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俗话说“病从口入”,口腔医生在诊疗病人中要实施微创和创伤操作。因此,进一步加强口腔科护理管理,并做好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减少传染病发病率很有必要。

  • 标签: 口腔科 护理管理 防止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探讨我院针对口腔拔牙术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措施对预防医源性交叉感染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08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102例口腔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针对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患者总有效率组间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水平;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医源性交叉感染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针对口腔拔牙术后患者所采用的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显著,是预防口腔患者治疗中预防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安全可靠选择。

  • 标签: 优质护理 口腔拔牙 医源性交叉感染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半膜肌重建前交叉韧带,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半膜肌重建ACL。手术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16—51岁,平均34岁。所有患者均采取自体半腱肌、半膜肌。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随访14月。结果术前抽屈试验21例为(+);Lachman试验术前21例阳性,术后全部为阴性,膝前痛4例,术后2例患者出现膝关节屈曲功能受限。按照美国膝关节协会(theAmericankneesociety,AKS)优18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达91.3%。结论术中准确定位,胫骨止点采取挤压螺钉及锚钉双重固定是重建的关键,关节镜下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予以康复指导,是ACL重建的好方法。

  • 标签: 前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 自体半腱肌 半膜肌
  • 简介:摘要目的血交叉试验时输血前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交叉配血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合现象,找到交叉不合的原因就极为重要了。只有找到原因,才能找到处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1年至2013年,总共689例交叉配血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89例交叉配血试验中,其中21例为血液透析病人,输注洗涤红细胞可避免配血不合现象,56例为冷凝剂所致的不合,将交叉试管置37℃水浴箱后凝集消失,另有3例检测到不完全抗体,主、次管均凝集不散。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交叉克氏针治疗手指掌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27例34处手指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经交叉克氏针固定,总结其该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该组患者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6个月。X线显示所有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25例患者患侧与健侧无明显差别,患指握力与正常侧无明显差异,无骨折畸形愈合、感染以及肌腱粘连等发生。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手掌指骨骨折疗效满意,具有价格低廉、损伤小等特点,易于被患者接受。

  • 标签: 交叉克氏针 指掌骨骨折 疗效 分析
  • 简介:目的进一步明确在输血科血液交叉配血工作岗位的操作、监控管理,以品质圈形式提高输血科人员在交叉配血过程中的技术技能和服务质量.方法运用品质圈活动的管理方法查找交叉配血出错的可能原因,设立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质圈活动,规范了输血科交叉配血岗位的操作、监控,并改善流程,提高了员工的自学意识,增强了相互间的协作、学习,达到了持续改进工作的目的.结论品质圈活动的管理方法,提高了患者输血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 标签: 品质圈 输血科 交叉配血 岗位 安全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检查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选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输血前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66例,对这66例患者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导致患者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是服用药物、ABO系统以及自身免疫病等。结论在输血中,最好进行自身血的交叉使用,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并发症,能够避免交叉配血中存在着的不安全问题。

  • 标签: 交叉配血不合 分析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传染病患者的临床输血交叉配血次侧凝集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850例临床输血的患者中,216例次侧出现凝集的EDTA抗凝血样用微柱凝胶法分别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自身对照试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16例患者抗筛结果为抗筛细胞Ⅰ、Ⅱ、Ⅲ均为阴性,交叉配血结果为主侧阴性,次侧阳性均为1+~2+的凝集,其自身对照试验为1+~2+的凝集,且凝集强度均大于或等于次侧的凝集强度,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1+~2+的凝集,且凝集强度均大于或等于次侧的凝集强度。结论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同时应做抗体筛查与自身对照试验,在抗体筛查阴性的情况下,如果次测凝集强度不大于自身对照时,可以不做吸收放散试验,安全放心的输血,临床输血无输血不良反应。

  • 标签: 交叉配血 次侧凝集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微柱凝胶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从2010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共48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将患者的X线诊断结果、磁共振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结果X线诊断和磁共振诊断结果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磁共振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诊断准确率为95.83%。结论磁共振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准确性较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的提高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效率。

  • 标签: 磁共振 交叉韧带 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髌骨脱位患者共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都给予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积极的心理行为护理。结果两组都手术成功,两组的手术时间和临床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Lysholm评分都明显高于术前,同时术后治疗组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在髌骨脱位的应用有很好的效果,行为心理护理能促进膝关节的恢复。

  • 标签: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髌骨脱位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手工交叉配血的工作流程,减少由工作人员非技术因素,而导致定型或配血错误的情况发生。方法设计一种新交叉配血试管架,此本试管架共分以下几个分区1、病员标本区;2、献血者标本区;3、交叉配血检验次侧样本区;4、交叉配血检验主侧样本区;5、血型试验区;6、自身对照区。本试管架在制作的过程中对上层的平面应用不同颜色的框线或实物横隔以区分不同的分区,并用文字对各区标本孔进行标示,可以采用三层式,底层、中层和上层的平面结构一致,孔径的直径以稍大于常用检验试管的直径(12mm-14mm)为宜,尺寸以长270mm、宽110mm、高70mm左右为宜,底层可制成U型。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放置献血者标本、交叉配血标本、定型标本的孔数。结论本试管架解决了目前医院在交叉配血工作中无专用试管架的不足之处,可以统一工作人员的手工交叉配血流程,避免反复取样,交叉污染,遗漏,错加血样等现象。具有结构紧凑、制造简便、使用方便,为医院交叉配血试验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新型试管架。

  • 标签: 交叉配血 试管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唇缺损的临床修复方式;方法采用Z字交叉瓣+粘膜滑行瓣修复下唇缺损;结果下唇外形和功能得到较好的修复;结论下唇软组织具有良好的弹性,缺损后采用Z字交叉瓣+粘膜滑行瓣修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下唇缺损 Z字交叉瓣 粘膜滑行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护理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关节镜下行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患者82例,将其围手术期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82例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0.1±5.6分,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将科学、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关节镜下行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增加患肢的负重能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关节镜 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 护理措施 膝关节活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微柱凝胶法(MGT)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交叉配血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9例血液透析患者,分别进行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然后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9例血液透析患者的310次交叉配血检刚结果中,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的阳性率为14.5%(45例),明显高于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的阳性率6.1%(19例),该两组阳性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均有显著的增加,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微柱凝胶法在检测红细胞表面非特异性吸附的IgG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方面,存在显著的优越性,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组合使用,以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血液透析 微柱凝胶法 交叉配血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本院30例接受膝关节镜下前又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做精心的护理。结果所以患者随访6—12个月,切口均愈合,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膝关节肿胀、肌肉萎缩。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不仅能促进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还可以降低切口感染、膝关节肿胀和肌肉萎缩的发生率。

  • 标签: 膝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2013年3月27日,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由于肺部感染复发,于当天午夜再次入院接受治疗,这是自2012年12月以来,曼德拉第三次入院,也是他在3月的第二次住院.

  • 标签: 肺部感染 再次入院 个人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于外科切口感染性疾病的影响。方法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实行常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此期间随机抽取110例外科手术患者,将其定义为对照组;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实行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在此期间同样随机抽取110例外科手术患者,并将其定义为实验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而总结加强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对于外科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经强化感染管理后的外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可明显降低外科手术导致的切口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 标签: 感染管理 外科切口感染 强化管理措施