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物质之一,在临床检查中的血常规检验中,便能够明确患者血小板数量,并将血小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为医师做出疾病的正确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而在实际血常规检查中,也时常会出现血小板数量异常情况,(对血小板异常情况的错误分析)并可能会导致误诊,对患者的后续治疗有消极影响。经临床调查来看,可导致血小板数量检验异常的影响因素较多,想要准确判断患者的血小板数量的真实值,就必须要明确影响血小板数量异常的具体因素,然后来进行针对性的防范。本文中,笔者便围绕血小板数量异常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 标签: 血小板数量异常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 对 加强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的效果 进行研究 分析 。 方法: 将我院于 2015 年 1 月至 2017 年 1 月未采取 加强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 期间接治 100 患者为对照组,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施行 加强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 期间的 100 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对 病房的药品管理 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 患者对 病房的药品管理 工作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 ( P <0.05 ) ,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 病房的药品管理 中采取 加强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 ,其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避免药品报废和挤压,提高患者对 病房的药品管理 工作的满意度。该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加强药品数量 有效期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院校在地区间的数量与分布,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设置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利用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报表数据,分析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院校在地区间的分布,利用泰尔指数贡献率探讨分布差异的原因。结果截至2018年,我国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院校共181所,占全国1 245所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的14.54%。"985工程"院校中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比例为51.28%(20/39),非"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以下简称其他院校)中开设的比例仅为13.24%(150/1133)。平均每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院校5.84所;全国每千万人口和每10万平方千米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院校分别为1.30所和1.88所。地区内泰尔指数贡献率为81.58%。结论"985工程"等高层次院校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比例远高于其他院校。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院校层次和数量在地区间差异较大。应当综合考虑地区内现有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院校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院校所处层次和临床医学学科实力等因素,进行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设置和调控。

  • 标签: 临床医学 本科教育 数量与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γδT细胞在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抗菌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的数量变化。方法于2019年9月,选择2012年9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88例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该院职工体检健康的30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抗布鲁氏菌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外周血中γδT及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8比值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完成6周抗布鲁氏菌病治疗后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完成12周抗布鲁氏菌治疗后γδT细胞、CD3+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CD4/8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治疗前γδT细胞、CD8+和CD3+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CD4/8计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完成6周抗布鲁氏菌病治疗后,γδT细胞计数较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完成12周抗布鲁氏菌病治疗后γδT细胞计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γδT细胞、CD4+、CD8+和CD3+T淋巴细胞可能在机体抵制布鲁氏菌慢性感染中发挥作用。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γδT细胞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CD3+T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 研究扩展 Barthel 指数 ( EBI) 评定脑卒中患者的重测信度及评测者间信度。 方法 : 由第 1 位评定者应用 EBI 量表对 30 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 3d 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 ; 第 2 位评定者在第 1 位评定者初次评定后 2 d 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对不同评定者间的 EBI 结果进行等级间相关系数 ( ICC) 分析以检验 EBI 的重测信度和评定者间信度。 结论: EBI具有良好的效度,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脑卒中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状态,可以更全面评定脑卒中的 ADL 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扩展巴氏指数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 : 研究扩展 Barthel 指数 ( EBI) 评定脑卒中患者的重测信度及评测者间信度。 方法 : 由第 1 位评定者应用 EBI 量表对 30 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 3d 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 ; 第 2 位评定者在第 1 位评定者初次评定后 2 d 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对不同评定者间的 EBI 结果进行等级间相关系数 ( ICC) 分析以检验 EBI 的重测信度和评定者间信度。 