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有专家提出这样一种可能性:越是感到无聊的人,生命可能越短暂。英国研究者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他们调查了伦敦7500多名公务员,二十几年后发现,那些在当年调查时感到工作十分无聊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危险性比没有这种感觉的人居然高于了2.5倍。

  • 标签: 公务员 危险性 心脏病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童年期心理虐待和忽视、述情障碍对大学生无聊倾向的影响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boredom proneness scale for college students,BPS)、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child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neglect scale,CPAN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he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对1 5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22.0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童年心理虐待[(26.540±8.985)分]、忽视[(32.665±10.651)分]、述情障碍的识别情感维度[(19.359±4.835)分]、描述情感维度[(14.173±3.001)分],外向思维维度[(20.383±3.429)分]与无聊倾向总分[(101.109±19.735)分]、外部刺激维度[(66.022±21.079)分]存在正相关(r=0.160~0.559,均P<0.01),而与内部刺激维度[(35.132±8.207)分]存在负相关(r=-0.302~-0.104,均P<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心理虐待与忽视是无聊倾向、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的影响因素,分别可解释总变异的14.3%,5.1%和18.2%(△F=130.561、41.968、172.711,均P<0.01)。述情障碍的识别情绪、描述情绪和外向思维是无聊倾向、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的影响因素,分别可解释总变异的17.5%,9.9%和25.5%(△F=134.274、60.696、234.383,P<0.01)。结论童年心理虐待和忽视、述情障碍对大学生无聊倾向存在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无聊倾向的外部刺激的影响上,其中述情障碍影响最大、解释力最高。

  • 标签: 无聊倾向 虐待 忽视 述情障碍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学生群体中无聊倾向性在焦虑抑郁情绪与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石家庄市三所高校大学生590人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调查表、无聊倾向性量表(boredom proneness questionnaire,BPQ)、生命意义感量表(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MLQ)、健康抑郁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及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 anxiety disorder-7,GAD-7)。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后采用Amos 24.0分析无聊倾向性在焦虑、抑郁情绪与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无聊倾向性总分和生命意义感总分(r=-0.260,P<0.05),学历(r=-0.110,P<0.05)呈负相关;无聊倾向性总分与抑郁总分(r=0.649,P<0.05),焦虑总分(r=0.555,P<0.05)呈正相关。中介效应模型拟合较好(χ2/df=0.582,GFI=1.000,AGFI=0.994,RMSEA=0.000)。无聊倾向性在焦虑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标准化效应值=-0.054);在抑郁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标准化效应值=-0.175);在学历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标准化效应值=0.025)。结论无聊倾向性在生命意义感相关因素中起中介作用,应重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

  • 标签: 大学生 无聊倾向性 生命意义感 抑郁 焦虑 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