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捕获捕获法作为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在估计人群规模、估计及校正发病率或患病率等研究中广泛应用。本文对经典捕获捕获法以及方法的改进、在人群规模估计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后续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捕获再捕获法 估计 人群规模
  • 简介:运用捕获捕获方法(下称cR法)估算上海市某地区道路交通伤害(RTI)实际发生人数,评价和改进道路交通伤害登记方法。利用某地区中心医院住院病例登记数据库作为第一样本资料来源、公安部门信息登记数据库作为第二样本资料来源,严格匹配两样本中重复的伤害病例,

  • 标签: 道路交通伤害 捕获再捕获法 发生人数 上海市 估算 资料来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采样器采样和人帐诱法采样两种采样方法对蚊虫的捕获效果。方法在蚊虫高发季节,使用一类两种新型机动高效吸血昆虫采样器(简称'大采样器'和'小采样器'),于宜兴太华农村稻田区域连续4日19:00-次日7:00时段每小时自动采集蚊虫,以了解采样器分时段采集蚊虫的效果;同期19:00-20:00蚊虫晚高峰时段,距离采样器50m类似生境处,同时进行人帐诱,以评价两种采样方法对蚊虫捕获效果的优劣。结果连续4日夜间12h大、小采样器的捕蚊总量无差异(t=-0.14,P=0.8919);大、小采样器均能有效获得夜间12h的蚊虫活动大高峰、小高峰、低谷时段分别在19:00-20:00、04:00-05:00或05:00-06:00、02:00-03:00或03:00-04:00;捕获蚊种有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二带喙库蚊、中华按蚊、雷氏按蚊、白纹伊蚊和骚扰阿蚊等7种,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其构成比分别为78.69%和81.59%。连续4日19:00-20:00时段,大、小采样器的捕蚊总量无差异(t=0.09,P=0.9349);三带喙库蚊为大、小采样器捕获的优势种,其构成比分别为88.17%和90.25%;大、小采样器对应人帐诱捕获的蚊虫中,三带喙库蚊的构成比分别为62.67%和42.55%,骚扰阿蚊的构成比分别为32.67%和54.24%,大、小采样器与对应帐诱对骚扰阿蚊的捕获效果均有差异。连续4日19:00-20:00时段,采样器和对应帐诱捕获蚊虫中,去除骚扰阿蚊后,三带喙库蚊的构成比均在90%以上,大采样器的捕蚊效果优于对应帐诱,小采样器与对应帐诱的捕蚊效果无差异。结论这类新型机动高效吸血昆虫采样器的大、小两种采样器样机均能有效实施对稻区蚊虫的分时段自动采样及获得蚊虫的活动节律,且蚊虫活动高峰时段的采样效果不差于对应人帐诱,可作为野外库蚊、按蚊等类群采样的推荐器械。

  • 标签: 蚊虫采样方法 机动高效吸血昆虫采集器 人帐诱法 现场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探究听障学生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视觉注意捕获特征。方法分别选取20名听障学生和健听学生,采用双任务范式,要求被试在工作记忆保持阶段完成注意探测任务。结果相对于健听学生,听障学生基于图形表征的注意捕获反应时更快。结论在工作记忆内容保持阶段听障学生的视觉通路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

  • 标签: 听障学生 工作记忆 图形表征 视觉注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检测TORCHIgM抗体的酶联捕获技术。方法应用酶联捕获法检测103例弓形虫(TOX)、135例风疹病毒(RV)、128例巨细胞病毒(CMV)、98例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者血清中IgM抗体,并与常用的间接ELISA法进行比较。结果酶联捕获法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间接ELISA法,且不受RF因子的影响。结论酶联捕获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TORCH 免疫球蛋白M 酶联免疫技术 捕获法
  • 简介:看到一道很特别的算术题。一个年轻的妈妈二十二岁生下了自己的孩子,朝夕相处了十九年。之后,孩子出外闯世界了。如今,他半年没有回家见妈妈了。

  • 标签: 《时间》 随笔 杂文 杂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已建立的二代测序技术进行人全外显子组测序项目对变异的检出性能。方法对4例实验室能力比对验证样本和4例已知结果样本进行全外显子组检测,分析点变异和插入缺失变异,从检测准确度、检测灵敏度、检测特异性、精密度和可报告范围等方面进行性能评估。数据质量控制以目标区域覆盖率、捕获特异性和平均深度为基础。结果数据输出量大于8G,实现了目标序列区域99.7%以上的覆盖率,捕获特异性86%以上,平均测序深度100×以上,Q30大于90%,对SNV的检出率达100%,50 bp以下Indel检出率达100%。结论本标准操作在验证范围内对变异的检出能力达到应用的要求。

  • 标签: 全外显子组 验证 灵敏度 特异性 准确度
  • 简介:人体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基质组成,肿瘤也不例外。除了肿瘤细胞之外,肿瘤还含有血管、结缔组织等基质。目前,常规对肿瘤样品基因表达量的研究实际上是对肿瘤细胞和基质混合物的研究。基质细胞往往没有癌变,因此对肿瘤细胞和基质混合物进行研究往往会掩盖掉肿瘤细胞中并不是很明显的基因表达异常。

