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PICC导管置入术的原则是将中心静脉PICC导管插入外围。PICC导管穿过肘部前部的外周静脉,然后沿着血管进入上部中空静脉。(外周静脉是有价值的静脉的首选,其次是肘中静脉和垂直静脉),这使得可以以高速和高速将药物直接注射到静脉中,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留置 PICC导管的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具有许多优点,如并发症少、静脉停留时间长。然而,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并发症,最常见的是PICC导管堵塞。本文论述了国际贸易条约原则适用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性,并分析了预防和补救措施。

  • 标签: PICC导管 导管堵塞 预防护理 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马国铭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贵州省余庆县松烟中心卫生院,贵州余庆564409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58例接受留置针治疗的老年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护理后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留置时间是4.36±0.25d、满意度评分是92.36±0.11分,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留置针管率是17.2%,对照组的留置针管率是31.1%,观察组的优势明显。结论:针对使用留置针的老年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方式,其优势明显,能减少穿刺次数,增加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护理干预;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堵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管饲过程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冲管方式的效果。方法:将300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100例。在常规喂养管维护下,采用40~42℃温开水30~50ml脉冲式冲管方式作为研究组,40~42℃温开水30~50ml,正压冲管方式作为对照1组,常温等渗盐水30~50ml,正压冲管方式作为对照2组。比较各组喂养管管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喂养管的管率分别为1%、9%和12%,研究组分别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喂养管采用40~42℃温开水脉冲式冲管的管率低于正压冲管,更低于常温下的等渗盐水正压冲管。

  • 标签: 肠内营养 管饲 冲管方式 堵管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在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堵塞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便利抽取100名2019-2020年到某院的接受PICC操作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PICC导管堵塞风险评估分值。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具有较低的风险评估分,且差异显著(P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导管堵塞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用于双腔PICC/CVC管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1月至2022年11月本院留置双腔 PICC/CVC 存在管高风险的患者6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双通道冲封管装置冲封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冲封管次数、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冲封管次数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综合性护理用于双腔 PICC/CVC 可减少冲封管次数、静脉炎和管的发生,提高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双腔PICC/CVC 堵管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于降低肠内营养期间管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抽取2022年1月至2月我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实施肠内营养的159例患者作为实施后组。利用品管圈对肠内营养期间的管情况进行基线调查、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评价,制订规范化的肠内营养护理流程并推广实施,促进封管和管的规范处理执行流程,制作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手册,完善合理用药配伍,配合个体化的功能锻炼计划等措施。将2022年10月至12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162例患者作为实施前组。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肠内营养期间管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组肠内营养期间管发生率为3.77%,低于实施前组的9.25%(x²=3.949,P=0.047)。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肠内营养期间管的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 鼻空肠管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冲管方法在肠内营养护理中冲洗营养管的效果。方法将经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脉冲式冲洗营养管;对照组采用直冲式冲洗营养管。结果两组营养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肠内营养 营养管 冲管 脉冲式 直冲式 堵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QC活动在降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管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7-2023.6月,1年内植入式静脉输液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70例,实施QC活动)。结果:活动后组员专业素养明显高于活动前,观察组静脉输液港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QC活动可显著挺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有效减少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管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留置针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30例小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留置针管患儿,分析管原因,并将患儿均分两组,分别采取优质护理、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经收集分析患儿留置针管情况,发现管原因集中在情绪不稳定、体位错误、封管方法不当、留置时间过长等方面,其中封管方法不当出现率最高,占比56.67%;经不同形式的护理后,观察组的消极情绪评分、不良反应出现率均更低,患儿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明确小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留置针管的相关因素,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做好激发试验前的风险预防评估,提前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并在发生管后能够及时应对,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留置针管对患儿治疗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提高小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安全有效性,对构建和谐的医护患关系也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小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留置针堵管 优质护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与分析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外周静脉治疗管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纳入了我院2021年至2022年间411例接受外周静脉治疗的患者。品管圈活动分为问题识别、问题分析、措施制定、实施和监测、效果评估等阶段。运用柏拉图、鱼骨图等工具对引起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管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共纳入411例患者,其中管发生率为33.16%。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管发生率降低至13.48%。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品管圈活动显著降低了管发生率(P < 0.05)。通过柏拉图分析,识别出引起管的主要因素,包括护士未正确冲封管、患者体位不当、材质不佳等。鱼骨图分析梳理了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影响程度,为改进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外周静脉治疗管发生率具有显著效果。品管圈活动强调团队合作和持续改进,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外周静脉治疗 堵管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一种发生在女性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宫颈癌通常起源于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并逐渐发展为恶性肿瘤。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性行为活跃、吸烟、免疫功能低下等。手术治疗是宫颈癌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切除病变组织来达到治愈的目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等。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和转移。然而,术后多发转移是宫颈癌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这可能是由于术前已存在的微转移病灶未能被完全切除,或者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技术不够精细,导致癌细胞残留或者扩散。此外,宫颈癌的转移也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和转移能力,通过淋巴系统或血液循环进入其他部位。在出现多发转移的情况下,治疗策略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放疗可以通过高能射线或放射性物质破坏肿瘤细胞,化疗可以通过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靶向治疗则是通过针对癌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进行干扰和抑制。PICC置管是肿瘤患者常用治疗手段,做好患者置管护理十分必要,本文就此开展分析,如下:

  • 标签: 宫颈癌 转移 PICC置管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医疗技术与水平的发展,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逐渐在临床广泛应用,其对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刺激药物或长期输注黏稠度较高或高渗透性的患者十分适用,例如化疗治疗者、危急重症需要长期用药或输血者;通过PICC可以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痛苦,对患者静脉血管起到保护作用。随着PICC在临床的不断应用,临床数据显示导管堵塞是PICC置管后发生风险较高的并发症,其不仅会丧失自身功能,还会影响患者治疗,同时也会增加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本次研究对PICC管、管原因及其预防与护理情况进行详细阐述,以此为临床PICC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堵管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原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后发生管的原因及护理服务对策。方法选择食管癌术后采取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40例,均为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重视营养支持期间,加强全面、个体化的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改善状况。结果本组病例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52.3±19.5)h,肠道恢复排便时间为(79.2±14.7)h,平均住院天数为(13.3±3.7)d。相较术前,术后营养指标均明显改善(P

  • 标签: 食管癌 十二指肠 营养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管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以2022年3月-2023年4月期间需要留置PICC新生儿为例,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管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后可知4例出现导管堵塞,比例为4%,2例出现导管移位脱落,比例为2%,其带管时间为(20.66±4.12)d。结论: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出现管的原因包含血管、导管和药物因素,需要对置管规程进行了解,加强护理措施,以此减少管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堵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乳腺癌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回血管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浅静脉留置针回血堵塞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浅静脉留置针回血堵塞率和护理满意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回血堵塞率为44.00%明显低于对照组回血堵塞率75.0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浅静脉留置针 回血堵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品管圈对降低ICU肠内营养管管率及对护理质量评分的影响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2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76例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管管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管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品管圈管理,有助于降低管率,促进护理质量提升,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1M3S管理模式联合前馈追踪法在降低静脉留置针管率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2-2023.2内就诊的100例静脉留置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50例,1M3S管理模式联合前馈追踪法),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显著更高,管发生率显著更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3S管理模式联合前馈追踪法可以有效减少静脉留置针治疗患者留置针管发生率,提升留置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1M3S管理模式联合前馈追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