区老年住院患者认知功能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老年住院患者1 077例,进行一般资料、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FRAIL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调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077例老年住院患者,认知障碍组470例,认知功能正常组607例。认知障碍患病率为43.64%(470/107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认知障碍组女性、高龄、常喝熬茶的比例较高,与配偶同住、睡眠正常、常吃牛羊肉的比例较低(P<0.01或P<0.05);营养指数、ADL总分、IADL总分认知正常组高于认知障碍组(P<0.01);老年抑郁得分、衰弱得分认知障碍组高于认知正常组(P<0.01)。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经常喝熬茶会增加认知障碍的风险(OR=0.740、1.211,均P<0.05);经常吃牛羊肉、营养、ADL、IADL是老年住院患者认知障碍的保护性因素(OR=0.780、0.938,0.956、0.895,均P<0.05)。结论青海地区住院老年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女性、经常喝熬茶可能会增加认知障碍的风险,经常吃牛羊肉、增强营养,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能力,可以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

  • 标签: 认知障碍 营养评价 日常生活活动 饮食习惯
  • 简介:青海省天然矿泉水经过评价的11处,为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平安县冰岭矿泉水,锶2.24—3.00mg/L、锂0.57—0.61mg/L、游离二氧化碳561.3—1222.0mg/L、矿化度4420—5084mg/L,刚察县热水、玉树县龙宝矿泉水,锶、锂、偏硅酸、矿化度四项以上都达到标准。久治县吉络沟、同仁县曲库乎、湟中县江河源矿泉水在锶、锂、偏硅酸、矿化度至少三项达标。其它含微量元素铁、锌、铜、钴、钡、锰、银、溴、硼等多种。

  • 标签: 天然 矿泉水 开发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海省流行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基因型及基因特征。方法2010年和2019年分别采集2个市州疑似风疹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经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后,扩增并测定阳性病毒分离株基因分型靶基因序列,即E1基因的739个核苷酸片段,然后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推荐的13个基因型的32株参考株序列进行比对以确定基因型别,同时与我国其他省份流行RV株序列进行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结果本研究分离获得4株RV病毒株,经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显示,这些病毒株分属于1E-Cluster A基因亚型和2B-Cluster C基因亚型,与我国同期其他省份RV流行趋势基本一致。青海省4株病毒株在氨基酸水平高度保守,但也存在地区特异性的突变位点。结论本研究为青海省风疹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室数据。

  • 标签: 青海省 风疹病毒 1E基因型 2B基因型
  • 简介:摘要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概念自2001年由丹麦医生HenrikKehlet提出以来其内容不断丰富与完善,应用范围从最初的结直肠癌现已拓展到心胸外科、妇产科、乳甲科等领域,而近年来更是胃肠外科治疗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已有较多研究表明该理念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其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同。然而,国内外在高原地区应用FTS理念的研究还比较少,对其安全性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担忧仍普遍存在,本研究选取高原地区的胃癌根治术患者旨在观察比较快速康复外科与传统外科在胃癌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FTS) 胃癌围手术期 胃肠道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探讨青海省人间鼠疫流行势态,为调整青海省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青海省人间鼠疫的分布和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958-2016年间,青海省发生人间鼠疫疫情188起,发病468例,死亡240例,病死率为51.28%;流行期为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以9月份最高;累计28个县(市)发生人间鼠疫,囊欠、玉树、共和、兴海和曲麻莱等地区病例数较多。患者感染方式以剥食染疫旱獭为主,其次为疫蚤叮咬,染疫藏系绵羊传播位居第三位。468名病例中以肺型居多,首发以腺型为高。结论青海省人间鼠疫发病形势总体呈下降趋势,鼠疫防治策略精准,措施有效。

  • 标签: 鼠疫 流行病学特征 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