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恶性肿瘤。由于其具有肿瘤异质性且易发生远处播散转移,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目前,以根治性肝切除术为主的外科治疗仍是肝癌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案,但术后的高复发转移率仍然阻碍着患者生存预后的改善。因此,在靶向免疫治疗时代,肝癌外科治疗策略的转变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聚焦新辅助治疗的定义、在肝癌中的可行性、评估标准等方面,旨在为今后肝癌外科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肝肿瘤 外科手术 新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也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使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中,电子档案的出现在转变了病案管理模式和职能。电子档案的出现取替了纸质档案,计算机对病人诊疗信息、基本信息和检查信息实行自动化管理,最后完成电子档案管理。本文主要阐述在病案管理中,电子病案职能转变的作用,仅供参考。

  • 标签: 电子病案 病案管理 职能转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本科生学习能力的骨髓穿刺术模拟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实习的112名学生,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学生接受常规的骨髓穿刺术教学培训;实验组的学生接受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骨髓穿刺术教学培训。评价指标包括教学效果评价及教学满意度评价。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实验组学生对骨髓穿刺术操作的术前准备、穿刺点选择、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考官提问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01);学生对课程设计、课堂互动、增加学习兴趣、提高操作技能掌握程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教师角色转变提高了本科生实践能力;骨髓穿刺术模拟教学增加了学生对骨髓穿刺术操作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骨髓穿刺术操作技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骨髓穿刺术 实践能力 教师角色 临床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转变体位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肺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转变体位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转变体位护理的方法,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儿肺功能指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运用。

  • 标签: 转变体位护理 新生儿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用行为转变理论护理的运用效果。方法:取2019年4月到2020年12月间本院收治6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方法把68例患者分为常规组(n=34)与观察组(n=34),常规组予以常规性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行为转变理论护理,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采取行为转变理论护理以后,常规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同时常规组(76.47%)与观察组(94.12%)相比,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采取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和烦躁等负性情绪,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下肢骨折患者 方法分析 行为转变理论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对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到2021年1月间我院收治入院的90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研究,分别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有效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后用药依从性评分、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评分、自我护理依从性评分、定期复查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存在明显对比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性较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性更高(P<0.05),差异对比有意义。结论:行为转变理论可提高HP阳性胃溃疡患者在出院后继续服药的依从性,意义显著。

  • 标签: HP阳性胃溃疡 常规护理 行为转变理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程序化体位转变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78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收治于2019年1月24日~2020年4月28日,依据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M组(单号: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程序化C组(双号: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程序化体位转变),观察两组患儿护理1个月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1个月后程序化C组血氧饱和度、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M组(t=64.941, =8.573),P<0.05,具可比性。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比对(t=0.419 、1.057),P>0.05无可比性。结论 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程序化体位转变利于患儿血氧饱和度情况改善,可提高患儿家长满意程度,有很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程序化体位转变 血氧饱和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不同体位干预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选取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病例资料,按照《随机数列表法》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体位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儿转动体位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段的肺功能指标,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疗效、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护理干预 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转变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血氧及呼吸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78例作为讨论目标。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体位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体位组实施转变体位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血氧和呼吸频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SpO2、HR、RR指标水平差距不明显(P>0.05);护理后,体位组SpO2高于对照组,HR、RR低于对照组,组间差距明显(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实施转变体位护理,患儿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均明显改善,建议推广。

