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改进连接以及分离静脉输液港蝶翼针的方法,设计分离蝶翼针操作时使用的安全防护设备,从而降低此操作针刺伤发生。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我科三个病区64名护理人员2015全年在改进连接以及分离蝶翼针操作前后的针刺伤发生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改进措施前后针刺伤发生以及针刺伤护士百分比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改进连接静脉输液港蝶翼针的技巧,设计新型的安全防护设备,进一步强化职业防范安全体系,降低了此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机率,一定程度保护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

  • 标签: 输液港 蝶翼针 针刺伤
  • 简介:自1977年到1991年8月共实施胫骨延长术271例.发生迟延连接15例,不连接3例.共18倒,占6.6%。其中1982年以前发生11例.占20.8%(11/53).1999年后降至3.2%(7/218)。发生原因多为各种因素叠加所致。截骨失误及位置偏低、延长速度及频率掌握不当、断端发生成角及延长架结构不稳是妨碍骨生长的主要原因.应用双臂立柱式骨延长器.行保留内骨膜截骨.以1mm/d分6次完成延长的速度.骨生长快,痛苦小.未再发生迟延连接

  • 标签: 胫骨干延长术 迟延连接 迟延不连接 原因分析 双臂立柱式骨延长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连接连接鼻胆管和引流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应用鼻胆管引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采用改良连接连接鼻胆管和引流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连接鼻胆管和引流袋。比较两种方法的连接异常(松脱、漏气、打折、弯曲、成角、阻塞、受压等)情况、临床操作难易评价。结果实验组出现的连接异常情况少、临床操作和平高。结论应用改良的连接连接鼻胆管和引流袋能较好地保持引流的通畅性,降低临床操作难度、减少管道冲洗操作次数、减轻护理强度,实用性强,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鼻胆管引流术 改良 连接管 护理
  • 简介:本文通过对工程实例分析。介绍了传统施工法和不停水钻孔施工法在给水工程新旧管道连接中的应用,并综合比较,认为不停水钻孔施工法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我国加入WTO,城市经济的发展必将带来用水量的增加。扩管和改造旧管网已是供水部门的常见的工程,施工采用什么连接方法直接影响供水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者就公司采用不停水的施工(采用Z800金属管道开孔机)连接方法分述如下。

  • 标签: 给水工程 给水管道 用水量 闸阀 电源
  • 简介:摘要脑组织细胞之间存在广泛的缝隙连接蛋白和泛连接蛋白。由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管细胞构成的神经血管单元通过缝隙连接蛋白和泛连接蛋白构成的细胞膜通道整合和处理信息,从而维持神经系统的动态平衡。脑缺血后,细胞膜通道通过参与兴奋毒性、炎症反应、血脑屏障损伤等病理机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维持缝隙连接蛋白和泛连接蛋白的正常功能对于保护神经元免受缺血性脑损伤至关重要。

  • 标签: 脑缺血 连接蛋白类 缝隙接合部 谷氨酸 炎症 血脑屏障
  • 简介:本文描述了一个理想的危重患者由“院外→ICU”收治的全过程,讨论在院前,急诊部,辅助科室,手术室,ICU几个站点,以及危重病患者的转运过程中和群体伤急救时,医院危重病部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程序,设施及设备,医护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观念,知识与技能,危重病人的生存与痊愈,有赖于整个过程中得到医疗队伍持续而适当地纠正病理与生理失常的处理,医院危重病部门应该建立由“现场→ICU”的无缝连接,甚至将此连接延续到社区。

  • 标签: 无缝连接 危重症 患者 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西藏昂仁县农牧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为西藏地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在2017年5~9月调查18岁及以上昂仁县农牧区藏族居民的高血压患病情况。结果共调查2 158人,平均收缩压为(128.67±25.90)mmHg,平均舒张压为(86.77±16.53) mmHg。高血压患病为37.81%,知晓为52.82%,治疗为45.10%、控制为6.62%。结论西藏昂仁县农牧民(≥18岁)高血压患病高,而知晓、治疗及控制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高血压防治工作。