  • 标签: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肿瘤细胞 MICRORNA 芯片技术 基因表达异常 基质组成
  • 简介:摘要:激光捕获显微切割作为现今社会发展研究分离特定同质细胞群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在处理细胞占据样本细胞数较小的情况下,亦或是研究细胞呈现分散状态时,这项技术的应用非常关键。对法医物证检验工作而言,合理运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对精子细胞、上皮细胞等各种形态的细胞进行分离检验,由此获取单一的DNA分型,有助于保障最终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本文在了解当前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类原理的基础上,对实际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简单分析,而后结合实践案例明确这项技术在法医物证检验工作中的具体应用,由此证明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可以用于处理精子细胞、上皮细胞等不同形态的细胞组织。

  • 标签: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法医 物证检验 RNA提取 扩增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原发性慢性静脉功能不全(PCVI)患者血小板高敏性对单核细胞跨内皮迁移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PCVI患者和正常人群,提取两组受试者不同体位时下肢静脉血液并分离其洗涤血小板悬液,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单层的transwell膜,根据洗涤血小板来源分成空白对照组、PCVI患者站立30min组、正常人站立30min组、PCVI患者晨起平卧位组及正常人晨起平卧位组,各组transwell上室中注入200μl单核细胞悬液(单核细胞浓度为5×105个/ml)和对应的洗涤血小板悬液200μl共同培养,分别在2、4、8、24h后计数并比较各组transwell下室中单核细胞数量。结果在接种共同培养2h和4h后,各组transwell下室中单核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自8h后和24h后,PCVI患者站立30min时较其他组别transwell下室中单核细胞数量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transwell下室中单核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压力变化引起的血小板活性异常是导致PCVI患者静脉管壁单核细胞异常增多的重要原因,可能与该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静脉高压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血小板高敏性 单核细胞 跨内皮迁移
  • 简介:2016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参与的阿司匹林或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研究(AcuteStrokeorTransientIschaemicAttackTreatedwithAspirinorTicagrelorandPatientOutcomes,SOCRATES)在巴塞罗那举办的欧洲脑血管病年会上公布,我在这座西班牙著名城市逗留了几日,感受到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魔力。

  • 标签: 脑血流量 时间窗 组织窗
  • 简介:《让你活到100岁也不痴呆的手指操》本书提供48种促进大脑活性化的手指操,内容包括手指、手腕的柔韧体操、弯曲手指操、旋转手指操、紧握手指操、伸展手指操、各种动物形状手指操、手指舞及加上简单的比赛和节拍游戏的手指操等。让你在快乐的手指动作游戏中持续给予脑部刺激,增加脑部的神经细胞,开发脑力,预防脑部退化!

  • 标签: 阅读时间 手指操 大脑活性 神经细胞 脑部 游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平台3个全外显子组探针的性能,为以后建立标准流程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提取人EDTA全血或FFPE组织gDNA,通过酶切方法将gDNA片段化,并为每一个样本的片段化后的DNA加上特异序列的接头,利用IDT、Human Exome和MedExomed三种不同的液相探针的方法将目标基因捕获出来,用Illumina的NextSeq 500二代测序仪进行测序;分析测序数据,比较不同捕获探针的靶向覆盖率、捕获特异性、变异检出能力等。结果本研究所选入组的3种探针,IDT和MedExome展示了对CCDS和Refseq数据库很好的覆盖率(均>95%);都表现了对靶区域很高的覆盖率(均>99%);IDT探针对血样gDNA捕获特异性(76.96%±0.75%,n=6),明显高于Human Exome (67.63%±1.62%,n=6) (P<0.001);IDT对FFPE标准品捕获特异性为84.48%±0.64%(n=3),明显高于MedExome的71.07%±0.91%(n=3)(P<0.01)。变异输出数量上,Human Exome最高。结论IDT探针的捕获特异性明显高于其它2种,而在变异输出数量上,Human Exome探针最高。

  • 标签: 外显子组 多位点测序分型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原位捕获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方法(in situ capture real 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ISC-RT-qPCR)检测感染性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A)的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以自行构建的NSP3重组质粒为对象,绘制标准曲线;通过优化ISC-RT-qPCR体系中猪胃粘膜提取物(porcine gastric mucin,PGM)包被浓度、孵育时间、孵育缓冲液pH和封闭时间的参数,建立、完善RVA的ISC-RT-qPCR检测体系,并评估该体系的特异性、检测限及稳定性。结果ISC-RT-qPCR最佳试验参数分别为:PGM包被浓度为1.0 mg/mL、孵育时间为60 min、孵育pH为9.0、封闭时间为60 min;体系的检测限约为5拷贝/mL,检测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ISC-RT-qPCR是一种可用于检测感染性RVA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可高通量检测等优点,适合于临床、尤其是低病毒载量的食品和环境样品中RVA的快速检测。

  • 标签: A组轮状病毒 原位捕获 反转录实时定量PC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