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促炎症消退介质(SPMs)是一类新型的内源炎症调控介质,包括脂氧素、消退素、保护素和巨噬细胞源消退素家族。目前研究发现,SPMs为机体自身合成物质,可以促进炎症消退、清除病原体、恢复机体内环境稳定,并有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创伤愈合和神经保护等功能,对角膜炎症、干眼、葡萄膜炎、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等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就SPMs家族各类分子在多种眼科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新型眼科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

  • 标签: 促炎症消退介质 角膜 干眼 葡萄膜炎 视网膜 青光眼
  • 简介:摘要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一种以肝内外胆道进行梗阻和纤维化、肝实质纤维化和炎症为特征的新生儿肝胆系统疾病。BA的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是很清楚,肝内外继发性持续炎性反应可能是其致病机制之一。Kasia手术治疗是胆道闭锁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然而大部分患儿术后仍会出现退黄效果不佳、胆管炎反复发作等情况,最终需要肝移植。这可能与患儿长期的肝内外胆管持续进行炎性反应有关。目前的研究发现肝组织中除了炎症细胞的浸润外还有大量炎介质的分泌,它们共同参与或介导炎性反应。因此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就胆道闭锁肝中炎症细胞及炎介质浸润的研究进展做一论述,以期对后续胆道闭锁的抗炎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胆道闭锁 炎症细胞 炎性介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术前检测卵巢癌患者炎介质SAA(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价值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期间院内的200例卵巢癌患者,运用随机分配方式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运用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方式开展对照组的术前诊断评估工作,运用CA235+SAA检测方式开展观察组的术前诊断评估工作,对比两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结果:观察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炎性介质SAA 术前评估 卵巢癌
  • 简介:[摘要] 目的 获得非洛地平缓释片在多种介质中的溶解度,更深入地研究非洛地平缓制剂的释放行为。方法 采用桨法、桨法-固定篮法和往复筒法等释放度装置,通过改变各关键释放参数(流速、溶出介质中添加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浓度及溶出介质的pH值等),对非洛地平缓释片在多释放条件下的释放曲线进行考察。结果 非洛地平在含不同浓度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介质中的溶解度,非洛地平原料随着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的增大,溶解速度越快,溶解度越高,溶解度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成比例地增加。结论 现行药品标准释放度检查区分能力较差,亟需统一建立能客观有效评价制剂品质和工艺水平的释放度方法。

  • 标签: 非洛地平 介质 溶解度
  • 简介:摘要:牙科合金在口腔中容易发生多种形式的腐蚀,而微生物腐蚀是最常见的一种腐蚀方式,主要原因是由于口腔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这就形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电解质环境。细菌繁殖新陈代谢会分泌大量的有机酸和无机酸等酸性物质,导致牙科合金修复体表面的PH和介质组成的改变,加快金属的电化学反应过程,使金属表面易腐蚀。牙科合金材料的微生物腐蚀涉及材料学、腐蚀学及生物学等领域,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交叉研究,近年来,不少学者针对口腔微生物对牙科合金的腐蚀作用做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 标签: 牙科合金 微生物腐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酸衍生的特异性促炎症消退介质(specialized pro-resolving mediators,SPMs)在嗜酸粒细胞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和非嗜酸粒细胞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nECRSwNP)中的含量差异。方法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鼻内镜手术的双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36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性27例,女性9例,年龄13~67岁,包括ECRSwNP组23例,nECRSwNP组13例;同期纳入对照组12例。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脂氧素(LXA4、LXB4)、消退素(RvD1、RvD2、RvD3、RvD5、RvE1)、保护素(PDX)和巨噬素(Mar-1)多种SPMs在不同病理类型鼻息肉和正常鼻黏膜中的含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SPMs的组间差异,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鼻息肉中SPMs含量与组织嗜酸粒细胞计数的相关。结果ECRSwNP组RvD2、RvD3、RvD5、LXA4、LXB4、Mar-1和PDX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Z值分别为-2.276、-2.313、-3.371、-2.094、-2.051、-3.104、-2.294,P值均<0.05)。ECRSwNP组RvD2、RvD5、Mar-1和PDX含量均显著高于nECRSwNP组(Z值分别为-2.175、-2.289、-2.243、-2.124,P值均<0.05)。以上7种SPMs含量在nECRSwNP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鼻息肉组织中RvD2、RvD3、RvD5、LXB4、Mar-1、PDX含量均和组织嗜酸粒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3、0.436、0.371、0.502、0.340、0.386,P值均<0.05)。结论多种SPMs在ECRSwNP中含量增高,脂肪酸代谢紊乱可能在ECRSwNP的慢性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鼻窦炎 鼻息肉 特异性促炎症消退介质 嗜酸粒细胞 脂肪酸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孟鲁司特钠对诱导痰炎介质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取样68例,均为2020.03-2021.08入院治疗,随机分组,行布地奈德治疗(n=33,参照组)和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治疗(n=35,试验组),比较诱导痰炎介质水平、总有效率。结果:经治疗,试验组CRP(1.02±0.47)mg/L,TNF-α(3.05±0.63)g/L,IL-4(6.14±1.27)pg/mL,比参照组炎介质水平低,总有效率94.29%,比参照组75.76%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布地奈德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可提升治疗有效,降低诱导痰炎介质水平,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值得借鉴。

