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复习62例患儿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的声像图改变,总结在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结果灌肠成功与否与在灌肠过程中的操作细节密切相关。结论注意灌肠过程中的操作细节,提高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成功率高,避免X-线对患儿及家属的损害。

  • 标签: 肠套叠 灌肠 超声检查 半岛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治疗的过程、规律。方法通过患儿取仰卧位,经肛门插入带有三通管及球囊的肛管,一端连接血压计,一端注入适温的生理盐水,开始速度较慢,然后逐渐加快速度,并记入量,通过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观察小儿肠套叠治疗情况。结果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治疗效果满意。结论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比x线监视下空气或钡灌肠方法简单、准确,易于操作,同时免除X线造射,减少患儿手术痛苦及术后感染和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危险,同时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 标签: 水压灌肠 肠套叠 同心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肛门患者的健康教育后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通过对42例人工肛门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造口护理、饮食排便习惯的锻炼和培养以及有效的术后指导。结果加强患者对人工肛门的认识,改善不良的心理反应,主动配合医护工作,得到家庭和社会支持,并掌握有效的自我护理方法。结论通过健康教育,采用综合方法护理患者并且教会患者进行有效的自我护理,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效果。

  • 标签: 人工肛门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痛人流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份至12月份妇科收治的8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病患为研究的对象,给予全部病患无痛人流前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全部病患均是一次性顺利结束手术,无任何不良药物反应以及并发症出现。结论临床上,对于行无痛人流的病患,加强对其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病患的紧张心理,有助于推进手术的顺利展开,同时也避免了临床意外事故以及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妇科 无痛人流 护理 体会
  • 简介:人工流产,顾名思义是通过人工的方式终止妊娠,最多见的是终止10周之内正在发育中胎儿的生长。目前我国使用的方法是:负压吸引术、药物流产。这样的手术在医院的门诊就可以完成,除非有特殊疾病需住院完成,一般不用住院。由于妊娠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为了胎儿的发育,为了母亲在妊娠期间的健康,母亲的身体因为胎儿的存在,其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微妙的变化往往是我们不易察觉的,但是在一天天地改变着孕妇的身体而逐渐适应胎儿的存在。

  • 标签: 人工流产后 保养 精神神经系统 终止妊娠 负压吸引术 内分泌系统
  • 简介:摘要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及手术后的风险,阐述康复治疗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全髋置换患者的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总结康复治疗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必要性,强调康复治疗能明显加快此类患者恢复患肢功能,减少卧床时间。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治疗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一种终止妊娠的措施,部分患者是由于未婚先孕羞于别人知道,心理不安,或者害怕手术的疼痛;有的是受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对计划生育政策有抵触情绪,不能积极配合;再有一部分是能够响应计划生育政策,但因避孕措施失败或哺乳期受孕所致。无论何种因素,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可直接影响身心健康。

  • 标签: 人工流产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人工流产手术是早孕终止妊娠最常见的方法。手术对女性的身体和精神都有一定程度的伤害。通过对486例人工流产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并提供健康指导。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无并发症。

  • 标签: 人工流产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正确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是生命救护的一条绿色通道。人工气道管理是维持自主呼吸或呼吸支持治疗、保证有效通气和充足氧供的关键,是各脏器功能恢复的基础。

  • 标签: 人工气道 管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人工骨Osteoset在骨缺损、骨不愈合及骨肿瘤、骨囊肿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植入新型人工骨Osteoset的手术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及骨愈合时间的分析。结果40例患者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红肿渗出。人工骨与自体骨混合组术后8~13周人工骨颗粒完全吸收,自体骨颗粒形态模糊。单纯人工骨植入组术后4周可见人工骨部分吸收;术后8~12周完全吸收,可见新生骨质,术后14~18周骨折愈合。结论新型人工骨材料Osteoset具有促进骨生长的作用,无局部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的骨移植替代物。

  • 标签: 新型人工骨 Osteoset 临床应用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人工耳蜗对患者的听觉康复作用,比较声场和头戴式耳机两种人工耳蜗术后助听听阈评估方法的优劣。方法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27例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男性18例,女性9例,植入年龄跨度1.7至18.6岁,平均7.6±5.4岁。开机后分别采用声场扬声器和TDH39头戴式耳机评估患者0.25k、0.5k、1.0k、2.0k、4.0kHz的助听听阈,TDH39耳机还可测试8.0kHz的助听听阈。使用配对t检验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声场扬声器得到的助听听阈3FA(即0.5k、1.0k、2.0kHz平均听阈)为39.4±7.7dBHL,4FA(即0.5k、1.0k、2.0k、4.0kHz平均听阈)为37.5±7.3dBHL。使用TDH39头戴式耳机测得的助听听阈3FA为39.3±6.1dBHL,4FA为38.4±5.7dBHL。两者所测得的3FA(P=0.8801)和4FA(P=0.2133)均无统计学差异。使用两种方式测得的0.25kHz(P=0.8756)、0.5kHz(P=0.0630)、1.0kHz(P=0.1980)、2.0kHz(P=0.6866)助听听阈均无统计学差异,4.0kHz(P=0.0062)耳机测试听阈低于声场结果。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可帮助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实现良好的听敏度。使用头戴式耳机可获得可靠的植入后助听听阈,比声场测试更加简便易行。

  • 标签: 人工耳蜗 测听法 助听听阈 听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