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骨缺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传统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自体骨移植与同种异体骨移植,但自体骨移植与同种异体骨移植均存在一定的治疗缺陷,如自体骨移植存在供区并发症与来源有限等缺点,同种异体移植存在并发疾病传播和免疫排斥风险;而骨组织工程虽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因其可限制异体移植引发的疾病传播、避免免疫排斥反应等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骨缺损的模式。

  • 标签: 骨移植 组织工程 骨缺损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6-16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6期
  • 机构: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将由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培育而来的心肌细胞片移植到心肌梗死的大鼠体内后,发现其能同化成为心脏的一部分,这让人们对再生医疗有了更多期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牙髓血管再生治疗是一种以生物学为基础、生理性取代受损牙齿结构(包括牙本质、牙根以及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为目的的治疗技术,是牙髓病学最令人激动的新进展之一。牙髓血管再生治疗是年轻恒牙感染牙髓的治疗新选择,其是通过使用大量的药物冲洗根管并行根管封药控制炎症后,刺激根尖周组织引起出血,使血液进入根管中形成血凝块,然后使用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TA)封闭根管口。经过治疗的年轻恒牙能够获得与生理性发育相似的牙根发育。

  • 标签: 牙髓血管再生治疗 年轻恒牙 牙根发育
  • 简介: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单独"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其中的保健问题应得到关注。有些妇女先前是剖宫产的,再生育一个孩子就涉及不少问题。子宫上留下瘢痕,即为瘢痕子宫,给今后再生育带来一些麻烦,其中比较严重的是发生凶险性前置胎盘。

  • 标签: 前置胎盘 瘢痕子宫 计划生育政策 正常妊娠 妊娠晚期 保健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器械采取集中式管理,对临床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提供有效质量监控的意义及效果。方法将全院各临床科室的再生器械回收至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处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操作程序。结果实施一年多后工作质量与实施前比较,改变了以往临床科室处理再生器械的无序状况,提高了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结论实施管理,完善了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质量,保证了再生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地使用,达到了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水平的标准。

  • 标签: 供应室 再生器械 集中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有效解决烧烫伤患者创面疼痛、进行性坏死、易感染、瘢痕愈合难题,帮助患者远离植皮困扰。方法采用中医“皮肤激活再生疗法”,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烧烫伤。结论“皮肤激活再生疗法”治疗烧烫伤具有止痛效果好,感染率低,创面愈合时间短,疤痕形成少,无需手术植皮等优点,是治疗烧烫伤的理想方法。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皮肤激活再生疗法 烧烫伤
  • 简介:背景:羟基磷灰石材料的空间结构及硬度等物理特性非常接近天然骨基质,但由于早期工艺技术问题导致其孔隙及降解性存在一定问题。目的: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与羟基磷灰石修复大鼠胫骨离断性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制作左侧胫骨5mm离断性缺损模型,实验组于缺损处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体,对照组于骨缺损处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羟基磷灰石复合体,细胞组于骨缺损处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物质。术后2,8,12周时,X射线检测缺损区骨修复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成骨情况,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修复区域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12周,实验组可见新生骨痂覆盖整个缺损区且形成明显的桥接,材料大部分已降解,可见大量的骨样组织并形成小梁,已形成板层骨样结构,Ⅰ型胶原蛋白大量表达;对照组骨缺损处骨痂形成增多,断端整合性不佳,有骨质硬化现象,仍然有较多材料未降解,可见骨小梁样结构,亦有板层骨结构,Ⅰ型胶原蛋白大量表达,但弱于实验组;细胞组、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处未见骨性修复,Ⅰ型胶原蛋白弱表达。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促进骨缺损修复效果优于羟基磷灰石。

