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新型个人剂量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方法:参照国家标准"个人与环境监测用剂量测量系统"(GB/T10264-2014)和计量检定规程"个人与环境监测用X、γ辐射剂量测量系统"(JJG593-2016)对新型个人剂量的非线性响应、能量响应、量值检验、相对误差及变异系数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并将检测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比对。结果:新型个人剂量的非线性响应、能量响应、量值检验、相对误差及变异系数等相关性能指标经测试,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和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标准限值。结论:新型个人剂量各相关性能均可满足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需求。

  • 标签: 热释光 剂量监测 个人剂量计 性能评价
  • 简介:目的:在X、γ射线能量参考条件下对3台新型半导体个人剂量进行能量响应补偿,以满足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技术规范及我国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方法:在国家二级标准剂量学实验室,通过对无补偿剂量能量响应实验获得的数据,采用一组不同厚度铅、锡复合过滤片,结合不同直径的开孔进行能量补偿,满足剂量能量响应要求。结果:在50∽662keV能量范围内,个人剂量完成了测量误差≤±30%的能量补偿目标值。结论:通过采用打孔的铅、锡复合过滤片,可以对半导体型个人剂量能量补偿,使之满足相关标准规范及实际使用的要求。

  • 标签: 半导体 个人剂量计 铅锡过滤片 不同孔径 能量补偿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用于放疗剂量验证的新型片状Presage胶体剂量的吸收光谱、剂量线性、量程、稳定性等关键剂量响应特性。方法使用放疗加速器对同批次片状Presage剂量进行系列照射实验,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照射前后剂量在400~700 nm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光谱,使用胶片平板扫描仪测量照射前后R-G-B 3通道的吸光度变化。结果片状Presage在628 nm处有明显吸收峰且峰值吸光度随受照剂量呈显著线性变化趋势(R2=0.999 9),而在490 nm附近存在平缓吸收谷且谷区吸光度随受照剂量变化不大。胶体平板扫描仪R通道的吸光度测量灵敏度远大于G与B通道,在<10 Gy范围内,R通道吸光度随受照剂量呈高度线性变化(R2=0.999 9),而在大量程范围则呈显著二次变化趋势(R2=0.999 9)。该剂量的量程范围>94.6 Gy,在照射后1 h内吸光度变化可忽略,之后则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上升速度与受照剂量呈正相关,同时,未发现剂量梯度区出现梯度模糊现象。结论新型片状Presage胶体剂量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良好剂量线性,量程大、梯度保持性好、无分割效应,提示在大分割多靶点放疗的积分剂量验证中具有潜在应用优势。

  • 标签: 剂量验证 胶体剂量计 Presage剂量计 剂量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上海先进质子放疗设备(SAPT)水平固定束,利用开源剂量算引擎搭建质子放疗独立剂量算平台并验证该平台的准确性。方法通过测量SAPT水平固定束的绝对积分深度剂量以及空气中束斑大小,并结合蒙特卡洛模拟得到水中束斑大小增量,笔形束参数与剂量算引擎相结合,搭建了适用于该水平固定束的剂量算平台。计算平台精确性的验证主要通过绝对剂量验证和相对剂量验证实现。绝对剂量验证主要是比较单个立方体计划射野中心轴线上不同深度计算值和实测值的点对点误差。相对剂量验证主要是比较计算值和实测值的横向一维及二维相对剂量分布。同时,对单高斯束斑模型和双高斯束斑模型的精确性进行比较。结果计算值和实测值的点对点绝对剂量偏差在2%以内。3个立方体在中心深度的二维平面相对剂量分布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20%~80%半影宽度及半高全宽的偏差分别在1、2 mm以内。3个立方体计划及2个临床病例在中心深度的二维平面相对剂量分布的实测值与计算值的二维γ通过率(3 mm/3%)均>95%。双高斯束斑模型在剂量梯度变化较大或者射程较大的计划中相较于单高斯束斑模型计算得更准确。结论独立剂量算平台的精确度能满足临床要求,可利用此平台研究其他剂量相关的问题。

  • 标签: 质子放疗 剂量计算平台 束流建模及验证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介绍宫颈癌体外放射治疗的剂量算中常规手工计算与应用Eclipse计划系统的比较,通过应用Eclipse计划系统能更直观更方便于治疗计划的剂量算,希望能更好地指导宫颈癌治疗工作的开展。

