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徒手腔内联合植实现影像引导自适应后(IGABT)相较于传统A点二维后(CP)剂量学优势,明确其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行全量放疗的宫颈癌患者26例,每例患者行4次后治疗。治疗时先徒手置入宫腔管及2根植针,后增加植针数量并调整方向、深度,分别行CT扫描获得2套图像。勾画高危临床靶区(HRCTV),A点和危及器官(直肠、膀胱及乙状结肠)。在2套图像上分别行CP和IGABT计划设计,并配对t检验、Wilcoxon检验两者剂量参数差异。结果以CP计划的覆盖指数(CI)进行分组,A组(CI≥0.90)包含20个CP和对应IGABT计划,B组(CI<0.90)包含84个CP和对应IGABT计划。A组的HRCTV体积及肿瘤直径明显小于B组(46.7 cm3∶62.1 cm3,P<0.001及3.1 cm∶4.4 cm,P<0.0001)。IGABT显著提高所有及B组D90%及覆盖指数,降低膀胱剂量,减少A组乙状结肠剂量,并改善剂量适形度及均匀性。结论IGABT能提高靶区覆盖、剂量适形度和均匀性,保护危及器官,且对肿瘤较大的患者仍有优势。

  • 标签: 宫颈肿瘤/CT引导徒手腔内联合组织插植后装疗法 宫颈肿瘤/传统A点二维后装疗法 剂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宫颈癌腔内结合植后治疗(IC/IS BT)时徒手方式针计划与虚拟优化针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探讨现有植后计划的改善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宫颈癌高剂量率放疗计划,利用Nucletron Oncentra三维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在已实施的徒手方式植后治疗计划(Treatment-Plan)的基础上,再为每例患者设计一个虚拟优化植后治疗计划(Optimized-Plan)。运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两种计划的高危临床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量及计划执行效率。结果两种计划相比较,Optimized-Plan显示出更适形的靶区覆盖和更均匀的剂量分布(P=0.000、0.008)。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和小肠的D0.01 cm3、D1 cm3、D2 cm3和D5 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timized-Plan可以降低危及器官受量,膀胱、直肠、乙状结肠、小肠D2 cm3分别减小60.41、36.43、27.53、12.43 cGy。计划执行时间上,Treatment-Plan为(857.92±243.39) s,Optimized-Plan为(804.53±239.13) s,平均缩短53.39s (P<0.001)。结论虚拟优化针计划比徒手方式针计划显示出更适形的靶区覆盖和更均匀的剂量分布,同时各危及器官受量都有不同程度降低,计划执行时间缩短。

  • 标签: 宫颈肿瘤/近距离疗法 组织间插植 腔内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患者治疗中使用调强放射联合植近距离后的价值。方法:纳入20例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患者研究(2018年4月~2020年4月),按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10,采用调强放射治疗)、观察组(n=10,采用调强放射+植近距离后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生存周期。结果:(1)临床疗效:观察组(90.00%)高于对照组(40.00%),组间对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水诱导胃管法在临床困难胃管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临床困难胃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临床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困难胃管患者采用常规胃管法和注水诱导胃管法,观察了解两种胃管法在解决患者胃管困难中所起到的效果,比较两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观察两组的插管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比临床组高,而插管并发症比临床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水诱导胃管法能提高临床上困难胃管患者的胃管成功率,降低胃管并发症,适用于临床上有吞咽功能的需留置胃管的患者。

  • 标签: 注水诱导吞咽困难插胃管
  • 简介:目的:测试螺纹牙本质钉的抗拉能力,并探讨其固位原理.方法:在新鲜无龋的12颗离体牙上制备钉道50个,旋入固位钉,用拉伸试验机测试其抗拉能力,并记录固位钉脱位过程中拉力的变化.结果:在新鲜、无龋的12颗第三磨牙的牙本质上制备共50个钉道,成功旋入固位钉48枚.通过试验,48枚固位钉抗拉力最大值为426.37牛顿,最小值为142.22牛顿,均值为208.56±2.27牛顿.固位钉被拉出后,在其螺纹内及钉道口周围可见白色粉末状物.结论:牙本质钉的抗拉能力为208.56±2.27牛顿,95%可信区间最大不超过210.83牛顿,最小不低于206.29牛顿.

  • 标签: 固位钉 牙本质钉 钉道 固位力 第三磨牙 离体牙
  • 简介:摘要检测过程中,螺纹量规的检测精度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针对螺纹量规检测存在误差的情况,技术人员必须及时的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进而保证螺纹量规的检测精度。本文就针对提升螺纹量规检测精度的具体策略进行必要的研究,具体提出了重视检测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做好测量面的检查工作、注意校对旋拧的力度、重视提升校对螺纹塞规的精度等策略,供大家参考。

  • 标签: 提升 螺纹量规 检测 精度 措施
  • 简介:摘要报道为50例昏迷病人和20例患儿胃管的技巧和体会、操作要点、胃管的选择和胃管的冷处理。当病人舌后坠时,只需将舌尖拉倒门齿,用二慢一快法顺利将胃管插入胃腔。50例病例其中41例一次插管成功,其余9例是2次以上成功。20例患儿14例用服开水法,剩下6例用简易开口器法。

  • 标签: 昏迷病人 体位 舌后坠 胃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6月~2010年6月,48例经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7(平均3.2)a,42例骨折愈合,6例(,12.5%)骨折不愈合,后期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其中GardenIII型2例,IV型4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4个月,髋关节功能优40例,良2例,差6例。结论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但对于GardenIII型、IV型需慎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空心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纹克氏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一端带螺纹克氏针行小切口交叉固定治疗骨折21例,分析其疗效。结果随访4-20个月,骨折均达解剖复位,未见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断裂,肘关节活动良好。结论采用带螺纹克氏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牢靠,对位满意,能有效防止感染,退针等并发症,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

  • 标签: 螺纹克氏针 肱骨髁上骨折 交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胃镜检查时纤维镜不做吞咽动作与做吞咽动作的比较。方法对1000例胃镜检查患者做吞咽动作与不做吞咽动作进行比较。结果口服局麻凝胶后不做吞咽动作纤维镜能避免口腔黏膜损伤。

  • 标签: 胃镜 吞咽动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改良胃管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清醒患者按就诊时间交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胃管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法。对胃管所需时间、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改良胃管法应用于临床操作,缩短了胃管时间,提高了胃管成功率,患者不良反应小,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胃管法,能有效的减轻胃管引起的不适,缩短胃管时间,提高胃管一次性成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 标签: 改良插胃管法 应用 观察
  • 简介:设计意图:孩子们的经验来源于生活,而科学探索的知识必须要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结合主题《有用的纸》让幼儿在感知各种纸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纸并想办法尝试用纸做成纸袋来东西,这不正好迎合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吗?于是,我设计了这堂科学活动。

  • 标签: 科学活动 果冻 生活 设计 幼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蜡烛,点蜡烛,唱生日歌,吹蜡烛,分蛋糕,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和小朋友庆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很多婚宴上,新人也会共同吹灭蛋糕上跳跃的荧荧烛火,与宾客分享祝福与喜悦……精心挑选的蛋糕,妆点上造型独特的小蜡烛,加上点点烛光的映衬,确实能营造美轮美奂的意境,

  • 标签: 蜡烛 蛋糕 食品卫生 卫生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胃管法和液体石蜡诱导快速胃管法对提高插管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胃管法,观察组采用在传统胃管法的基础上液体石蜡诱导快速胃管法,比较两种效果。结果两种胃管一次性成功率、插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液体石蜡诱导快速胃管法能缩短插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 标签: 液体石蜡 插胃管 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