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远程在线考试是信息化时代考试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已成为标准化考试常用的方式。文章介绍了卫星远程在线考试的意义、平台建设、系统应用、组织与实施,提出要多个部门共同协作配合,全军远程医学考试中心统一部署与监管,构建高效的考试管理模式;站点医院做好考前技术准备和考中技术保障,确保系统运行通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考试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保证卫星远程在线考试工作顺利完成。

  • 标签: 远程医学 卫星通信 在线考试 远程教育
  • 简介:摘要通信卫星的发展历程本就与军事息息相关,其技术在这方面得到了全面的运用。近现代战役中它担任着不可或缺的工作,同时具有极大的潜能。该项技术与运用的实际途径从其诞生之初就成为了全世界范围、国家层面在军事上关注的焦点,直到现在也依旧处于当前空战领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希望通过对其发展进程与在军事领域上的实际运用的优势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未来该项技术在军事领域能够得到发挥其作用更好更有效的运用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通信卫星 军事应用 发展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于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8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抑郁情绪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实际应用中有深刻意义。

  • 标签: 肺结核 传染性疾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肠腺瘤及其癌变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细胞增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大肠腺瘤患者30例,大肠腺瘤癌变患者20例,采用MSI检测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对这30例肠腺瘤患者及20例大肠腺瘤癌变患者的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细胞增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对大肠腺瘤患者30例,大肠腺瘤癌变患者20例,共50例患者进行检测后发现,其中共检测出MSI11例,MSI的发生率为22.00%,有3例发生微卫星位点,微卫星位点的发生率为6.00%,这三例发生微卫星位点的患者中有两例癌变,有1例腺瘤?级不典型增生。其中有13例都是2个或2个以上位点发生MSI,发生率为26.00%;大肠腺瘤及其癌变组织共检测出7例MSI,这7例MSI阳性大肠腺瘤患者的PCNALI指数均值以及Ki-67LI指数均值明显低于MSI阴性大肠腺瘤患者的PCNALI指数均值以及Ki-67LI指数均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分子改变就是微卫星不稳定性的表现,MSI阳性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活性较低。

  • 标签: 大肠腺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胸腔镜在呼吸内科中得到普遍应用。呼吸内科中电视胸腔镜也就是内科胸腔镜,在发展初期通常被用于诊断胸膜疾病,但随着适应症范围的不断扩大,内科胸腔镜在胸膜肺病症的诊断中有着良好效果。本文针对呼吸内科中胸腔镜的临床使用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为相关医疗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实现内科胸腔镜应用水平提升,保证呼吸内科治疗效果。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呼吸内科 临床应用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部创伤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电视胸腔镜治疗胸部创伤的26例作为电视胸腔镜组,并选择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为传统开胸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比较无差异(P>0.05);但电视胸腔镜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胸管引流总量、术中平均出血量指标明显优于传统开胸组(P<0.05),但在手术时间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技术在胸部创伤中应用效果较好,且可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量等指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胸部创伤 电视胸腔镜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再加上人们对微创手术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种胸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单孔胸腔镜手术常用于胸外科收治患者的临床诊治中,能够探查胸腔病变情况,并及时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单孔胸腔镜手术能够诊治多种疾病,并且随着其应用逐渐广泛,该术式正不断向应用范围扩大化、手术切口个体化两个方向发展。本文重点对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评述,以期为该术式在临床中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胸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对胸部外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8例胸部外伤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受试者,随机分为胸腔镜组和开放组,分别实施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以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开放组,且前者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后者,前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胸部外伤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胸部外伤 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监视纤维喉镜下行声带微创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电视监视纤维喉镜下行声带微创手术305例的护理配合过程。结果305例患者中,297顺利完成手术,8例因咽反射强烈放弃手术。未发生手术意外情况。所有病例经6个月以上复诊,未发现复发。手术患者对嗓音恢复满意。结论保障设备正常功能,关注患者心理护理,有效的术区表面麻醉,娴熟的操作技术和医护的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重要保证。

  • 标签: 电视 喉镜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治疗进行性血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80例进行性血胸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应用开胸探查止血治疗,后组应用电视胸腔镜探查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率、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时间、胸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再出血率、胸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进行性血胸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电视胸腔镜探查止血,效果显著,创伤小,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进行性血胸 电视胸腔镜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治疗巨型肺大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中我院所纳治的50例患有巨型肺大疱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群体,在所有患者入院以后均开展CT、X线等有关检测,并待确诊后根据其挂号尾数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25例,参照组采用开胸术,而实验组则进行VATS治疗,并仔细观察分析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患者无论是在疼痛时间等相关指标还是SAS评分方面均存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巨型肺大疱患者而言,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能明显对病死率进行降低,且手术时长短,患者痛苦程度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肺大疱 复发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自发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引流量、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两组患者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开胸手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 复发
  • 简介:目的调查某液晶电视显示模组技改项目通风系统,针对系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优化,并评价系统优化后效果。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笔者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对该企业通风系统优化前后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结果优化前,由于局部排风系统存在罩口设计不合理、风机风量不足、密闭性差等原因,导致该企业POL(偏光片)车间红色喷码机、蓝色喷码机清洗工个体CTWA丁酮为2488.49~2799.70mg/m~3,远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PC-TWA300mg/m~3)。2015年企业进行局部通风系统优化后,POL车间红色喷码机、蓝色喷码机清洗工个体CTWA丁酮为3.91~9.97mg/m~3,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全面通风系统和局部通风经过优化后,作业场所中有毒有害气体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通风系统 系统优化 丁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方法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3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79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肺叶切除治疗、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两组患者均常规行系统淋巴结清扫,观察患者的手术指标、转移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复发,且无远处转移发生,两组患者的转移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应用,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及复发,同时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的疼痛体验,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清扫个数
  • 简介: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SI及HGF表达情况。所有资料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t检验,MSI及HGF表达阳性率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MSI与HGF表达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SI阳性患者32例,占39.0%;HGF表达阳性58例,占70.7%。MSI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大体类型、淋巴转移无关(P〉0.05)。HGF表达与上述指标均无关(P〉0.05)。MSI与HGF表达之间具有明显负相关性(r=-0.6531,P=0.032)。年龄、淋巴转移、MSI和HGF表达阳性是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HGF在结直肠癌中表达较MSI更明显,MSI和HGF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相关。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肝细胞生长因子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肺小肿物切除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97例电视胸腔镜下肺小肿物切除术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围术期护理干预后,本组9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7.1±1.4)d,并发症发生率4.12%,经过6个月随访后未出现复发患者。结论对电视胸腔镜下肺小肿物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率与围术期安全性,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肺小肿物切除 围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