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亦急剧增多,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世界上约有5亿辆汽车,每年排出4亿吨一氧化碳,8千万吨碳氧化合物和5千万吨一氧化氮。据统计美国的空气污染约有60%为交通运输工具引起,在日本大约85%是由汽车引起的,我国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当前汽车废气已成为城市主要污染源。汽车在发动和行驶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 标签: 汽车尾气 健康
  • 简介: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21~43岁.因不慎坠入汽油罐中,在油中浸泡并缺氧38h后入院.患者烧伤面积35%~85%TBSA,平均面积42%,以Ⅱ度为主.创面大部分表皮脱落,基底红润,渗出多,创面周围有大小不等水疱.4例均有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表现为声嘶、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昏迷,表情淡漠.呼吸36~52次/min,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两肺可闻及广泛湿啰音,呼出汽油气味.心率114~186次/min.实验室检查:Hb146~178g/L,Hct58%~62%,WBC16.2~24.0×109/L,TP42~60g/L,Alb20~36g/L,血气分析:pH7.28~7.32,PaCO24.36~4.47kPa,PaO28.2~9.0kPa,SO20.80~0.92,HCO3-16.2~19.4mmol/L.1例心肌酶增高明显,AST258U/L,LDH448U/L,CK2210U/L,HBDH408U/L,CK~MB324U/L.黑便,潜血试验(++).辅助检查提示:血液浓缩,低蛋白血症,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临床诊断:(1)化学烧伤;(2)吸入性损伤;(3)汽油中毒;(4)休克.

  • 标签: 汽油浸泡损伤 治疗 化学烧伤 症状 吸入性损伤
  • 简介:目前,汽车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汽油或柴油,而这些燃料都是由多种短烃组成的混合物,它们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尾气,除了含大量的二氧化碳外,还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烟尘(铅尘)等;这些污染物通过空气严重危及人体健康。下面就其主要污染物埘人体的危害及防治做一阐述。

  • 标签: 汽车尾气 危害 预防 治疗 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 简介:薯片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油炸小零食,那淡淡的咸味伴随着土豆特有的泥土香味,还有嚼在口里“咯吱咯吱”的清脆口感,让许多人爱不释手。美国由此诞生了“couchpotatoes族”,他们一边躺在躺椅上看电视,一边嘴里嚼着薯片,成了20世纪60年代颇为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

  • 标签: 汽车尾气 薯片 生活方式 20世纪 看电视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近几年接诊的与油料较密切相关的患者中汽油中毒病员有增加的情况,就如何提高油料单位预防救治汽油中毒能力,提升油料安全供应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较为实用有效的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危害及主要监测技术,并从技术和政策两方面探讨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 标签: 机动车 尾气污染 监测 防治
  • 简介:      1 城市机动车的尾气污染现状及其危害      1.1 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   机动车排气污染是指机动车上路行驶向大气环境排放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   1.2 城市机动车的尾气污染的危害   由于机动车是低面污染源,适当提高新生产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标准

  • 标签: 城市机动车 尾气污染 探讨城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汽油中毒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及其救治。方法通过对临床就诊的14例患者进行分析,根据诊断标准对其确诊。结果14例汽油中毒患者中,9例为急性中毒,5例为慢性中毒,经过治疗后症状均减轻或消失。结论通过分析研究充分了解汽油中毒的神经系统的表现,为临床上确诊提供依据,通过治疗掌握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及其新进展。

  • 标签: 汽油中毒 神经系统 表现 救治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本厂尾气转化变换装置开车遇到的问题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技术改造确保装置一次性投料成功,同时防止变换炉因为过氧造成飞温及爆炸事故,对装置长周期运行起到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变换气 变换炉 转化炉
  • 简介:[目的]分析配有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尾气中含铂颗粒物的表面特征。[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和等离子质谱技术对颗粒物进行分析。[结果]尾气颗粒中含有大量的Si和Al,平均浓度分别为30.88%和23.71%;≤2μm的颗粒物占64%,颗粒物颜色为深褐色或黑色,电镜下观察颗粒物形状不规则,表面较粗糙,呈多孔状,汽车尾气颗粒物中铂含量为280±1ng/g,大气颗粒物(人民广场)中铂含量为27±0.5ng/g,尾气颗粒物中铂含量为大气颗粒物中铂含量的10倍。[结论]配有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尾气中含铂颗粒物以细颗粒物为主,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大气中铂的主要来源。