结论: EBI具有良好的效度,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脑卒中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状态,可以更全面评定脑卒中的 ADL 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扩展巴氏指数 效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淋巴结转移常见,即使是临床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术后病理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也很高。转移淋巴结的数目、大小以及比例与PTC患者的术式选择、TNM分期和复发危险分层相关,进一步可能影响到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随访策略的制定。上述转移淋巴结数据的准确性受淋巴清扫获得的淋巴结数量影响,因此,淋巴清扫时获得足够数量的淋巴结至关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淋巴清扫获得淋巴结数量(lymph node yield,LNY)的影响因素及临床价值进行探讨,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也存在争议。本文对相关研究加以综述,旨在加强对LNY的理论认识,规范PTC颈部淋巴清扫的临床操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校标法和分布法以计算中文版视功能指数量表(VF-11R-CN)用于日常低视力白内障人群围手术期的最小临床意义差异(MCID),基于MCID值比较不同特点人群术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VRQol)的改善率。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收治的术前日常低视力白内障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个月行VF-11R-CN量表调查,且术后调查时增加校标条目。通过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术前术后的得分差异和效应值来评估VF-11R-CN量表的适用性。分布法测定MCID值时采用0.5个标准差(SD)和1.96个测量标准误(SEM)进行估算,校标法测定MCID值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估算。在应答者分析中计算MCI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不同特点人群基于MCID值的VRQol提高率进行比较。结果共85例受试者完成随访。受试者围手术期VF-11R-CN量表得分变化为(399.51±234.92)分,视力变化为(0.65±0.36)。量表术前的天花板和地板效应均为1.18%,术后地板效应为22.35%。受试者术前VF-11R-CN量表总分高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8,P<0.001),VF-11R-CN量表的效应值为1.63。基于0.5个SD和1.96个SEM的MCID估值分别为122.23分和123.10分;校标条目的得分增加1分,围手术期得分变化下降106.17分。平均化分布法和回归分析法得到的MCID值为117.17分。受试者中术后得分超过MCID值者76例,占89.41%,MCID值的灵敏度为96.67%,特异性为46.67%。不同性别间、单种眼病与多种眼病间及手术前视力(以LogMAR 1.3为界)间术后VRQol提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3、0.88、0.27)。结论VF-11R-CN量表适用于中国日常低视力白内障手术人群术后生活质量的客观评估,手术的MCID估值为117.17分,MCID估值敏感性高,特异性偏低。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中文版视功能指数量表 低视力 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最小临床意义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文版回报可能性指数量表(reward probability index,RPI)在阿片类物质成瘾治疗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在武汉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门诊随机招募接受治疗的160例阿片类物质成瘾患者,使用中文版RPI量表进行调查,IBM SPSS22.0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AMOS 24.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结果中文版RPI量表各条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度为0.325~0.657(均P<0.01),量表具有较好的项目区分度;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了正向回报和环境抑制2个因子,各条目在所属因子上的负荷为0.519~0.744;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拟合指标为χ2/df=1.623,RMR=0.030,RMSEA=0.063,IFI=0.902,TLI=0.885,CFI =0.900。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00。各维度及总量表均不存在天花板/地板效应。结论中文版RPI量表维度划分基本合理,该量表作为评价阿片类物质成瘾者从环境中获取回报能力的测量工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 标签: 回报可能性指数量表 信度 效度 阿片类物质成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是否能作为评估卵子及胚胎质量和数量的指标,并建立获卵数的诺曼(nomogram)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辅助生殖体外受精(IVF)周期的患者资料,分析AMH水平与卵子、胚胎质量和数量的相关性,并依据相关性建立获卵数诺曼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1280例患者资料。AMH水平与获卵数、成熟卵数、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呈显著相关(P均<0.001),与成熟卵率有相关性(P=0.004),与优质胚胎率没有相关性(P=0.706)。根据上述因素构建获卵数的预测模型,获卵数=0.046×AMH+0.006×年龄+(-0.015)×基础卵泡刺激素(FSH)+(-0.003)×促性腺激素(Gn)起始用量+2.826。最后用1280例患者数据验证诺曼模型结果显示,共1171例患者的预测获卵数与实际获卵数相符,符合度为91.5%。结论AMH水平可以作为评估卵子或胚胎数量的指标,但其关联性需要进一步分析说明。建立的诺曼模型可以用于临床对卵巢正常反应人群获卵数的预测及Gn起始剂量的选择。

  • 标签: 抗苗勒管激素 卵子质量 胚胎质量 获卵数 诺曼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经胫前开孔隧道推顶复位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应用经胫前开孔骨隧道顶起复位微创治疗的9例胫骨平台患者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26~63岁,平均38岁;左侧5例,右侧4例。按照Schatzker分型:Ⅱ型7例,Ⅲ型2例;按照胫骨平台骨折综合分型均为Ⅰ型。所有患者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下进行手术,根据骨折线波及的长度,在胫骨结节内下方远端骨折线以远1~2 cm胫骨前内侧面使用环钻建立骨隧道,经骨隧道顶棒复位塌陷骨折,之后选择自身双皮质自体髂骨或人工骨棒进行植骨支撑。使用膝关节外侧小切口置入接骨板,术中使用关节镜测量骨折移位程度,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时间、胫前切口长度、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9例患者手术时间为40~60 min,平均48.3 min;术中出血量为35~60 mL,平均46.1 mL;透视次数为12~21次,平均为17.4次;复位切口长度为1.6~3.0 cm,平均2.3 cm;固定完成后关节镜检查骨折移位程度为0~2.0 mm,平均0.8 mm;术后15 d膝关节最大活动度125°~140°,平均128.9°。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小腿腓静脉血栓,无术后感染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胫前开孔骨隧道微创推顶复位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短期效果肯定,但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病例,从而获得更加可靠的研究结论。

