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介绍目前网络环境下通信隐藏信息以及通信信息隐藏技术的特点,并对通信信息隐藏技术在目前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 标签: 网络环境 通信信息隐藏技术 特征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甲基苯丙胺(MA)成瘾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的拓扑特征。方法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构建MA成瘾患者(MA成瘾组,n=46)及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n=46)的脑功能网络。比较2组成员脑功能连接及网络拓扑属性的差异,分析组间有显著差异的拓扑属性与临床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脑功能连接: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A成瘾组位于顶下小叶、中央后回、枕外侧皮层、腹内侧枕叶皮质、眶回、中央前回、梭形回、颞上回皮层及丘脑的多个脑区构成的子网络的功能连接增强,位于眶额回、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颞下回、梭形回、海马旁回、顶上小叶、中央后回、腹内侧枕叶、枕外侧皮层及杏仁核的多个脑区构成的子网络的功能连接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网络拓扑属性:2组成员的脑功能网络均具有小世界属性,但是MA成瘾组小世界属性值、聚类系数、局部效率、模块化程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成瘾组的左侧额上回、右侧眶额回、右侧颞中回和左/右侧枕外侧皮层介数中心度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MA成瘾组右侧颞中回的介数中心度与第1次服用MA的年龄呈正相关关系(r=0.327,P=0.028);MA成瘾组的模块化程度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中激活性因子分呈正相关关系(r=0.315,P=0.035)。结论慢性MA成瘾患者的大脑功能网络部分拓扑属性被破坏,且患者首次服用MA时年龄越小右侧颞中回的介数中心度越低;网络模块化程度越深,精神病性症状中的激活性症状越严重。

  • 标签: 脑功能网络 图论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甲基苯丙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MA)成瘾患者脑白质结构网络的拓扑特征。方法2014年2月至2019年10月,基于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利用概率纤维追踪技术构建MA成瘾男性患者(MA组,n=46)及男性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46)的脑白质结构网络。应用基于网络的统计方法评估2组脑白质连接的差异,再用一般线性模型对2组的网络参数进行比较,并分析有显著组间差异的网络参数与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A组和对照组的脑结构网络均具有小世界属性;与对照组相比,MA组显著增加的结构连接主要位于奖赏系统和视觉系统;最短路径长度显著减低,聚类系数、全局效率、局部效率明显增高(t值分别约为:-2.890、3.179、3.918、3.077,P<0.01,置换检验10 000次);MA组主要在眶额皮质和顶颞叶皮质区域介数中心度明显减低,而左腹侧前岛叶显著增高(P<0.05,置换检验5 000次),此外,右丘脑(r=-0.410,P= 0.005)、左额上回(r=-0.331,P = 0.026)、左楔前叶(r =-0.410,P =0.005)、右楔前叶(r =-0.337,P = 0.024)、左颞中回(r=-0.341,P = 0.022)、右缘上回(r=-0.317,P = 0.034)的介数中心度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缺乏活力因子分呈负相关,右胼胝体沟的介数中心度与思维障碍因子分(r=-0.318,P=0.033)、右丘脑的介数中心度与BPRS总分(r =-0.342,P = 0.022)及激活性因子分(r=-0.326,P= 0.029)呈负相关。结论MA成瘾患者的大脑结构网络仍具有小世界属性,但其大脑区域间的信息传输和整合效率显著提高,且部分脑区的介数中心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物质相关性障碍 脑结构网络 图论 弥散张量成像
  • 简介:京城戒网瘾训练营专家指出,沉湎网络破坏新陈代谢和生物钟——那么网络成瘾是如何形成的,危害有多大,什么样的人容易成瘾,有无治疗办法?

