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可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型、迁移、吞噬脂质、趋化巨噬细胞,参与新生血管内膜的形成。目前,对于冠心病血管硬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多种生化标志物参与冠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所以,在临床上寻求有可促进冠状动脉血管管壁发生炎性增生,影响冠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的有实际预测价值的相关因子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引起冠心病(CHD)患者的血液中血浆骨桥蛋白水平表达上调,其有可能参与冠脉狭窄的整个病理过程。

  • 标签:
  • 简介:耳聋是一种常见的人类感觉系统疾病,病因复杂、发生率高、治疗闲难。对耳聋的病因、致病机制以及防治措施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耳聋的认识不断深入,其中Connexin蛋白因在遗传性耳聋中的作用而被广泛研究。

  • 标签: 遗传性耳聋 N蛋白 分子生物学技术 系统疾病 致病机制 发生率
  • 简介:为了摄取更丰富的蛋白质,早餐得吃多少?某品牌蛋白粉的广告给出了两个选择:灌下几升牛奶或在一杯牛奶里加一勺蛋白粉。

  • 标签: 蛋白粉 蛋白质 牛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250高血压胸痛患者采用检测Mb、cTnI,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及肌酸激酶CK。结果Mb,cTnI,hsCRP及CK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Mb是早期诊断高血压心脏病较为理想的指标,cTnI是理想标记物,hsCRP,CK协助诊断,四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早期诊断高血压心脏病,能够及时治疗,预防更严重的后果出现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TnI Mb hsCRP 肌酸酶CK 联合应用 高血压心脏病
  • 简介:患者男,82岁,面部、躯干浸润性红斑伴痒1月余来院就诊.组织病理示:真皮毛囊上皮水肿,黏液池形成,毛囊内及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阿新蓝染色(+).免疫组化示:CD3(+)、CD4(+)及UCHL-1(+).诊断为毛囊粘蛋白病向嗜毛囊性蕈样肉芽肿转化.

  • 标签: 毛囊黏蛋白
  • 简介:上期提到了供能营养素,蛋白质是其中之一。“蛋白质”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proteios,意为“头等重要”。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也是涮节生命活动的多种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还是人体能量的来源之一。因而可以说: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 标签: 生命活动 蛋白质 机体组织 活性物质 人体能量 物质基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血清尿酸以及脂蛋白(本研究指的是脂蛋白a)的检测结果对冠心病诊治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2月入住我院的56例冠心病患者(研究组)和56例健康体检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以及脂蛋白进行规范检测,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以及脂蛋白的检测结果和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直接联系,研究组和对照组检验结果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以及脂蛋白变化有关,检测这三项对于提高冠心病诊断率有极大的推动意义。

  • 标签: C反应蛋白 脂蛋白 血清尿酸 冠心病
  • 简介: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与多种肿瘤基因密切相关。锚蛋白重复序列(Gannankyrinrepeats,Gankyrin)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癌基因,目前研究表明它在肝细胞癌及很多恶性肿瘤中高表达。近年研究表明Gankyrin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但对Gankyrin在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Gankyrin蛋白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中是否表达尚未见报道。本文就Gankyrin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情况作做一综述。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锚蛋白类 综述 锚蛋白重复序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叶酸(FA)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从衢江区体检人群中选择1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实验组,109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FA。结果实验组血清Hcy及hs—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血清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o.05),FA与Hcy呈负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cy、hs—CRP水平增高可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FA可能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质 叶酸
  • 简介:背景:老年人肌肉蛋白质代谢出现了负平衡状态,这被认为是老年人肌肉丢失和肌肉功能衰退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的许多研究都证实,抗阻训练和蛋白质补充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人肌肉蛋白质代谢的负平衡现象,并提高老年人肌肉质量,改善其肌肉功能。目的:综述老年人抗阻训练、蛋白质补充以及抗阻训练结合蛋白质补充对老年人肌肉蛋白质代谢和肌肉功能的影响,探讨改善老年人肌肉功能和抑制肌肉丢失的可行办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和PubMed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与肌肉蛋白质代谢、蛋白补充及抗阻训练对老年人肌肉蛋白质代谢影响的相关文献。检索词分别为“蛋白质代谢;肌细胞;肌肉丢失;抗阻训练;蛋白补充”和“muslcecell,resistancetraining,Sarcopenia,proteinmotablism”。结果与结论:在检索到的81篇文献中排除22篇不符合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59篇文献进行了分析、综述。结果表明,老年人肌肉蛋白质代谢的负平衡状态是导致老年肌肉丢失的直接原因。抗阻训练和给予富含亮氨酸的蛋白质补充能够有效增强老年人肌肉蛋白质合成代谢水平,并改善老年人肌肉功能。但老年人肌肉蛋白合成代谢对抗阻训练和蛋白补充的反应能力远低于年轻人。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综述 肌肉丢失 抗阻训练 肌纤维类型 肌肉蛋白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疗和白蛋白对胆红素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将血清胆红素>205μmol/L的13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光疗配合白蛋白静点,对照组单纯光疗。监测治疗前后TB和TB/A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胆红素浓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并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但两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照治疗后TBIA虽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TB/A明显下降,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B/A是评价胆红素毒性的重要参数。光疗加用白蛋白后,不仅能降低总胆红素,而且可同时增加白蛋白胆红素结合度,从而降低体内自由胆红素水平,减轻胆红素毒性。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光疗 白蛋白 血清总胆红素 自由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不同甘油三酯(TG)水平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载脂蛋白A1(ApoA1)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病人836例,对其进行血清HDL-C、ApoA1、TG测定,并根据TG含量不同进行分组,分析HDL-C与ApoA1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随着TG含量增高,相应的HLD-C含量呈梯度下降;在TG>1.70mmol/L时,随着TG含量增高,ApoA1含量呈梯度上升;经Spearman相关分析,在TG<10.0mmol/L时,HDL-C与ApoA1存在比较显著的相关性;在TG>10.0mmol/L时,HDL-C与ApoA1不具有相关性。结论ApoA1的升降不一定与HDL-C成正比例,同时测定HDL-C与ApoA1对临床诊断以及疗效评估等更有帮助。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 载脂蛋白A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 简介: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G416S突变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的特点。方法在100例HCM患者中对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分析携带基因突变患者的表型特点。结果在一例患者中发现MYBPC3第8697G〉A基因突变,该突变位于外显子15,造成了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第416位的甘氯酸转变成丝氨酸(G416S),该位置位于保守区。患者65岁时出现活动后胸痛不适,无高危因素。结论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G416S错义突变能够导致HCM,携带该突变的患者表型轻、预后好。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G416S错义突变 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泌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为观察组,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观察对象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泌尿微量蛋白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同病史时间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比较随糖尿病病史的增加,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泌尿微量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呈升高时可提示存在早期的肾功能损伤情况,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及早进行二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程度。

  • 标签: 泌尿微量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24h尿蛋白定量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联合检测来判断肾早期损伤。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做24h尿蛋白定量的同时,检查24h尿微量白蛋白。结果24h尿蛋白定量、24h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同时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47.9%、22.1%、21.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它反应早期肾功能受损的情况,当尿中发生了蛋白尿,即一次24h蛋白定量超标时,不一定能判断肾功能是否受损,但如果同时尿微量白蛋白也升高,则发生肾脏病变的可能性极大。所以这两个项目一起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检验中推广。

  • 标签: 24h尿蛋白定量 尿微量白蛋白 早期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