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因双侧手掌、肘部、膝部和足跟部紫红色隆起的结节、斑块,逐渐增大,病程约12年,于2014年7月来我科就诊。患者于12年前无明显诱因偶然发现上述肢体部位多处出现皮疹。双侧手掌、肘部、膝部和足跟部早期仅为小的红斑、丘疹,

  • 标签: 红斑 隆起性 持久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家属参与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以及持久效果的影响。方法初产妇160例对照组80例单独参与孕期健康教育,研究组80例家属共同参与孕期健康教育。结果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总评分研究组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出院时、产后6周、4个月及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研究组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初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

  • 标签: 孕期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 家属参与
  • 简介:摘要红斑肢痛症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儿童更为少见,本病以肢端皮肤间歇皮温升高、发红、肿胀及烧灼样痛为特点,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末端,尤以下肢多见,多呈对称分布,较少见于面部和耳部。其症状常因运动和遇热而加重,休息和遇冷而减轻。临床上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红斑肢痛症,多认为与编码Nav1.7亚单位的SCN9A基因突变有关。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易误诊误治。本文报道了一例学龄期儿童红斑肢痛症误诊1例,以期提高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红斑性肢痛症 周围神经损害 神经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0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积极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发热护理、疼痛护理及预防感染及宣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病情相对稳定出院38例,自动出院2例。经临床随访2年,均预后良好,病情控制平衡,无复发。结论加强系统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可缓解病人症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严格执行药物护理,加强对患者并发症护理。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护理措施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羟氯喹在系统红斑狼疮妊娠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6例系统红斑狼疮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28),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采用波尼松联合羟氯喹治疗,对两组疗效及安全进行对比。结果足月妊娠、早产及终止妊娠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为17.86%,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系统红斑狼疮妊娠患者采用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治疗效果优于泼尼松单药治疗,妊娠结局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羟氯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科学护理方法,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择新疆自治区中医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系统红斑狼疮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对其进行对症、对因治疗,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护理,回顾分析护理前后,并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对比结果显示,在对系统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心理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在病情好转,心理以及生活能力方面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除恶心呕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症状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系统红斑狼疮的康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临床中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综合护理干预更加的人性化,在患者恢复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西医结合 心理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宝在小儿重症型渗出多形红斑治疗过程中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重症多形红斑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涂抹美宝湿烫伤膏的方法,促进红斑吸收。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美宝湿烫伤膏能够止痛、生肌,滋润肌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美宝湿性烫伤膏 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换药 疗效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1岁2月,因"发热伴皮疹1d"于2015年7月7日入院。入院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病毒性脑膜炎伴支气管肺炎,医嘱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0.11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qd;拉氧头孢钠(商品名:噻吗灵,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g,批号:1505292)0.5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mL抗感染治疗,q12h。

  • 标签: 注射用拉氧头孢钠 不良反应 渗出性多形红斑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usus,SLE)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科住院的SLE患者134例,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本研究共收集住院患者134例,其中60例发生感染,发生率为44.78%。对比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强的松日剂量、补体C3、SLEDAI和CRP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患病时间、补体C4、ESR、抗dsDNA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强的松日剂量、SLEDAI(SLEdiseaseactivityindex)、CRP对感染有预测价值(P<0.05),补体C3对SLE合并感染无预测价值(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强的松日剂量、SLEDAI、CRP(P<0.05)均是SLE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强的松日剂量、SLEDAI、CRP对诊断SLE合并感染有预测价值。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综合护理在系统红斑狼疮肾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2月-2017年11月90例系统红斑狼疮肾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系统红斑狼疮肾炎护理效果;系统红斑狼疮肾炎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得分、治疗依从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情绪评分;高血压、疼痛和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系统红斑狼疮肾炎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系统红斑狼疮肾炎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得分、治疗依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SAS和抑郁SDS情绪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SAS和抑郁SDS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疼痛和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综合护理在系统红斑狼疮肾炎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提升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综合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红斑狼疮患者产后的临床护理干预状况。方法抽取系统红斑狼疮患者产后女性70例,使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为35例。结果护理B组相较于护理A组来说,SAS、SDS、SES的心理情绪评分较低,系统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患者满意度相较于A组来说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对于系统红斑狼疮患者而言能够改善患者心理,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甲强龙联合丙球应用于治疗渗出多形性红斑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渗出多形性红斑患儿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实施丙球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甲强龙联合丙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与93.33%,观察组患儿疗效比对照组显著,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甲强龙联合丙球应用于治疗渗出多形性红斑患儿,可明显改善其高热、皮肤皮疹等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可在医学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甲强龙 丙球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是人体急性时相蛋白(APP)中最主要、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在感染及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作为协助诊断、监测疾病活动度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现就CRP在系统红斑狼疮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C反应蛋白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系统红斑狼疮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8例重症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结果16例患者好转,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以患者为中心,制定针对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全面精心护理,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重症 护理 体会
  • 简介:目的观察与分析系统红斑狼疮患者肾脏血流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61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龄的61例健康同龄人员为对照组,然后检测两组的肾脏血流参数,并比较不同活动度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肾主动脉PSV及EDV均低于对照组,RI则高于对照组,且不同活动度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检测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检测水平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的肾脏血流参数呈现较差的状态,且疾病的活动度对其血流参数的影响较大,因此应重视对此类患者进行此方面血流指标的监测.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活动度 肾脏血流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系统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92例系统红斑狼疮(ALE)患者,依据随机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护理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疗效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48%)较之对照组(78.26%),显著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平均秩次(54.78)相比于对照组(42.20),疗效平均秩次(54.51)较之对照组(42.47),均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14.73±2.72)d较之对照组(16.32±2.87)d,显著短于后者(P<0.05)。结论系统红斑狼疮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有助于满意度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扶正解毒汤治疗系统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系统红斑狼疮患者,作为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扶正解毒汤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对比疗效,治疗组,19例显效,23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3%(42/45),对照组,11例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36/4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免疫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红斑狼疮,给予扶正解毒汤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扶正解毒汤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