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应变应变率成像结合冷加压试验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应变应变率储备的可行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6例无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63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全部进行应变应变率成像及冷加压试验,获得冷加压试验前后颈总动脉的最大圆周应变应变率,计算圆周应变应变率储备。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圆周应变应变率储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的颈总动脉圆周应变(18.16%±4.62%vs.28.56%±7.42%,P〈0.05)和应变率储备(20.33%±5.81%vs32.09%±6.01%,P〈0.05)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变应变率成像结合冷加压试验可以获得颈总动脉的圆周应变应变率储备,圆周应变应变率储备可作为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壁机械运动特性改变的新指标,同时可以反映颈总动脉的内皮功能。

  • 标签: 糖尿病 2型 颈总动脉 内皮功能 应变和应变率成像 冷加压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臼杯假体模拟植入Crowe Ⅱ/Ⅲ型DDH髋臼的不同高度时臼杯-骨界面间应力应变分布特征。方法基于3位Crowe Ⅱ/Ⅲ型DDH患者髋关节的CT扫描数据,利用计算机软件作髋臼三维建模,在距髋臼下缘连线垂直高度为15、21、30 mm处分别模拟植入臼杯模型,并转化为三维有限元网格模型,施加静力载荷,记录臼杯-骨界面的应力应变数据,行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各组最大应力应变的差异。结果3组臼杯模型在距髋臼下缘连线垂直高度为21 mm处的最大应力值最小,分别为患者A 10.03 Mpa、患者B 17.67 Mpa和患者C 14.99 Mpa。在安装高度为15 mm和30 mm处,臼杯的最大应力值分别为患者A 20.64、12.03 Mpa,患者B 22.06、23.02 Mpa和患者C 34.72、17.88 Mpa。对15、21、30 mm处骨质、臼杯的最大应力应变行两两配对检验显示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后P>0.0167)。不同安装高度下臼杯假体及假体周围骨组织应变量没有明显分布规律。结论对于Crowe Ⅱ/Ⅲ型DDH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适当上移臼杯旋转中心能减少臼杯假体最大应力

  • 标签: 髋关节 人工关节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应力-应变指数(SSI)对于不同分期或程度的圆锥角膜的诊断效力,以及其与第1次压平硬度(SPA1)在角膜胶原交联术(CXL)后的变化。方法横断面研究及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青岛眼科医院确诊的临床期圆锥角膜(CKC)患者94例(113只眼)作为CKC组,其中男性69例,女性25例,年龄(20.82±4.53)岁;并进一步按疾病程度分为轻(35例,36只眼)、中(36例,40只眼)、重度(33例,37只眼)3个亚组;纳入CKC组56例单眼发病患者的未发病眼作为亚临床期圆锥角膜(SKC)组;纳入健康者91例(91只眼)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眼均行Pentacam角膜地形图和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检查获取角膜平均曲率(Km)、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Kmax)、角膜顶点和距顶点2 mm处的形变幅度比值(DAR)、综合半径(IR)、水平方向Ambrósio相关厚度(ARTH)、角膜中央厚度(CCT)、SPA1及SSI等参数进行比较。另收集CKC组中行CXL术的48例(65只眼)患者资料于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分别检查上述参数。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配对t检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Pearson相关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SKC组的SPA1约为对照组的85.53%(87.92±12.38和102.79±11.74;t=-6.614,P<0.001),而SSI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5,P=0.916)。CKC组的SPA1约为对照组的52.87%(54.35±14.70和102.79±11.74;t=25.985,P<0.001),SSI约为对照组的67.96%(0.70±0.14和1.03±0.14;t=-15.305,P<0.001)。轻、中、重度亚组的SPA1分别为64.27±12.12、55.22±12.23、43.75±12.33,SSI分别为0.78±0.14、0.71±0.11、0.61±0.0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A1对SKC具有良好的鉴别力(曲线下面积为0.802),而SSI则无诊断价值(P=0.869);相比SSI,SPA1对不同程度圆锥角膜的鉴别力更高,其中鉴别轻度CKC与SK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对照组、SKC组及CKC组SSI均与SPA1呈正相关(r=0.278,0.368,0.550)、与DAR(r=-0.346,-0.462,-0.547)、IR(r=-0.612,-0.591,-0.718)呈负相关(均P<0.001)。圆锥角膜患者CXL术后6、12个月,Kmax相比术前明显降低(t=4.029,3.633;均P<0.001);SPA1则在术后6、12个月明显上升(t=-3.960,-4.500;均P<0.001);但SSI仅于术后3个月有所增加(t=-2.577,P=0.012),术后6、12个月回降至术前。结论SKC眼SSI无明显变化,CKC眼的SSI降低,且程度越重降低越明显;SSI与DAR、IR及SPA1具有相关性;SSI对不同分期及程度的圆锥角膜的诊断效力不如SPA1。圆锥角膜眼行CXL术后中期SPA1与临床效果的一致性较SSI更高。