  • 标签: 宫颈癌 剂量计算 Eclipse计划系统 参考点 等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质子笔形束(PB)剂量算可实现快速剂量算,但在处理组织不均匀度大的区域时误差较大,而蒙特卡洛(MC)剂量算是最精准的方法但非常耗时;深度学习技术可以通过学习PB和MC剂量分布之间的差异,将剂量算准确度从PB水平提高到MC水平。方法基于HD U-Net神经网络,开发了一个可将肺癌调强质子治疗患者的PB剂量转换为MC剂量的模型。该模型以患者PB剂量和CT图像作为输入来预测MC剂量。2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射束剂量和CT图像在被旋转到同一角度并作归一化后被用于模型训练与测试。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比较预测剂量与MC剂量的均方误差和1 mm/1%标准的γ通过率等评估。结果模型预测剂量与MC剂量相当吻合,测试病例1 mm/1%标准的平均γ通过率(剂量值超过最大MC剂量10%的体素)达到(92.8±3.4)%。模型预测所有测试病例的MC剂量所需平均时间为(6.72±2.26) s。结论成功开发了可以快速准确地从PB剂量和CT图像预测MC剂量的深度学习模型,并可用于提高肺癌调强质子治疗PB剂量算精度。

  • 标签: 深度学习 笔形束剂量 蒙特卡洛剂量 肺肿瘤/调强质子治疗
  • 作者: 任建新 巩贯忠 马星民 姚鑫森 尹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430072(现在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物理技术科,济南 250117)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物理技术科,济南 250117 ,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衡阳 4210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CT值赋值法对脑转移瘤放疗计划剂量算的影响,为基于磁共振(MR)图像进行放疗计划设计提供基础。方法选取35例接受放疗的脑转移瘤患者,每位患者在放疗前同一天分别进行CT和MR模拟定位,基于CT图像制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或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为原计划Plan1。将CT图像和MR图像刚性配准,在CT和MR图像上勾画主要的组织和器官,计算各组织器官的群体化CT值。基于CT图像,采用3种CT值赋值法生成3组伪CT,分别为:全组织赋予140 HU;空腔、骨骼和软组织分别赋予-700、700和20 HU;不同组织器官分别赋予群体化的CT值。Plan1在3组伪CT上重新计算剂量分布,分别获得Plan2、Plan3、Plan4,然后比较这3组计划和Plan1的剂量学差异。结果骨骼、空腔平均CT值分别为(735.3±68.0)、(-723.9±27.0)HU,软组织的平均CT值基本分布在-70~70 HU。Plan2、Plan3、Plan4相比Plan1的剂量差异依次减小,在剂量指标比较中,眼晶状体最大剂量差异最大,分别可达5.0%以上、1.5%~2.0%、1.0%~1.5%,其余剂量指标差异的95%置信区间上限基本不超过2.0%、1.2%、0.8%。在像素点剂量比较中,局部靶区病例中差异>1%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靠近射野的皮肤处,而全脑靶区病例中主要分布在骨骼与空腔、软组织交界处,以及靠近射野的皮肤处。此外,CT值赋值法在3D-CRT的剂量学差异大于IMRT,在全脑靶区病例大于局部靶区病例。结论不同CT值赋值法对脑转移瘤放疗计划剂量算的影响显著,对骨骼、空腔和软组织赋予合适CT值,剂量算偏差可基本控制于1.2%以内,而对各组织器官赋予群体化的CT值,可进一步将偏差控制于0.8%以内,满足临床要求。

  • 标签: 脑转移瘤 CT值 伪CT 剂量比较
  • 作者: 刘宏嘉 曲宝林 吴昊 戴相昆 解传滨 王海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放疗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技术研究院 100191,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放射治疗科,北京 10085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放疗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算法对于肺癌立体定向放疗(SBRT)自动计划RapidPlan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的影响。方法使用27例剂量算算法为AAA(Anisotropic Analytical Algorithm)的历史病例计划作为训练集建立AAA模型,使用AXB(Acuros XB)算法重新计算该27例训练集后建立AXB模型;另选20例未参与建模、具有不同处方剂量的计划对模型进行测试。对两种模型训练集计划和验证集计划分别进行剂量学比较。结果(1)重新计算前后的建模病例比较提示,AAA计算的平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剂量覆盖更高,危及器官(OAR)剂量差异不明显;除肺的V5 Gy和V10 Gy(至少接受5 Gy和10 Gy的肺相对体积)、气管的最大剂量(Dmax)外,其他剂量学参数差异值均提示AXB算法计算的计划剂量总体低于AAA算法计算结果。计划靶区体积(PTV)的平均适形指数(CI)值差异高达13.98%,PTV_D95%(95%PTV体积对应的剂量)差异值为3.50%。(2)验证病例剂量学比较提示,对于靶区,除在高剂量区域AXB优化结果更高之外,其余区域没有较大差异。大多数OAR在用AXB模型和AAA模型优化后结果差异不明显,最大差异不超过5.64%。结论RapidPlan建模过程可不必对其训练集中采用不同算法设计的计划进行重新计算,也不建议在训练集中排除使用不同算法获得的历史计划,以保留模型的几何多样性和广泛代表性。