  • 标签: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羟基磷灰石 支架 大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硫糖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5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其中采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的一组设置为对照组(n=40),采用硫糖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一组设置为观察组(n=40)。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显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硫糖可有效提高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同时也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故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硫糖铝 法莫替丁 急性胃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检验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外周血和骨髓均正常的非血液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都进行血液和骨髓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计数以及骨髓增生程度。结果经血液和骨髓检验发现,观察组患者的骨髓细胞学检查多为增生程度明显减低或极度减低,对照组多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计数明显减少,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检验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价值高,能反映骨髓组织结构情况,有助于贫血的准确诊断。

  • 标签: 骨髓检验 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骨髓检验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3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33例非血液性疾病患者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开展骨髓检验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白细胞等指标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骨髓增生情况按照I级到V级的发生情况和对照组患者的骨髓增生情况按照I级到V级的发生情况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骨髓检验后,可以更好的了解骨髓组织结构情况,对于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骨髓检验 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碳酸镁在胆滞返流性胃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将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30)与观察组(34),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碳酸镁联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胃镜下胃黏膜炎症好转总有效率为9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碳酸镁联合多潘立酮应用到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胃黏膜炎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多潘立酮 铝碳酸镁 胃炎 胆汁返流
  • 简介:摘要使用GB/T5750.6-2006规定方法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时发现pH难以控制而导致稳定性不够理想。在实验时取6支空白管按照标准方法调pH,发现其pH值在3左右波动。因此可以直接用pH为3的酸来稀释标准系列,省略了标准方法中反复加硝酸氨水调pH的步骤,而水样调pH至3后则可测量。用改进后的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含量,结果表明改进后含量在0.0-5.0μg范围内,其标准系列线性良好。对高浓度,中间浓度和低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98.2%,100.7%。改进后的方法pH稳定性好,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各个实验室对水中的测定。

  • 标签: 铬天青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髓检验在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中南大学湘雅附一医院收治的4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中南大学湘雅附一医院体检的40例非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骨髓检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II级、IV级、V级发生率分别为19.57%、32.61%、43.48%,对照组III级、IV级、V级发生率分别为2.50%、5.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中采取骨髓检验,可准确反映骨髓组织情况,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髓再生术治疗年轻恒牙感染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恒牙感染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口腔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行根尖诱导成形术,研究组采取牙髓再生术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通过采用牙髓再生术治疗,总有效率88%、并发症发生率12%,与对照组72%、28%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髓再生术治疗年轻恒牙感染坏死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牙髓再生术 恒牙感染坏死 根尖诱导成形术
  • 简介:目的:以湖南主栽卷丹百合的鳞茎为起始外植体,建立卷丹百合鳞茎高效离体再生体系。方法:比较消毒方法、不同6-BA浓度、培养基组合和环境条件等对鳞茎污染率、不定芽的诱导、伸长和生根的影响。结果:用8%NaCIO消毒15min配合0.1%HgCl2消毒15~20min后,消毒效果较好,鳞片成活率高;温度为26±2℃,光照强度为2000Lx条件下,6一BA浓度为2.5~3.5mg·L^-1,鳞片萌芽最快,不定芽生长最健壮;0.5mg·L^-16-BA+0.2mg·L^-1NAA+1.0mg·L^-12,4-D培养基组合有利于不定芽的生长;0.5mg·L^-1NAA培养基组合最有利于不定芽的生根,移栽成活率高达100%。结论:建立此体系为卷丹的脱毒苗培育和品种改良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 标签: 湖南 卷丹 鳞片 高效 离体再生
  • 简介:终末期肾病加剧了世界医疗资源的负担。现在迫切需要有效的策略,通过肾脏再生来预防进一步的肾损伤以及恢复肾功能。除了防止肾脏损伤,再生受损的。肾组织对于延缓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也是非常重要的。几种类型的干细胞,包括骨髓来源的细胞,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都可应用于肾脏再生。基于这些研究和知识,我们希望能够创新更可靠的生物工程方法来应用于肾脏再生领域。

  • 标签: 干细胞 生物工程肾 肾脏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