  • 标签: 转变体位护理 新生儿肺炎 血氧 呼吸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模式(TTM)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清醒患者ICU环境压力感知状态评分(ICUESS)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患者(均意识清醒)106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试验组(n=53)、对照组(n=53)。对照组施行常规干预,试验组于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TTM干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护理满意度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ICUESS评分、负性情绪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ICUESS评分低于对照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3个月后SDS、SAS评分较干预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MCMQ量表中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清醒患者应用TTM干预可显著降低ICUESS评分,减少ICU环境中压力和负性情绪,改善应对方式,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模式 ICU环境压力感知状态 应对方式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干细胞临床研究主要角色职责,探讨双备案制下角色职责转变的应对策略,探索加快推进干细胞临床研究的举措。方法详细梳理与分析双备案制度下干细胞临床研究主要角色的职责变化,并对干细胞临床研究主要角色的建设进行研究。结果结合笔者单位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及实践经验,建议医疗机构从质检平台建设、机构设置及人才培养共3个方面推进干细胞临床研究。结论加强干细胞临床研究主要角色职责建设,对于推动干细胞临床研究,加速干细胞临床转化及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双备案制度 干细胞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角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潮州北斗肿瘤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6例建立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分阶段转变护理模式,干预6个月后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内瘘自护行为的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及维持阶段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内瘘自护行为所处阶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内瘘自护能力(遵医嘱用药、规避损伤、规避压迫、预防感染、自我监测、科学功能锻炼、内瘘异常自我处理、健康生活行为习惯及)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内瘘自护能力各方面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干预组内瘘自护能力各方面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内瘘成熟度(93.80%)显著高于对照组(77.10%),干预组震颤感良好率(95.80%)显著高于对照组(81.30%)(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10.42%)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 (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2.92%) (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行为分阶段转变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尽快进入内瘘自我护理有效阶段,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促进内瘘成熟,减少内瘘震颤失功,降低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念 血液透析 内瘘 自护能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行为转变护理模式对妊娠高血压孕妇血压控制依从性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治的妊娠高血压孕妇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行为转变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以及护理干预前、后孕妇的血压控制依从性,血压水平及情绪状态,其中,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质指数、产次、孕周;血压控制依从性包括血压监测、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医嘱用药、情绪调控5个维度;血压水平采用液压水银计测量记录舒张压、收缩压;情绪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孕妇的年龄、体质指数、产次、孕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血压监测、饮食控制、情绪调控的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规律运动、遵医嘱用药的依从性评分也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孕妇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孕妇舒张压、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孕妇SDS、S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孕妇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转变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高血压孕妇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孕妇的血压控制依从性,使其更好地进行血压监测、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医嘱用药、情绪调控,获得控制血压水平、改善情绪状态的护理效果,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行为转变护理模式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阶段转变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 年1 月1 日~2020 年1 月1 日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分阶段转变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指标[包括外周血中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C)含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FPG、2 h PBG、HbA1c、BUN、Scr、CysC 均低于对照组(P <0. 01,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 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可以有效指导患者的生活,帮助其控制血糖,维持肾功能,并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促进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分阶段转变 血糖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当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应用单盲法分组,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一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患者心率指标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率指标,P>0.05,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率指标均有下降,研究组患者心率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心率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为转变阶段模式下的健康管理对合并肥胖症的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症患者12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健康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和心理支持,观察组患者采用行为转变阶段模式进行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干预后血糖、体重和患者自我效能等指标,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干预后行为习惯达标率。结果两组干预6个月时FBG分别为(6.27±0.92) mmol/L和(6.58±0.91) mmol/L,2hPG分别为(8.53±1.39) mmol/L和(8.53±1.39) mmol/L,HbA1c分别为(6.49±0.91)%和(6.78±0.96)%,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6个月时观察组BMI为(30.46±2.51) kg/m2,腰围为(91.72±10.45) cm,体脂率为(34.09±3.84)%,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BMI和体脂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分别为(31.62±2.59)分和(28.75±2.48)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干预6个月时饮食控制达标率分别为92.98%和77.97%,合理运动达标率分别为87.72%和71.19%,坚持服药达标率分别为98.25%和91.53%,戒除烟酒达标率分别为94.74%和81.36%,血糖监测达标率分别为91.23%和94.92%,定期复查达标率分别为100%和98.31%,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和戒除烟酒达标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行为转变阶段模式用于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有利于增强患者自我效能并改善患者行为习惯,有利于提升体重控制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肥胖症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母乳喂养管理模式,对产妇母乳喂养率和角色转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生产的98例产妇,根据住院顺序分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母乳管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强化母乳喂养方式。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概率和角色转变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角色转变时间低于对照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