  • 标签: 炎性介质 治疗效果 用药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速效型复方枣仁胶囊的研制并测定其在FDA规定的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方法:以酸枣仁和左旋延胡索乙素为主要成分制备复方枣仁胶囊,采用浆法,100转/分钟,以pH1.0盐酸溶液、pH4.5醋酸盐溶液、pH6.8磷酸盐溶液和水900ml为溶出介质、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结果:所制备的复方枣仁胶囊内容物为棕褐色粉末,在pH1.0的盐酸溶液中有良好的溶出效果,在pH4.5醋酸盐溶液pH6.8磷酸盐溶液和水中有较好的溶出效果,但相对于普通胶囊剂其溶出度有大幅提高。结论:该制剂制备处方工艺可行,产品质量可靠。

  • 标签: 复方枣仁胶囊 制备 溶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医学影像输出介质对CT肺内微小结节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含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牙周炎患者炎症介质及牙周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内纳入80名牙周炎患者,将其作为观察对象,入组后以随机抽签法对其分组,每组40例患者,一组编组为观察组,予以甲硝唑含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一组编组为对照组,予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症介质指标(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牙周菌斑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以及牙龈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牙周炎患者,甲硝唑含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改善患者牙周健康功能,减轻炎症介质影响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甲硝唑含片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牙周炎 炎症介质 牙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iglitazone,PGZ)对恶性间皮瘤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于2019年12月,选择人双相型恶性间皮瘤细胞株(MSTO-211H)和人上皮型恶性间皮瘤细胞株(NCI-H2452),给予不同终浓度的PGZ(0、10、50、100、150、200 μmol/L)处理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0、10、50、100 μmol/L PGZ处理细胞72 h时,细胞内PPAR-γ、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0、100 μmol/L PGZ处理细胞72 h时细胞内HMGB1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增殖标志物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GZ处理细胞后,培养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100、150、200 μmol/L PGZ处理组MSTO-211H细胞及150、200 μmol/L PGZ处理组NCI-H2452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光镜下可见,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恶性间皮瘤细胞明显减少,形态发生变化。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GZ处理组PPAR-γ 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5);MSTO-211H细胞中100 μmol/L PGZ处理组的HMGB1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而NCI-H2452细胞处理组HMGB1 mRNA表达水平上升或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结果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STO-211H细胞PGZ处理组中HMGB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NCI-H2452细胞中HMGB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给予PGZ处理后恶性间皮瘤细胞内肿瘤增殖标志物Ki67的表达水平下降。结论PGZ可能通过激活PPAR-γ抑制HMGB1的表达从而抑制恶性间皮瘤细胞的增殖活力。