  • 标签: 诊断 治疗 网络成瘾者 智商 生物钟 新陈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网络特征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连续入组,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足,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足组。采用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社会网络特征收集,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社会网络的结构性特征、社会网络功能性特征,同时记录社会网络成员的年龄、职业及受教育程度等特征和社会隔离情况。按性别进行分层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社会网络特征对糖尿病足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糖尿病足组患者57例,对照组患者62例。对于总体而言,Lubben社会网络量表得分更低(OR值=0.960)、网络成员平均年龄更低(OR值=0.918)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更高(均P<0.05);对于男性患者,Lubben社会网络量表得分越低(OR值=0.949)、家庭成员占比越高(OR值=1.024)、与不适相关的情感支持越高(OR值=1.739)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越高(均P<0.05);在女性患者中,家庭成员所占比例高(OR值=1.045)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越高(P<0.05)。结论社会隔离和社会网络成员平均年龄、不适相关的情感支持与糖尿病足关系密切。社会网络成员中非家庭成员所占比例在糖尿病足的防治中可能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足 社会网络 社会隔离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状况并探讨成瘾者的人格特征。方法共有396名大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253人.女生143人。使用自编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卷、感觉寻求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中网络游戏成瘾者所占比例为8.3%,网络游戏成瘾得分与感觉寻求量表总分及其分量表ES(寻求体验)、DIS(放纵欲望)和BS(厌恶单调)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网络游戏咸瘾低分组与高分组在人际信任、UCLA孤独量表和感觉寻求的分量表TAS(寻求激动和冒险)上的得分无显着性差异.在ES(寻求体验)上接近显着性差异.而在感觉寻求量表总分及其分量表DIS(放纵欲望)、BS(厌恶单调)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游戏成瘾 人格特征 人际信任 孤独感
  • 简介:多电极微阵列(multi-electrodearrays,MEA)技术的发展,使同时记录多个神经元活动成为可能。在多电极阵列芯片上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网络,采用互相关函数对神经元网络自发信号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电极上的锋电位序列信号,互相关函数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映射出相应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状况和动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互相关函数能够描述神经元网络的结构及神经元间电活动的动态特性,并有助于我们了解神经元群体活动对信息的综合处理与编码。

  • 标签: 多电极阵列(MEA) 互相关函数 培养神经元网络 动态特性 锋电位序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浙西南山区(丽水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分子传播网络特征。方法收集丽水市2020年新确证且未经抗病毒治疗HIV/AIDS感染病例血样共147例,扩增HIV-1 pol区基因并测序。使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判断亚型,HIVDB在线分析治疗前耐药突变及耐药水平;计算两两序列间基因距离(genetic distance,GD),确定最佳GD阈值,通过Cytoscape3.7.0软件绘制分子传播网络图。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成功得到134条pol基因序列,共发现9种亚型,以CRF08_BC (34.33%,46/134),CRF01_AE (29.85%,40/134)和CRF07_BC (23.88%,32/134)为主,年龄、户籍地、教育程度和传播途径对亚型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19个样本存在耐药,治疗前人群耐药率为14.18%(19/134)。以GD阈值为1.2%绘制HIV-1分子传播网络图,形成15个分子簇(簇内患者数2~29例),入网率49.25%(66/134),入网病例以男性(75.76%,50/66)、异性性传播(81.82%,54/66)和感染CRF08_BC(50.00%,33/66)为主。发现一个包含29个病例(其中2例暗娼)的CRF08_BC较大分子簇(平均度值22.7),簇内病例集中在S县,平均年龄57.21岁,异性性传播为主(96.55%, 28/29),包括7例耐药病例,簇内序列的同源性分析显示与云南流行株的关联性最高。结论浙西南山区(丽水市)HIV-1亚型多元,治疗前耐药达到较高水平,发现特定区域存在以老年嫖客为聚集特征的分子传播簇,急需制定和实施精准干预策略,遏制HIV的传播。

  • 标签: HIV-1 亚型 分子传播网络 传播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职业病诊断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探索我国职业病诊断标准之间的关联特征,为职业病诊断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1至3月,检索职业病诊断标准的文本及规范性引用文件,使用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SPSS 22.0软件和Ucinet 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频次分析法,对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职业病诊断标准的网络密度和中心性进行统计,并绘制职业病诊断标准关联关系网络拓扑图。结果115项职业病诊断标准中,105项标准引用了146项规范性引用文件,共计431次。其中,被引频次较多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分别为GB/T 16180(91次)、GBZ 76(37次)和GBZ 73(23次),GBZ 188、GBZ/T 238中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数量较多,分别为87、13项。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整体网络密度为0.028 1;相对点中心度为3.089,排名前3的标准分别为GB/T 16180(55.152)、GBZ 188(53.333)、GBZ 76(23.636);接近中心度为7.773,排名前3的标准分别为GB/T 16180(8.735)、GBZ 188(8.730)、GBZ 76(8.333);中间中心度为0.824,排名前3的标准分别为GBZ 188(38.836)、GB/T 16180(38.301)、GBZ/T 238(10.407);GB/T 16180、GBZ 188、GBZ 76、GBZ 73、GBZ 59位于职业病诊断标准关联关系网络拓扑图的核心。结论我国职业病诊断标准的网络密度较低,关联不紧密;GB/T 16180、GBZ 188、GBZ 76是关键节点标准,应作为下一步标准实施追踪的重点。

