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百固金汤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至2017年7间我院收治的感冒后咳嗽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予以观察组患者百固金汤止嗽散加减治疗,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对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则为77.8%,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冒后咳嗽患者采取百固金汤止嗽散加减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实践价值。

  • 标签: 百合固金汤 止嗽散 感冒后咳嗽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017年6收治的80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三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痊愈率、总显效率分别为67.5%、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6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三汤能明显提高临床胃脘痛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三合四合汤 胃脘痛 疗效
  • 简介:望、闻、问、切是中医采集患者临床信息最基本的四种方法,依靠这四种方法将病人的病情进行收集,进而辨证施治。望诊作为四诊采集的第一步,以通过对患者直观信息的采集,快速对患者作出基本判断为优势,被称为四诊之首。但临床中不能单纯依靠某种诊断方法,而是需要四种方法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即为四诊参,通过四诊参使辨证更加准确。

  • 标签: 中医诊断 望诊 四诊合参 整体观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百固金汤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至2017年7间我院收治的感冒后咳嗽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予以观察组患者百固金汤止嗽散加减治疗,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对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则为77.8%,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冒后咳嗽患者采取百固金汤止嗽散加减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实践价值。

  • 标签: 百合固金汤 止嗽散 感冒后咳嗽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至2016年12于我院就诊的孕产妇,共10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围产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科学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孕产妇而言,应用围产期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强化孕产妇认识分娩知识,促进自然分娩率的增加,避免认知错误,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围产期 综合护理干预 孕产妇 分娩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绝经前后诸证是妇女绝经前后的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盗汗、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情志不宁等,笔者以丹栀逍遥散地黄汤治疗本病首重调肝,疏肝养血清热;次以宁心补肾,治以养心安神,清热除烦,阴阳并调收到满意效果.

  • 标签: 丹栀逍遥散 百合地黄汤 绝经前后诸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痔疮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痔疮术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和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初次排尿时间、初次排便时间、排便用时及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初次排尿时间、初次排便时间及排便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痔疮术后患者排尿排便困难,促进初次排尿排便,缩短排便用时,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痔疮术后 排尿排便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iteturbos在深覆病人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对46例患者实施该技术,向患者及家属介绍Biteturbos的功能,基本操作步骤,说明该附件在治疗中的重要性,以及平时加强口腔卫生的必要性。

  • 标签: Bite turbos 深覆合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面氧仪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创面氧仪疗法,2次/d;对照组一般护理疗法,1~2次/d。结果观察组压疮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O.05)。结论创面氧仪治疗压疮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创面氧合仪 压疮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针拔罐治疗呃逆的效果。方法将101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2例采用电针拔罐疗法,对照组49例采用单纯针刺。经治疗后,对两组疗效有效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电针拔罐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肯定。

  • 标签: 顽固性呃逆 电针 拔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特征,为早期发现病变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6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中32例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肺功能仪测定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中段流量、一氧化碳弥散功能。放射学检查为肺高分辨率CT扫描。结果32例合并肺间质病变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合并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HRCT有明显的小叶间隔增厚、蜂窝肺等影像学改变,肺功能示弥散功能下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受损。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规作胸部CT、肺功能等检测,可早期检出肺间质病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防止肺部疾病进一步恶化,阻止肺间质纤维化的关键。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肺高分辨CT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发热应用小柴胡汤升降散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肿瘤发热患者106例,均为我院2015年2至2017年12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应用西药退热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小柴胡汤升降散方案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所选肿瘤发热患者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8.2%,明显高于对照组72%,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为(8.2±1.1)d,明显短于对照组(14.2±2.7)d,组间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所收治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恶心呕吐4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率为12%,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肿瘤发热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升降散加用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总有效率,缩短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且具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发热 小柴胡汤 升降散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血红素氧酶-1(HO-1)与冠心病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非冠心病患者60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116例(冠心病组)的血红素氧酶-1的水平,并分析HO-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HO-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O-1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指标。

  • 标签: 血红素氧合酶-1 冠心病 冠脉动脉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三黄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0例采用中医疗法,对照组30倒采用西医疗法治疗前后作胃镜检查及14C呼气实验。比较Hp根除率并做效果分析。结果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根除率与性别、用药史、有无溃疡均无关(P0.05)。两组症状消失率、症状缓解率、症状无改善率,仅各组症状消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补中益气 三黄 幽门螺杆菌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枳术丸加减基本方治疗胃下垂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2016年12收治的80例胃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补中益气汤枳术丸加减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愈28例(35%),显效32例(40%),有效14例(17.5%),无效6例(7.5%)。讨论用补中益气汤枳术丸加减治疗胃下垂疾病,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补中益气汤 枳术丸 胃下垂
  • 简介:目的:分析实行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对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合理性的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72016年6间每月随机抽取25%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共40865张处方),评价和比较每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率逐年下降,而合理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居前3科室,分别为急诊门诊、儿科门诊和妇科门诊。结论:2011年71016年6间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用药是合理的,其处方用药的合理率逐年上升,表明实行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显著地促进作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门诊处方 专项点评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