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设计了一款小尺寸Ku波段带阻滤波。利用加载交指电容谐振,高介电常数陶瓷基板,实现了在16.5GHz~17.5GHz抑制30dB,15Ghz处插损1.8dB,尺寸为4.5mm*3.0mm*0.381mm。

  • 标签: 带阻滤波器 Ku 交指电容 环形谐振器
  • 简介:利用脑-计算机接口这种新颖的人-机交互模式构建一种脑控拼写装置,其主要问题是实时、准确地从头皮电极记录到的脑电背景信号中提取视觉诱发电位,以决定用户选择按键。由于在一个短时程内可以认为自发脑电是平稳的,利用靶刺激出现前记录到的非靶刺激信号计算自回归模型参数,构造一个白化滤波,再将实时信号通过白化滤波滤波,使自发脑电得以白化,然后采用小波分析方法滤除白噪信号。结果表明靶刺激信号更加突出,提高了后续模式分类的正确率。采用模拟自然阅读诱发模式使短时信号的平稳性得到了保障,利用白化滤波去除自发脑电是可行的。

  • 标签: 自回归模型 白化滤波器 脑-机接口 脑电 视觉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一种可均匀调节阻断压力,适用于开放和微创肝脏手术的新型肝门血流阻断,完全阻断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入肝血流,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方法:选取市售成年杂种猪8头,分为开放手术组、腹腔镜辅助手术组两组,每组各4头。采用Pringle法完全阻断猪肝蒂血流,观察肝断面的止血效果。结果: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辅助手术组使用新型阻断阻断肝蒂血流均获成功,止血效果确切,耗时少。结论:可调压肝门血流阻断止血彻底、操作便捷、适用范围广,弥补了现有肝门血流阻断装置的不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肝切除术;肝蒂;肝门;解剖学;血流阻断

  • 标签: 肝门血流阻断器 研制 调压 腹腔镜辅助手术 PRINGLE法 止血效果
  • 简介:创伤患者术后应激性高血压、再植肢体活血药物维持等,均要求用微量泵来控制滴速,这样不仅需要护理人员经常巡视病房,还要注意药物性质与输液速度。为了确保输液的及时、安全,减少因为过量输液而造成的副作用,目前我科采用了可调节输液,无需设备投资,也不存在设备维修,临床效果满意。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可调节输液器 创伤术后 中医护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用可调输液持续泵入盐酸替罗非班的方法和效果,便于临床工作。方法对66例患者,用可调输液或微量泵泵入盐酸替罗非班,观察疗效、有无不良反应等,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使用可调输液持续泵入盐酸替罗非班与使用微量泵泵入盐酸替罗非班在疗效、不良反应上无差别。结论使用可调输液持续泵入盐酸替罗非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可调输液器 泵入 盐酸替罗非班
  • 简介:使用连续调幅声信号记录听神经动作电位的方法,测定了豚鼠耳蜗水平的调谐曲线。调幅声的频率特性优于滤波短声及短纯音。调幅声作测试声测定的CAP调谐曲线,均呈锲形,有锐利的尖顶。相隔3天测的CAP调谐曲线形状基本相同,曲线的Q10dB值、CF阀值和CF两边曲线的斜率在两次测试之间十分接近。作者认为:用调幅声作为刺激信号,可记录耳蜗水平的听神经动作电位,由此测得的耳蜗CAP调谐曲线,可为临床听力学进行听觉辨别功能评价提供新的手段。

  • 标签: 调幅声 耳蜗调谐曲线 复合动作电位
  • 简介:LaSetva设计工作室为Bolia品牌设计了一款百变灯具:TheFaroIamp。之所以说它百变,是因为这款灯几乎可在所有位置摆放,而灯光则可以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向所有方向照射,这个优势完全利益于设计师在其中引入了磁铁。

  • 标签: 灯具 磁性 位置摆放 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式可调性外固定在手部显微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86例手部骨关节损伤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部显微外科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术中应用运动式可调性外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的差异。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部活动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手部显微外科治疗中应用运动式可调性外固定可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手部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运动式可调性外固定器 手部显微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现场使用CO2诱蚊与紫外诱蚊采集成蚊,对比2种捕蚊的捕蚊效果。方法依据病媒生物密度检测国家标准(GB/T23797-2009),于2014年8-9月以平均每周2次,连续2个月,在广州市蚊虫活动密集场所同时采取CO2诱蚊与紫外诱蚊诱捕蚊虫。结果2种方法共捕获成蚊3282只,其中CO2捕蚊捕获成蚊1730只,紫外诱蚊捕获成蚊1552只;CO2捕蚊捕获的成蚊平均密度13.11只/(灯·h),白纹伊蚊为10.64只/(灯·h),紫外诱蚊成蚊平均密度11.76只/(灯·h),白纹伊蚊为6.74只/(灯·h)。结论CO2诱蚊对白纹伊蚊诱捕效果优于紫外诱蚊,可用于日昼活动蚊种如白纹伊蚊的监测;紫外诱蚊对库蚊属(如致倦库蚊)、按蚊属(如微小按蚊)效果较好,对白昼活动的白纹伊蚊效果一般,适用于库蚊属、按蚊属的监测或作定点长期捕蚊灭蚊使用。

