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作者: 赵星 洪峰 殷建忠 唐文革 张刚 梁娴 李景中 崔超英 李晓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成都 610041,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昆明 650500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保山 678000,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 400042,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都 610045,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 610041,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拉萨 850002,西藏大学医学院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拉萨 850033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负担逐年加重,且存在区域异质性。我国西南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域特色鲜明,慢性病负担沉重,但卫生资源相对匮乏,高危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为全面深入解析我国西南地区多民族人群疾病分布模式和潜在暴露风险规律,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项目组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资助,于2017年启动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建设。目前,西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在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5省/市/自治区共招募119 556名30~79岁居民(西藏自治区为18~79岁),已建成大规模、多民族、高质量自然人群队列及生物样本库。项目组围绕西南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的健康效应已取得初步研究进展,并对欠发达地区大型队列的构建模式进行了创新,可为复杂地理场景的大规模自然人群队列建立与研究提供借鉴,为我国精准医学研究与多民族疾病防控决策提供高质量基础资源。

  • 标签: 中国多民族队列 西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西南地区心脏外科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分析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及特点,为建立规范的心脏外科患者术前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式,以发放电子问卷的形式,对我国云南、贵州、四川、重庆4个地区23家三甲综合医院心脏外科术前患者的营养及干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对象为2022年7月7日00:00在上述医院心脏外科拟行心脏外科手术的年龄>18岁的住院患者。调查内容为2022年7月6日(即调查日)患者的营养现状,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一般资料、营养指标等)、营养筛查与评定(营养风险筛查及器官支持等)、营养治疗(营养补充方式及处方等)和医护人员的营养认知度。结果最终共收集到12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25份(占99.2%)。①基本信息:125例患者中,男性67例(占53.6%),女性58例(占46.4%);年龄19~86岁,平均(53.13±14.74)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2.21±3.78)kg/m2;其中男性患者年龄及BMI明显大于女性〔年龄(岁):56.63±13.34比49.09±15.35,BMI(kg/m2):22.74±3.86比21.59±3.61,均P<0.05〕。125例患者中,瓣膜病75例;非瓣膜病50例,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19例(15.2%)〕、主动脉夹层〔13例(10.4%)〕、冠心病〔12例(9.6%)〕等。患者病程0.5 h~36年,其中>6个月93例(占74.4%),≤6个月32例(占25.6%);女性患者病程>6个月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87.9%(51/58)比62.7%(42/67),P<0.01〕。患者基础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38例(30.4%)〕、冠心病〔12例(9.6%)〕、糖尿病〔7例(5.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6例(4.8%)〕等。125例患者中,总蛋白(TP)<60 g/L者24例(19.2%),白蛋白(Alb)<40 g/L者64例(51.2%),贫血〔男性血红蛋白(Hb)<120 g/L,女性Hb<110 g/L〕者33例(26.4%);共收集到前白蛋白数据60例,其中<200 mg/L者23例(38.3%)。②营养筛查与评定:125例患者中仍有33.6%的患者入院后未常规进行营养筛查,涉及省市级三甲医院;在进行营养筛查的83例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者41例(49.4%)。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进一步分析显示,41例患者中,男性20例(占48.8%),女性21例(占51.2%);瓣膜病27例(占65.9%),非瓣膜病14例(占34.1%);病程>6个月30例(占73.2%),≤6个月11例(占26.8%)。对上述83例患者进行比较发现,女性及术前存在基础疾病、病程较长的瓣膜病、贫血、低TP、低Alb患者相对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③营养治疗:125例患者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者5例(4.0%),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2例(1.6%);胃肠功能障碍者5例(4.0%),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便秘、腹泻。1例患者经胃管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124例患者经口进食,其中有2例存在通过外周静脉输注氨基酸脂肪乳的不规范现象。④医护人员营养认知度:125例患者中,有124例(99.2%)患者所在医院设立了营养科;有71例(56.8%)进行了营养宣教,其中请营养科会诊37例(52.1%);在所有病例中,请营养科会诊者仅38例(30.4%),其中1例(2.6%)在会诊后未进行营养宣教。结论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心脏手术患者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高;术前存在基础疾病、病程较长的瓣膜病、低TP、低Alb和贫血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且女性发病隐匿,就诊时病程较男性更长,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接诊医生对于上述人群应给予重视。有必要建立规范的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并应用到实际临床诊疗中,最终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的预后,增加患者在治疗中的获益。

  • 标签: 心脏外科 心脏手术术前 营养不良 营养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回顾该地区某三甲医院临床用血状况,分析临床用血趋势,提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策略。方法:通过输血管理系统统计该院2019年7-9月有关科室临床用血情况,随机抽取并回顾性分析该时间段临床用血病历100 例,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评价。结果:2019年7-9月该院临床总用血量为12578U,红细胞用量占比36.18%,血浆用量占比35.32%,血小板用量占比13.48%,冷沉淀用量占比15.02%。临床用血合理输注率为血浆95.8%、血小板90%、冷沉淀100.0%、红细胞80.5%(内科)和90.5%(外科)。结论:临床科室不合理用血问题显著,需增加输血培训、完善临床用血管理和加大考核力度,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 标签: 合理用血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4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在江西南昌无关人群中的遗传多样性,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旨在为当地法医学研究积累数据。方法:利用人直扩版SureID®PanGlobal人类DNA身份鉴定试剂盒对南昌地区540名无关个体的血样进行检测,得到24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分型,并利用Cervus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遗传参数。结果:本次实验中,24个STR基因座共检出307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范围为0.001~0.520,Ho为0.596~0.944,He为0.619~0.944,PIC为0.555~0.940,DP为0.791~0.994,PEduo为0.204~0.793,PEtrio为0.356~0.885。24个基因座的CDP和CPEtrio均大于0.999999。24个基因座的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结论:24个在南昌地区人群中显示较好的遗传多样新,可为该地的法医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样性 法医遗传学 江西南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结果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2年住院患者送检的1676例血培养阳性标本的资料,分析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结果 1676例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045株(62.35%),革兰阳性菌592株(35.32%),真菌39株(2.33%)。其中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生素较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敏感。结论 我院血流感染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和耐药情况复杂,应重视血培养早期检查,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病情进展、预后等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