  • 标签: 放射治疗计划 RapidPlan 剂量计算算法 肺癌 立体定向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剂量算法131I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0例Graves病甲亢患者131Ⅰ治疗结果。按每克甲状腺组织期望给予3.7MBq固定量,经剂量算法获得131I总剂量。治疗后随访平均12个月(6-96个月)。根据甲状腺功能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治疗成功(正常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失败(仍为甲亢,需复治)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ATD治疗经历、突眼、甲状腺重量、3h与24h摄碘率及其比值(UR)等各项指标。结果77.3%(116/150)首次治疗成功,22.7%(34/150)失败。总治愈率为94.6%。首次治疗疗效影响因素在年龄、性别、突眼、有无ATD治疗史、甲状腺重量、3h摄碘率及UR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R≥1和甲状腺重量≥47.38g时,其治疗失败率分别高于UR<1和甲状腺重量<47.38g者(P〈0.01)。结论剂量算法131Ⅰ治疗Graves病甲亢有较高的首次治疗成功率,当UR≥1或甲状腺重量≥47.38g时,应告知患者有131Ⅰ复治可能或应增加剂量以提高一次治愈率。

  • 标签: 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131Ⅰ治疗 摄取比值 甲状腺重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质量法和年龄法两种剂量算方法对儿童青霉素类药物处方前置审核拦截率的影响,为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拟定拦截标准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本院门诊2018年7月至12月的儿童患者静脉用青霉素类药物处方1 098张,根据药品说明书以及《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以及相关文献制定按体质量和年龄两种计算方法的剂量标准,模拟处方前置审核,统计出按两种剂量算方法进行剂量审核的拦截率,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McNemar检验)判断两种剂量算方法的拦截率有无差异。结果青霉素处方按体质量法拦截率为10.7%,按年龄法拦截率为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莫西林舒巴坦处方按体质量法拦截率为26.4%,按年龄法拦截率为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洛西林舒巴坦处方按体质量法拦截率为24.7%,按年龄法拦截率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哌拉西林舒巴坦处方按体质量法拦截率为25.7%,按年龄法拦截率为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体质量法计算儿童剂量对青霉素类药物处方的拦截率适中,较按年龄折算法更加准确,因此体质量法可作为首选,须设定不超过成人剂量的最高剂量限制;当患儿肥胖或消瘦时,按体质量计剂量的同时应根据年龄进行调整。

  • 标签: 剂量计算方法 青霉素类药物 前置审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onaco计划系统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的选择对鼻咽癌剂量分布的影响,给出蒙特卡罗计算中满足临床的单个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方法设置9个等机架角度间隔的10 cm×10 cm方野并随机抽取5例9个野调强放疗(IMRT)和5例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鼻咽癌计划,以各自计划CT作为质量保证模体创建验证计划,计算时格点步长选择3 mm,单个控制点的统计不确定度分别选择1%、2%、3%、4%和5%,分析选择不同统计不确定度的计算结果与选择统计不确定度为1%时的差异。结果对于单一方野和单一调强野,当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选取为4%时中心点剂量偏差高达7%;对于9个野IMRT和单弧VMAT不同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选取时中心点剂量偏差均≤1.5%,计划靶区体积平均剂量偏差均≤0.3%;对于9个野IMRT当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3%和单弧VMAT当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4%时中心冠状平面剂量中偏差<1%的点所占比例均>99%。结论基于蒙特卡罗计算的Monaco计划系统,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在1%~5%变化对于单一射野影响较大;在临床计算中,建议9个野IMRT的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选取应≤3%,VMAT的控制点统计不确定度选取应≤4%。

