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给医院财务带来一定的风险。运用风险管理的手段研究我国医院生存与发展的课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医院财务风险的现状及防范管理措施,以期对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有所裨益。

  • 标签: 医院 财务 风险 防范 管理
  • 简介:中药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药效是其中多种化学成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中药药动研究经历了从“单成分、单靶点”到“多成分、多靶点”的转变,相应的药动评价模式也经历了相似的发展过程,从最初针对单体成分的药动研究,到以单成分研究单味中药及复方的药动,再到多组分整合药动,以及之后的以药动一药效结合模式评价复方药动。对以上中药药动评价模式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中药 药动学 评价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和血管减影造影(DSA)在肝癌介入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4年1月期间,49例行TACE介入治疗的原发肝细胞癌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螺旋CT复查和DSA复查资料。结果螺旋CT复查与DSA复查在病灶形态、供血动脉、肝内染色、强化(染色)程度方面无统计差异(P>0.05),在门静脉主干癌栓和动-静脉漏方面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螺旋CT能反映肝癌介入治疗后瘤体组织变化和血供变化,且方便无创,应作为肝癌介入治疗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螺旋CT DS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超声诊断来进行乳腺肿瘤评价的临床实用性,探讨该类方法对于乳腺肿块的准确性评价效果,对乳腺肿块大小的确定性,以及分期的价值。方法2010年至2012年我院一共有26例乳腺肿块患者接受治疗,对其使用超声影像诊断,和CT扫描,对比两者的临床诊断效果以及准确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对比CT扫描对鉴定乳腺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都有较高的优势,统计学分析P<0.05研究存在统计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用于乳腺癌诊断中效果比较好,比起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高,对乳腺癌肿块评价比较优秀。

  • 标签: 乳腺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 肿瘤直径
  • 简介:基于肿瘤体积变化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对临床各种治疗手段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分子影像能反映细胞葡萄糖代谢,实现生物水平早期评价肿瘤疗效,评价标准从EORTC、PERCIST到PREDIST,根据临床需求不断完善;更有针对骨转移瘤的MDA标准。该文详细概述以上4种分子影像标准的评价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 标签: 实体瘤 骨转移瘤 疗效评价 EORTC标准 PERCIST标准 PREDIST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风险管理在骨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骨折老年患者108例,在临床护理中,给予风险防范护理干预,将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108例患者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后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9%。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骨折患者治疗中,减少或避免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对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及提高护理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风险管理 骨折患者 护理质量 护理风险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在不同影像的表现特点,及不同影像方法评价消融面积的准确性。材料方法: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子宫腺肌症患者,行聚焦超声治疗前后分别MRI、CEUS检查,分析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前后的影像表现及其意义。结果: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腺肌症后增强MRI与CEUS均表现为治疗区域内出现无灌注区。且增强MRI与CEUS对无灌注区的计算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提示CEUS可以作为消融疗效的简便、经济、快捷准确的评价手段。结论:CEUS是判断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效果的准确性好、简便易行的影像手段。

  • 标签: 聚焦超声 子宫腺肌症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比。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对1999年至2012年发表的有关丹红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实验,参照Jadad评分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对符合条件的9项研究提出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对两种药物治疗脑梗死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丹红注射液和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6%、88.02%,相对危险度RR=1.07,95%CI(1.00,1.15),Z=1.97,p=0.05.有统计意义。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9.09、9.83,增长的成本-效果比(△C/△E)为161.20。结论丹红治疗脑梗死效果明显优于血塞通,但从药物经济角度看,二者相比,血塞通是治疗脑梗死的优选方案。

  • 标签: 脑梗死 丹红 血塞通 Meta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价,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构建“寄生虫及检验”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体系进行初步探索,为构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比较完善的专业能力评价体系打下一定的基础。

  • 标签: 寄生虫学及检验 专业能力 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评价。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0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指导护理工作开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抢救物品完好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合格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护理组的各项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对于提高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有着明显作用,能够改善急诊工作开展过程,消除护理风险因素,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急诊患者 安全管理 应用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中医证候规律,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预先设计的量表,对161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流行病调查,收集慢性咳嗽的症状、舌脉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并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主要证候因子,结合中医证候给予解释。结果因子分析共提取7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4.393%,结合中医证候进行判断,可归纳为类风盛挛急证、类肺阴亏虚证、类肝火犯肺证、类风寒袭肺证、类痰湿蕴肺证、类燥邪伤肺证及类痰热壅肺证。结论采用因子分析的多元统计方法对慢性咳嗽的主要证候因子的提取结果与专家共识意见基本相同,可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 标签: 慢性咳嗽 中医证候学 因子分析
  • 简介:摘要在医院的经营过程中,通过分析医院资产负债表对了解医院当前财务存在的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分析医院资产负债表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条件性,本文首先分析医院资产负债表中蕴藏的主要信息以及作用,然后分析当前医院财务风险的主要现状,最后探讨出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 标签: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债务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管理在消化内科的应用,提升护理质量。方法从人、机、料、、环五个方面对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病人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针对2013年1月至12月2445例住院病人采取了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结论重视消化科住院病人的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能有效回避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安全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案例在培养新护士临床护理风险评估能力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典型案例,由本院资深护理人员主导,通过事件演练、座谈会、不良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将案例回放,在事件分析讨论中完成对新护士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的培训。结果新招护理人员经过一年期培训后,对护理风险管理意识增强,对制度、规范依从性增强。结论案例有助于激发新护士的学习热情,强化护理风险识别的理论基础。

