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舒胸片中人参Rg1、人参Rb,和三七R1含量的HPLCI]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silC18柱(4.6X250mm,5gm),流动相乙腈一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lmL/min,203nm波长下检测。结果:人参Rg1、人参Rb1、三七R,分别在0.442~11.050gg(r=0.9999)、0.344~8.600μg(P=0.9999)、0.208~5.200gg(r=0.99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3%(RSD为1.7%1、98.88%(RSD为1.4%)、98.98%(RSD为1.4%)。结论:以HPLC法检测舒胸片中人参Rg1、人参Rb1和三七R1,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 标签: 舒胸片 人参皂苷RG 人参皂苷RB1 三七皂苷R1 HPLC法
  • 简介:人参是具有千年药用历史的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因此含量被认为是评价人参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从人参不同部位分离鉴定了数十种的人参,且不同部位人参含量有所不同。人参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人参生长环境、合成相关基因以及蛋白表达变化等,本文就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整理,以期为人参含量变化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参皂苷 皂苷含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五加科植物人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人参的主要活性物质,人参的难提取和单体合成仍是难题,随着近年来对人参的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本文查阅近年人参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人参的药理作用。结果表明,人参对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性疾病、抗肿瘤、免疫性疾病等都有一定作用,已经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当中,人参的研究还会更加深入,而了解人参与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的作用机制具有更为良好广阔的研究前景。

  • 标签: 人参皂苷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血塞通胶囊中人参Rg1、Re、Rb1、Rd及三七R1溶出度的检测方法,并比较3种不同血塞通胶囊溶出度情况,为剂型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5种的体外溶出度,计算并绘制累积溶出曲线,通过相似因子(f2)分别比较不同血塞通胶囊间5种溶出度的差异及每种胶囊中各间的溶出度差异,并采用质量权重系数法将血塞通胶囊中三七总组分的溶出曲线进行整合。结果维和硬胶囊和络泰软胶囊中5种在30分钟内累积溶出率均达到60%以上,12小时内均达到85%以上,而理洫王软胶囊各成分成分30分钟累积溶出率仅为3%,12小时内达到40%,3种血塞通胶囊间溶出曲线f2均小于50,各胶囊中5种间f2均大于50。3种血塞通胶囊的溶出过程存在显著性差异,以油相为内容物基质的理洫王软胶囊相对于维和硬胶囊及络泰软胶囊显示出缓释作用,5种间溶出行为无显著性差异,呈现出同步性,与整合结果趋势相同。结论胶囊壳及内容物基质的不同对胶囊的溶出过程存在一定的影响,油相基质具有缓释作用,血塞通胶囊中5种的溶出具有同步性。

  • 标签: 血塞通胶囊 缓释 多成分 质量权重系数法
  • 简介:  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是研究药物抗炎作用的常用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可见tPJS高、低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对0.6%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有抑制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

  • 标签: 人参皂苷 实验研究 抗炎作用实验
  • 简介:研究丹皮酚Schiff碱以及Schiff碱化合物的还原,因此分子中N原子的配位能力比O原子强,用半经验方法计算了化合物分子中能量分布、主要键长、键角以及主要原子的净电荷分布和前言轨道分布

  • 标签: 人参皂苷 实验研究 抗炎作用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RP-HPLC法测定镇痫片红参的含量以红参感R1、人参Rg1、人参Rb1总量计。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1.0ml/min。结果红参线性范围1~5mg,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4%(n=5)。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能有效控制复方红参胶囊的质量。

  • 标签: 红参 HPLC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 简介:摘要2018年GLOBOCAN数据显示,肝癌发病例数位居恶性肿瘤第4位,死亡例数位居第2位。中晚期肝癌患者推荐中医中药辅助肝癌的治疗。人参Rg3是一种四环三萜达玛烷型稀有人参,存在20(R)和20(S)两种对映异构体。以人参Rg3单体为主要成分的抗癌新药参一胶囊于2003年上市,主要应用于肺癌、肝癌的辅助治疗。人参Rg3体内外研究均证实其有良好的抗肝癌活性。人参Rg3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调控自噬逆转耐药、抑制细胞侵袭及转移、抑制血管生成。本文就人参Rg3治疗肝癌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参皂苷Rg3 原发性肝癌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参不同药用部位(人参人参叶、人参花)中类成分的差异性,为其质量评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FLC-Triple-TOF-MS/MS)分析人参人参叶、人参花中类成分含量,采用SynergiTM Hydro-RP 100 A柱,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样品分组情况,以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DA)分析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差异。结果人参人参叶、人参花的代谢组分具有明显差异,共得到10个差异化学成分,且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人参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人参的进一步研究与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参 药用部位 皂苷 差异性
  • 简介:目的:研究人参Rg1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情况,阐述人参Rg1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以人参Rg1的微生物转化产物为对照品,采用LC—ESI—MS/MS方法,检测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结果:在大鼠体内共检测到6个代谢产物,并利用对照品鉴定了它们的结构。结论:表明微生物转化和体内代谢具有相似性;