  • 标签: 膝关节 外科手术,微创性 骨板 胫骨平台骨折 骨隧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拉出悬吊固定技术治疗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对2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伴随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的患者,在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的同时采用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拉出悬吊固定技术修复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纳入前交叉韧带损伤伴随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的患者,排除术前下肢力线异常者及合并软骨损伤者。术前和术后1年时通过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通过磁共振(MR)观察术后半月板后根部撕脱损伤愈合情况。定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超过1年的随访,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t=7.98、5.55,均为P<0.05);且MR观察未发现半月板后根部再撕裂或半月板体部外凸。结论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拉出悬吊固定技术可将半月板后根部撕脱复位并稳定固定于其解剖止点区域,从而维持半月板的环状结构以期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的功能,短期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损伤,半月板 关节镜检查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皮下隧道感染分析及护理体会。方法:在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一年内接诊的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结果:通过参与本次研究的25例患者进行扣眼穿刺,其中二成患者出现皮下隧道感染。结论: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内瘘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内瘘 维持性血液透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长皮下隧道脑室外引流术在脑积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外一科自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采用超长皮下隧道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的33例不适宜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或者预计脑室外引流时间大于7 d的,或者脑室外引流时间已达7 d并预计再引流7 d仍不能拔管的,或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脑积水患者的疗效。结果33例患者中,引流管最长留置24个月,最短13 d,平均69.3 d;引流时间大于14 d者有32例(97%);术后无一例继发颅内感染。结论超长皮下隧道脑室外引流术留置引流管的时间长,避免了多次引流及继发颅内感染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脑积水治疗新技术。

  • 标签: 脑室外引流术 超长皮下隧道 脑积水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关节镜下利用单隧道免打结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淮南朝阳医院骨科收治的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36名行关节镜单隧道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比较每例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RO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韧带评估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配对立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ROM范围(t=-22.231)、IKDC评分(t=-34.958)、Lysholm评分(t=-40.802)均比术前明显改善(均为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腘窝神经、血管损伤。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单隧道免打结锚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满意。

  • 标签: 后交叉韧带 胫骨骨折 关节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阴硬化性苔藓(VLS)患者外阴组织Foxp3表达及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数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确诊的VLS患者15例(VLS组,并根据外阴活检部位分为皮损组和皮损旁组),选择同期外阴修复手术者10例(外阴对照组)和健康体检者15例(外周血对照组)分别作为外阴组织和外周血的相应对照。亚硫酸氢钠基因测序法检测外阴组织Foxp3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率,蛋白印迹法检测外阴组织Foxp3、DNMT1、DNMT3b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各组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甲基化率的相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CD127low Treg数量。结果与外阴对照组比较,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皮损组和皮损旁组均显著下降(分别为0.58±0.05、0.32±0.05、0.42±0.06;P<0.05);DNMT1和DNMT3b蛋白的表达水平皮损组显著升高(分别为0.52±0.10、0.39±0.04;P<0.05)。3组Foxp3基因启动子区的总甲基化率无差异(P>0.05);10个CpG位点中,CpG1(皮损旁组)、CpG9(皮损组)、CpG4及CpG10(皮损旁组和皮损组)甲基化率均高于外阴对照组(P<0.05)。VLS组患者10个CpG位点的甲基化率与Foxp3、DNMT1蛋白的表达水平无关(P>0.05);皮损组、皮损旁组Foxp3与DNMT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有相关性(r=0.375, P=0.032; r=-0.665, P=0.007),而与DNMT3b蛋白的表达水平无相关(P>0.05)。VLS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 Treg数量明显下降[VLS组和外周血对照组分别为(6.8±1.5)%、(8.3±1.7)%;P<0.05]。结论VLS患者外阴组织Foxp3低表达所致外阴局部Treg数量减少或抑制功能异常,可导致VLS发生,这可能有部分甲基化的因素,可能与DNMT1表达上调有关。外周血CD4+CD25+CD127low Treg数量下降可能是VLS的发病原因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隧道悬吊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间27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19例,女8例,年龄平均(28±8)岁,排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骨折按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9例,Ⅲ型14例,Ⅳ型4例。