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清晨的海边,海浪拍打着沙滩,一群小矶鹬冲到海浪边觅食,当海浪拍过来时,又急忙地躲开,海浪退去时,就又冲上来觅食,循环往复着。这时,远处一只鹬妈妈鼓励自己的鹬宝宝也到沙滩边觅食,自己亲身示范飞到沙滩边,用嘴叼起食物向远处的小鹬宝宝展示,可小鹬宝宝的第一反应却是张着嘴等着鹬妈妈的喂食。鹬妈妈再一次引导鹬宝宝走出来,到沙滩边来觅食,鹬宝宝高兴的冲到鹬妈妈身边,但它又像刚才那样张着嘴等着鹬妈妈的喂食。

  • 标签: 沙滩 觅食 喂食
  • 简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又该如何尊重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探索自己的兴趣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常觉得,有些中华文化,倒在西方国家中不知不觉被实现了,而我们熟知这些话,却不见得能够体会这些传统文化的真义。小K在德国就读的时候,除了上课的教室之外,

  • 标签: 西方国家 乐之 德国人 黄金屋 告诉我 望女成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社会情境操控的情况下比较不同性别早期生活应激个体冒险行为的差异。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筛选出160名大学生被试(男生78人,女生82人),根据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的得分将被试分为早期生活应激组(n=80)和非早期生活应激组(n=80),再将两组被试随机分配到有同伴在场组(n=80)和无同伴在场组(n=80)。研究采用2(早期生活应激,非早期生活应激)×2(有同伴在场,无同伴在场)×2(男,女)的试验设计。所有被试进行模拟冒险行为任务,以被试在任务中选择"前进"且未撞车的次数作为冒险行为的衡量指标。使用SPSS 22.0软件对各条件下的冒险行为进行三因素方差分析以及随后的Bonferroni简单效应检验。结果早期生活应激的主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52)=162.06,P<0.01,偏η2=0.52)。无论有无同伴在场,早期生活应激个体冒险行为均多于非早期生活应激个体[无同伴在场:(59.11±11.48)次,(34.91±7.42)次,P<0.01;有同伴在场:(59.24±8.59)次,(55.08±10.32)次,P<0.01]。早期生活应激与同伴在场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152)=65.35,P<0.01,偏η2=0.30),非早期生活应激个体在有同伴在场的情况下,冒险行为多于无同伴在场时[(55.08±10.32)次,(34.91±7.42)次,P<0.01],而早期生活应激个体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24±8.59)次,(59.11±11.48)次,P>0.05]。早期生活应激、同伴在场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152)=5.92,P=0.016,偏η2=0.04),在有同伴在场的情况下,女性早期生活应激个体冒险行为多于非早期生活应激个体[(53.91±5.12)次,(46.30±4.57)次,P<0.01],而男性早期生活应激个体与非早期生活应激个体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75±7.42)次,(62.27±7.78)次,P>0.05]。结论早期生活应激对个体冒险行为的影响与有无同伴在场及性别有关。

  • 标签: 早期生活应激 同伴在场 性别 冒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