  • 标签: 汽车尾气 含铂颗粒物 扫描电镜(SEM) 等离子质谱技术(ICP-MS)
  • 简介:1997年7月11日下午,某加油站2名工作人员检修油罐时,其中1人进入罐底4.5m左右深处,突然昏倒在约30cm深的汽油残渣中,上面1人为了救人,未带任何防护面具进罐,又倒下,马上呼“110”救出,急呼“120”接来医院。立即进行急救,2人均意识丧失、口唇紫绀、呼吸急促、烦躁不安、脉搏加快、体温升高。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3、29岁。

  • 标签: 汽油中毒 缺氧 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性汽油接触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于2019年9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北京市某石油销售公司147名职业性汽油接触人员为观察组,以该公司158名无职业性汽油接触人员为对照组,通过职业健康检查获得体重指数(BMI)、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数据,并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职业史、既往史、个人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人群收缩压、舒张压、FPG、TG、BMI水平以及MS、肥胖、高血压检出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性别、工龄、饮酒、吸烟、婚姻状态、HDL-C水平、TG升高和HDL-C偏低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MS的危险是对照组的1.988倍(P<0.05)。结论职业性汽油接触可能导致MS检出率升高。

  • 标签: 汽油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职业暴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农药中毒患者使用呼吸机后产生尾气的处理方式以及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在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的40例农药中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均使用呼吸机,对照组的患者在往常的抢救室中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宽敞、通风效果更好的环境进行治疗,且在治疗结束后及时给环境空气进行消毒处理。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痊愈率为95.0%,治疗后发生呼吸道等相关感染的为5.0%;对照组痊愈率为75.0%,发生感染的为30.0%。结论:农药中毒患者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后,后期护理环境空气进行消毒可以减少呼吸机产生的尾气引起的相关性肺炎等医院感染性疾病,且该方法实施方便、快速、经济,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实现大范围推广适用。

  • 标签: 呼吸机,尾气处理,农药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快速有效的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的方法。方法通过用汽油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和用松节油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的自身对照研究。结果汽油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平均面积25cm2所用平均时间为1min,松节油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平均面积25cm2所用平均时间为10min(P<0.05)。结论用汽油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简便有效,节约时间,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烫伤(烧伤) 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哌拉西林生产过程中二氯甲烷的回收工艺,提高二氯甲烷的回收率和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成本。方法 采用二氯甲烷蒸馏、冷凝回收装置,通过多级冷凝单元将二氯甲烷气逐级从3℃至-25℃冷凝液化,分离出液态二氯甲烷并储存于储罐中,剩余的低浓度未冷凝的二氯甲烷气体进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再处理。结果 二氯甲烷冷凝回收装置能有效地回收哌拉西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氯甲烷,综合回收率达到98%以上,回收的二氯甲烷质量符合产品生产再利用及国家标准,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和生产成本。结论 二氯甲烷蒸馏、冷凝回收装置是一种适用于哌拉西林生产过程中二氯甲烷回收的有效工艺,具有技术先进、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经济合理等优点。

  • 标签: 哌拉西林 二氯甲烷 蒸馏 冷凝回收 尾气 工艺。
  • 简介:目的预测某汽油吸附脱硫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并分析其关键控制点。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划分生产单元,采用经验法、类比法、检查表法进行分析。结果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汽油(内含苯及芳烃)、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甲烷、乙炔、吸附剂粉尘及吸附剂含有的镍、钴、噪声、高温、工频电磁场、电离辐射等,类比检测结果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但炼油部有25.59%的噪声操作工人听力异常。结论该项目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化学毒物、噪声和电离辐射危害,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 标签: 汽油 吸附脱硫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暴露柴油机尾气(DEE)对肺部炎症的影响以及潜在的机制。方法30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DEE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DEE组暴露于含有3 mg/m3柴油机排气微粒的DEE中12周,对照组暴露于净化空气中12周。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尿液中2-羟基菲、9-羟基菲、8-羟基-2-脱氧鸟苷、丙二醛水平,血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肺炎症和重塑变化;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肺组织中miR-155水平;蛋白质印迹测定肺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miR-155与SIRT1的相互作用。结果DEE组大鼠尿中2-羟基菲、9-羟基菲、8-羟基-2-脱氧鸟苷、丙二醛水平,血清和BALF中IL-8、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01),肺组织切片中气道炎症及重塑加重。与对照组比较,DEE组大鼠肺组织中miR-155水平升高(t=21.854,P<0.001),SIRT1表达下降(t=25.580,P<0.001)。miR-155模拟物下调SIRT1野生型细胞的荧光强度,而SIRT1在miR-155组中优先富集。结论DEE暴露加重大鼠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可能与miR-155下调靶标SIRT1表达水平有关。

  • 标签: 柴油机尾气 肺炎 氧化应激 微小RNA-155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