  • 标签: 吡格列酮 恶性间皮瘤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麻醉对食管癌(EC)根治术患者疼痛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信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接受EC根治术治疗的87例EC患者资料,根据患者不同麻醉方式分为A组(43例),行全身麻醉(GA),B组(44例),行超声引导下ESPB复合GA;检测并比较两组入室时(T0)、手术开始30 min(T1)、术毕(T2)、术后24 h(T3)疼痛因子如5-羟色胺(5-HT)、血清P物质(SP)及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1~T3时点5-HT、SP水平均较T0时点升高,但B组T1~T3时点5-HT、SP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3时点IL-6、IL-8水平均较T0时点升高,但B组T1~T3时点IL-6、IL-8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根治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ESPB麻醉利于降低疼痛因子及炎症介质水平,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食管癌 竖脊肌平面阻滞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考拉宁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在肝硬化肠球菌致自发性细菌腹膜炎(SBP)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介质、肠道微生态的调控效应。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肝硬化肠球菌致SBP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替考拉宁治疗,观察组采用替考拉宁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炎症介质如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肠道优势菌群相对数量,肠道菌群多样指数(Shannon指数)和丰富度(Chao)指数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4%)高于对照组(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水白细胞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5、10 d后WBC、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乳杆菌、双歧杆菌高于对照组,肠杆菌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5、10 d后Shannon指数、Chao指数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15.69%),P<0.05。结论采用替考拉宁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肝硬化肠球菌致SBP的治疗效果显著,能进一步下调炎症介质水平,改善肠道微生态,有效促进患者康复,且有较高安全

  • 标签: 腹膜炎 自发性细菌性 肝硬化肠球菌 替考拉宁 布拉酵母菌散
  • 简介:摘要28岁女性患者,低热,胸闷气促,胸背部剧烈疼痛10天。肺部CT检查示左侧包裹液气胸伴局部肺不张。胸部超声检查示左侧少量胸腔积液。2020年6月行全麻下胸腔镜探查术,见左侧少许清亮胸腔积液,左下肺膈面一大小约6 cm×8cm肿物,凸向胸腔,包膜完整,蒂部与左下肺组织相连。切除肿物及部分左下肺组织,病理检查示孤立纤维肿瘤伴囊变。免疫组化检查示STAT6(+),CD99(部分+)。术后胸闷症状消失,恢复良好。胸腔内孤立纤维肿瘤可起源于胸膜或肺组织,多数病变为良性,诊断依赖于标本病理,治疗以手术为主,完整切除肿瘤后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某院182例患者行ICU手术,分为压力损伤组(22例)和非压力损伤(160例)。分析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时间>1h、存在术中体位移动、存在局部潮湿、受压皮肤状况异常为ICU手术患者发生术中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因素均有一定的对术中发生压力损伤的预测评估价值。结论:手术时间过长、术中体位移动、局部潮湿、受压皮肤状况异常是发生术中压力损伤的影响因素,应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 标签: ICU手术术中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预防护理在ICU器械压力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7—2019年6月期间接收的5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26)和试验组(n=26)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预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愈合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压力扭伤发生率为3.85%(1/2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08%(6/26)(P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ICU器械性 压力性 损伤 应用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护理在ICU器械压力损伤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ICU病房2019年10月份-2020年10月份收治的患者中选取72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针对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护理,从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总发生率指标予以分析。结果:患者伤处愈合时间(3.56±1.23)d,护理满意度23例(63.89%);ICU器械压力损伤发生率12例(33.34%);观察组患者伤处愈合时间(2.04±0.74)d,护理满意度35例(97.22%);ICU器械压力损伤发生率3例(8.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防护理的应用可降低ICU机械压力损伤的发生率,理应作为ICU护理首选方法予以重视。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ICU 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俱增,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其中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是导致肝癌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随着对病毒性肝炎的有效防治,以及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迅速增长,非酒精脂肪肝病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原因,因此对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进行肝癌筛查刻不容缓。现综述概括总结了非酒精脂肪肝病及其相关肝癌的流行病学特征、高危因素,以及筛查监测手段,进而探讨肝癌筛查的必要及可行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细胞癌 筛查 监测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