  • 标签: 高血压 患病率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947例居民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控制、治疗控制现状。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中顺义区的数据,分析≥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控制、治疗控制及变化情况。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进行的组间比较。结果947例顺义区居民标化后高血压患病为43.2%,知晓为31.4%,治疗为22.5%,控制为8.1%,高血压治疗控制为22.1%。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控制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P〈0.01)。结论顺义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比较高,知晓、治疗、控制、治疗控制比较低。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健康教育和干预管理。

  • 标签: 高血压 患病率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治疗控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β-catenin及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2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腹痛及症状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收集26例IBS-D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的回盲部组织标本,记录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持续时间、腹痛评分及每周排便的次数。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0只,采用结直肠扩张联合束缚应激的方法构建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采用腹部收缩反射(AWR)评估大鼠敏感性,记录造模成功后1 h内大鼠排便颗粒数。分别采用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法检测E-cadherin、β-catenin及Claudin-2的表达和分布,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间隙改变。结果IBS-D患者肠黏膜E-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5和P=0.005),而Claudin-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免疫荧光观察和透射电镜可见IBS-D患者细胞间紧密连接和黏附连接结构破坏;E-cadherin、β-catenin低表达与IBS-D的腹痛评分呈负相关(分别为r=-0.463,P=0.017和r=-0.407,P=0.039),β-catenin低表达与IBS-D腹痛持续时间呈负相关(r=-0.458,P=0.019)。内脏高敏感大鼠肠黏膜E-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4和P=0.003),而Claudin-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8);E-cadherin、β-catenin低表达与IBS大鼠的内脏高敏感呈负相关(r=-0.639,P=0.047和r=-0.888,P=0.001)。结论IBS-D患者和内脏高敏感大鼠的回盲部黏附连接和紧密连接的微观结构和蛋白表达发生改变,E-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降低,其与IBS-D患者腹痛评分相关,和大鼠内脏高敏感相关,β-catenin更与IBS-D患者腹痛持续时间相关。黏附连接蛋白E-cadherin、β-catenin改变可能在IBS内脏高敏感及肠黏膜屏障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紧密连接部 黏附连接
  • 简介:摘要目前食管、胃部肿瘤患者的人数逐渐减少,但食管远端以及胃食管连接部的肿瘤问题却愈发严重,且预后效果较差,确诊之后基本没有手术机会。为了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文章深入分析了胃食管连接部肿瘤化疗现状,明确了具体的化疗方法。

  • 标签: 胃食管连接部 肿瘤化疗 现状
  •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加快了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步伐,而节点连接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薄弱部位,是研究的基础和重难点。本文介绍了连接节点的常见形式,并结合国内发展现状加以总结和展望。

  • 标签: 装配式混凝土 节点 发展现状 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报告经手术治疗24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引起梗阻15例,纤维索带压迫1例,输尿管肾盂高位连接2例,异位血管压迫6例,行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20例,肾盂Y-V成形术1例,纤维条索松解术1例,异位血管切断肾盂复位术1例,肾切除1例。结果22例术后随访3—36个月,21例痊愈,1例发生再次狭窄,二次行肾盂成形术后痊愈。结论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主要方法。

  • 标签: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外科手术 泌尿系
  • 简介:【摘要】在临床工作中,ERCP患者术后需要时常更换引流袋,鼻胆管管径小,常规的一次性引流袋接头粗大,无法满足鼻胆管连接的要求,通常是将一次性针管拆分开来,将针筒作为连接媒介,针筒连接的部分需要使用胶布粘捏,更换引流袋时需要将胶布撕扯下来。而这种连接方式存在诸多漏洞,胶布连接不可靠引流液容易从胶布连接处发生泄漏,事后撕扯胶布时胶布的粘液不易去除干净容易沾染污垢,从而导致连接管被污染,且在插入鼻胆管时操作过于繁琐,不方便临床使用。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鼻胆管连接器来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该连接器包括:引流接头和连接装置,能够避免使用胶布粘贴连接管导致连接管发生泄漏和污染的情况,引流接头与连接装置的可拆卸连接以及收缩装置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更换鼻胆管引流袋,使用方便。

