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2002年12月-2006年9月,笔者单位收治烧伤患者36例,其中男32例、女4例,年龄3~46岁[(26.2±2.3)岁]。烧伤总面积为15%~98%,其中浅Ⅱ度3%~21%、深Ⅱ度11%~67%、Ⅲ度4%~87%TBSA。创面主要分布于四肢,少量在躯干。

  • 标签: 烧伤患者 辐照猪皮 治疗 临床资料 TBSA 浅Ⅱ度
  • 简介:目的总结深Ⅱ°烧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深Ⅱ°烧伤采用早期清创后或浅削后用辐照碘胺嘧啶锌(SD-Zn)猪皮覆盖。结果单纯覆盖(深Ⅱ°偏浅)组:平均愈合时间14.6d;浅削痂覆盖(深Ⅱ°偏深)组:平均愈合时间17.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用辐照SD-Zn猪皮治疗深Ⅱ°烧伤创面能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创面覆盖物。

  • 标签: 深Ⅱ°烧伤 辐照猪皮 创面覆盖 削痂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鲜猪皮在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一系列处理措施将新鲜猪皮应用于临床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救治。结果2009年0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对新鲜猪皮进行处理后应用于临床5例病人,均取得成功。讨论对于移植猪皮厚度的理解、降低移植猪皮抗原性及感染率措施、关于移植猪皮的术后管理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皮肤撕脱伤皮瓣组织中E-选择素的表达,探讨E-选择素分子与皮瓣坏死的关系。方法将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复制成皮肤撕脱伤模型后,分别取皮瓣组织采用PCR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E-选择素分子的表达。并测定皮瓣成活面积。结果皮肤撕脱伤皮瓣组织中E-选择素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选择素可能与皮肤撕脱伤皮瓣继发坏死相关。

  • 标签: E-选择素 皮肤撕脱伤 免疫组化 PCR
  • 简介:目的了解封闭负压引流(VAC)技术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小自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共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将创面分为对照组和负压治疗组。2组创面伤后前2d不作任何处理任其感染;第3天起,对照组创面用油纱换药,负压治疗组创面行VAC治疗。于治疗前(伤后第3天)及开始治疗后1、3、6、9、14、19、24d测量并计算创面的面积、深度;取创面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检测细胞增殖指数、血管内皮细胞数、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细菌计数。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开始治疗后第1、3天,负压治疗组创面面积和创面深度不再扩大和加深,创面内炎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增殖细胞数目均增多,MPO活性明显增高,细菌数明显减少;此期间对照组各指标变化情况与该组相反。治疗后1~19d,2组创面的面积、深度、血管内皮细胞数以及细菌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9d,2组创面细胞增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6d,2组创面MPO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32.8±1.6)d,明显长于负压治疗组的(25.8±1.0)d(P〈0.01)。结论与常规换药相比,VAC能明显减少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的细菌数量,减轻继发性坏死,促进炎性反应,快速启动肉芽组织生成,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感染 创面愈合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异体皮来源极度匮乏,给大面积危重烧伤患者的救治带来了极大挑战。而异种猪皮虽然结构功能与人皮肤相似,但受免疫排斥反应、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感染等因素影响,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系统的出现,使一次实施多位点靶基因编辑成为可能,为异种猪皮治疗烧伤创面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着重对异种猪皮移植治疗临床烧伤创面的进展、存在问题、基因修饰/编辑策略及其应用研究进行讨论。

  • 标签: 烧伤 生物敷料 移植,异种 基因编辑 猪皮 创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