  • 标签: 蒙特卡罗系统 不确定度 鼻咽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鼻咽肿瘤/容积调强弧形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姜黄素对干环境射病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n=10):常温对照组(NC),干对照组(DHC),3个不同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的干组(50 mg/kg、100 mg/kg、200 mg/kg )。NC、DHC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姜黄素预处理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姜黄素每天1次灌胃,连续7 d。第8天除NC组外,其余4组大鼠转移至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内进行实验,环境温度(41±0.5 )℃,湿度(10±1)%。实验的第150分钟达到射病状态,麻醉后取材。肺组织进行HE染色并进行肺损伤病理学评分,观察肺湿干质量比(W/D),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等肺损伤指标。结果肺损伤病理学评分、W/D、BALF中总蛋白、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在NC组最低,DHC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姜黄素剂量的增加,肺损伤病理学评分、W/D、BALF中总蛋白、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均呈下降趋势。姜黄素不同剂量组之间及其与NC组、DHC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相关性分析提示,肺病理损伤评分与肺组织W/D比值、肺泡BALF中总蛋白含量、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879,r=0.935,r=0.916,r=0.880,P<0.01)。结论不同剂量的姜黄素可对干环境射病大鼠的肺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姜黄素在干环境射病肺损伤的防治方面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姜黄素 干热环境 热射病 大鼠 肺损伤 保护作用
  • 简介:婚后手淫手淫同性交一样,产生射精和满足,事后出现疲乏和松驰。但于淫与性交在心理上确实有很大差异。于淫多发在性幻想的基础上,而性交则在对方感情交融下进行的。

  • 标签: 手淫 性交 多发 射精 婚后 疲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动力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的增殖、调节及分泌功能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以期为慢性创面的修复探索新方法。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2021年2—4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行皮肤外科手术的10例患者(5例男性、5例女性,23~47岁)捐献的术后废弃脂肪组织,提取细胞并鉴定表型。取3批ADSC,各批细胞均分为仅行常规培养的正常对照组,行海姆泊芬处理后常规培养的单纯光敏剂组,行红光照射处理后常规培养的单纯光照组,行海姆泊芬和红光照射处理后再常规培养的光敏剂+光照组,样本数均为3。第1和2批细胞于处理完成后培养24 h,分别采用脱氧尿嘧啶核苷染色法检测ADSC增殖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与ADSC共培养的HaCaT细胞迁移比例;第3批细胞于处理完成后培养7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DSC的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取ADSC分为动力后0 min组、动力后15 min组、动力后30 min组、动力后60 min组,每组3孔,分别于行动力处理后相应时间点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并计算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p70 S6K)/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 S6K)比值。取2批ADSC,各批细胞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动力组及动力+雷帕霉素组,每组3孔,并行相应处理。第1批细胞于处理完成后培养15 min,同前检测并计算p-mTOR/mTOR、p-p70 S6K/p70 S6K比值;第2批细胞于处理完成后培养7 d,同前检测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结果培养12 d后,细胞鉴定为ADSC。处理完成后培养24 h,单纯光敏剂组和单纯光照组ADSC增殖水平[分别为(4.0±1.0)%、(4.1±0.4)%]和HaCaT细胞迁移比例(分别为1.17±0.14、1.13±0.12)均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7±0.6)%、1.00±0.16]相近(P>0.05),且均明显低于光敏剂+光照组[分别为(34.2±7.0)%、2.55±0.13,P<0.01]。处理完成后培养7 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光敏剂组ADSC的Ⅲ型胶原表达增加(P<0.05),单纯光照组ADSC的Ⅰ型胶原与Ⅲ型胶原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与单纯光敏剂组和单纯光照组相比,光敏剂+光照组ADSC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与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与动力后0 min组相比,动力后15 min组ADSC的p-mTOR/mTOR与p-p70 S6K/p70 S6K比值均明显增加(P<0.01),动力后30 min组、动力后60 min组ADSC的p-p70 S6K/p70 S6K比值均明显增加(P<0.01)。处理完成后培养15 min,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动力组ADSC的p-mTOR/mTOR与p-p70 S6K/p70 S6K比值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单纯动力组相比,动力+雷帕霉素组ADSC的p-mTOR/mTOR与p-p70 S6K/p70 S6K比值均明显减少(P<0.05)。处理完成后培养7 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动力组ADSC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与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与单纯动力组相比,动力+雷帕霉素组ADSC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与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低剂量动力可以促进ADSC的增殖、提高ADSC调节HaCaT细胞迁移的能力,并通过快速激活mTOR信号通路增强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分泌。