  • 标签: 鼻胆管 连接器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用一体化PET/MR研究健康年轻男性脑默认网络(DMN)的功能连接(FC)和代谢有效连接(MEC)特征。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在西安招募15名健康男性受试者(中位年龄29岁),使用PET/MR采集所有受试者全脑的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静息功能MRI(fMRI)以及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序列(MPRAGE)T1加权数据。使用CONN18b软件和统计参数图(SPM)12进行分析,基于体素提取DMN 4个子网络: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后扣带回皮质(PCC)及左右两侧的外侧顶叶(LP)的FC及FDG代谢数据,计算FC和MEC并分别进行单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经Bonferroni校正。结果DMN的4个子网络两两之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FC(t值:6.00~7.71,均P<0.008,Bonferroni校正);MPFC与PCC之间(MPFC到PCC: t=10.03, PCC到MPFC: t=3.73,均P<0.004,Bonferroni校正)、双侧LP相互之间(左LP到右LP: t=5.28,右LP到左LP: t=4.76,均P<0.004,Bonferroni校正)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双向MEC;MPFC、PCC分别和双侧LP之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向MEC(t值:3.44~6.93,均P<0.004,Bonferroni校正)。结论DMN内部存在特殊的FC和MEC模式,MPFC和PCC在DMN中较为关键,存在紧密联系且共同调节LP。一体化PET/MR提供了认识脑网络组织形式的新角度,深化了对DMN的全面了解。

  • 标签: 神经通路 男(雄)性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邵阳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知晓、管理以及相应治疗,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有效的临床资料。方法按照多层随机选择邵阳市年龄大于18周岁的常住居民60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居民对糖尿病的知晓和治疗,通过实验室测量居民的血糖水平,统计居民糖尿病患病。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600例居民中,有90人患有糖尿病,其中有82人知晓自己患有此病,知晓为91.1%;64例患者实施相关治疗,治疗为71.1%,其中20例患者采用运动方案治疗,占总数的22.2%,30例患者控制饮食,占总数的33.3%,通过药物治疗患者68人,占总数的75.5%,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为14.4%。糖尿病知识知晓,患病群体明显高于正常群体(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此外糖尿病血糖控制措施知晓、相关并发症知晓,患病群体也明显高于正常群体(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邵阳市居民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及患者血糖控制、治疗知识的知晓均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和死亡

  • 标签: 邵阳市 糖尿病 患病率 知晓率 管理率 治疗率
  • 简介:<正>由于某些因素影响,卡介苗接种和阳转偏低,影响了预防效果。接种和阳转低的原因接种低的主要原因:1.未实行新生儿接种制度。2.未坚持常年或定期接种。3.儿童流动性大,易错过接种机会。4.部分群众对接种有顾虑。5.接种单位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接种任务。阳转低的主要原因:1.疫苗效价低。2.接种剂量不足、部位不准、深浅不适,卡介苗易沉淀,部分被种者得不到足量活菌。3.少数儿童对卡介苗反应性低。4.受其他疫苗接种的影响。5.结素试验易出现假阴性,试验所得的阳转往往低于实际阳转

  • 标签: 阳转率 卡介苗接种率 疫苗接种 预防效果 新生儿 结素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三”的影响。方法从辖区内选择糖尿病病人180例,进行护理干预,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一年,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糖尿病病人的知晓,治疗,控制与干预前差异显著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知晓,治疗,控制,以达到防治糖尿病基本目标。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