  • 标签: 职业病 诊断标准 规范性引用文件 社会网络分析 关联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双模特征强化注意力网络的新生儿脑组织图像分割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针对T1和T2双模态新生儿脑磁共振图像,在编码路径采用双模特征提取、可分离卷积和空间-通道注意力,在解码路径引入可分离卷积。采用数据互补性和完备性对提取的双模特征进行融合构建潜在统一表达,使用跳跃卷积连接编码路径和解码路径来增强信息传送。结果基于双模特征强化注意力网络的新生儿脑组织图像分割方法能够准确分割白质、灰质和脑脊液,超过现有基准方法。结论基于双模特征强化注意力网络的新生儿脑组织图像分割方法不仅改善图像分割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还可促进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新生儿大脑生长发育和健康评估的临床应用。

  • 标签: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图像分割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左侧执行控制网络功能连接的特点。材料与方法纳入21例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与20例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者,采用3.0 T磁共振设备进行静息态磁共振成像。首先,基于左侧执行控制网络感兴趣区计算全脑功能连接,分析两组间左侧执行控制网络功能连接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差异区功能连接值与海洛因吸食史和美沙酮治疗史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相比,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的左侧背外侧前额叶与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增强(P<0.05,GRF校正),左侧后顶叶与左侧中央后回的功能连接增强。(P<0.05,GRF校正)。上述区域的功能连接强度值与海洛因吸食史和美沙酮治疗史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左侧背外侧前额叶与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增强可能提示美沙酮有助于改善海洛因成瘾者的大脑执行控制功能,从而降低复吸风险;大脑左后顶叶与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增强,可能是长期服用海洛因导致的对毒品线索刺激异常适应的表现。

  • 标签: 海洛因依赖 美沙酮维持治疗 执行控制网络 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 作者: 程思 刁菲 韩孟杰 刘方华 曹宏华 徐慧芳 曹晓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206,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10440,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 510410,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 51143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20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2206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广州市外籍人员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交、性行为特征及相关因素,为有效开展外籍人员干预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对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网络社交行为、性行为等信息。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可能影响临时性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434名外籍人员中,线下调查241人,线上调查193人。男性占68.4%(297/434);年龄(31.0±8.8)岁;来源地为非洲地区的占79.0%(343/434);经商占46.5%(202/434),学生占48.2%(209/434);在中国有生意伙伴、家人陪伴的比例分别为59.4%(258/434)和28.1%(122/434);在中国有关系密切的朋友<10人的比例为57.1%(248/434);每日使用社交软件时间为1~3 h的占43.3%(188/434);最近3个月发生临时性行为占15.2%(55/363)。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每日使用社交软件时间<1 h者相比,>6 h者更有可能最近3个月发生临时性行为(OR=3.63,95%CI:1.31~10.08)。结论广州市外籍人员中每日使用社交软件时间较长者更有可能发生临时性行为。合理运用社交软件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可促进外籍人员的健康意识。

  • 标签: 外籍 社会支持 性行为
  • 作者: 李骋 陈虎 王勇 孙玉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 口腔修复教研室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相关研究已涉及口腔医疗多个领域,特别在口腔三维解剖特征的自动化分割与识别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可辅助口腔医师及技师完成繁琐重复的手工操作,并更高效精确地完成诊断与诊疗计划制订。本文简要总结人工神经网络在口腔三维解剖特征的分割与识别领域的应用现状与现存问题,为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神经网络(计算机) 口腔医学 放射摄影影像解释,计算机辅助 图像解释,计算机辅助 计算机辅助设计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发生以来公立医院面临的网络舆情现状和特征,为公立医院网络舆情处置提出建议。方法通过新浪微博数据分析工具和第三方数据统计工具,抓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在"新浪微博""抖音""今日头条"3家主流新媒体平台上,以"武汉协和""协和抗疫"为关键词的"热搜"事件数据,利用内容分析法,统计发生频次、时间分布、关注热度和发展趋势等。结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立医院面临的网络舆情呈指数级激增的态势,累计总搜索量为72 119 802次,是疫情发生前医院被关注热度的数万倍;且网络舆论传播呈现出内容碎片化、速度瞬时化以及负性信息关注度更高等特点。结论新冠肺炎网络舆论的公众参与度空前高涨,对公立医院网络舆情处置带来了挑战。公立医院应提高重视程度,并建立健全相应处置机制。

