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慢性伤口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难以治愈。近几年研究表明,慢性伤口难以治愈与慢性伤口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水平升高有关。多西作为一种广谱的四环类抗菌药物,其非抗菌特性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均可抑制MMPs,促进慢性伤口愈合。本文就慢性伤口病理生理学特点、MMPs在慢性伤口愈合中的作用、多西抑制MMPs特性及其治疗慢性伤口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慢性伤口提供参考。

  • 标签: 多西环素 慢性伤口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瑞香狼毒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毒性化学成分。方法瑞香狼毒饮片采用不同极性溶剂梯度提取,经动物急性毒性实验获取其半数致死量,采用HPLC-TOF/MS检测乙酸乙酯提取物灌胃后小鼠血液及组织中的化学成分分布情况,应用MTT法检测体内吸收成分对正常肝细胞系L-02的毒性作用。结果瑞香狼毒毒性成分主要集中于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的LD50为4.656g·kg-1;其所含的黄酮类成分表枇杷瑞香酚、狼毒色原酮、新狼毒素A、狼毒素及异狼毒素小鼠灌胃吸收后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其中肝组织分布浓度相对最高,对肝细胞系L-02的IC50分别为:表枇杷(107.23±6.43)μmol·L^(-1)、瑞香酚(63.62±3.18)μmol·L^(-1)、新狼毒素A(44.17±2.98)μmol·L^(-1)、狼毒色原酮(38.32±2.87)μmol·L^(-1)、狼毒素(24.40±1.71)μmol·L^(-1)、异狼毒素(10.01±0.61)μmol·L^(-1),异狼毒素对肝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结论黄酮类成分为瑞香狼毒的主要毒性成分,对肝细胞系的增殖毒性顺序为异狼毒素〉狼毒素〉狼毒色原酮〉新狼毒素A〉瑞香酚〉表枇杷

  • 标签: 瑞香狼毒 黄酮类成分 急性毒性 液质联用 组织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一年期间在我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108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多西口服联合胶原贴敷料贴敷治疗,对照组单用多西治疗,疗程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多西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多西治疗。

  • 标签: 多西环素 胶原贴敷料治疗 中重度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和安全性。方法寻常痤疮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为多西口服及过氧苯甲酰凝胶外涂,对照组予过氧苯甲酰凝胶外涂治疗,疗程为6周,结论实验组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西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在寻常痤疮的治疗上的效果。

  • 标签: 多西环素 过氧苯甲酰凝胶 寻常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多西联合丹参酮治疗轻度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16年3月—2017年6月治疗轻度寻常型痤疮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50例。治疗组盐酸多西联合丹参酮治疗,对照组盐酸多西治疗,观察2组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西联合丹参酮治疗轻度寻常痤疮疗效比单用盐酸多西好。

  • 标签: 轻度寻常型痤疮 盐酸多西环素 丹参酮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用手性固定相HPLC法拆分盐酸西替利嗪对映体的方法。方法:选用CHIRALCELOD-H色谱柱(250mm×4.6mm,5μm),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比例、酸性添加剂比例及流速对盐酸西替利嗪对映体拆分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了下列拆分条件:以正己烷∶乙醇∶三氟乙酸(80∶20∶0.05,V/V/V)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30nm,盐酸西替利嗪对映体能够得到良好的拆分,右旋体和左旋体的保留时间分别为9.6min和12.0min,分离度为1.64。结论:该法操作简单,可用于盐酸西替利嗪对映体的分离和质量控制。

  • 标签: 盐酸西替利嗪 手性拆分 对映体 手性固定相 纤维素衍生物 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透明质酸联合多西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Ⅰ组予以透明质酸治疗,Ⅱ组予以多西治疗,Ⅲ组予以透明质酸联合多西治疗,均分别治疗4周。采用WOMAC及Lyshlom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Ⅰ、Ⅱ组;各组治疗后的WOMAC及Lyshlom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Ⅲ组明显优于Ⅰ、Ⅱ组(P<0.05,P<0.01)。结论透明质酸联合多西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透明质酸 多西环素 联合用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活性维生D联合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透析频率每周2~3次)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30例,在饮食管理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西那卡塞25~75mg/d,同时服用骨化三醇胶丸0.25μg/d。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的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iPTH)、甲状旁腺体积的变化,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血磷、iPTH水平、钙磷乘积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钙较治疗前增高(P均〈0.05);治疗1、3、6个月后血钙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各治疗时间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6个月后,14例治疗前确诊甲状旁腺增生患者中9例甲状旁腺体积较前减小,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例无明显变化,治疗前未发生甲状旁腺增生的16例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现新的甲状旁腺增生。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活性维生D联合西那卡塞治疗MHD的SHPT能有效抑制PTH的分泌,从而改善钙、磷代谢紊乱,抑制或减轻甲状旁腺组织的增生,且不良反应小。仅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肌痛,减少剂量后缓解。总体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活性维生素D 西那卡塞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格列汀片+地特胰岛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近三年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采用西格列汀片+地特胰岛,对照组采用地特胰岛,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格列汀片+地特胰岛,治疗老年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病情,用药安全。

  • 标签: 西格列汀片 地特胰岛素 老年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多西对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10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55例)选择多西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选择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多西进行治疗。最终就两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原体转阴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18%)对比,观察组(98.18%)提升程度明显(P<0.05,χ2=10.5551);同對照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73%)对比,观察组(0.00%)降低程度明显(P<0.05,χ2=7.4757);同对照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病原体转阴率(74.55%)对比,观察组(96.36%)获得明显提升(P<0.05,χ2=10.5319)。结论临床医师选择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多西对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加以治疗,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提高病原体转阴率方面获得确切效果,从而促进非淋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病情康复。

  • 标签: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 多西环素 非淋菌性宫颈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口服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体重指数(BMI)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lc及BMI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2hPG、HbAlc及BMI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显著低于对照组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甘精胰岛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治疗的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芪补血颗粒进行长期毒性试验研究,考察西芪补血颗粒临床拟用量的安全性。方法大鼠给药相当人临床拟用剂量50倍的剂量,通过观察给药后大鼠的一般反应、体重、摄食与饮水、血液学及生化学、脏器重量及系数、病理组织学等指标,研究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食水量、凝血功能、主要器官的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均未见明显影响,也未见与药物毒性反应相关的明显中毒靶器官及停药后的毒性延迟反应。结论西芪补血颗粒的临床拟用量是安全的。

  • 标签: 西芪补血颗粒 长期毒性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血糖控制欠佳肥胖2型糖尿病运用利拉鲁肽和西格列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11-2016.11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西格列汀治疗,研究组采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使用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欠佳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低,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利拉鲁肽 西格列汀 2型糖尿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岛联合西格列汀对比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择取医院就医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3月11日到2017年1月26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进行胰岛联合西格列汀、胰岛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情况、血脂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显效例数有30例,对照组数据为15例,2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②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为(7.02±0.54)%、餐后2小时血糖为(7.57±1.69)mmol/L、空腹血糖为(7.54±1.25)mmol/L,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相对比,P<0.05;③观察组LDL为(2.51±0.87)mmol/L、TG为(2.01±0.54)mmol/L、HDL为(2.33±0.84)mmol/L、TC为(5.10±2.22)mmol/L,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胰岛素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老年2型糖尿病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40位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度洛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两组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西酞普兰两种药物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相当,且均安全可靠。

  • 标签: 抑郁症 度罗西汀 西酞普兰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