本组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单隧道缝线环绕固定方法治疗。定期复查X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疼痛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进行评定;主观因素包括肿胀、关节稳定性及参加工作满意度;记录并发症。术前术后评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8±6)个月。骨折均在3个月内愈合,无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27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26例患者末次随访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阴性,1例患者随访体检时膝关节Ⅱ°松弛,自诉无腿软不稳现象。视觉模拟VAS评分平均为(1.0±0.6)分。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42±9),末次随访膝关节Lysholm评分(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365,P <0.01)。主观评价所有患者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结论关节镜下单隧道悬吊固定缝线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操作创伤小,简单方便,骨折复位固定牢靠,术后功能恢复快,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关节镜检查 前交叉韧带 骨折,撕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NS)的低免疫球蛋白(Ig)G血症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于深圳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激素敏感型IN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病情,将其分为INS初发组(n=20)和INS缓解组(n=20),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同年龄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n=20)。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受试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CD4+CXCR5+ICOShighT)、初始B细胞(CD19+CD27-IgD+B细胞)、转化前记忆B细胞(CD19+CD27+IgD+ B细胞)、转化后记忆B细胞(CD19+CD27+IgD- B细胞)及浆细胞(CD19+CD27+IgD-CD38highB细胞)百分比;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受试儿外周血CD4+T细胞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吸附试验,分别检测受试儿血浆白细胞介素(IL)-2水平、丙二醛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性差异(LSD)-t法,对上述指标分别进行3组间及组间两两比较;对其中部分指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本研究通过深圳市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日期:2016-04-11),所有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并同意。结果①INS初发组患儿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以及血浆总IgG、IgG1、IgG2、IgG4水平等6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NS初发组患儿PBMC中Tfh百分比为(3.9±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1.1)%及INS缓解组的(4.9±1.2)%,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21)。③INS初发组患儿PBMC中,转化后记忆B细胞、浆细胞百分比为(8.4±3.6)%、(7.5±2.0)%,均低于INS缓解组患儿的(11.6±2.7)%、(11.4±3.9)%及对照组健康儿童的(12.2±3.7)%、(12.5±3.4)%,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④INS初发组患儿的8项指标,如CD4+T细胞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Blimp)-1、IL-2Rα、IL-2Rβ、IL-2Rγ、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雷帕霉素结合蛋白复合物(mTORC)1mRNA表达水平为(3.2±1.1)、(14.4±5.7)、(18.5±4.6)、(7.2±1.7)、(10.3±3.6)、(2.2±0.3)、(1.84±0.68)、(7.2±1.4),均高于INS缓解组患儿的(2.4±1.1)、(10.5±2.5)、(15.5±3.5)、(5.5±1.1)、(8.5±2.2)、(1.8±0.5)、(1.44±0.29)、(6.1±1.2)及对照组健康儿童的(2.4±1.1)、(10.3±5.5)、(14.6±4.8)、(5.6±2.5)、(1.56±0.42)、(2.4±1.1)、(10.3±5.5)、(14.6±4.8);而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6 mRNA表达水平为(1.22±0.29),则低于INS缓解组患儿的(1.49±0.35)及对照组健康儿童的(1.56±0.42),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⑤INS初发组患儿血浆IL-2水平及丙二醛浓度为(28.9±6.1) ng/L、(15.0±9.2) μmol/L,均高于INS缓解组患儿的(18.0±5.9) ng/L、(7.3±5.4) μmol/L及对照组健康儿童的(16.2±7.6) ng/L、(8.8±5.1) μmol/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22,P<0.001、P=0.004)。⑥INS缓解组患儿与对照组健康儿童上述21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⑦60例受试儿PBMC中Tfh百分比与血浆IgG水平、浆细胞百分比,均呈正相关关系(r=0.692、0.809,P<0.001)。INS初发组20例患儿血浆丙二醛浓度与mTOR、mTORC1mRNA表达水平,亦均呈正相关关系(r=0.627、P=0.003,r=0.794、P<0.001)。结论INS患儿PBMC中Tfh百分比下降影响B细胞分化成熟,可能是导致患儿低IgG血症的原因之一。血浆IL-2水平升高和高脂血症导致的mTOR和mTORC1过表达,可能是抑制INS患儿Tfh分化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丙种球蛋白缺乏血症 免疫,体液 免疫球蛋白G 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 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 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双套圈经骨隧道交叉缝合加侧腱束紧缩缝合治疗中央腱损伤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9年2月,我们采用双套圈经骨隧道交叉缝合加侧腱束紧缩缝合治疗23例中央腱损伤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7.5 d。术后支具固定4周,6周后去除克氏针,在保护下开始手指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切口均Ⅰ级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25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患指均无疼痛、关节稳定,抗阻力试验均为(-)。手指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5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1.3%。结论双套圈经骨隧道交叉缝合加侧腱束紧缩缝合治疗中央腱损伤,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 标签: 腱损伤 治疗结果 外科手术 侧腱束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