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畲族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为保障健康和部落安全,发展出了既具自身特色、又吸纳少林禅医精华的骨伤诊疗技术。但畲族由于有语文无文字,其治疗骨伤的宝贵经验只能口口相传,因此基于多角度、多层面研究畲族医药的发展历史对丰富中医药传统医学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畲族 佛教禅宗 少林禅医
  • 简介: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每年均有大量的人群因结核病而死亡。我国建国前死亡率高达200-300人/10万,居各种疾病死亡原因之首,建国后随着政府的重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卫生状态改善,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大为降低。但随着艾滋病、吸毒、酗酒和贫困、人口大量流动以及不了解结核病防治和知晓相关知识等原因,其发病率又呈现上升趋势。自2002宁德市卫X项目实施至今已有11年,作为脆弱人群之一的畲族人群的结核病控制工作仍是薄弱环节。本文就结核病在人群特别是畲族人群中的知晓率及相关的防治策略与措施等进行简单介绍,以期达到了解结核病在畲族人群中的流行,为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资料。

  • 标签: 畲族 结核病 结核病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nvestigator®DIPplex系统中30个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位点在福建畲族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在福建畲族群体的遗传学应用。方法应用Investigator®DIPplex系统对200名福建地区畲族健康无关个体进行30个InDel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群体遗传学参数,并与国内外其他群体进行比较。结果经Bonferroni校正,30个InDel位点在福建畲族群体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各位点杂合度为0.45~0.82,多态信息含量为0.2~0.37,个体识别力为0.385~0.645。30个InDel位点的累积个体识别率为0.999 999 999 996 8,三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86 245 8,二联体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54 322 5。福建畲族群体InDel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华东汉族、西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4个国内群体相比,分别在3个、8个、6个、6个位点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波兰、美国、德国、非洲等4个国外群体相比,分别在19个、13个、13个、11个位点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nvestigator®DIPplex系统中的30个InDel位点在福建畲族群体分布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态性,可独立应用于福建畲族个体识别的遗传学研究。

  • 标签: 插入/缺失多态性 福建畲族群体 遗传多态性 群体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