  • 标签: CO2诱蚊器 紫外光诱蚊器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角度可调式截骨导向在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术中实现快速精准截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收治的14例(17膝)行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截骨治疗的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11例,年龄(41.4±16.4)岁(范围:18~56岁)。体重指数(23.5±3.5)kg/m2(范围:18.1~28.9 kg/m2)。术前利用Solidworks软件行精确术前测量,计算旋转角度和旋转半径;术中均在自主设计的角度可调式截骨导向辅助下行导针置入,根据测量参数调节导向,将导向与骨面贴紧,顺导针孔钻入导针,透视确认导针的位置良好,即完成导针的置入;在导针引导下进行截骨后使用Tomofix接骨板固定。记录导针放至满意位置所需置入次数、时间和透视次数,矫形后皮质与皮质、截骨面与截骨面的对合情况,截骨块计划厚度与实际最大厚度,截骨块上下面的面积,股骨远端后方角,力线的矫正情况等;应用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KSS)、Tegner评分等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手术前后测量指标和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所有病例导针均置入满意位置,前2枚导针一次置入即成功的10膝,经1次调整达满意的5膝,2次调整的2膝。导针置入所需时间平均为82.4 s(范围:51~125 s),平均透视1.5次(范围:1~5次)。截骨块上、下面的面积分别为(5.52±0.52)cm2、(5.36±0.49)cm2;术前计划测得截骨块厚度(11.3±1.9)mm,实际截取的厚度为(8.1±1.7)mm。股骨远端后方角术前为(85.2±2.6)°,术后为(85.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1,P>0.05)。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均获得随访,AKSS、Tegner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值均<0.05),力线矫正均在目标范围内。其中3膝发生合页点断裂,截骨处均达骨性愈合,未发生内固定断裂、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新型角度可调式截骨导向可以快速准确的按术前计划置入导针,术中无需透视力线、可以保证皮质与皮质、截骨面与截骨面的良好对合,不会造成矢状面畸形,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截骨术 治疗结果 膝外翻 股骨远端闭合截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多功能可调式上肢固定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心血管内科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将于2021年6月-12月期间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时使用传统纱布垫固定手术上肢的145例患者设为A组,将于2022年1月-6月期间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时使用多功能可调式上肢固定固定手术上肢的155例患者设为B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医生对固定效果满意度及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A组长于B组,P<0.05。两组手术医生对术侧上肢固定效果总满意率对比,A组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总舒适率对比,A组低于B组,P<0.05。结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期间使用多功能可调式上肢固定固定患者手术上肢,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保障固定效果。

  • 标签: []多功能可调式上肢固定器 冠脉介入术 传统纱布垫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ALA-PDT动力与可调脉宽532nm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对比观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0例鲜红斑痣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以此来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ALA-PDT动力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可调脉宽532nm激光方法治疗.结果由两组治疗对比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4.00,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可看出,两种方法对鲜红斑痣患者都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可调脉宽532nm激光治疗方法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对鲜红斑痣患者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广泛使用.关键词ALA-PDT动力;可调脉宽532nm激光治疗;鲜红斑痣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4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调式阻鼾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脑部供氧和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效果。方法选择惠东县人民医院2018年1-9月就诊的OSAS患者34例为OSAS组,同期在该医院体检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4例为对照组。通过多导睡眠图测量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评分;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测量脑血流速度;通过静脉闭塞体积描记法测量前臂血流量;通过心电图获得心率;通过脉搏血氧测定法获得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通过自动血压计获得血压;检测OSAS患者外周和脑血流动力学;使用多导睡眠仪检测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情况;用头颅定位X线摄影机摄取头颅侧位片用于矫正测量结果。结果OSAS组性别和年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OSAS组体质量指数、AHI和SaO2低于90%的时间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最小SaO2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OSAS组的心率[(76.27±9.34)次/min]和前臂血流量[(7.24±3.13)mL·100 mL-1·min-1]均高于对照组[(65.42±6.38)次/min、(4.11±1.25)mL·100 mL-1·min-1],而阻鼾治疗能够降低OSA组患者心率[(66.17±4.53)次/min]和前臂血流量[(4.54±3.26)mL·100 mL-1·min-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66、0.85,均P < 0.05);OSAS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组织血氧饱和度(StO2)和总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阻鼾治疗组较OSAS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33、13.57、14.22,均P < 0.05);阻鼾治疗组的打鼾数和睡眠惊醒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14、12.36,均P < 0.05);在腭咽径、舌咽径、喉咽径的检测上,阻鼾治疗组较OSAS组数据明显上升,阻鼾治疗组数据几乎接近健康人标准,治疗效果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6、15.13、12.58,均P < 0.05)。结论可调式阻鼾能够改善OSAS患者脑部供氧与慢性脑供血不足,治疗轻度/中度OSAS的效果显著。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打鼾 入睡和睡眠障碍 缺氧缺血,脑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调式口腔矫正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45例患儿应用口腔矫正进行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儿各项观察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可调式口腔矫正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疗效显著,这为临床诊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口腔矫正器 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控制胃肠减压时间,调节负压吸引力度,降低对胃粘膜的损害,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100例行胃肠减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应用自制可调节一次性胃肠减压为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可调节一次性胃肠减压制作简单,操作方便,避免胃肠粘膜损伤,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胃肠减压器 可调节 护理
  • 简介:目的在液体性质、液面高度、头皮针型号固定的状态下,观察一次性可调节输液的输液速度与实际输入量的差距及调整规律.方法取上述一项因素为变量,固定其他因素,依次测试某一输液速度的实际输入量及调整速度量,以此速度量调整一定范围内的输液速度,测定调整速度后的输入量与输液速度实际要求量的差距,并观察对应的莫菲滴管内滴速.结果液体性质对滴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面高度对滴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液量对滴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皮针型号对滴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液刻度15~60ml的范围内,各调整7ml后,其输出量与输液速度要求量相近.

  • 标签: 一次性可调节输液器 滴速 输入速度 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