  • 标签: 医院,公立 网络舆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分子流行病学技术构建嘉兴市经异性商业性行为感染HIV病例的传播网络,并了解其传播特征。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嘉兴市某县新报告的异性商业性行为HIV病例及其阳性配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浆并提取RNA,运用RT-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的pol区基因,使用MEGA 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亚型分析,计算毒株间遗传距离。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分子传播网络。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41例HIV病例,以50岁以上老年男性为主(73.2%)。41例病例的HIV-1亚型包括CRF01_AE(34.1%)、CRF07_BC(46.3%)和CRF08_BC(19.5%),其中33例形成7个分子簇,成簇比例为80.5%。在较大分子簇A和C中各发现1例高传播风险病例。结论异性商业性行为人群HIV-1亚型多样,传播特征复杂,成簇病例可能是导致该县艾滋病疫情上升的重要因素。

  • 标签: HIV 分子流行病学 传播网络 精准干预 遗传 毒株亚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8-2017年广州市注射吸毒人群HIV-1分子网络的分布特征,为该人群艾滋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8-2017年广州市新确证的注射吸毒HIV-1感染者血清样本,进行pol区基因扩增及测序后,利用Cluster Picker 1.2.3软件识别系统进化树中的分子簇,使用HyPhy 2.2.4中TN93模型计算成簇序列间的基因距离,通过可视化软件Cytoscape 3.8.2构建分子网络,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进行成簇分析和中心性分析。结果成功扩增获得pol区基因片段586条(73.9%,586/793),共产生80个分子簇,成簇率为46.6%(273/586)。成簇样本与未成簇样本比较,汉族(48.4%,260/537)、广东籍(52.7%,146/277)和CRF55_01B(93.3%,14/15)的成簇比例更高。分子网络度值范围为1~7,度值≥3的节点占12.8%(24/187),其与网络中另外81个节点相关联(43.3%,81/187)。中心性分析结果显示,HIV-1感染者职业为家务/待业者在高程度中心性(19.0%,19/100)、高中介中心性(22.0%,22/100)和高亲近中心性(32.0%,32/100)的比例更高。结论广州市注射吸毒人群HIV-1分子成簇风险较高,应将具有本地及广西籍、家务/待业特征的注射吸毒人群作为重点干预目标,并实施精准干预,降低该人群HIV-1感染率。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注射吸毒人群 分子网络 成簇分析 中心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的特征,探讨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方法于2014年9-11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MMT门诊正在接受治疗的1 040名患者,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病历查阅等方式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吸毒情况、MMT情况、性行为、抗-HCV、HIV感染情况等,检测HBsAg、抗-HBs、抗-HCV情况,通过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结果研究对象1 031例,HBsAg阳性率为11.35%(117/1 031),抗-HCV阳性者740例,HBsAg阳性率为10.27%(76/740)。控制混杂因素后,抗-HBs阳性与阴性者相比,不易出现HBsAg阳性(OR=0.05,95%CI:0.03~0.09);抗-HCV阳性与阴性者相比,也不易出现HBsAg阳性(OR=0.30,95%CI:0.17~0.52);有乙型肝炎(乙肝)家族史比没有乙肝家族史者更容易出现HBsAg阳性(OR=5.30,95%CI:2.68~10.52)。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显示:乙肝家族史、抗-HBs与HBsAg阳性直接相关,抗-HCV、最近3个月注射吸毒、治疗期间吸食其他毒品与HBsAg阳性间接相关。结论MMT门诊患者中抗-HBs、乙肝家族史、抗-HCV、最近3个月注射吸毒及治疗期间吸食其他毒品与HBsAg阳性相关。