  • 标签: 圆锥角膜 交联试剂 胶原 生物力学现象 角膜 弹性
  • 简介:目的采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的纵向应变应变率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心功能正常的HCM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20例,测量左室整体峰值纵向应变(GLPS)、达峰时间、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s)、舒张早期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e)及左房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率(GLSRa),并比较两组参数的差异。结果HCM组GLPS、GLSRs及GLSRe明显减低(P〈0.01),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延长,GLSRa增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I是一种可以更准确评价HCM左心功能的定量分析工具。

  • 标签: 斑点追踪 肥厚型心肌病 纵向应变 应变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护理干预在应变性鼻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应变性鼻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74%),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应变性鼻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应变性鼻炎 临床效果
  • 简介:利用Hopkinson杆,以装甲钢、纯铜及IF钢为材料,采用设计的帽型样尺寸,在不同压力下进行高速冲击,利用EBSD分析其在高应变率变形下的剪切带的特征。结果表明,应变率为104s-1,装甲钢绝热剪切带呈现白亮带状,纯铜及IF钢剪切带宽度较宽且不耐浸蚀。3种材料剪切带内均存在细小等轴晶,装甲钢形成的剪切带取向较分散,但存在稍强的剪切坐标系下的{110}〈111〉织构,纯铜存在{111}〈110〉织构,IF钢形成{110}〈111〉织构。装甲钢抗绝热剪切的性能优于纯铜及IF钢。

  • 标签: 绝热剪切带 纯铜 IF钢 装甲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trackingimaging,STI)技术在评价小鼠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后心脏纤维化及远期死亡率中的应用。方法12周龄C57BL/6雄性小鼠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造成心肌梗死,在梗死后第3天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采集胸骨旁长轴左心室二维图像.测量并计算左室前壁厚度(LVAWd)、左室射血分数(EF%)等参数。进而采用STI模块,测量长轴径向二维应变(radialstrain,RS)和应变率(radialstrainrate,RSR)等参数。心脏取材后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石蜡包埋,行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结果心肌梗死后3天,MI组小鼠LVAWd与Sham组相比显著减小(0.66±0.03)mmvs(0.56±0.24)mm,P<0.01),EF(%)下降(69.1%±2.90%vs44.7%±3.87%,P<0.001)。此外,MI组小鼠左室RS及RSR与Sham组相比均显著降低。依据心肌梗死后小鼠RS值进行分组,通过连续随访发现RS<11%组小鼠与RS>11%组小鼠相比,心肌梗死后死亡率及心脏胶原沉积程度均显著增加。结论RS具有准确的早期预测小鼠心肌梗死后左心室胶原沉积程度及远期死亡率的价值。

  • 标签: 心脏纤维化 心肌梗死 小鼠 应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鼠冠状动脉斑块的易损性与其下游支配区域心肌灌注和心肌应变关系。方法应用Vevo2100型高分辨小动物超声仪分别对13只冠状动脉具有稳定斑块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稳定斑块组)、13只冠状动脉具有易损斑块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易损斑块组)及15只性别、周龄相匹配的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用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联合腺苷负荷实验对小鼠局部心肌灌注进行量化评估。根据拟合曲线计算上升期造影剂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斜率(β)和平台期造影剂的峰值强度(A)。局部心肌血流量(MBF)等于A值与β值的乘积。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联合腺苷负荷试验对小鼠左室心肌纵向应变进行评估。斑块的易损性将通过组织病理学在左冠状动脉的连续组织切片中评估。结果稳定斑块组、易损斑块组、对照组小鼠的体重、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质量及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稳定斑块组与易损斑块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理结果显示稳定斑块组与易损斑块组小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率分别为(74.3±4.9)%、(75.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与易损斑块组在静息及腺苷负荷状态下,左心室前间隔中段以及后壁中段MB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静息状态下稳定斑块组与易损斑块组M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苷负荷状态下易损斑块组MBF值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P<0.05)。静息状态下,稳定斑块组与易损斑块组左室纵向应变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苷负荷状态下,稳定斑块组与易损斑块组纵向应变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且易损斑块组纵向应变较稳定斑块组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小鼠冠状动脉斑块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腺苷负荷状态时,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组小鼠较稳定斑块组小鼠下游心肌灌注减少且心肌应变减低,即小鼠冠状动脉斑块的易损性会影响下游心肌灌注和心肌应变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造影 心肌灌注 心肌应变 易损斑块
  • 简介:目的:探讨腰大肌拉伸带动脊柱伸展应力的生物力学关系。背景资料:脊柱三维结构之六大自由度是刚体运动,未包括肌肉动力作用的纵轴伸缩运动。人类椎曲形成于二足支撑诱导的应力功能性适应,未知主要源自何肌力。颈腰痛导致脊柱所致力学改变问题远未解决。方法:取家兔12只,分3组,每组4只,解剖后保留枢椎以下完整之脊柱及骨盆、髋关节、股骨,不损伤脊柱前纵韧带及所附着之腰大肌、以及附着于脊柱背侧的肌肉韧带。置于生物力学拉伸测试仪(日本岛津制作所产AGS-J系列)上端十字头分别夹枢椎(颈胸腰段)。第1胸椎(胸腰段)和第12胸椎(腰段)下端十字头夹股骨上部,分别作有腰大肌状态下和切断腰大肌状态下,股髋自屈曲位到过伸带动脊柱自屈曲位到过伸位拉伸试验,测定两种不同状态下脊柱各节段的伸展应力(N/mm^2)。结果:有腰大肌状态和切断腰大肌状态下,股-髋-脊柱拉伸后脊柱伸展应力分别为:颈胸腰全段平均为306.6675N/mm^2:78.7167N/mm^2胸腰段为680.8417N/mm^2:373.0375N/mm^2;腰段为1990.7944N/mm^2:523.0608N/mm^2经统计学分析,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腰大肌拉伸对脊柱伸展应力影响显著,是脊柱伸展运动主要作用力,颈胸腰段占75%、胸腰段占45%,腰段占74%的伸展应力源自腰大肌。脊柱运动在腰大肌作用下产生纵轴伸缩活动度;二足步态在腰大肌拉伸脊柱伸展一过伸动态下形成颈、腰曲;牵引下肢、过伸悬吊腰椎可解决因病所致脊柱力学紊乱临床问题。