  • 标签: 人参皂苷RG1 微生物转化 体内代谢 LC—MS/MS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参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衰老的影响。方法自新生昆明小鼠身上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人参,观察细胞生长曲线,MTT法分析细胞活力。结果中浓度人参可以在传代后6-12d显著增加活细胞。结论一定浓度的人参可以延迟细胞进入衰老和死亡状态。

  • 标签: 人参皂苷 成纤维细胞 衰老 生长
  • 简介:摘要:目前,脑缺血的治疗方法以血管内溶栓为主,但溶栓对于禁忌症和时间窗具有比较严苛的规定,且血流灌注的恢复过程也会对脑部造成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因此,对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寻找和开发高效低毒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至关重要。下面本文就人参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人参皂苷 缺血性脑卒 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三七丹参片中人参Rg1、Rb1和三七R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HypersiLC18柱(4.0×250mm,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人参Rg1进样量为0.1152~0.96m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68%,平均峰面积(RSD)为2.77%,人参Rb1进样量为99.96~833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17%,平均峰面积(RSD)为1.98%,三七R1进样量为22.32~186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82%,平均峰面积(RSD)为1.8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三七丹参片中的人参Rg1、Rb1和三七R1含量测定。

  • 标签: 三七丹参片 色谱法,液相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
  • 简介:论文首次报道了利用49种微生物菌株对人参Rg1进行生物转化研究,发现小型丝状真菌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3.1858)与蓝色梨头霉(Absidiacoerulea3.3538)具有转化能力.经正交试验优化转化条件,放大培养,制备得到产物MT1与MT2,经化学与波谱技术鉴定,MT1与MT2为同一产物即人参Rh1.运用TLCS方法探索了真菌体系中底物人参Rg1与转化产物人参Rh1的生物转化动力学曲线.

  • 标签: 人参皂苷RG1 MT2 TLCS 首次 微生物转化 波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人参对于防癌抗癌的深入性探讨和效果。方法:选取 2013年至 2014年在我院体检时被查为有癌症倾向的 60例人群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进行防癌抗癌,研究组给予人参抗癌防癌,对两组的防癌抗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防癌抗癌的第一年两组发生癌症的几率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防癌抗癌的第二年及第三年研究组发生癌症的几率分别为 13.3%及 23.3%明显优于对照组 36.7%及 66.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参具有很好的防癌抗癌效果,同时也增加了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加强了机体的抵抗能力,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人参皂苷 防癌抗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保健食品中人参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用水提取人参类成分,经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氨试液洗涤除杂后,试样中的人参类成分在高氯酸的作用下与香草醛反应,产生特征的紫红色,在560nm下测定吸光度。结果人参在0.0722~0.2165mg质量范围内与吸光度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5.9%。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简单、便捷,准确性、重复性好,可用于保健食品中人参的含量测定。

  • 标签: 保健食品 人参总皂苷 分光光度法
  • 简介:目的:探讨人参对白菜白斑菌和番茄早疫菌的生物学意义。设计不同浓度总,考察其对白菜白斑菌和番茄早疫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人参对白菜白斑菌在24~72h内,均表现低促高抑,而培养96h后,均抑制白菜白斑菌菌丝生长。人参对番茄早疫菌在48h内,12.5和25mg·L~(-1)两个处理较对照组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而50和100mg·L~(-1)处理自48h后均抑制菌丝生长,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抑制作用越强。这与对两种病原菌孢子萌发的作用一致。结论:人参对两种蔬菜病原菌的生长及孢子萌发具有低促高抑的作用。

  • 标签: 人参总皂苷 白菜白斑菌 番茄早疫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