  • 标签: 美沙酮维持治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特征 贝叶斯网络模型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功能障碍及其相应的大脑神经网络信息传输特征变化规律。方法对34例抑郁症患者和51例健康志愿者行定量脑电信息传输特征分析,并通过视觉注意反应时测验和视觉注意保持测验评估视觉注意反应能力。结果抑郁症患者视觉注意反应时间长于对照组.视觉保持测验失误总数、误判数均高于对照组(£分别=4.71、4.56、3.96,P均〈0.05)。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视觉注意反应时测验的反应时间短于不伴焦虑的患者(t=3.20.P〈O.05)。抑郁症组的大脑信息平均传输强度指数、平均强度调整周期、平均传输响应指数、平均响应调整周期均低于对照组(f分别=5.77、4.24、6.39、4.89,P均〈0.05),且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上述脑电信息传输特征参数均低于轻度组(f分别=2.41、2.78、2.91、3.25,P均〈0.05)。此外,正确数与年龄呈负相关,与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r分别=-0.41、0.36,P均〈0.05);正确数、大脑信息平均强度调整周期、平均响应调整周期与抑郁、焦虑程度呈负相关(r分别=-0.43、-0.36、-0.40;-0.46、-0.44、-0.48,P均〈0.05),平均传输强度指数还与抑郁程度呈负相关(r=0.36,P〈O.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注意功能缺陷,大脑神经网络信息传输特性明显降低。抑郁症患者注意功能的损害受年龄、教育年限以及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

  • 标签: 抑郁障碍 注意功能 脑电信息 神经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分子网络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HIV传播热点和跨地区传播特征,为优化艾滋病精准防控策略提供证据。方法整合1997-2020年采集的5 996条广西HIV pol区序列和165 534条公开发表的非广西HIV pol区序列,使用HIV-TRACE工具以0.5%成对基因距离阈值构建分子网络。结果进入广西HIV传播热点分子网络的序列比例为31.5%(1 886/5 996)。在HIV跨地区传播分子网络中,省内连接占51.6%(2 613/5 062),国内连接占48.0%(2 430/5 062),国际连接占0.4%(19/5 062)。与广西跨地区连接的主要地区为广东省(49.5%,1 212/2 449)、北京市(17.5%,430/2 449)、上海市(6.9%,168/2 449)、四川省(5.7%,140/2 449)、云南省(4.2%,102/2 449)、陕西省(3.8%,93/2 449)、浙江省(2.8%,69/2 449)、海南省(2.0%,49/2 449)、安徽省(1.5%,37/2 449)和江苏省(1.3%,33/2 449),其余地区与广西跨地区连接比例均<1.0%。进入广西HIV传播热点分子网络风险较高的影响因素包括≥50岁(相比于25~49岁,aOR=1.68,95%CI:1.46~1.95)、男性(相比于女性,aOR=1.21,95%CI:1.05~1.40)、未婚(相比于已婚,aOR=1.18,95%CI:1.00~1.3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于初中及以下,aOR=1.21,95%CI:1.04~1.42)和男男性传播(相比于异性性传播,aOR=1.77,95%CI:1.48~2.12)。跨地区连接风险较高的影响因素包括男性(相比于女性:aOR=1.74,95%CI:1.13~2.7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相比于初中及以下,aOR=1.96,95%CI:1.43~2.69)、自由职业/待业/退休(相比于农民,aOR=1.50,95%CI:1.07~2.11)、男男性传播(相比于异性性传播,aOR=3.28,95%CI:2.30~4.72)。结论广西存在HIV传播热点,广西与国内地区组成复杂的跨地区传播网络。后续研究应针对分子网络分析推断的高风险人群开展社会网络调查,及时识别隐匿传播链,减少HIV二代传播。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分子网络 传播热点 跨地区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病理特征及子宫内膜病变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3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63例患者子宫肌瘤的病理特征及子宫内膜的病变特征。结果有10例患者阴道出现不规则流血,23例为单发肌瘤,40例为多发肌瘤,有5例子宫内膜发生病变。结论子宫肌瘤会合并子宫内膜发生病变,子宫肌瘤单发、多发与子宫内膜病变没有关系,而不规则阴道流血、绝经和子宫内膜内变有关。

  • 标签: 子宫肌瘤 病理特征 子宫内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