  • 标签: 腰大肌 拉伸脊柱伸展应力 生物力学 运动力学 颈曲 腰曲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壁面剪应力(WSS)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及其WSS的分布。方法选取42例健康者(对照组)和83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其中高血压患者依颈总动脉IMT分为IMT正常组(33例)和IMT增厚组(50例),采用血流WSS可视化定量分析软件绘制颈总动脉WSS三维空间分布图,分析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WSS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高血压组无论IMT是否增厚,其颈总动脉WSS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增厚组颈总动脉WSS较IMT正常组低[(2.87±0.59)dynes/cm2vs.(4.26±1.18)dynes/cm2,P〈0.05]。高血压患者IMT增厚组中IMT与WSS呈负相关(r=-0.76)。结论高血压患者在IMT增厚前颈总动脉WSS已开始下降,WSS可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监测指标。

  • 标签: 超声 壁面剪应力 内中膜厚度 颈总动脉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应变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中结合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应变性鼻炎患者80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40例在一般护理中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间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相比于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总依从率85.00%相比于对照组60.00%有所好转,P<0.05。结论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研究 护理干预 应变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弹性应变率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于2016年9月—2018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超声检查、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检查诊断准确性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经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患者的良性结节超声弹性应变率明显较恶性更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单纯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应变率可对甲状腺结节疾病的良恶性进行有效诊断,与常规超声联合应用,可不断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值得推荐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弹性应变率 良恶性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少儿气管异物误诊的原因探讨应变处理措施,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将我国能在少儿内科诊断上提高诊断水平,保证诊断有准确性,减少失误诊断。方法以本院为例,我院共有50例少儿气管异物被诊断失误的资料,通过分析资料中出现误诊的原因,以及应对的方法。结果在50例被诊断失误的儿童,其中有33例被误诊患有肺炎或者是支气管炎,而剩余的17例被误诊为患有急性咽喉炎或者食管中存在异物。而这50名儿童在经过治疗之后,都成功的取出异物,而且病情痊愈,50名儿童中没有一个儿童死亡。结论在小儿的疾病中,气管异物时比较常见的,在治疗气管异物的时候,通过使用先进的影响设备以及查看少儿的病史,可以将误诊降低。而且气管异物诊断失误,而使耽误的治疗,最严重的可能导致儿童死亡,在治疗这类疾病的时候,应该及时的诊断,然后尽早确定病情,并且及时的实施手术才能保证抢救成功。

  • 标签: 儿童 气管异物 误诊 治疗 抢救成功
  • 简介:<正>心脏病监护室(CCU)是现代心脏病学的重要发展里程,是心脏病专科护理技术的重大进展。实践证明:CCU的建立大大降低了各类心脏急病,特别是心律失常的死亡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我院CCU自1981年成立以来,至1990年的10年间,共抢救各类危重心脏病患者886人,抢救成功795人,成功

  • 标签: 心脏病学 监护室 应变能力 护士 快速房颤 专科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维应变技术评价冠心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54例,分别采用冠脉造影术和四维应变技术获得诊断的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结果54例患者进行冠心病的诊断,根据4Dstrain结果为,阳性率40.74%,阴性率为59.26%,冠脉造影术的阳性率57.41%,阳性率为43.59%。结论四维应变技术对评价冠心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有一定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超声四维应变 心肌运动 左心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