  • 标签: 案例法 一年期护士 护理风险 风险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导丝用于鼻空肠营养管安置术的优势,为基层医院采用普通胃镜完成鼻胃镜手术提供经验。方法36例需要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导丝引导置管组(A组)和胃镜下活检钳辅助推送组(B组),比较两组平均置管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深度。结果改良导丝置管组平均置管时间为(368±82.5)秒,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平均置管深度(115±8.9)cm;胃镜下活检钳辅助推送组平均置管时间为(487±128.5)秒,一次性置管成功率72.2%,平均置管深度(100±4.5)cm,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改良导丝采用普通胃镜代替鼻胃镜,可有效引导完成鼻空肠营养管安置术,在基层医院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鼻胃镜 普通胃镜 导丝 鼻空肠营养管
  • 简介:目的研究丁苯酞连续多次灌胃给药对大鼠CYP3A酶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灌胃给予橄榄油;实验组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丁苯酞40、80、160mg·kg^-1(以橄榄油溶解)。对照组和实验组均连续灌胃5d,于第6日尾静脉注射探针药物咪达唑仑(4mg·kg^-1)后由眼底静脉丛取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以DAS2.1.1药物动力学程序拟合药动参数,以SPSS18.0软件对组间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咪达唑仑在0.06~3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日内、日间RSD〈13%;绝对回收率为80.59%~96.5%。咪达唑仑单用及与低、中、高剂量丁苯酞合用比较,药动参数AUC0~t、AUC0~∞、t1/2、CLZ、VZ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丁苯酞对大鼠体内CYP3A酶活性没有影响。

  • 标签: 丁苯酞 咪达唑仑 药动学 CYP3A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评价家庭夜间美白与冷光美白技术用于着色牙漂白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广州市东升医院口腔科2007--2010年的96例着色牙病例,分别用家庭夜间美白(50例)与冷光美白技术(46例)进行牙齿漂白,以VITA比色板分析脱色效果,用数字化疼痛评判(VAS)记录受试者术中牙齿敏感程度。术后及2年后复查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家庭夜间美白组总有效率为98.0%,冷光美白组为10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四环素牙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方面:家庭夜间美白组为72.2%、94.4%,冷光美白纽为90.0%、100.0%,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术中VAS评判:家庭夜间美白组敏感率为84.0%,冷光美白组为80.4%,两组敏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所有敏感者停止用药后6~24h均能缓解。2年后复查:两组牙齿颜色均出现反色。家庭夜间美白组总有效率为32.0%,冷光美白组为28-3%,两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治疗结束时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年后检查两组牙髓活力均正常。结论家庭夜间美白与冷光美白技术治疗着色牙效果显著,在四环素牙上冷光美白技术优于家庭夜间美白。2年后两组牙颜色均出现反色。两种漂白方法均具有临床安全性。

  • 标签: 牙齿漂白 牙齿敏感 过氧化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血牙周风险评估系统对牙周患者支持治疗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予以牙周基础治疗的7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牙周风险评估系统结果确定患者复诊时间,比较规律复诊组和不规律复诊组两组的探诊深度、探诊出血百分比、失牙数及复发风险的变化。结果本组70例患者规律复诊者共29例,不规律复诊者共41例。规律复诊组在T0时间其PD、BOP(+)%与不规律复诊组经比较(t=0.250,0.568,P=0.803,0.572)差异无统计意义。两组T1时间的PD、BOP(+)%值与T0时间相比均明显减少,且规律复诊组在T1时间其PD、BOP(+)%与不规律复诊组经比较(t=2.215,2.333,P=0.030,0.023)差异具有统计意义。规律复诊组在T0、T1时间总牙数均为732颗,TL=0。不规律复诊组在T0、T1时间总牙数分别为1080颗、1077颗,TL=3。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复发风险升高,其中规律复诊组共24.14%(7/29)患者由高复发风险度向中复发风险度转变,而不规律复诊组仅14.63%(6/41)。结论牙周风险评估系统能有针对的确定牙周支持治疗期间的复诊时间,而规律复诊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牙周风险评估系统 牙周患者支持治疗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