  • 标签: 光化学疗法 细胞增殖 细胞外基质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肝脏体积(LV)测量计算腹部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个体化方案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9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腹部三期CT增强扫描,并按体表面积计算对比剂用量的64例患者。测量LV、平扫肝实质密度、增强扫描肝实质密度、肝实质平均碘含量(AII),计算增强密度强化差值(ΔHU)、对比剂注射总碘量(IM),并计算肝实质内碘总量(TII)。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AII与ΔHU以及IM与TII的相关性,并获取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推导出对比剂注射量预测方程后,将对比剂预测值与实际对比剂注射剂量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AII与ΔHU以及IM与TII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26、0.759 ,P均<0.05,回归方程分别为YAII=0.034XΔHU+0.296、YIM=3.649XTII+16 486.754。参照肝实质增强扫描强化值ΔHU=50 HU为基准,推导基于LV计算个体化对比剂注射剂量总碘量为YIM=7.225XLV+16 486.754,将公式引入全部患者计算对比剂应用预测值,计算所得对比剂注射量为(64.27±4.92 )ml,将对比剂预测注射量与实际注射量进行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9,P<0.05),且对比剂注射量预测量较当前实际注射量减低。结论基于LV测量计算腹部CT增强扫描对比剂个体化用量的方案具有可行性,可以预测肝实质在增强扫描中的强化水平,并可减低碘对比剂的使用量。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造影剂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深部成像(EDI-OCT)观察半剂量动力疗法(PDT)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5年9月至2018年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医院杭州院区接受半剂量PDT治疗的急性CSC患者100例10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9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49.63±7.97)岁;平均病程(2.19±0.71 )个月。所有患者均行BCVA、EDI-OCT、FFA、ICGA等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并换算为logMAR视力记录。患眼治疗前平均logMAR BCVA为0.29±0.19,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为(370.59±134.98)μm,平均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为(366.93±86.95)μm。所有患者均行半剂量PDT治疗。对比观察患眼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和1、3、6个月的BCVA、CMT、SFCT、视网膜下积液(SRF)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治疗6个月后BCVA与基线BCVA、CMT、SFC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6个月,98只眼SRF完全吸收,有效率98.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周和1、3、6个月,患眼BCVA明显提高(F=66.493 ,P<0.001),CMT和SFCT明显降低(F=134.625、30.394,P<0.001、<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BCVA与基线BCVA呈正相关(r=0.529,P<0.001 ),与CMT、SFCT无明显相关性。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半剂量PDT治疗急性CSC短期内能有效提高患眼BCVA,EDI-OCT可观察到患眼治疗后CMT、SFCT明显降低,SRF吸收。

  • 标签: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 光化学疗法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肺部低剂量螺旋 CT放射剂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6年 1月 -2017年 1月期间收治的 84例健康体验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 42例,其中参照组在螺旋 CT检查中采用常规剂量,研究组患者在螺旋 CT检查中采用低剂量,观察和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扫描结果。结果 参照组 42例受检者平均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 272.80±30.75) mGY、( 3521.39±397.77) mAs、( 11.53±0.28) mGY、( 246.28±29.50) mGY•cm,研究组 42例受检者平均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 71.62±7.84) mGY、( 914.26±112.28) mAs、( 2.70±0.26) mGY、( 62.23±6.55) mGY•cm,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受检者的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都要显著低于参照组, p< 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检者各指标参数之间的比例分别为 26.21%、 25.69%、 23.56%、 25.20%。结论 在肺部螺旋 CT扫描中应用低剂量放射剂量,具有辐射量少、成本低等多方面的优势,与常规剂量间的比列大约为 25.69%,因此能够广泛的应用与早期肺癌高危人群的检查当中,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螺旋 CT 放射剂量 低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肺部低剂量螺旋 CT放射剂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4年 7月 -2015年 7月期间收治的 84例健康体验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 42例,观察和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扫描结果。结果 研究组受检者的放射剂量、毫安秒、 CT权重计量值、剂量长度乘积都要显著低于参照组, p< 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检者各指标参数之间的比例分别为 26.21%、 25.69%、 23.56%、 25.20%。结论 在肺部螺旋 CT扫描中应用低剂量放射剂量,具有辐射量少、成本低等多方面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螺旋 CT 放射剂量 低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